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女愛慕60歲蘇軾,被婉拒憂鬱而亡,蘇軾落淚寫下一詞,成為經典

2020-12-15 職場姐妹倆

用一則成語來形容蘇軾再合適不過了,那就是「樹大招風」!給人一種感覺就是整個大宋朝都在被東坡吸引法則所牽引。

其中,王弗、王潤之一對堂姐妹對他生死相隨,侍妾朝雲對他相伴一生,還有更多歷史上沒有記下名字的佳人美眷,都曾在蘇軾身邊衣袖飄飄,對蘇軾的詩詞迷戀到不能自拔!

如果說蘇軾是偏偏少年,自來招花引蝶也算常理,可是已經年過半百,兩鬢斑白,已經60歲高齡的他,身邊卻追隨者一大批粉黛佳人,著實讓人心生羨慕。

「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可以看出蘇軾始終保持初心不變,這也引發了一場悽美的黃昏之戀,還流傳下一首為世人所傳唱的流行金曲!

「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一句詩詞,蘇東坡就概括了自己的一生。

在公元1093年,蘇軾被貶惠州,在宋朝的時候,惠州屬於一個比較荒涼的地區。在惠州待了4年,蘇軾用詩詞把當地的風俗人物都進行了歌詠,在這4年時間裡他寫下了160多個作品!其中最經典的一首應該是為一位16歲少女所寫的悼亡之作了!

用現代的說法,這就是一個忠實的女粉追星的故事,故事是這樣的,在蘇軾來到惠州之後,受到很多詩詞粉絲的追捧,其中還有一位16歲的少女,在當時的年代,女子羞澀,難以在人前直說,於是只能偷偷的跑到蘇軾的住處,躲在窗外偷聽蘇軾吟詩。這個姑娘性格倔強,發誓永不嫁人,一定要陪在蘇軾的身邊。

公元1097年,蘇軾被調到了儋州,這便是「過海」之意,少女知道後,心生絕望,於是就殉情而死。等蘇軾回到惠州知道了這個事情後,情不自禁落下眼淚,並寫下一首詞《卜算子》作為紀念!

《宋十名家詞》有記載:「惠州有溫都監女,頗有色。年十六,不肯嫁人。聞坡至,甚喜。每夜聞坡諷詠,則徘徊窗下,坡覺而推窗,則其女逾牆而去。坡從而物色之曰:「當呼王郎,與之子為姻。未幾,而坡過海,女遂卒,葬於沙灘側。坡回惠,為賦此詞。」

除此之外還有一種說法,說這首詞是蘇軾在黃州所作,理由是蘇軾的《遊定惠院記》一文,在其中並無《卜算子》之內容,所以暫時以《宋十名家詞》中記載的為準!

蘇軾的這首詞寫出了絕塵去俗的感覺,被稱為「不食人間煙火」!就連黃庭堅(黃庭堅,字魯直,號山谷道人、涪翁)都讚嘆道:「語意高妙,似非吃煙火食人語,非胸中有萬卷書,筆下無一點塵俗氣,孰能至此!」

《卜算子》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誰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

前半篇詞寫出人無眠踱步,卻看到了孤鴻的姿態,後半篇寫孤鴻無所歸去,道出的滿是人的寂寞孤獨。

詞中蘇軾把少女比作孤鴻,她本可撿一枝暖枝以作棲息,去追求她本應該擁有的幸福生活,可是她卻偏偏墜落沙洲。

《宋十名家詞》所寫的「葬於沙灘側」。其實蘇軾所寫的孤鴻同時也指的是自己,年華虛度,白髮滿頭,身心疲憊的他本可以低頭,與世俗和好,榮華一生。

但是他是蘇軾,只是一隻孤鴻,靠撿寒枝棲息的鴻,自己寧願守護著這一片寂寞寒冷的沙洲,也不願意做違背內心。

在種情景下,對於死亡蘇軾已經坦然,只是為這一幕年輕的凋零而心傷!

正如黃庭堅所言:「孰能至此!」唯有東坡。堪稱為千古絕唱,雖然故事還有待歷史考證,但我們確實看到了那一隻孤鴻,記下它驚起回頭的樣子。

讀《蘇軾詞傳》,可以讓我們讀到他豁達的人生觀,他的人生道出了人間百態,通過他的詩詞我們可以認識一個不一樣的蘇軾,讓我們對生活充滿希望,發現生活中美,我們也會想蘇軾一樣活得更加的輕鬆。

不管是蘇軾的詞,還是其他古人的詞都能給我們帶來一種超凡脫俗的感覺。很多都是他們不如意,失落之時所作,也是對自己處於人生低潮時的一種感情的抒發!

現在的社會節奏如此之快,沒有一片土地是能讓人安靜的,能讓自己的心徹底地放鬆一下。那就不如讀一讀古人的詩詞,陶冶一下自己的情操,讓自己獲得古人的人生智慧。讓自己的情愫也有一個地方可以抒發!

今天小編要推薦的這套書,除了《納蘭容若詞傳》,還有《李清照詞傳》、《蘇軾詞傳》、《李煜詞傳》、《倉央嘉措詩傳》、《辛棄疾詞傳》,全套一共有6本。

6本詞傳,更是6位作者的傳奇一生,讀他們的詩詞,去了解他們的故事,去感悟他們的愛而不得,他們的壯志難酬,他們面對生活的態度,他們對人生的思考等等。

這是一套包裝十分精美,紙質優良,適合每一個年齡段的人閱讀的書籍,成人閱讀後可以領悟出人生的各種道理,增長知識;小孩閱讀,可以讓孩子從小了解中國歷史,還能提高孩子的閱讀能力。

點擊下方商品卡,即可購買包郵到家!!

相關焦點

  • 蘇軾遇到個16歲的紅顏知己,卻殉情而亡,為她寫下一詞成千古絕唱
    蘇軾遇到個16歲的紅顏知己,卻殉情而亡,為她寫下一詞成千古絕唱紹聖元年十月,蘇軾被貶惠州。在此之前,蘇軾官至喻林學士知製造,離宰相也僅有一步之遙,這是蘇軾仕途裡的最高峰,自那以後就接連貶謫,再也沒能回到他期待為之傾盡心血的朝廷。
  • 56歲蘇軾迷倒16歲少女,被蘇軾拒絕後殉情,蘇軾落淚寫成千古絕唱
    蘇軾的一生,經歷過多次大起大落,在人生的變幻難測之中,他也獲得了對人生更深的體悟,因此,在他的詩詞中,有著對人生深刻的洞見。蘇軾不僅是後代人喜愛的詩人、詞人和文學家,在當時已經擁有了眾多的迷妹和粉絲,更有甚者在蘇軾56時,一個16歲的少女被其迷倒。少年時的蘇軾,風度翩翩,簡直是驚鴻遊龍般的存在,自然招來不少鶯花蝶舞。
  • 蘇軾也罵人?蘇軾一首詞成為歷史罵人經典!
    之前寫過,杜甫曾經以詩罵人,特別是那句「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是歷史上罵人的經典之語。而不僅僅是杜甫會罵人,蘇軾也曾經以詞罵人,成為後世的經典。在古代文人的風骨其實是很高傲的,他們不願與世俗同流合汙,而且恃才傲物。
  • 朋友小妾給蘇軾敬酒,蘇軾問了個棘手問題,寫下一首詞流芳百世
    提到蘇軾人生的重大轉折點,我們就不得不提「烏臺詩案」,因為牽連到官場的黨派鬥爭,蘇軾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這一職位十分低微,並沒有什麼實權,此時已經43歲的蘇軾心灰意冷。到任之後,蘇軾心情很鬱悶,於是就多次到黃州城外的赤壁山下遊玩,也正是在這裡,他寫下了《赤壁賦》跟《念奴嬌·赤壁懷古》等千古名作。
  • 友人小妾給蘇軾敬酒,蘇軾故意刁難問個問題,寫下一首詞流傳至今
    蘇軾的一生經歷過太多的不公平,也正是因為這些不公平,讓他對自己的人生有了更深刻的感悟,蘇軾把這些感悟都寫在了詩詞上,蘇軾的詩詞,更深刻地展現了他對人生的見解。在蘇軾43歲這一年,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這一職位十分低微,並沒有什麼實權,此時他心灰意冷。
  • 蘇軾悼念第一位深愛之人,寫下一首悼亡詞,安慰了世人900年
    「十年生死兩茫茫」就是一句經典,初讀這句詩我們感到悲涼,作者似乎在感嘆生死,又似乎是在追憶時間。其實,這句詩是在悼念自己的亡妻--王弗。王弗也是蘇軾的第一任妻子,二人依父母意願結為夫妻,彼此心生愛慕,相互扶持走過十年。
  • 妙齡少女愛上56歲蘇軾,被拒抑鬱而終,蘇軾感慨寫首詞流傳至今
    一說到蘇軾,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他在文學上的成就,蘇軾是宋朝文壇的領軍人物,儘管他是「豪放派」的代表人物,但是對於婉約詞他也頗有研究,並且他還精通古詩跟書墨。雖然蘇軾一生被貶,仕途不順,但是卻並不影響他的名聲。黃州有一位女子十分仰慕蘇軾的才學,經常讀他的詩詞,雖然她才16歲,卻一心想要嫁給蘇軾,並且以其他人沒有蘇軾這樣的才情而拒絕了不少追求者。正巧蘇軾被貶到黃州,這位女子十分開心,經常在夜晚的時候偷偷跑到蘇軾窗前聽他吟詩作賦。
  • 40歲蘇軾酒後寫下一首詩,把12歲歌姬納小妾,尾句成為經典名句
    40歲蘇軾酒後寫下一首詩,把12歲歌姬納小妾,尾句成為經典名句蘇軾是一個重情義的人,對自己三位妻子都用情至深,他的原配夫人王弗,15歲時便嫁給了蘇軾,夫妻兩人非常恩愛,時常如影相隨。蘇軾結婚當天,他寫了個洞房詩,他曾借鑑前人的詩句,將妻子誇得天上有地下無。
  • 「寂寞沙洲冷」,為何是蘇軾悔恨的事?流淚寫給16歲少女的悼亡詞
    周傳雄把這句詩詞寫進了他的歌裡,雖然大家都認識這首歌是個非主流作品,但是這句 「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卻成為大家最喜歡的一句,在某些平臺上還高贊說這句詞是所有大齡文藝女青年的歸宿!為何會有這樣的說法呢?原來這句歌詞來自於詞人蘇軾的《卜算子·黃州定慧院寓居作》。
  • 小妾給蘇軾敬酒,蘇軾問了個尷尬問題,寫下一首詞安慰世人多年
    但是,蘇軾到了43歲的時候,因為受到官場黨派鬥爭的牽連,捲入了「烏臺詩案」,這一巨大的打擊成了蘇軾人生的轉折點。正是在此次詩案中,蘇軾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就是在這個時候,他結交了一位朋友,叫王鞏。蘇軾的詞就是這樣,每一首詞的背後都有不同尋常的人生故事,也是蘇軾經歷了風雨,看到一些場景後,即興寫下的,但是每一首,都能讓後人加以讚嘆!人的一生,輾轉各處,像什麼呢?正像到處飛的鳥類。
  • 45歲那年,蘇軾被貶黃州,寫下一首詞,寫出了孤獨,你讀過麼?
    失意之時他寫下了一首詞:《卜算子·黃州定慧院寓居作》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時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蘇軾是一個比較客觀曠達的人,因此他能夠在生活面臨困難之時,率領全家一起努力,從而度過難關。
  • 蘇軾「洞房」時寫下的一首詩,讀完讓人臉紅,卻成千古絕唱
    而他的詩其實也是一絕,「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寥寥數語便將西湖的美景寫到了極致;「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短短兩句便揭示了最深刻的人生哲理。1075年,38歲的蘇東坡在夢中見到了亡故十年的妻子王弗,想起兩人過去的點點滴滴,一代文豪不禁落淚。
  • 蘇軾被貶黃州後寫下一首詞,開頭平平,結尾12個字卻十分驚豔!
    在他為官的四十年中,竟有三分之一的歲月是在貶所度過。 蘇軾在仕途上遇到了極大的挫折,但在文學創作上卻獲得了極大的成功。其詩,其詞,其文,都是那個時代的代表之作。 據史料記載,神宗元豐六年蘇軾被貶黃州,在這期間,他寫下了《卜算子》這首詞,以表達自己不與世俗同流合汙的心境。
  • 小妾給蘇軾敬酒,蘇軾問了個尷尬問題,寫下一首詞安慰世人很多年
    但是,蘇軾到了43歲的時候,因為受到官場黨派鬥爭的牽連,捲入了「烏臺詩案」,這一巨大的打擊成了蘇軾人生的轉折點。正是在此次詩案中,蘇軾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就是在這個時候,他結交了一位朋友,叫王鞏。蘇軾的詞就是這樣,每一首詞的背後都有不同尋常的人生故事,也是蘇軾經歷了風雨,看到一些場景後,即興寫下的,但是每一首,都能讓後人加以讚嘆!人的一生,輾轉各處,像什麼呢?正像到處飛的鳥類。
  • 45歲那年,蘇軾被貶黃州,寫下一首詞,將孤獨描繪得透徹心扉
    失意之時他寫下了一首詞:《卜算子·黃州定慧院寓居作》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時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但是,每一個人都不是鋼鐵做的,誰都有柔弱的一面,而在夜深人靜之時,悲傷總是突如其來,他利用「月夜孤鴻」這一形象託物寓懷,表達了孤高自許、蔑視流俗的心境。而在整首詞中,最為經典的當屬最後一句「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
  • 新婚燕爾,蘇軾、李清照各自寫下一首詞,高級肉麻,卻又春風撩人
    蘇軾生於1037年,卒於1101年,而李清照生於1084年,卒於1155年。這也就表示在公元1084-1101年的這18年間,宋代詞壇的兩位史詩級大咖曾在同一片天空下棲居——李清照的青春偶遇了蘇軾的黃昏,而且是在同一座城市,當時的世界中心汴京。
  • 42歲蘇軾緬懷恩師歐陽修,悲痛寫下一首詞,改自白居易卻更勝一籌
    42歲蘇軾緬懷恩師歐陽修,悲痛寫下一首詞,改自白居易卻更勝一籌唐代詩人白居易曾在他的《自詠》詩中寫道:「百年隨手過,萬事轉頭空」。而到了宋神宗元豐二年,42歲的蘇東坡三過平山堂,瞻仰先師歐陽修手跡,心生感慨,寫下了《西江月·平山堂》一詞。《西江月·平山堂》三過平山堂下,半生彈指聲中。十年不見老仙翁,壁上龍蛇飛動。
  • 蘇軾40歲見12歲歌姬被迷住,寫下千古佳句,後成男人哄騙女人的話
    蘇軾在酒場的失態,明眼人都知道蘇軾這是看上了王朝雲,於是花重金為這名歌姬贖了身,並送給了蘇軾。王朝雲雖只會歌舞琴技、烹茶待客,卻能理解蘇軾的詩詞,二人相互欣賞、彼此理解,逐漸成為知音。他最心愛的侍妾就是這位王朝雲,並為她寫下了淡妝濃抹總相宜」的,如今已是千古名句現在卻被男人們當成花言巧語,用來哄騙敷衍女人,比如女子會問丈夫,你覺得我化妝好看還是素顏好看?直男們常常會說我還是喜歡的的素顏,這樣真實一點,聰明一點的就用「淡妝濃抹總相宜」,女人聽了心花怒放,愛慕更深。
  • 和尚殺害青樓女子,蘇軾審案,寫下一首判詞,成為罵人典範
    蘇軾以直率著稱,他敢於直言,讓皇帝都頭疼,屢次被貶,卻始終不改初心。遇到快樂的事,他會頭戴鮮花,聊發少年狂。遇到不平的事,他也會直言不諱,慷慨激昂。和尚殺害青樓女子,蘇軾審案,寫下一首判詞,成為罵人典範在皇都風月主人所著的《綠窗新話》中,記載了這樣一件事:杭州的靈景寺,有一名僧人叫瞭然。此人不遵守戒律清規,常常和一個名叫李秀奴的娼妓來往。
  • 蘇軾:最好的一首詞,意境深遠,卻成為千古經典,不可不讀!
    蘇東坡有許多名篇都源於酒意,歡喜了就是一番「詩酒趁年華」,失意了就是一頓「長恨此身非吾有」。就算幻想卸甲歸田,也是「幾時歸去,作個閒人。對一張琴、一壺酒、一溪雲」。蘇東坡不僅自身愛喝,並且更喜歡眾樂樂,常常招呼二四、三五成局,終究大型派對上的暢飲更有氣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