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軍現在對卡西諾又發動一次攻擊,以替它們的春季攻勢開路。這次的攻擊要比上次更為直接化。第二紐西蘭師首先進入這個市鎮,然後由第四印度師接替,繼續向山頂的修道院攻擊。為想癱瘓在卡西諾市鎮中德軍的行動,從地面和空中又作了猛烈的轟擊一一共用了19萬顆炮彈和1000噸炸彈。當天氣變得晴朗以後,這個轟炸即於3月15日開始。這個地區的守軍雖只有1個團(3個營),但都是德軍第一傘兵師的百戰精兵,他們不僅能夠忍受這種空中和地面的瘋狂轟擊而不退縮,
而且其所保留下來的實力,還足以繼續阻止來攻的步兵而有餘。轟炸所造成的大量瓦礫反而幫了他們的忙,因為那足以阻礙聯軍坦克的行動。雖然城堡山終被攻克,但當第四印度師繼續向高地前進時,突然遇到驟雨,而引起山洪暴發,使防禦者坐收其利。有一連廓爾喀,卻在那裡被圍困住了。(譯註:廓爾喀即尼泊爾僱傭兵,以勇敢善戰著名。)同時在市鎮之內的激烈戰鬥則仍在繼續進行。19日雙方又繼續苦戰,但彼此都無進展。
次日亞歷山大遂決定若在36小時之內仍不能獲得成功,即應自動放棄此項作戰,因為損失實在太大。到23日,在弗裡堡同意之下,這次作戰遂告中止。所以第三次卡西諾會戰是以失望結束。此後紐西蘭軍即被解散,其所屬各單位經過一次休息之後,即分配給其他的軍,而卡西諾地區則改由英軍第七十八師和第六裝甲師的第一近衛旅接防。亞歷山大在2月22日曾建議在利裡河谷發動一次代號為「王冠」的作戰,來和安齊奧灘頭陣地所發動的攻擊突破相配合。
就形態而言,這大致與1月攻勢相似,但卻有較好的計劃和協調。而且其發動的時間比預定的「霸王作戰」行動提早3個星期,所以也可以發揮牽制德軍的功效。由亞歷山大的參謀長約翰·哈丁所擬定的這個計劃是準備集中更多的兵力給予敵人無情的一擊,所以在亞德裡亞海岸方面只準備留下一個軍,而把第八軍團的其餘部分都向西移動,好讓它來接管卡西諾一利裡地區的防線。第五軍團,包括法軍在內,不僅應負責左翼方面加裡利亞諾河的地段,而且還包括安齊奧灘頭陣地在內。
另有一個帶的建議,即在法國南部登陸的「鐵砧作戰」應予放棄。這似乎是很自然的,英國參謀長們對於這個計劃表示同意,而美國參謀長們則表示反對,因為他們認為在法國南部的登陸對於諾曼第的進入是一種有利的幫助。於是艾森豪遂提出一個折衷的建議,主張對於義大利的攻勢給予優先,但仍繼續計劃「鐵砧作戰」。假使到了3月2日仍認為主要的兩棲作戰還不能發動,則在義大利水域中的大部分船隻就應該撤回來協助「大君主作戰」。2月25日,英美兩國參謀長聯席會議同意接受這個折衷方案。
當決定的時期將至時,威爾遜將軍此時他已經獲得地中海戰區統帥的新職聽到亞歷山大說,在5月以前不可能對義大利發動春季攻勢,並且他又強調面對著古斯塔夫防線的主力尚未突破以與安齊奧的兵力會合之前,任何部隊都不能撤出以供「鐵砧作戰」之用。這也就是說,假定還需要10個星期的重組和準備,則「鐵砧作戰」是絕不可能在7月底以前發動——差不多是在諾曼第登陸之後的兩個月,此絕非一個事先用來幫助它的牽制攻擊。
所以威爾遜和亞歷山大都感覺到環境迫使他們不必再考慮「鐵砧作戰」,而應把全部的努力集中起來以求能使義大利戰役獲得決定性的結束。這種觀念也與邱吉爾和英國參謀長們的希望相符合。艾森豪也有表示同意的趨勢,但他的立場並不相同,因為他希望這樣可以把保留在地中海方面的大部分船隻都移用於「霸王行動」方面。但是美國參謀長們雖然勉強同意把「鐵砧作戰」延遲到7月以後卻反對完全放棄的建議,
並且懷疑在義大利方面超過原已擬定的極限再繼續進攻的價值。他們同時也懷疑其牽制德軍兵力使其不能用於諾曼第方面的價值就這一方而言,他們的判斷也的確是沒錯的。於是大家爭論不決,連邱吉爾與羅斯福之間也以冗長的電報頻頻交換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