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姨帶娃路子那麼野,為啥孩子卻「心心念念」?和兩方面原因有關

2020-12-22 貝貝豆育兒課堂

「文/貝貝豆(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家長們每每提起自己的帶娃生活,都會有滿滿的槽點,升級當媽的人都覺得,自己每天帶娃的過程就好比是「斬妖除魔」、每天都需要和家中的小神獸「鬥智鬥勇」。

多數家長都覺得,帶娃的日子很難熬,很遭罪,可有一個人例外——孩子的小姨。

凡是有小姨的孩子,最稀罕的就是和小姨一起玩,雖然在被小姨帶的過程,孩子會被各種「套路」,小姨會被孩子各種「折騰」,可兩個人都是「樂此不疲」,一個不怕「受虐遭罪」,一個不怕「帶娃勞累」,可謂是天造地設的一對。

「沒有被小姨帶過的孩子,不足以談童年」

同事姜姐家的兒子今年3歲,正是「貓嫌狗不愛」的年紀,平日裡姜姐兩口子忙於工作,帶娃的艱巨任務由孩子奶奶完成。

奶奶年紀大了,應付孫子活潑好動也有些吃不消,最近摔傷了腿,只能靜養休息。

幸好姜姐上大三的妹妹主動請纓,趁著學校放暑假的時候前來幫忙照顧外甥,得到這一消息,姜姐和兒子同時一蹦三尺高。

媽媽開心有人幫忙解決燃眉之急,而兒子開心是可以有小姨陪伴。

說起來也不知道是不是血緣關係,姜姐的兒子和小姨特別親,逢年過節見上一面,兩人都要嘻哈打鬧老半天。

這次小姨來帶娃,姜姐發現兒子有了很大變化,平日這小傢伙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可是面對小姨,兒子就大變樣了。

「寶貝,小姨渴了,給我倒杯水吧!」小姨半躺在沙發上,對兒子發號施令。

姜姐原以為兒子會拒絕,畢竟當慣了「小皇帝」的他,那懂得伺候人,但沒想到兒子屁顛顛」地跑去倒好水,轉身放在小姨手上,還貼心地用嘴吹了吹,一副謹防水溫過燙的「小大人」模樣。

姜姐都忍不住「吃醋」:「兒子,怎麼就沒見你對媽媽這麼上心呢?」

妹妹搶過話頭,半玩笑地說:「拉倒吧,寶貝當然是跟小姨最親了,是不是?」

看著這樂呵的一幕,姜姐也忍不住笑了。

小姨帶娃路子那麼野,為啥孩子卻「心心念念」?和兩方面原因有關

生活中有很多家庭都跟姜姐有著類似的遭遇,儘管小姨的帶娃路子很野,甚至可能「欺負」、「折騰」孩子,可他們也願意承受,總是心心念念。

難道只是血脈親情的緣故嗎?其實不然。

1、 沒有長輩架子的威嚴感,平等相處

很多升級父母的人,下意識都會擺起父母的架子,逮住機會就要趁機教訓孩子一番。但孩子天性就是天真浪漫,高高在上,頗有威嚴感的父母,總是存在一些距離感,他們跟父母在一起的時候,或多或少無法完全放開手腳,怕不經意間會惹怒父母。

但是和小姨在一起就不同了,儘管也有不小的年齡差距,但是小姨對待孩子沒有半點威嚴感,他們可以徹底放下長輩的架子和孩子一起無拘無束地玩耍,讓孩子享受到暢快的呼吸。

也正是這樣平等、如同朋友相處的關係,讓孩子內心裡真正接納了小姨。

2、解鎖孩子的新技能,允許孩子犯錯

小姨沒有長輩的威嚴感,孩子和小姨相處起來身心就更加放鬆,在小姨面前,孩子可能會突發奇想、無師自通解鎖一些新技能。

比如:興致來了高歌一曲,或者是跟隨音樂「扭秧歌」,這種「瘋狂」的行為,在父母看來就是「玩瘋了」、「不知輕重」。

但小姨往往出於疼愛,就會「點讚」與鼓勵孩子解鎖的新技能,不會給孩子提出任何苛刻的要求,讓孩子可以進行釋放天性。尤其是在這個過程中,孩子犯了錯,小姨也會包容,不會嚴厲地批評指責。

小編總結

孩子親小姨,並不是因為血緣的聯繫,而是孩子更願意接受小姨帶娃的方式,沒有奶奶的「刻板與老土」,也沒有爸爸的「各種沙雕行為」,更多的是親切、自由以及平等,像和知心大姐姐相處一樣。

沒有被小姨帶過的孩子,稱不上有「真童年」,希望天下的父母們,都可以效仿小姨帶娃的「新風尚模式」,偶爾放下為人父母的「高架子」,陪著孩子一起自由自在地呼吸

寶媽們,你家孩子喜歡被小姨帶嗎?分享你的故事一起討論吧!

ps:本文配圖均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擴展一:有種遺傳叫「撞臉」,祖孫三代同框照讓人叫絕,好基因太重要了

擴展二:章子怡產後復工記:事業未受影響的背後,藏著太多當媽辛酸

相關焦點

  • 小姨帶娃「野路子」多:我也是第一次當小姨,憑什麼要讓著你?
    帶娃的方式有很多種,有爸媽帶,有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帶,但是最近幾年又多了一種全新的帶娃方式——「小姨帶」,可能有些人對此表示陌生,不過仔細觀察就會發現,身邊很多孩子都是「小姨帶」。「小姨帶」會出現各種「野路子」,很多名語錄都是出自小姨嘴中,十分搞笑,讓人噴飯。讓大家最熟悉的一句就是:「我也是第一次當小姨,憑什麼讓著你,你這個小朋友也應該處處讓著我」。
  • 舅舅「野路子」帶娃火了,為打遊戲「封印」外甥女,媽媽哭笑不得
    其實很多小舅舅、小姨在帶孩子的時候都會充滿著「野路子」,甚至會讓很多的父母感到不放心,但是也不難發現孩子似乎會更喜歡這樣的帶娃方式。為啥小舅舅、小姨在帶娃的時候充滿了「野路子」1.沒有照顧孩子的經驗一般情況下,當孩子的媽媽讓小姨和小舅舅帶孩子,多數都是小姨和小舅舅自身還沒有孩子,甚至還有可能沒有成年,所以這個時候的小姨和小舅舅基本上沒有任何的帶娃經驗,也不知道在帶娃的時候都需要注意些什麼,所以帶娃的時候會更加的隨心所欲,充滿了「野路子」。
  • 舅舅帶娃路子有多野?為打遊戲「封印」外甥女,寶媽好氣又好笑
    如果是老人幫忙,可能因其有經驗還不至於有什麼問題,但是要是讓沒有經驗的親屬帶娃,那麼肯定會鬧出不少笑話。舅舅帶娃路子究竟有多野?小張平日裡工作特別忙,有時候晚上回家還需要做一些未完成的報表之類的工作。一方面,兜住孩子的只是一個簡單的塑膠袋,雖然離地只有兩三釐米的距離,但如果不結實的話,孩子掉下來也容易磕了碰了。另一方面,小寶寶的頭離門把手太近了,如果有人開門而舅舅沒注意,很容易就會磕到孩子的頭,畢竟在帶娃的過程中,安全才是最重要的。
  • 戲說桌球"野路子"。
    與&34;、&34;野路子「的與眾不同。那麼桌球的野路子究竟是個什麼路子呢?再者什麼路子是個正規軍路子呢?實際上指責別人打球是野路子的人,多半是被所謂正規軍訓練過了的人。或者說被正規軍的種種奇談怪論所&34;過的人。那麼桌球技術的野路子與正規路子各是怎樣的存在呢?或者說:野路子與正規軍有怎樣的不同呢?
  • 戲說桌球"野路子"
    戲說桌球"野路子" 2020-09-07 17:58  江城老水775
  • 為啥姑姑、小姨成了「帶娃首選」?娛樂式帶娃效果滿分,暴贊!
    現在的小姑,小姨們大部分都在上大學,他們假期的時候,時間長,其他人忙於工作,不免就需要幫家裡人承擔起帶娃的責任,這也是為什麼這種新型育兒方式會逐漸出現的原因,而且發現她們在教育孩子方面確實帶來了不一樣的效果,也讓更多人開始嘗試這種模式。為啥姑姑、小姨成了「帶娃首選」?娛樂式帶娃效果滿分,暴贊!
  • 為啥兩兄弟的家庭不能嫁?以下這些原因,太現實了
    最近一段時間,表妹和小姨真的是鬧得不可開交,因為小姨非常不看好表妹找的男朋友,按照小姨的說法,她家裡有兩個男孩,以他們家的條件,以後他們夫妻兩個少不了要幫襯他的弟弟。而且自古以來父母親都是偏心小兒子的,所以你要是嫁過去肯定會受不少的委屈。
  • 為何孩子都喜歡被「小姨」帶?不按套路出牌,可謂是一物降一物
    2)棒棒糖什麼味道啊,小姨嘗一小口小姨和外甥女在遊泳池玩,孩子一邊玩一邊享受著得之不易的棒棒糖。「你吃的是啥啊,棒棒糖嗎?小姨從來沒有吃過棒棒糖,是什麼味道啊?給小姨嘗一口唄」。天真的寶寶伸手送到小姨嘴邊,只見這個女人先控制住寶寶的手,再咧開大嘴巴,一口把糖全部吞到嘴裡,只留下一根棒在寶寶的手上。
  • 為啥日本孩子少走丟,中國孩子卻不少?背後三大原因,沒那麼簡單
    作為中國的父母,帶孩子出門總會很擔心他的安全問題。因為雖然時代在進步,但是依然會有不少孩子走失的現象。而且根據統計,丟失的兒童找不回來的概率高達90%以上。簡單的說,只要孩子走丟、走失了,基本上就找不回來了。
  • 細說老年人「野路子」健身的危害
    以頭撞樹、甩鞭子,或者仰天長「笑」,相信許多人見過或聽說過這些中老年朋友的「野路子」健身方式。正常來說,中老年人群的養生,以公園散步、嘮嗑為主,太極拳八段錦為輔,而網上熱傳的這些「野路子」健身,其實不僅對身體沒有幫助,還會損害身體。
  • 小姨和她的姐姐蓮花是親姐妹
    小姨和姐姐蓮花長得大不相同。姐姐蓮花是單眼皮,小姨是雙眼皮,小姨的膚色黑,姐姐蓮花的膚色也不白,如果說姐姐是一個標準的中國女性,那麼小姨就有點印第安人的血統了。但是小姨一點都不醜,可以說有著一股野性的美。
  • 為什麼民謠吉他在國內被稱作「野路子」?
    在國內民謠吉他圈子裡面,不乏有一些人認為民謠吉他是「野路子」,為什麼被稱作野路子,我來談以下幾點原因:1、民謠吉他走的是速成路線,不需要學習什麼樂理(樂理包括旋律、節奏、和聲),旋律、和聲完全不需要學,只需要懂得節奏裡面的4分、8分和16分音符就可以玩吉他了
  • 野路子商學院對比正規商學院,北愛荷華大學告訴你,這三點要牢記
    就像TIKTOK被如此打壓,管理者在夾縫中求生存,選擇和甲骨文進行曲線合作,而並非來落井下石的微軟。原本以為十個手指捏田螺的川建國,估計也是萬萬沒想到。那麼免聯考的國際MBA,相對來說,就比較合適。然而,國際MBA有很多是我們俗稱的「野路子」,這些學校無論是從排名還是從辦學資質正規性各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問題。那麼,遇到這樣的情況,又該怎麼破解呢?以美國大學為例。首先,按照中國教育部涉外監管網上顯示,美國大學分為私立和公立兩大類。
  • 小姨的腳後跟
    我聽後心裡一驚,雖然從外貌特徵上,隱約感到母親和小姨、還有兩個舅舅不像同胞所生,但母親生前一直忌諱談及自己身世,且把小姨和舅舅看得比親生弟妹還親;尤其是她和小姨,她倆似乎誰也不願承認她們並非一母所生。這條滑溜溜的大鯰魚重達六斤二兩。在全村男女老少的一片喝彩聲中,小姨興高採烈地把它拎回家。她馬上想到必須來接我,帶我到她家喝魚湯。那天晚上,外婆家的鯰魚火鍋熱氣騰騰,大家都在吃喝,唯獨小姨站在一旁觀看,還一個勁地問我是否可口,提醒我小心魚刺。殊不知,鯰魚的刺很少,魚湯鮮美,魚肉細嫩,遺憾的是,給大家帶來如此口福的小姨,她自己不沾葷腥,無法品嘗。
  • 「野球場」一點都不野!我們不是「野路子」!
    就比如小編我,從13歲接觸籃球,期間打了太多的比賽,大部分就是所謂的|「野球」,然而直到我上了大學,才知道我打的球居然叫「野球」~~~特意去查了一下所謂「野球」的來源,只有一些不知所云的說明介紹,總之仿佛除了職業比賽之外,我們這些廣大的籃球愛好者打的都是野球——野路子籃球
  • 為什麼有的孩子天生「左撇子」,和什麼有關?醫生不說,父母要懂
    但是有一部分孩子,天生就是"左撇子",他們從小的左手靈活性就比右手高。這樣的孩子總是會引起大人們的好奇,為什麼父母都不是左撇子,但是孩子卻習慣用右手呢?這和什麼有關?其實左撇子的形成有很多方面的因素,可能是遺傳,習慣,孩子的思維意識等等。案例公司的同事的孩子從小就是左撇子。
  • 為啥家長一說去上幼兒園,孩子就又哭又鬧?主要與4個原因有關
    起初,小張家的孩子對上幼兒園並不那麼排斥,甚至不像別的孩子那樣,出現嚴重的分離焦慮而哭鬧,因此小張和家人也沒太當回事。 但即使這樣,小張的兒子還是不想去幼兒園,於是為了鼓勵兒子重返幼兒園,小張和家人們以買糖、玩手機遊戲等方式作為獎勵,或者用嚇唬的方式逼著孩子去幼兒園,但效果都不好,每天早上送幼兒園,孩子都會又哭又鬧,他真的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為啥家長們一說去上幼兒園,孩子就開始又哭又鬧?
  • 為啥很多兄弟姐妹長大後變得疏遠?離不開仨原因,和父母有關
    如果孩子跟自己的兄弟姐妹反目,他在生活上會缺少親人的幫助,父母也會因為孩子們的糾紛,陷入兩難的境地。所以,如何避家裡孩子反目,應該成為父母的必修課。為啥很多兄弟姐妹長大後變得疏遠?離不開仨原因,和父母有關。
  • 多虧奎爺走了無數條野路子,你才能在當年玩到《戰神》
    各種原因不難理解:我們所熟悉的奎託斯,是靠各種蠻不講理的野路子,在希臘神話體系中翻江倒海的惡漢。如今的他不僅硬穿越到冰天雪地的北歐,而且言談舉止完全沒有過去的影子。在新作中玩起父子梗的奎爺,怎麼連性……性格也變了? 所以,大家自然覺得開發商聖莫尼卡這次的路子走得太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