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老祖宗的經驗之談,句句在理

2021-01-19 東南衛視

「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出自明代馮夢龍的《警世通言·玉堂春落難逢夫》,這俗語的意思是說:當一個人經歷了很多磨難,才能真正獲得成功,並成為別人尊敬和愛戴的人。

我們對於這句話的理解是:當我們來到這個世界上的時候,就註定了要經歷各種各樣的磨難,也只有經歷一番風雨過後,我們才能有所收穫。

在生活中,我們經常能聽到有很多人說:「我的優點是特別能吃苦,我連續幹了幾個月的活,從來沒有抱怨過」;「經常風吹日曬的,他特別能吃苦」;「我比較懶吃不了苦」,總之,大家對吃苦的定義就是「為了生活大家所能忍受身體上的苦」。

在古代,都說「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好像靠著自己的一畝地就能做到衣食無憂,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吃苦」的概念也發生了很大的改變,現在要是只靠吃身體上的苦是沒辦法做到衣食無憂的。

許多人只能吃身體上的苦,但是,真正的苦應該沒有幾個人願意去吃,現在只有真正能吃苦的人才能有一番作為,老祖宗在《智囊全集》中就有提到:「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所以,男人要想成事,要懂吃這三種苦,到底是哪三種?今天一起來看一看吧。

第一種:身無分文之苦

都說:「錢並不是萬能的,沒錢是萬萬不能的」。

縱觀古今,陶淵明,是不可能成為我們的效仿對象的,因為在現在這個社會上,要是身無分文的話,一定是很痛苦的,能承受身無分文之苦的人,也是新一代的人才。

人活在這個世界上,不可能都是一帆風順的,都會有不如意的時候,有可能前一夜你還是富豪,可是一夜之間就傾家蕩產,企業破產,你住的地方,從富麗堂皇的宮殿大廈直接降級到了破爛不堪的筒子樓裡,你原本高端配置的辦公室和大樓,突然之間就人去樓空,未語淚先流。

失去錢財,身無分文是極度痛苦的,沒人願意親身經歷。

第二種:無依無靠之苦

有一句話這麼說:「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下頭」。

是得,無依無靠,確實很無奈,可是,在如今這個流動性極高,日常生活並不容易的社會上,無依無靠的日子又少得了多少呢?

從古至今,就會有一系列無依無靠的故事,到現在也是一樣。

在我們離開自身的舒適圈打拼社會的情況下,為了更好地保險起見,未嘗不容易想過獲得別人的幫助和支援呢?

在我們乏力獨自生活的情況下,父母遠離我們的情況下,我們只能寄人籬下,寄居在親戚朋友家裡,看見他們的臉色生活。

第三種:遭人挑釁之苦

努爾哈赤攻打寧遠,被袁崇煥的葡萄牙大炮轟擊致死,葬禮上袁崇煥使團前去上門服務哀悼,看見殺父仇人的前去弔唁,沒人可以忍受,殊不知皇太極忍了。

不管怎樣,被人挑釁,尤其是被自身的仇人和討厭的人挑釁是絕不可忍受的事情,假如要忍受也是一件極端化痛苦的事情。

因此,絕大部分人也沒有選擇忍讓,而是爆發,而結果可能也沒有太好。

可以承受住遭人挑釁之苦的人,是心智極其頑強的人,他們並不是懦夫,僅僅在暗自積蓄力量,一鳴驚人,未來必為大福大貴之命。

自古以來,老祖宗們口耳相傳下來許多俗語,那是祖先們在日常生活中總結的經驗與智慧,也是給後人們的一種告誡與指導,俗語是民間憑藉著生活實踐經驗和體會總結出來,既通俗又言簡意賅句句在理的一種大實話語言。

為此,明代鬼才馮夢龍收集了來自民間的各類俗語,涉及教育、生活、為人處世、家庭親情、經商等領域,組合成《智囊全集》,並做出詳細的白話文說明。

究竟這是一部什麼樣的「奇書」?

馮夢龍在寫這部《智囊全集》時,就說:「天下無餘智」,這意思就是普天下所有的智慧皆囊括於此。

《智囊全集》包括10個大部、28卷,1238個謀略智慧故事,從先秦到明代的各種小故事,全部正史和筆記、野史,不僅有政治、軍事、外交方面的謀略,也有平常百姓小人物生活中的奇巧機智。

曾國藩能夠在官場上混的如魚得水,主要還是憑藉著自己的過人智慧以及圓滑的為人處世,他之所以能夠擁有這樣的聰明才智,還要得益於明代鬼才馮夢龍的一部歷史巨作——《智囊全集》。

曾國藩說:「每當夜深人靜時,方翻此書,細細品味。」讀過《智囊全集》的康熙,還認為它是「國之利器」,只允許內部傳閱,不可外傳。

幾百年來,無論顯貴還是商賈,無不將《智囊》奉為必讀經典,人稱「小資治通鑑」,看過此書的人說,哪怕悟透十之一二,都可趨吉避兇。

不管你從事什麼工作,必然涉及為人處世,競爭博弈,溝通勸諫,自保防身,這些你都能從此書中找到靈感和方法。

所以,我強烈建議大家都要讀讀《智囊全集》!

其實讀歷史遠比讀小說有趣,可以說一部《智囊全集》寫透了人生百態,寫盡了帝王將相,權術謀略。

《智囊全集》版本很多,純文言文的,一般人看起來吃力,我看的這套就很好,有原文和翻譯,只要識字就看得懂,而且有馮夢龍的精彩點評,通俗易懂,看後恍然大悟,看故事,學智慧,得有高人指路啊!

全套共6冊,原價399元,現在活動特惠99元就可以拿走!平均一本才十幾塊錢,真的太划算了!

感興趣的朋友,點擊下方連結即可購買↓↓↓

相關焦點

  • 清華大學教授:「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是教育最大的謊言
    「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這一句話其實是家長在我們小時候經常說的一句話,用這句話激勵我們。而我們受到父母的影響,也會用同樣的方式來教育我們的孩子,告訴他們「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今天要能忍受住辛苦,將來才能成為更優秀的人。
  • 「吃得苦中苦,方為人生人」用英語怎麼說?
    大家好,今天我們分享一個非常有用且地道的表達——吃得苦中苦,方為人生人, 這個短語的英文表達是:pride must take a pinch 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Mother,」 Sue cried, 「stop pulling my hair!」
  • 廣東原居民很中意住高樓,可能受「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傳統
    廣東原居民很看重樓層高度,可能受「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傳統觀念影響,在選購房的樓層時,除了選個好「預頭」,更看重樓層的高度,盡力購高層房,這樣可以做「人上人」,高高在上,又顯「身份」,更有「尊嚴」,在朋友前顯擺起來有「面子」。開發商深知此發財之道,價格像梯田階階高。
  • 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窮人發不了財是吃苦太少嗎?
    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一句老話,那便是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說實話,這句話看上去並沒有什麼問題,甚至這算是很多人的座右銘,但不得不說,很多時候吃苦和人上人壓根就不沾邊。畢竟,於很多普通人來說,我們從小便吃苦,但最終的結果是什麼呢?相信大家都是一清二楚的。
  • 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郭德綱最終渡過苦難的河,獲得了成功
    只見櫥窗裡有一年輕小夥,時而吃,時而睡,時而發呆,時而傻笑。路過行人看著櫥窗裡的年輕人,紛紛交頭接耳,猜測商場這是在玩什麼花樣。一旁知情人透露,這是安徽臺的超級大贏家的挑戰秀,當時在櫥窗裡進行挑戰的,正是後來紅遍相聲界的郭德綱。原來那時電視臺要從社會上挑選一個主持副伽,配合名主持周群李彬。
  • 「老牛吃嫩草,吃雞莫待老」,啥意思?老祖宗的經驗之談
    在生活中最常聽到的就是老話,這些俗語老話已經融入到了農村人的生活點滴之中,如今雖然說這些俗語老話的人越來越少了,但是想起來句句朗朗上口,而且都含有非常實在的道理在其中,今天來給大家說這樣一句老話「老牛吃嫩草,吃雞莫待老」,什麼意思呢?
  • 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顧瑛戒毒自傳18
    上海模特兒顧瑛戒毒三十年的心路歷程剛進上海女所的時候,有可能是還在犯癮的緣故,我每天都過得懵懵懂懂的,像個機器人似的。不過想到既來之則安之,我心也就死了,一切妄、嗔、念也都隨之消失了。人有的時候會很矛盾,如果不去醫院戒毒,長期吸下去,等待我的可能就是死亡+家庭破敗,沒有一個結果是家庭能夠承受得起的。其實人生就是這樣,不斷地出錯、不斷地反思、不斷地修補、不斷地進步、不斷地成長,痛並快樂著吧!我清晰記得當第一次媽媽來接見的時候,自己還是忍不住把所有的委屈、埋怨、傷心,都一股籠統地宣洩了出來,哭得稀裡譁啦的。
  • 俗語「富貴之人兩腿毛,貧賤之人毛兩腿」,老祖宗的講究,在理?
    文//豬友巴巴俗語「富貴之人兩腿毛,貧賤之人毛兩腿」,老祖宗的講究,在理?時光輪轉,2019年「大暑」又到了,如今早已入伏,氣溫炎熱,麥收早已收場,北方農民也將玉米播種完畢,只等著風調雨順,秋收有個好收成!
  • 俗語:人窮不思三人,沒錢不貪三欲,老祖宗的經驗之談,句句戳心
    馬有千裡之程,無騎不能自往;人有沖天之志,非運不能自通……滿腹文章,白髮竟然不中;才疏學淺,少年及第登科……」人生有的時候時運未至,很容易就會陷入窮困窘迫的生活之中,但是人生起起落落,貧窮有時,富貴亦有時,暫時窮困終有富貴之望。然而根據老祖宗的經驗總結,若是在窮困時犯了這幾個忌諱,只怕就很難翻身之時了。
  • 俗話說:「鄰有3不比,親有3不走」,老祖宗的智慧確實在理
    幾千年的中華文化傳承,老祖宗根據生活經驗總結出了很多簡單易懂的俗語,每句都包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而這句「鄰有三不比,親有三不走」則蘊含了老祖宗總結出來的處世智慧。很多人都會在自己孩子面前講別人家的孩子怎樣怎樣,這對孩子來說是一種傷害。每個家長都應該對自己孩子的發展進行肯定。只要鼓勵自己的孩子,才能讓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別人家的孩子再厲害,也不要去比較,只要自己的孩子過得開心,要引導孩子培養自己獨立思考的能力,過自己想要的生活。孩子過得開心,相信作為家長的我們也會很快樂。
  • 俗語:「腿軟同房,自取滅亡」,是什麼意思?古人的智慧之談!
    文|武品文史俗語相信在任何一個國度都會存在,尤其是我國,更是多如過江之鯽。這些俗語全都是經過千錘百鍊的,是警示你讓你少走彎路的至理名言。更何況我們中國是一個十分講究尊師重道的國家,長輩們常常在教育晚輩時會特別強調一句話:「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
  • 俗語「家有四樣,不敗也亡」,是哪四樣?老祖宗的告誡,句句在理
    很多人說,「有國才有家」,這句話沒錯。可是,國是由一個一個的小家庭組成的,連家沒有,卻妄談國,這不是空話嗎?正所謂「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大家注意到沒有,齊家是排在治國前面的。這就是老祖宗在告誡人們,要先把自己的小家給經營好,才可以談後面的「治國平天下」。
  • 農村俗語:「人無毛髮,富貴一生」有什麼道理,老祖宗的經驗之談
    農村俗語:「人無毛髮,富貴一生」有什麼道理,老祖宗的經驗之談。生活在農村中,常常被一些農村老俗話所折服,因為這老俗話不僅包含著一些生活的道理,而且也教會我們怎樣去為人處世。因此今天我們就說一下農村老話:「人無毛髮,富貴一生」到底是什麼意思,有沒有道理呢?
  • 俗語「賭一半,嫖白瞎」,上半句同樣在理,莫要吃虧才後悔
    俗語「賭一半,嫖白瞎」,上半句同樣在理,莫要吃虧才後悔文/婉清俗語之所以能夠流傳,就是因為它背後蘊含極其深奧的道理,而這些道理可以解釋人們在未來或是現在的生活中少吃虧少走彎路,而這些俗語又極其簡短,甚至有些朗朗上口很容易被人記住。
  • 俗語:「男無性不鋼,女無性無秧」,老祖宗的觀人術,句句在理
    按照《馬克思主義哲學基本原理》,人在本質上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每個人都不可能孤立的存在於世上,總會「扮演」各種各樣的角色,總要接觸形形色色的人!有道是「知人知面不知心」,與人的交往最是麻煩,如果交友不慎,遇人不淑,不僅會浪費自己的時間,說不定還會給自己帶來一些麻煩,那有沒有什麼「捷徑」能讓我們一眼看透一個人的本質,從而判斷出這個人值不值得我們深交?實話告訴你,有!老祖宗早已為我們留下「觀人術」:「男無性不鋼,女無性不秧」!
  • 俗語「人到四十五,正是出山虎」,老祖宗的經驗之談,說得很對!
    處在不同年齡階段的人,生活重心必然是不一樣的。對於少年時期的人來說,他們應該將自己的重心放在學業上;對於青年時期的人來說,為事業而奮鬥是重中之重;對於中年人來說,除了要在事業上更上一層樓以外,還得兼顧好自己的家庭;而對於老年人來說,什麼事情都比不上保持健康重要。
  • 俗語:男怕三六九,女怕一五七,老祖宗的經驗,在理嗎?
    俗語:男怕三六九,女怕一五七,老祖宗的經驗,在理嗎?18,19世紀的中國是最為脆弱的時候。人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都在為了吃飽肚子而付諸一切勞力。那時候的社會環境與現在可謂是大相逕庭。當時每天都會因為沒有食物吃而餓死,而現在若是有人餓死了那一定會上頭條的。
  • 老祖宗的兩句俗語說清楚了,句句扎心
    估計很多人也是深有此感:為什麼現在生活條件越過越好,反而是有血緣關係的親戚不再親密了?其實,我們與其拿眼前的現象困惑,還不如去看看歷史,去老祖宗那裡借鑑一下智慧。因為不管社會如何發展,人性都是亙古不變的,歷史總在不斷重演,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為何現在的親戚不親了,變得越來越冷淡?老祖宗的兩句俗語說清楚了,句句扎心。雖然這兩個原因很現實,但我們不得不接受!
  • 俗語:「老不洩殘精,少不食壯火」,是何意?老祖宗的話飽含智慧
    中華文化傳承了幾千年,給我們留下了太多的文化瑰寶和智慧,而其中不乏很多流傳在民間的俗語和諺語。說到俗語,或許很多人覺得這些已經過時了,甚至看起來很土,而如果這樣理解就錯了。以前人們的思想比較保守,一旦說到男女之間的事情,都會閉口不談,而這也導致很多人對這方面的知識比較缺乏,也使得很多人由於不注意這方面,導致身體年紀輕輕就出了問題。字面意思是,上了年紀的人一定要克制住自己的欲望,不能過度縱慾;而年輕人不要吃太多上火的食物。
  • 俗語「老洩殘精,人窮壽盡」啥意思?下半句更經典,古人經驗之談
    其中,「老洩殘精,人窮壽盡」就道盡了一個長壽的秘訣,下面就和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吧。這是說我們的身體的承受力是有限的,在不同年齡的時候,可以吃的補品也會有較大的區別,如果一下子吃太多,每一頓都吃,不考慮自己的身體情況,就會適得其反,讓自己出現身體的不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