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平谷區峪口鎮西營村::集約化發展做大「桃經濟」

2020-12-27 中國經濟網

  桃子成熟的時節,是村裡最忙碌的時候。在北京市平谷區峪口鎮西營村金果豐果品產銷專業合作社內,400多平方米的包裝車間裡,社員們會給大桃實施稱重、分級、套防護袋、分類包裝等工作。

  「今年效益挺不錯的,晚桃下樹的時候,一個桃子賣四五元都不一定搶得到。」有著20多年種桃經驗的北京金果豐果品產銷專業合作社社員賈寶順笑著對記者說。

  賈寶順回憶,1998年平谷區鼓勵發展大桃產業。西營村共有1050畝農用地,其中700畝種上了桃樹。他家也承包了3畝桃園。那時候每家每戶都各種各的,各戶大桃品質良莠不齊。連續好幾年,村裡都遇到了「賣桃難」的問題。

  西營村在發展大桃產業過程中發現,個體農戶傳統的種植與經營方式存在土地碎片化、人口老齡化、技術粗放化、銷售遲滯化、管理僵硬化等問題,出現了土地產出效益下降、「撂荒」現象嚴重、青年勞動力從事傳統農業耕種活動意願不強烈、種桃產業效益下降、村集體凝聚力降低等問題。

  「這種一家一戶的粗放式種植方式,農戶一年的辛苦勞作僅能解決溫飽。這顯然不符合農村發展需要。」西營村黨支部書記、主任王忠說。怎麼解決?2008年西營村集體從農戶手中收回部分土地,其中130畝以每年每畝1500元流轉給社會企業種植銀杏樹,每年遞增3%,收益的70%用於股東分紅,30%留作集體積累。

  從2012年開始,在市、區、鎮各級部門的指導與幫助下,西營村進一步探索土地集體流轉和土地股份合作模式,採用「黨支部+專業合作社+農戶」的三位一體經營機制,將果農手中的土地流轉回村集體,統一承包給合作社或企業經營,進行規模化、標準化、高端化果品種植;農戶以土地入股,還可進入合作社打工,能夠獲取土地流轉費、分紅、工資等多種收益。

  經過多年努力,目前西營村形成了以大桃為主,櫻桃、蘋果、梨等多種有機果品種植相結合的現代農業產業發展格局,村民人均年收入達2.7萬元。全村1050畝耕地僅有30畝在個人手中,其他均流轉到村集體,流轉率達97.14%。

  如今,在深圳、上海等城市的超市貨架上,經常能看到產自西營村的有機大桃。西營村桃品能打入高端消費市場,是綠色種植、品牌效益的功勞。「近幾年,大桃產業市場競爭激烈,唯有拿大桃的口感、質量說話。」北京金果豐果品產銷專業合作社社長張海合說。

  西營村在開展規模化果品種植過程中注重提升產品質量、打造果品品牌。他們對600多畝有機桃園進行整合,引進臺灣水蜜桃樹苗、澳優早油桃樹苗等苗木新品種,淘汰老雜桃樹高接換優,購買優質複合菌灌根提高土壤質量,推廣使用有機肥、生物病蟲害防治等多項新技術。

  「向科技要效益是一個必攻方向」,王忠總是把這句話掛在嘴上。西營村在綠色防控、土壤改良、科技種植等方面沒少下功夫。除了設立科技小院,北京市科委還在西營村建立了「西營村科技特派員工作站」,「這些農業專家可以說是手把手地傳授種桃技術,西營村的桃產業才能不斷升級,引進、栽培出了吸引消費者的新品種」。王忠說。

  2019年,北京金果豐果品產銷專業合作社還積極承接「平谷—拜耳 更好的大桃」種植示範項目,嚴格按照拜耳公司提供的「全程植保方案」進行果品生產管理,進一步提升果品安全生產係數。

  桃產業發展壯大,村民的腰包鼓起來了。西營村從一個默默無聞的種桃村,成為鄰近村子稱讚羨慕的對象。平谷區峪口鎮黨委書記劉堃說,西營村土地集約化管理的成功不僅是在區、鎮、村對土地管控的基礎上實現的,而且是平谷區積極探索「村地區管鎮主責」的一種重要體現。這種創新型土地利用新模式的探索更有利於發揮村內土地的最大效益,實實在在地為農民拓寬了增收渠道,也為全區的農村土地管理工作探索共建、共治、共享治理體制提供了可行的改革先例。(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李佳霖)

(責任編輯:王炬鵬)

相關焦點

  • 平谷區峪口鎮舉行廣場舞大賽,百餘名「舞」林高手同臺競技
    2020年伊始,因為突如其來的疫情,使得越來越多的人更關注健康生活的理念,平谷區峪口鎮更是將幹部群眾的健康視為重中之重,希望以廣場舞為載體關注幹部群眾的身心健康。為大力倡導全民健身,進一步豐富和活躍群眾文化生活,樹立健康和諧的文明新風,近日,峪口鎮第六屆「舞比幸福」全民健身秧歌廣場舞大賽火熱舉行。文化館活動策劃志願者部主任嶽坤(昆)卿、文化館戲曲曲藝部主任譚學會、文化館副館長李慧穎、鎮紀檢書記劉東偉、副鎮長石秀豔、宣傳部長黃曉慧參加活動。 比賽正式開始!
  • 「北京平谷大桃」小程序正式上線 一部手機讓大桃賣得更遠價值更高
    北京商報訊(記者 方彬楠)7月3日,「北京平谷大桃」小程序正式上線,藉助網際網路、雲計算、大數據等現代信息技術對平谷大桃政策、產區、品種、價格、售賣場所、營銷組織等產銷環節各類信息進行展示和發布。微信用戶搜索「北京平谷大桃」,即可使用。
  • 單日快遞大桃最高5萬單,平谷桃農做直播當網紅賣桃增收
    夏日午後,平谷區劉家店鎮北店村的教室裡座無虛席,捧著手機學習「引流」「吸粉」「客戶裂變」「微信營銷技巧」的不是網紅,而是平谷區的桃農。7月至10月,北京平谷大桃進入成熟採摘期,4億斤精鮮桃供應首都及全國市場。
  • 平谷大桃「西遊記」 桃農4000公裡赴新疆創業
    阿爾孜古麗說,大桃試種成功,也讓她看到了致富的希望。今年6月下旬以來,園區的「早黃蜜」「澳油」「中油蟠7號」等品種相繼成熟,專家對大桃進行甜度測試後,得出「甜度25」的結論。平谷區競選甜桃王的標準之一是「含糖量不低於12度」,「甜度25」什麼概念?用北京話說,就是「齁甜齁甜」。
  • 中國桃鄉——平谷區
    平谷區是北京市農業大區,農業在區域經濟發展中佔有較大的比重,2016年末,農業增加值佔比8.4%,在全市處於較高水平。「平谷大桃」、「北寨紅杏」、茅山後「佛見喜梨」獲批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四座樓麻核桃生產系統納入「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
  • 小涼亭、健身器……北京平谷峪口鎮利用微空間村村打造「口袋公園」
    驅車進村,秀美的西樊各莊村徐徐展現眼前。村路寬闊平整,兩側是筆直的白楊樹和大片綠草坪。村子的主幹道寬約15米,路邊是大叢月季花和木質涼亭。幾位村民閒坐曬太陽。西樊各莊村黨總支書記劉京偉介紹,就在去年,這條寬闊的主幹道被違建擠得只有一半寬。路邊就是排水溝,美到夏天,蚊蟲亂飛。今年,西樊各莊村打響了疏解整治促提升攻堅戰,拆違面積共計6.9萬平方米。「拆出來的微空間既不美觀,也有違建反彈的可能性。」
  • 又到吃桃的季節啦!平谷水蜜桃等你來採摘(僅限北京地區)
    平谷區是北京市的重要大桃生產基地,先後被國家林業局授予"中國名特優經濟林桃之鄉",被農業部授予"中國桃鄉",被國家質量技術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確定為
  • 北京海拔最高的「桃」鄉時興電商之後……
    三年前,以李志文為首的「新農人」為這片北京的「桃」花源插上了「網際網路+」的翅膀。  「吃桃就得吃咱們鎮羅營的,京津冀包郵!」直播現場,鎮羅營電商代表李志文賣力吆喝,他對自家的果品展現出十足的信心。今年36歲的李志文,是鑽桃林長大的,父輩以種桃為生。幾十年來,桃子也是鎮羅營當地百姓主要的經濟來源。
  • 平谷區東樊各莊黨總支與中燕綠洲有機肥有限公司黨支部開展共建活動
    12月21日,峪口鎮東樊各莊村黨總支與中燕綠洲有機肥有限公司黨支部開展共建活動,集中學習研討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為困難家庭、老年人、特殊群體競獻愛心。東樊各莊村黨總支、中燕綠洲黨支部部分黨員幹部、預備黨員、積極分子以及安華農業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代表等30餘人參加。
  • 京郊桃花源 | 夏天,就去這裡吃桃吧
    原創 工人日報攝影部 工家視界在北京東北部,距市區70公裡的平谷區,以「桃」聞名。獨特的環境和自然風景,使得這裡不僅成為北京市重要的農副產品生產基地,還吸引了不少遊客來此度假觀光。如今,平谷大桃,已經從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成長為一個世界級的農產品品牌。
  • 紅薯、菊花、大桃 平谷特色農產品齊聚慶豐收節
    新京報訊(記者 曹晶瑞)夏各莊的紅薯、楊各莊的西紅柿、西柏店的菊花菜……當然,還有大桃,9月24日,平谷區慶祝「2020年中國農民豐收節」活動在馬昌營鎮沱沱工社開幕。來自全區各鄉鎮(街道)的農業模範、科技標兵、致富能手等代表歡聚一堂,利用手機直播的形式將「平谷好物」賣到全國各地。
  • 北京桃園等你採摘 資深驢友告訴你這裡大桃鮮美多汁
    近幾年,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閒暇時間的增多,消費觀念的轉變,人們對旅遊的需求也呈上升趨勢,極大地推動了旅遊業的發展。如今旅遊景點越來越商業化,古城古鎮裡全是賣小商品的商鋪,被稱為第二義烏小商品市場,騎馬、穿古裝拍照的攤位一個又一個,多到令人厭煩。
  • 組圖:「水蜜桃之鄉」精品大桃供應市場
    人民網北京7月18日電 (尹星雲)今天,素有「水蜜桃之鄉」美譽的北京平谷區產桃大鎮——王辛莊鎮舉辦 「平谷鮮桃季·甜蜜王辛莊」甜桃王擂臺賽,全面推介王辛莊鎮大桃產業。鎮域內大桃示範種植戶匯聚一堂,展示最優質大桃,比甜度賽品質拼誠信,以「桃」會友,甜桃王現場為廣大果農分享種植經驗,示範帶動全鎮大桃產業發展。同時開展線上直播帶貨活動,通過主流媒體,推介王辛莊鎮大桃品牌,拓展銷售渠道,助力桃農增收。目前,正值「平谷鮮桃季」中熟桃品種成熟上市的季節。早玉白桃、紅蟠桃、紅珊瑚油桃等特色品種大桃,已是口感最佳時期。
  • 桃王屈海全:36年種植「良心桃」,帶動桃農共同致富
    對自己的桃,屈海全最滿意的並非甜度,而是口感和安全——他管自己的大桃叫「良心桃」。平谷區作為北京市生態涵養區之一,以各類水果聞名,各級政府一直將環境治理、農業用藥管理作為重點,這也是平谷大桃好吃健康的基礎。在此基礎上,屈海全將大桃好吃的原因歸結於「養」。
  • 北京快遞圈的張小敬,天天快遞以「不退精神」摘得大桃
    「個兒大、果兒圓、汁兒多,小孫子的生日水果——咱平谷大桃兒,吃上了」。早8點下單買到的平谷大桃,下午3點就收到了,物流的快速和大桃兒的美味,讓北京海澱區的陳芬陳大媽,拍下小孫子酣吃大桃的吃相,發了條朋友圈。這背後,有天天快遞北京市通州區宋莊網點的自我革命與鳳凰涅槃。
  • 中關村平谷園2020產業發展論壇舉辦 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平谷區...
    北京商報訊(記者 方彬楠)12月20日,平谷區舉辦中關村平谷園2020產業發展論壇暨北京興谷經濟開發區招商推介會。會上,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平谷區產業發展創新聯合體揭牌成立,中關村健源聯盟「聯盟資料庫服務平臺」也正式啟動。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集約化、規模化發展 助力高效農業向著「高...
    前一段時間,受陰雨天氣影響,不少桃苗受損。「今年我們成為『一村一品』政策扶持對象,將享受到包括資金和技術在內的扶持。這無疑對我們發展高效農業提振了信心。」何方對記者說。  「現代高效農業是農民致富的好路子。要沿著這個路子走下去,讓農業經營有效益,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2014年,習近平總書記在丹徒區世業鎮調研時強調。務農重本,國之大綱。
  • 大桃品質高不愁賣 張克忠:希望種出更多「招牌桃」
    新京報快訊 據平谷區融媒體中心消息,在平谷區馬坊鎮果各莊村,提起張克忠,村民們都會說:「他家種的桃好吃。」現年57歲的他,有著20多年的種桃經驗,每年一進入7月份,他就搬到自家的桃園裡,吃住都不離開,每天就是摘桃、賣桃,照料桃樹,一直到10月中旬。
  • 大華山鎮積極打造國桃地標品牌 促進平谷大桃提質升級
    自平谷大桃登上國宴之後,大華山鎮繼續積極探索國桃種植技術和標準,促進平谷大桃提質升級,將在今年讓更多人吃到「國桃標準」的優質大桃,努力打造平谷地標品牌。目前,大華山鎮與中國農業大學合作優選了8個中晚熟新品種,建立了20畝大華山國桃示範基地,初步建立5個優質產品直銷示範點,現已有16位農戶加入國桃生產中,果農嚴格按照國桃標準培育高質量精品大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