「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出自明代馮夢龍的《警世通言·玉堂春落難逢夫》,這俗語的意思是說:當一個人經歷了很多磨難,才能真正獲得成功,並成為別人尊敬和愛戴的人。
我們對於這句話的理解是:當我們來到這個世界上的時候,就註定了要經歷各種各樣的磨難,也只有經歷一番風雨過後,我們才能有所收穫。
在生活中,我們經常能聽到有很多人說:「我的優點是特別能吃苦,我連續幹了幾個月的活,從來沒有抱怨過」;「經常風吹日曬的,他特別能吃苦」;「我比較懶吃不了苦」,總之,大家對吃苦的定義就是「為了生活大家所能忍受身體上的苦」。
在古代,都說「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好像靠著自己的一畝地就能做到衣食無憂,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吃苦」的概念也發生了很大的改變,現在要是只靠吃身體上的苦是沒辦法做到衣食無憂的。
許多人只能吃身體上的苦,但是,真正的苦應該沒有幾個人願意去吃,現在只有真正能吃苦的人才能有一番作為,老祖宗在《智囊全集》中就有提到:「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所以,男人要想成事,要懂吃這三種苦,到底是哪三種?今天一起來看一看吧。
第一種:身無分文之苦
都說:「錢並不是萬能的,沒錢是萬萬不能的」。
縱觀古今,陶淵明,是不可能成為我們的效仿對象的,因為在現在這個社會上,要是身無分文的話,一定是很痛苦的,能承受身無分文之苦的人,也是新一代的人才。
人活在這個世界上,不可能都是一帆風順的,都會有不如意的時候,有可能前一夜你還是富豪,可是一夜之間就傾家蕩產,企業破產,你住的地方,從富麗堂皇的宮殿大廈直接降級到了破爛不堪的筒子樓裡,你原本高端配置的辦公室和大樓,突然之間就人去樓空,未語淚先流。
失去錢財,身無分文是極度痛苦的,沒人願意親身經歷。
第二種:無依無靠之苦
有一句話這麼說:「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下頭」。
是得,無依無靠,確實很無奈,可是,在如今這個流動性極高,日常生活並不容易的社會上,無依無靠的日子又少得了多少呢?
從古至今,就會有一系列無依無靠的故事,到現在也是一樣。
在我們離開自身的舒適圈打拼社會的情況下,為了更好地保險起見,未嘗不容易想過獲得別人的幫助和支援呢?
在我們乏力獨自生活的情況下,父母遠離我們的情況下,我們只能寄人籬下,寄居在親戚朋友家裡,看見他們的臉色生活。
第三種:遭人挑釁之苦
努爾哈赤攻打寧遠,被袁崇煥的葡萄牙大炮轟擊致死,葬禮上袁崇煥使團前去上門服務哀悼,看見殺父仇人的前去弔唁,沒人可以忍受,殊不知皇太極忍了。
不管怎樣,被人挑釁,尤其是被自身的仇人和討厭的人挑釁是絕不可忍受的事情,假如要忍受也是一件極端化痛苦的事情。
因此,絕大部分人也沒有選擇忍讓,而是爆發,而結果可能也沒有太好。
可以承受住遭人挑釁之苦的人,是心智極其頑強的人,他們並不是懦夫,僅僅在暗自積蓄力量,一鳴驚人,未來必為大福大貴之命。
自古以來,老祖宗們口耳相傳下來許多俗語,那是祖先們在日常生活中總結的經驗與智慧,也是給後人們的一種告誡與指導,俗語是民間憑藉著生活實踐經驗和體會總結出來,既通俗又言簡意賅句句在理的一種大實話語言。
為此,明代鬼才馮夢龍收集了來自民間的各類俗語,涉及教育、生活、為人處世、家庭親情、經商等領域,組合成《智囊全集》,並做出詳細的白話文說明。
究竟這是一部什麼樣的「奇書」?
馮夢龍在寫這部《智囊全集》時,就說:「天下無餘智」,這意思就是普天下所有的智慧皆囊括於此。
《智囊全集》包括10個大部、28卷,1238個謀略智慧故事,從先秦到明代的各種小故事,全部正史和筆記、野史,不僅有政治、軍事、外交方面的謀略,也有平常百姓小人物生活中的奇巧機智。
曾國藩能夠在官場上混的如魚得水,主要還是憑藉著自己的過人智慧以及圓滑的為人處世,他之所以能夠擁有這樣的聰明才智,還要得益於明代鬼才馮夢龍的一部歷史巨作——《智囊全集》。
曾國藩說:「每當夜深人靜時,方翻此書,細細品味。」讀過《智囊全集》的康熙,還認為它是「國之利器」,只允許內部傳閱,不可外傳。
幾百年來,無論顯貴還是商賈,無不將《智囊》奉為必讀經典,人稱「小資治通鑑」,看過此書的人說,哪怕悟透十之一二,都可趨吉避兇。
不管你從事什麼工作,必然涉及為人處世,競爭博弈,溝通勸諫,自保防身,這些你都能從此書中找到靈感和方法。
所以,我強烈建議大家都要讀讀《智囊全集》!
其實讀歷史遠比讀小說有趣,可以說一部《智囊全集》寫透了人生百態,寫盡了帝王將相,權術謀略。
《智囊全集》版本很多,純文言文的,一般人看起來吃力,我看的這套就很好,有原文和翻譯,只要識字就看得懂,而且有馮夢龍的精彩點評,通俗易懂,看後恍然大悟,看故事,學智慧,得有高人指路啊!
全套共6冊,原價399元,現在活動特惠99元就可以拿走!平均一本才十幾塊錢,真的太划算了!
感興趣的朋友,點擊下方連結即可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