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託房地產業務那些事(一):聊聊「四三二」

2020-12-26 金融界

來源:剩人無名

作者: 剩人無名

《庒子·逍遙遊》:「至人無己,神人無功,剩人無名。」

這是「剩人無名」的第二篇。

正文

儘管《信託法》遠於2001年即頒布實施,但信託公司作為影子銀行的一部分、主要從事類信貸業務的局面,直到今天也沒有根本改觀。信貸業務的基石是擔保,而最好的抵押物莫過於不動產,最強的信用莫過於國家信用,由此衍生出了信託公司的兩大主業:房地產業務和政府融資平臺業務。

信託公司的房地產業務,差不多等同於「四三二」:四證、30%自有資本金和二級資質,這幾乎是唯一合規的模式。

從入行到成為行業老鳥,信託經理為了對付「四三二」這一咒語,絞盡腦汁費盡心機。如果給信託經理禿頂的原因排個順序,那麼「四三二」大概率會攜「監管去通道」、「項目出風險」、「產品賣不動」及其他不便言明的原因,一起上榜。

「四三二」,是信託公司和監管博弈的一個完整切面。

  01「四三二」的誕生  「四三二」並不像看上去那麼簡單。  四證,指的是土地使用證、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和施工許可證。其中核心是土地使用證,有了前者,後面三個按部就班,只是時間問題。  30%自有資本金的要求,其實並無新意。這只是固定資產投資資本金政策在房地產行業的貫徹而已,而且也不見得一定是30%。2009年、2015年各調整過一次,目前對房地產行業一般適用的是25%。一方面,防止開發商槓桿比例過高、空手套白狼;另一方面,融資規模控制在項目資金缺口內,確保融資需求真實合理。  二級資質的要求晚於「四三」。「四三」最早可以追溯到2003年央行發布的121號文《中國人民銀行關於進一步加強房地產信貸業務管理的通知》。而二級資質,是銀監會2005年在212號文《關於加強信託投資公司部分業務風險提示的通知》提出的。  121號文的出臺,據說和當時上海某周姓富商在一回遷項目上空手套白狼的野蠻運作直接相關。周以回遷項目的名義低價拿地,抵押給銀行融資後挪作他用,導致拆遷安置費無法支付,釀成了群體性事件。  因此,「四三二」肇始於2003年而成型於2005年。    02配套措施得跟上  大門封了,就有人要走偏門,甚至是翻牆。「按下葫蘆浮起了瓢」是監管的常態。光靠「四三二」,擋不住匯集了各種聰明才智的信託經理,還需要一系列的配套措施。  既然「四三二」是對項目貸款的要求,換個貸款科目(比如流動資金貸款、併購貸款)試試?  監管機構說No!  流動資金貸款不行。嚴禁向房地產開發企業發放流動資金貸款,嚴禁以購買房地產開發企業資產附回購承諾等方式變相發放流動資金貸款。(銀監會2008年265號文)  土地儲備貸款不行。信託公司不得以信託資金發放土地儲備貸款。土地儲備貸款是指向借款人發放的用於土地收購及土地前期開發、整理的貸款。(銀監會2010年54號文)  併購貸款有的地方也不行。併購貸款投向房地產開發土地併購或房地產開發土地項目公司股權併購的,按照穿透原則評估併購貸款業務的合規性,嚴格遵守房地產開發大類貸款的監管要求。(上海銀監局2018年4號文)  直接或變相的都不行。直接或變相為房地產企業繳交土地出讓價款提供融資,直接或變相為房地產企業發放流動資金貸款,都屬於市場亂象。(銀保監會2019年23號文)  或者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圍繞房地產企業的上下遊做文章?  監管機構可能也想說No。但既要考慮上下遊的正常融資需求,又得防止為房地產企業變相融資,有點難。  建築企業要防止以貸款墊資。商業銀行要嚴格防止建築施工企業使用銀行貸款墊資房地產開發項目。(央行2003年121號文)  集團公司要防範流貸用於房地產開發。要嚴格防範對建築施工企業、集團公司等的流動資金貸款用於房地產開發。(銀監會2008年265號文)  假裝買房子也不行。嚴禁信託公司以商品房預售回購的方式變相發放房地產貸款。(銀監會2009年25號文)  就這樣,信託房地產業務被裡三層、外三層捆起來。    03突圍「四三二」  如果你是個美女,不管多高冷,都會有人湊上來。如果你是個土豪,不管多醜,也會有人湊上來。  房地產就是信託行業的美女和土豪。因為既能負擔起高額的融資成本,又有實打實的抵押物。  「四三二」大哥和一幫配套措施小兄弟的冷臉,也擋不住信託經理做業務的熱心。  既然「四三二」是對融資業務的要求,要不換投資類模式試試?  第一階段是股權投資附加回購。融資人自己回購不行,就換個關聯方或者第三方回購。回購承諾不行,就換成回購選擇權。既然PE投資帶回購都被認為是「投資」而不是「融資」,那我這個形式也應該屬於「投資」。  這個策略一度還奏效了。銀監會2009年84號文提出,「信託公司不得將債務性集合信託計劃資金用於補充項目資本金,以達到國家規定的最低項目資本金要求。前述債務性集合信託計劃資金包括以股權投資附加回購承諾(含投資附加關聯方受讓或投資附加其他第三方受讓的情形)等方式運用的信託資金」,「信託公司按照《信託公司私人股權投資信託業務操作指引》開展私人股權投資信託業務時,約定股權投資附加回購選擇權的情形不適用前款規定」。  好景不長。銀監會在2011年11號文《關於印發信託公司淨資本計算標準有關事項的通知》中,明確將投資附加回購選擇權界定為融資類業務。  第二階段是「真」股權投資。回購行不通了,抽屜協議行不通了,那就做成真股權吧。可畢竟不是來當股東的,產品到期了如何退出始終是個問題。在這裡,信託經理再一次發揮了勇於學習、善於借鑑的優點,大規模向私募股權基金和資本市場取經。  「真」股權投資,大體可以分成對賭、優先股以及分級三類。對賭的關鍵在於對賭條件如何設定。如果太陽從東邊升起,那麼兩年後把我的股權買回去,這樣簡單粗暴肯定要被收拾,賭工程進度、銷售進度、財務狀況,就隱蔽很多了。如果這個指標大概率會完成或完不成,那麼對賭就有某種程度的確定性。優先股則是通過固定的股息率,實現了固定回報的目的。分級,指的是信託在項目公司的盈利分配和虧損承擔中處於優先級的地位,只要安全墊足夠高,也有較高的確定性。  股權與債權、投資與融資並非涇渭分明。事實上,私募股權基金投資中的保護性條款,如對賭、各類優先權、贖回等,都使得二者的界限逐漸模糊。除非監管明令禁止,股權投資將始終為信託房地產業務保留一絲希望。  當然,突圍「四三二」的還有其他模式。走正道的,比如標準化的資產證券化;有點旁門左道的,比如打擦邊球的裝修貸款、經營性物業貸款,給非房板塊放貸,藉助於保理公司等等,一言難盡。      04始於「四三二」,而終於套殼  如果沒有「四三二」政策,可能會有更大規模的融資投向房地產行業。從這個角度看,「四三二」政策的確防止了房地產行業的過度融資,為「房住不炒」立下了功勞。  然而這一政策的真實效果,可能只是把百米賽跑變成了一百一十米跨欄。找個符合「四三二」的項目,也就是所謂的「套殼」,一切迎刃而解。  第一個漏洞,是項目如何界定。項目的標誌,是以在發改委核准或備案為準,理論上房地產項目數量、投資金額、融資上限肯定是有限的。但實際情況是,信託房地產業務中的「項目」,經常是對發改委口徑下的項目切割、組合後的結果,比如其中若干期、若干棟樓、地上或地下部分。這樣的切割組合,一方面使得項目數量失去了限制,另一方面,也使得項目的投資總額不再具有權威出處。發改委核准或備案的數字不再適用,通過會計師或者工程造價機構人為調節的空間大大增強。切割組合後項目投資總額之和,大概率會遠遠超過發改委口徑。  第二個漏洞,是重複融資的問題。開發商會不會像「一房兩賣」一樣,以同一個項目在不同的金融機構重複融資?我們不能斷言有,但就現狀而言,這樣的做法是沒有障礙的。  第三個漏洞,還是少說一點。  「四三二」政策的初衷,是「一個蘿蔔一個坑」。但執行的效果,恐怕仍不免是花心大蘿蔔、腳踩幾隻船。  (結束)

相關焦點

  • 又到歲末,信託收益率上行、房地產信託爆發
    臨近年末,到了信託公司衝規模的重要時點,房地產類信託產品出現集中釋放。11月,集合信託產品募集規模反彈,結束了自下半年以來因監管收緊而持續萎縮的頹勢,其中房地產類信託強勢反彈。第三方數據顯示,今年11月房地產類信託募集規模大幅攀升,募集資金561.53億元,環比增加102.35%。
  • 2021年可能反彈的房地產股票和房地產投資信託
    房地產是我們經濟中最重要的部門之一。儘管大流行對健康和經濟造成了令人擔憂的影響,但下半年美國住房數據異常強勁。同時,自11月以來,樂觀的疫苗消息提振了商業房地產股。因此,今天的文章將介紹三種可能在2021年反彈的房地產股票和房地產投資信託(REIT)。
  • 信託,那些年回不去的曾經
    2020 年,發生了很多事,有人說這是千百年不遇的神奇年份,有人說這是社會變革的重要時期,對於平頭老百姓來說, 2 020 年,用 「難忘」一詞來概括,怕是最合適不過了。疫情、後浪、逆行者、打工人、貿易戰、美國大選,隨便提起哪個詞,哪怕多年以後,怕是都能是侃侃而談,抓把瓜子兒搬個板凳分分鐘來個即興說書。難忘的是啥?
  • 全民抗疫之下 房地產信託融資何去何從?
    來源:第一財經近期,網上傳出幾家銀行從2月開始放開房地產非標業務審批,疊加疫情的背景,市場對地產放鬆的討論再度升溫。儘管「房住不炒」未曾改變,但在抗疫之下,房企融資是否受到逆周期調節影響?信託融資是否有放鬆跡象?房企現金流和償付能力將面臨何種挑戰?
  • 我國信託資產規模穩中有降 信託通道業務持續收縮
    在去通道、嚴監管背景下,2020年,信託行業迎來較大調整。截至2020年10月末,全行業受託管理信託資產餘額20.74萬億元,較年初減少8632.68億元。具有影子銀行特徵的信託融資業務持續壓降,地產信託規模被嚴控。信託公司在有序落實壓降通道及融資類業務規模的同時,也在主動謀求轉型。
  • 銀保監會:不會一刀切停止信託公司開展融資類信託業務
    日前,多家信託公司收到監管部門指導意見,要求嚴格壓降融資類信託業務規模,保證完成此前設定的壓降任務。為什麼要壓降此類業務?監管方面表示,從融資類信託這類具體業務來看,廣義的融資類信託既包括通道類融資信託業務,也包括信託公司主動管理的融資信託業務。監管方面認為,需要重點壓降的業務包括,一是各類金融機構藉助信託通道開展監管套利、規避政策限制的融資類業務;二是信託公司偏離受託人定位,將自身作為「信用中介」,風險實質由信託公司承擔,違法違規開展的融資類業務。
  • 中國房地產報:回顧展望 2020房地產政策趨勢九大判斷
    年初,調控「放鬆」的市場預期一度高漲,2019年4月19日政治局會議重點強調「房住不炒」「一城一策」,以「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為目標,聚焦防範、化解房地產市場風險,加速推進長效機制建設,著力維持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成為中央和各地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的總思路。年內,調控政策頻度達到歷史高峰。
  • 11月集合信託「量價齊升」 房地產信託規模暴增102%
    「一般都有翹尾行情,主要原因有兩個,一是部分信託公司為了完成年初預定目標,需要增加產品的吸引力,因此會主動讓利給投資者,從而引發收益率短暫上行;此外年底是企業結算的時候,既需要還銀行貸款、也需要給員工發年終獎等,資金需求會形成年內的高點,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信託產品收益率上漲。「帥國讓表示。
  • relts房地產信託基金安全嗎?
    房地產信託基金是什麼意思?  relts房地產信託基金安全嗎?在全球和地方性的經濟低迷甚至衰退的環境下,房產的租金水平一般會下降,同時空置率和租金違約率也會有所增加,這些將會對relts房地產信託基金的收益產生影響。  relts房地產信託基金風險2。房地產周期性風險。
  • 當前信託公司慈善信託業務的主要發展態勢
    一、慈善信託的不平衡發展態勢(一)備案數量前十的省份慈善信託普遍增長截至2020年12月1日,全國共有27個省市自治區備案慈善信託,排名前十的分別為甘肅、浙江、北京、廣東、陝西、江蘇、天津、青海、上海、四川,合計備案慈善信託數量佔全部的81.4%。
  • 淺議《關於加強信託公司個人信託貸款業務風險防範的通知》
    9月7日,北京銀監發布了《關於加強信託公 司個人信託貸款業務風險防範的通知》,該通知主旨很簡單,就是個貸的事兒你也能幹,可你必須懂個貸技術,有個貸系統,加強主動管理,防止個貸風險。看完了該通知,我不由地替開展個貸業務的信託公司捏了把汗,痛點多多啊。  痛點一:搭建個貸業務IT系統。唉,這是要信託公司燒錢啊。
  • 信託轉標:非標業務團隊難「轉會」
    資金信託新規要求,信託公司對同一融資人及其關聯方非標債權融資額度上限為淨資產的30%、非標債權集合資金信託任何時點佔全部集合資金信託的比例上限為50%。由此,頭上頂著「壓降融資類規模」「50%非標比例限制」緊箍咒的信託業,方向盤一扭,快速駛入標品投資業務這一新賽道。
  • 中國信託業協會:一季度投向房地產領域的信託資金同比降8.10%
    2020年1季度末,投向房地產領域的信託資金總額為2.58萬億,較2019年末下降1249.87億元,較2019年1季度末下降2271.67億元,幅度分別為-4.62%和-8.10%。信託業務規模方面,2020年1季度信託業務規模依然延續著2018年以來環比持續下滑態勢,但是降幅持續變緩。
  • 房地產信託資金投向「四證」不全項目 北京信託「吃」50萬元罰單
    房地產信託資金投向「四證」不全項目 北京信託「吃」50萬元罰單 掃描或點擊關注中金在線客服   12月27日,北京銀保監局公示了一則行政處罰信息,北京信託因房地產信託資金違規用於繳納土地出讓價款
  • 中融信託2019:持續優化業務結構 家族信託成果顯現
    持續優化業務結構 主動管理佔比76.15%  2019年,中融信託根據市場需求和公司戰略,業務結構持續優化,不斷加強主動管理,壓降通道業務,助力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  年報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末,中融信託存續信託計劃997個,受託管理資產7,654.52億元。
  • 大信託相繼暴雷 深扒資本大佬的「房地產遊戲」
    這已經不是第一次了,四川信託多個資金池類產品出現逾期,讓這位低調的資本大佬,屢見報端。新中國第一批建功立業的一些企業家,一時間「乘風破浪」回了公眾視野,帶著巨大的流量。回顧他們風風火火的創業史,就像看《創世紀》,充滿跌宕起伏的成敗,與變幻莫測的風雲。
  • 北京信託房地產融資違規遭罰 或涉亞新集團開發項目
    來源:中國經營網原標題:北京信託房地產融資違規遭罰 或涉河南亞新集團開發項目本報記者 餘燕明 北京報導2019年以來,多家信託公司因違規向房地產企業融資而收到罰單,這凸顯了監管層嚴厲監管房地產信託融資的態勢。
  • 華信信託信託業務暫停?上半年虧損5.55億元
    【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 陳玉靜)9月18日,有媒體報導稱華信信託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信信託)信託業務被暫停,一位接近華信信託人員對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表示,目前公司信託業務確實暫停了,暫停的原因一方面是業務整改,另一方面是公司在引入戰略投資者。至於前述業務整改是否為市場所言的資金池業務,上述人士沒有進一步回應。
  • 中融信託:融資類業務正常進行 未接到要求暫停相關業務通知
    中證網訊(記者 張玉潔)6月18日,中融信託相關人士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目前中融信託未收到要求暫停融資類業務的通知。公司目前正按照既定戰略部署和工作計劃有序開展各項工作,公司積極主動調整業務結構,回歸信託業務本源,提升主動管理能力。
  • 靠譜的信託產品又暴雷!如何練就火眼金睛,選對房地產信託產品?
    信託產品還能不能買,怎麼買,怎樣避免踩雷?一連串的疑問湧向投資人心頭,其實大可不必擔心,信託產品仍不失為好的投資標的,關鍵是要慧眼識精。小編將會就如何篩選信託產品寫系列文章。今天主要介紹在信託產品佔據重要地位的房地產信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