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桃品質高不愁賣 張克忠:希望種出更多「招牌桃」

2020-12-16 新京報

新京報快訊 據平谷區融媒體中心消息,在平谷區馬坊鎮果各莊村,提起張克忠,村民們都會說:「他家種的桃好吃。」現年57歲的他,有著20多年的種桃經驗,每年一進入7月份,他就搬到自家的桃園裡,吃住都不離開,每天就是摘桃、賣桃,照料桃樹,一直到10月中旬。

張克忠種的大桃不僅在村裡廣受歡迎,還最遠賣到了廣東、香港。每年找他買桃的客戶絡繹不絕。要問他有什麼種桃秘訣,他總說:「品質高的桃不會愁賣。」

剛解袋的平谷大桃。

種出「招牌桃」 精心培育是途徑

見識過紐扣大小的蟠桃,品嘗了汁甜如蜜的黃金蜜,買到了柔軟多汁的綠化9號……轉眼已到9月,平谷大桃是不是已漸入尾聲了?此時,在張克忠家的55畝桃園內,有三分之一的桃還沒解袋,這就是他家的「招牌桃」——萬壽紅。

萬壽紅桃是一種晚熟的油桃,香甜多汁,解袋後經過光照,果皮會呈現紅色。張克忠利用萬壽紅桃的這一個特性,通過不斷摸索、實驗,只讓桃尖呈現一抹紅色,這使得萬壽紅桃更具特色,一直經久不衰。每年都有大批的客戶慕名購買。「一到這時候,很多客戶都在微信上問我萬壽紅什麼時候熟。一聽還有半個多月,都異口同聲說再等等。」張克忠說。這個品種的桃不僅在消費者中廣受歡迎,還在2019年中國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國際競賽上,獲得了優質果品大賽金獎。

「招牌桃」為張克忠的桃園招來了大批的「忠實鐵粉兒」,但他卻沒有止步於此,仍不斷研究試種新品種。張克忠說:「我希望能種出更多的『招牌桃』,讓更多的人知道平谷的大桃不僅有久保、有9號。」

現在市場上大多是黃肉、白肉的桃子。近兩年,張克忠試種了一種果肉全紅的桃子,叫中桃24號,今年是第一年結果。該品種桃子一成熟,他僅在微信朋友圈做了一次宣傳,就被一搶而空。品嘗過的閆女士說:「紅肉的桃子第一次見到,我特意查過,這種桃肉之所以是紅色,是因為富含花青素,口感特別好,酸甜適宜。希望明年能買到更多,同時推薦給身邊朋友。」

今年,張克忠試種的新品種——中桃24號。

種出優質桃 科學管理是關鍵

大桃品種萬千,更新來更新去,只有一點是不變的,那就是必須好吃。品質優的桃才能賣得好,才受歡迎。20年的種桃路,張克忠始終堅持品質至上。怎麼樣種出好吃的桃呢?張克忠說:「桃子要好吃,不僅是品種好,更重要的是種植技術得過關。」

要種出高品質的大桃,用他的話說,首先是需要「好土」。張克忠始終對土壤質量的改善尤為重視。「不使用化學試劑而是施用糞肥」,這是他保護土壤的基本操作。除此之外,在他的桃園裡,有幾十個塑料大桶,裡邊是用賣剩下的桃加上紅糖製成的酵素。經過三個月的發酵,他把這些酵素當作肥料,產生的液體則混在水裡澆地,「把不符合售賣標準的大桃返還給土地,這樣做更能使土壤變得肥沃,再結出的果實會更甜。」張克忠說。

雜草可以說是桃園的天敵,但在張克忠的桃園裡雜草和桃樹共生,絲毫沒有影響到大桃的品質。這也是他改善土壤、促進桃樹增質的又一個方法。「生草能為桃園營造一個更好的生態環境,病蟲害相比清耕或除草劑除草的桃園更輕。這不代表讓草瘋長,也得定期用割草機進行割草。只不過不是把雜草連根割掉,而是保留一部分。」他說,割下來的草可以增加土壤的有機質,保留的部分雜草消耗了桃園內多餘的氮素,也能促進大桃的增甜。

「現在要想種植高品質的桃,肯定不能像過去那樣大肥大水催,要限制產量。一棵樹的桃子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要保證每顆桃都能照到陽光,這樣才甜。」說起當下科學的種桃技術,張克忠頭頭是道。讓桃園裡的桃甜度都不低於13度,是他的目標。多年來,為了實現這一目標,他從不間斷學習最新、最先進的桃樹種植技術。

張克忠檢查肥料酵素的發酵過程。

種出誠信桃 信譽口碑是保障

「您訂的這一箱12個黃油桃是6.6斤的,已經打包好,訂單號是……」每次在寄出大桃前,張克忠都仔細地把每箱桃的重量、個數、訂單號報給客戶,生怕客戶不能及時收到。大桃這類生鮮果品在寄送過程中難免偶有磕碰,只要有客戶找,張克忠從來不問緣由,或是補寄,或是退款,客戶怎麼要求,他就怎麼做。

有時訂單多了,也會出現寄錯的情況。張克忠告訴記者:「前陣子,有個客戶要了一箱蟠桃,我給寄了一箱油桃過去,等客戶收到才知道寄錯了。我又趕緊給客戶補寄了一箱蟠桃,油桃也沒讓客戶退。」一箱蟠桃賣78元,一箱油桃賣88元,當被問到這樣不會賠錢嗎?張克忠淡淡一笑說:「這事兒怎麼能用賠不賠錢來衡量,這關係到我的信譽。本來就是我自己給寄錯了,問題出在我身上,怎能讓客戶再給我換回來呢?」

張克忠網售大桃已有四五年的時間,客戶群大部分是通過老客戶推薦,一點點建立起來的。他說:「只要吃過我家的桃,第二年起碼得有80%的人還會回購。」他售賣的大桃絕不缺斤短兩、以次充好,只要出現壞果立即賠付,這讓他在客戶群裡建立了良好的信譽和口碑。

張克忠正在採摘大桃,準備寄給客戶。

編輯 劉佳妮

相關焦點

  • 桃王屈海全:36年種植「良心桃」,帶動桃農共同致富
    眼下,平谷大桃在朋友圈、直播間等網際網路平臺爭相出鏡,吃上一顆正宗的平谷大桃成為許多網友的「心頭好」。10萬多桃農辛勤勞作,油白黃蟠四大系列200多個品種輪番上市,鑄就了「平谷大桃」的美名。在順平路夏各莊路段有一塊「桃園人家」的招牌格外醒目,夏各莊鎮紀太務村的「桃王」屈海全是這裡的主人。
  • 「北京平谷大桃」小程序正式上線 一部手機讓大桃賣得更遠價值更高
    北京商報訊(記者 方彬楠)7月3日,「北京平谷大桃」小程序正式上線,藉助網際網路、雲計算、大數據等現代信息技術對平谷大桃政策、產區、品種、價格、售賣場所、營銷組織等產銷環節各類信息進行展示和發布。微信用戶搜索「北京平谷大桃」,即可使用。
  • 比外地桃便宜南山桃為啥難賣?發商說進什麼要根據口感和銷量
    又大又紅的桃子為何少人問津?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相比之下,只賣2元一斤的南山桃顯得有些冷清。「我覺得蒙陰的桃子挺好吃,看著也好看,還不算貴。」市民李先生說,今年家裡基本上沒買毛桃,反倒是買了不少黃桃,孩子們也都愛吃。&nbsp&nbsp&nbsp&nbsp轉遍了整個市場,記者只看到了4家打出「南山桃」招牌的攤位。由於長時間賣不出去,一些桃子已經出現了斑痕,最便宜已經賣到了5毛一斤。
  • 單日快遞大桃最高5萬單,平谷桃農做直播當網紅賣桃增收
    近年來,從「一鍋端」賣給批發商,到果品分級通過電商銷至全國,桃農的錢包鼓了起來,平谷大桃的「網際網路+」之路正越走越寬。2019年,電商銷售大桃帶動農民增收1.23億元。今年,電商銷售渠道避免了疫情影響,總量約5000萬斤的上市早桃銷售順暢,大桃價格不降反升,其中線上銷售價格同比增長20%。
  • 70後女副市長賣桃賺大了,直播2小時賣100噸桃~
    今年,當地政府在桃季來臨前找到了聚划算和天貓,希望藉助平臺的力量來解決棗陽桃的銷路問題。棗陽副市長邢紅麗進直播間賣桃(圖片來源於湖北日報)6月26日,棗陽市人民政府聯合淘寶聚划算平臺舉辦「聚划算賣空百噸棗陽皇桃賣空大挑戰」活動,藉助淘寶直播賣桃。
  • 陝西韓城芝陽鎮北壽寺村:發展無公害蜜桃 提升品質 「桃」醉其中
    賣完第一茬早熟桃,周軍民更堅定了轉型做無公害水果的想法。具體怎麼做?周軍民有些迷茫,但他記得農產品專家說過,提升農產品質量是拓寬銷售路子、增加收入的關鍵。對自家種的桃,周軍民拍著胸脯保證:「口感絕對沒問題。」但他想把桃子的品質再提升一個臺階,不辜負顧客多年來的信任和支持。
  • 父母官進入直播間5分鐘賣桃上千單 隨縣「網銷節」破解賣桃難
    「縣裡幹部幫咱賣油桃了,刷單量蹭蹭往上漲……」5月24日,這條喜訊在隨縣尚市鎮傳開,愁眉不展的果農們樂開了花。 尚市鎮是油桃核心產區,漫山桃樹掛滿紅豔豔的桃子,摘桃、選桃、裝桃、運桃的場景隨處可見,可是果農們卻高興不起來。「受疫情影響,來收桃子的客商減少了,價格跌了一大截還不好賣。」桃農們本以為,這才剛剛開市,後面的銷售壓力更大,無論價格高低,能賣出去就算幸運了。
  • 京郊桃花源 | 夏天,就去這裡吃桃吧
    在移動網際網路技術的加持下,農戶們正嘗試以「桃」為媒介,拓展一條新的致富路。▲5月23日,北京市平谷區劉立成家的大棚裡,嶽巧雲(右一)正在直播賣桃。為了讓大家更直觀感受到桃子的品質,她摘下桃子為大家試吃。一旁的劉立成,拿著自家桃子在鏡頭前展示。▲5月22日下午,平谷區江米洞村果蔬產銷專業合作社揭牌儀式,嶽巧雲作為活動策劃,在現場指揮工作。
  • 北京海拔最高的「桃」鄉時興電商之後……
    例如,按照長勢,他將鎮羅營的桃分為中等、特等和特級品,構建「高中低」三維立體果品銷售體系,「桃質量不一樣,價格不一樣」;他改良了包裝,上新了「拼裝」禮盒,「一個禮盒放了四個品種的桃,顧客買一盒能吃遍全鎮的桃,間接增添了購買意願」;他升級了鎮羅營品牌,主打「國慶禮桃」「泉水蜜桃」,「讓網友記住,吃桃吃的是鎮羅營的桃」。
  • 平谷大桃「西遊記」 桃農4000公裡赴新疆創業
    平谷大桃在歷經重重困難後成功「西遊」,當地村民看到了致富希望。今年,洛浦「平谷大桃」基地收了一萬多斤桃。「我是當爺爺的人了,拋家舍業的,這一年多,真是把一輩子的活兒都幹了。」李廣富說。洛浦擁有沙質土壤,日照充足,晝夜溫差大,非常適合大桃生產。洛浦也有桃樹,當地稱為「土桃」。用李廣富的話說,可能當地風沙比較大,「桃子外表一層土」。「土桃」口感沒問題,但賣相不佳,生長全靠順其自然。2017年起,北京市平谷區和洛浦縣建立對口支援協作關係,平谷企業也參與了脫貧攻堅工作。
  • 盤州英武鎮:桃果盛收 村民笑開顏
    英武鎮萬畝桃園位於英武鎮革納鋪高速路出口處,主要品種有武昌桃、油桃、大紅酸、豔紅桃、大黃桃、水蜜桃等十多個品種,目前,規模已經發展到了1.2萬餘畝,因光照充足,桃子水分多、口感好,備受商家青睞。英武鎮革納鋪居委會支書廖光玉說:「種桃的收入是種傳統農作物的30倍。為方便村民就地銷售和商家現場收購,英武鎮政府專門修通硬化了進入桃園的公路。
  • 突圍桃——早熟桃中的佼佼者!
    一說到「突圍桃」大家是不是對這個品種不陌生呢?雖然現在市面上早熟桃子品種很多,但是突圍桃早熟桃品種裡算是表現良好的一個品種了。下面由青州市益豐苗木王志偉給大家介紹一下突圍桃的特點吧。突圍桃裝車中突圍桃在市面上已經有一定的時間了,固然如此,但是這個品種在早熟桃裡面還是很有發展前景的,相對於其他品種來說,它個頭大,口感好,產量高的特點是它一直深受果農喜愛的原因。
  • 北京平谷區峪口鎮西營村::集約化發展做大「桃經濟」
    在北京市平谷區峪口鎮西營村金果豐果品產銷專業合作社內,400多平方米的包裝車間裡,社員們會給大桃實施稱重、分級、套防護袋、分類包裝等工作。  「今年效益挺不錯的,晚桃下樹的時候,一個桃子賣四五元都不一定搶得到。」有著20多年種桃經驗的北京金果豐果品產銷專業合作社社員賈寶順笑著對記者說。  賈寶順回憶,1998年平谷區鼓勵發展大桃產業。
  • "桃"不掉的美味等你來「桃」
    "桃"不掉的美味等你來「桃」 2020-07-02 17: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平谷大桃「西遊記」:昔日鹽鹼地竟種出甜度25的「甜桃王」
    按照平谷移栽桃苗的常規,要起高壟,鏟寬埂,把一棵棵桃苗栽植高壟上。這天,阿布拉見到一個個職工正在高壟埂上開挖樹坑。他對李廣富說:老弟哇,該反其道而行之。李廣富問:老哥,為個啥?阿布拉蹲下身,指著壟埂說:高壟埂,高溫下,光照足,水分蒸發量高,鹽鹼聚集壟埂上,樹根容易燒死。若栽在壟埂下的溝內,鹽鹼不易上升,成活率會高。
  • 嘉興南湖民警為何直播賣桃?背後故事很暖心
    「突圍桃、突圍桃,突出重圍,愛心滿滿……」6月29日晚,嘉興市南湖區公安分局鳳橋派出所芳馨服務隊戶籍民警周林芳化身「靚女主播」在線直播賣桃。她為什麼在素有水蜜桃之鄉的鳳橋賣起了河南突圍桃?許軍梅說,這次因為沒有提前通知,她接到電話說70箱桃子已經快運到嘉興時就懵了,她一下也找不到存放桃子的地方,另外也沒有售賣渠道,最重要的是正值梅雨季,這些桃子根本放不了幾天了。正當許軍梅急得不知所措時,周林芳得知了這一訊息,第一時間聯繫了她。
  • 「中國水蜜桃之鄉」桃農精品化路線:從按斤賣到論個賣
    2020蜜桃音樂節、蜜桃集市、蜜桃直播……隨著滿城桃香,2020奉化水蜜桃文化節「蜜桃季」系列活動正式開啟,從「按斤賣」到「論個賣」,從線下銷售到線上線下結合,當地正以「農業+文化+旅遊」的全產業鏈模式,助農增收。奉化水蜜桃栽培歷史已有2000多年,是當地傳統名果,也是中國四大傳統名優桃之一。蜜桃集市。
  • 今年桃子大豐收,桃農們樂了,每斤賣到3元,畝地能賺多少錢
    春天桃花迷人的氣息讓很多人流連忘返,夏天的來到桃子的香味讓多數人寢食難安,農民從春忙到夏轉眼秋天過,夏天的桃子是花見花開人見人愛,今年的桃子大豐收,價格卻高得出奇,每斤賣到3元,價格吃貨們卻說,雖然價格比前幾年要高一些,但是今年的桃子格外地甜蜜,這個價格還是可以的。
  • 【專欄·桃文化】桃文化探析
    肥城是史聖左丘明的故裡,商聖範蠡隱居經商之地,10萬畝肥城桃被列為「大世界吉尼斯之最」,譽稱「君子之邑」「魯中寶地」「佛桃之鄉」。深厚的底蘊和富饒的物產,催生了源遠流長的桃文化。桃文化內容豐富,自古就是吉祥文化,隱含著美好、長壽、平安、忠義的四層內涵深意。研究桃文化,應堅持 「三唯四主題」方針。「三唯」即唯史、唯俗、唯名。
  • 大華山鎮積極打造國桃地標品牌 促進平谷大桃提質升級
    自平谷大桃登上國宴之後,大華山鎮繼續積極探索國桃種植技術和標準,促進平谷大桃提質升級,將在今年讓更多人吃到「國桃標準」的優質大桃,努力打造平谷地標品牌。目前,大華山鎮與中國農業大學合作優選了8個中晚熟新品種,建立了20畝大華山國桃示範基地,初步建立5個優質產品直銷示範點,現已有16位農戶加入國桃生產中,果農嚴格按照國桃標準培育高質量精品大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