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民航資源網 民航資源網 收錄於話題#CARNOC民航簡報27個
01
美航復飛上海 作為對等
海航和川航將復航美國
據財新網報導,在延誤了近4個小時後,北京時間11月13日零點,美國航空AA127航班降落上海浦東機場。這是因新冠疫情停飛9個月後,美國航空首趟復飛中國的航班。(相關閱讀:)
數據:飛常準
AA127航班執飛美國達拉斯/沃斯堡至上海浦東航線,每周運營周三和周日兩班。作為對等,中國增加海南航空和四川航空兩家航司復飛中美航線,每周各運營一班。至此,中美間民航航班數量將從此前的16班增加至20班。
02
雙贏?大韓航空母公司擬收購韓亞航空
韓國產業銀行正在推進將韓亞航空出售給大韓航空母公司韓進集團的方案。大韓航空和韓亞航空分別為韓國國內第一、第二大航空公司,兩者合併將誕生一個特級大型航空公司。
據政府和金融界12日透露,今年9月HDC現代產業開發收購韓亞航空告吹後,產業銀行立即開始著手考慮合併大韓航空和韓亞航空的方案。
如果大韓航空與韓亞航空合併,將誕生一個銷售額超過15萬億韓元的大型航空公司。飛機架數方面也將躋身全球頂級行列,目前大韓航空擁有173架飛機,韓亞航空擁有86架,兩家公司合併後達到259架,逼近阿聯航空(267架)。
韓亞航空股價在早盤交易中一度上漲25.6%,創下近七個月高點,大韓航空股價也一度上漲6.5%。
圖片來源: Business Korea
03
10月民航旅客運輸量5032.3萬人次
恢復至去年同期88.3%
中國民用航空局於11月13日舉行新聞發布會,會上民航局航安辦副主任吳世傑介紹,10月份,民航運輸生產恢復速度有所放緩,共完成運輸總周轉量86.7億噸公裡,恢復至去年同期的77.5%。
完成旅客運輸量5032.3萬人次,恢復至去年同期的88.3%;完成貨郵運輸量62.1萬噸,同比下降6.8%,其中,全貨機貨郵運輸量繼續保持較快增長,共完成22.9萬噸,同比增長21.8%。航班效益繼續提升。
04
騎摩託車送餐?亞航集團總裁「轉行」?
身家超過四億新元的亞洲航空集團總裁費爾南德斯(Tony Fernandes)在社媒貼文稱:「準備把食物送到您府上」,引發網民好奇——難道這名億萬富翁轉行當送餐員?
原來這是費爾南德斯身體力行,為亞航送餐平臺「亞航餐點」(AirAsiaFood)做宣傳。他昨天曬出一張自己身著便裝、手持頭盔,站在一輛摩託車旁的照片,電單車上還有一個印有亞航標誌的箱子。他在帖文中寫道:「準備把食物送到您府上。」根據福布斯億萬富豪榜單,費爾南德斯身家高達4.52億新元。
「亞航餐點」是集團為了擴大業務成為「超級應用」(superapp)的新嘗試,於今年六月份推出,有200多個商家入駐。
根據亞航上個月19日發布的聲明,亞航的線上平臺將不再只是關於「把人們和目的地聯繫起來」而已,而是要「把人和人聯繫起來,創建社群並促進以社交為基礎的商業模式」。
在費爾南德斯發布帖子後,一些「亞航餐點」用戶稱已經下了訂單想要一睹這名億萬富豪的尊容。不過,他們還得再等一段時間。「亞航餐點」主管Sabrina Khaw表示,費爾南德斯將在下個月開始為顧客送餐。
05
華春瑩諷刺美國:病例破千萬
還妄想每周赴華航班100次
據觀察者網報導,對於目前的10個赴華航班,美國運輸部負責航空和國際事務的副助理部長大衛·肖特(David Short)11日還聲稱,美國「並不滿意」。「中國航司和我們的航司有權繼續行使協議中規定的所有條款。但中國不尊重這一點。」
對此,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12日發推諷刺道,「1月31日,美國的新冠病例數還少於10,一項針對中國的旅行禁令生效了。現在,美國的病例已經超過了1000萬例,卻在要求每周往中國飛100多個航班。」
06
美國航空業今年底將裁約9萬個工作崗位
代表美國主要航空公司的行業組織Airlines for America預計,美國航空業第四季度的全職工作崗位將從3月份的46萬個降至37萬個左右。到2020年底,美國航司將削減約9萬個工作崗位,其中包括美聯航、美航等航空公司從上月開始的逾3萬人的休假,以及其他數千名接受美西南航空、達美航空等航司員工的自願離職。
達美航空執行長指出,輝瑞公司和BioNTech公司的疫苗試驗本周有了積極結果,這一消息推動航空股飆升,但他警告稱,航空業還沒有走出困境。「請記住,儘管研發疫苗是重要的一步,但要廣泛傳播疫苗將需要幾個月的時間,所以我們仍然預計2021年將是挑戰不斷的一年。」
07
外交部:現在不主張放開境外旅遊
「旅遊氣泡」仍需認真研究
11月12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舉行新聞發布會。外交部副部長羅照輝介紹加強冬季疫情防控和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有關情況,並表示現在不主張放開境外旅遊,「旅遊氣泡」仍需認真研究。
羅兆輝介紹,我們對任何可能的建議都不會持簡單的肯定或否定態度。最近新加坡宣布開放他們和一些國家具體的飛行交往。我們也注意到新加坡和中國香港達成了旅行氣泡的安排。中國在疫情放緩的時候,我們一直在探討包括便捷通道、綠色通道來推動人流、物流、經濟恢復和跨國人員往來。在當前的情況下,儘管我們境內旅遊國慶節期間比較火熱,但境外遊還是要慎重,我們現在不主張放開境外旅遊,這是從我們相關主管部門得到的意見。
羅兆輝表示,旅遊氣泡我們不否定,但現在看來,實現起來恐怕還不是很成熟,而且要認真的研究。
08
900名旅客拒戴口罩 遭美國航司禁飛
達美航空執行長表示已經禁止約550人乘坐飛機,原因是這些人沒有遵守該航司的戴口罩政策。「幸運的是,這個數字只代表了我們整體客戶中的一小部分,絕大多數人遵循我們的指導方針,並欣賞我們為保證他們安全和健康所採取的措施。」
10月底,達美航空已禁飛約460名拒戴口罩的乘客。今年4月,在疫情最嚴重的時候,達美航空在所有航班上實施了員工和乘客佩戴口罩的規定。
美國其他主要航空公司也實施了飛機上戴面具的政策,並禁止不遵守規定的乘客乘坐飛機。美聯航周四證實,已拉黑350名拒戴口罩的乘客。
09
美媒稱全球三成航線因疫情消失
美國彭博社12日報導,持續數十年的航空業繁榮因新冠疫情戛然而止,不到一年內,全球運營航線消失三成。根據歐艾吉航空國際公司數據,今年1月底時,全球在營航線共47756條,其中超半數在美國、西歐和東北亞地區;截至本月2日,航線僅剩33416條。
波士頓諮詢公司的歐洲、中東和北非旅行旅遊業務部門主管迪爾克-馬爾滕·莫萊納爾說,航企會盡力保留能把客流引向較大型交通樞紐的航線,而那些邊際利潤最小的航線最先被「砍」。「今後幾年,一些(利潤)超薄的航線沒理由繼續飛。」
10
大媽機場安檢插隊被拒後大罵
揚言下了飛機再打架
11月12日,網友爆料稱浦東國際機場,一位大媽安檢時想要插隊,被小夥子拒絕,隨後大媽破口大罵,追了一路並揚言下了飛機再打架,據目擊乘客講述,大媽上了飛機後兩人仍舊未停止互相謾罵,最後乘務長說再罵就讓兩人下飛機,大媽才停止了謾罵。
視頻來源:沸點
11
重振旅遊業
澳大利亞考慮放寬中國等國家的旅遊限制
為重振澳大利亞旅遊業,總理莫裡森透露,澳大利亞正考慮與包括中國在內的一些國家安排「旅行泡泡」,放寬對旅遊的限制。同時,澳大利亞在解除國際邊境方面將「謹慎行事」。
莫裡森稱,澳大利亞正與日本、韓國、紐西蘭和太平洋國家就為旅遊開放澳大利亞邊境事宜進行討論。他說,來自「低風險」地區的遊客,特別是來自北亞的遊客,也可以考慮進入澳大利亞,並採取適當的隔離安排。
12
美聯航重返紐約甘迺迪國際機場
在撤離紐約甘迺迪機場五年後,美聯航宣布將於2021年2月1日重返該機場,並提供直飛西海岸的服務。在重返JFK的初期,美聯航計劃使用波音767每天執飛紐約—洛杉磯和紐約—舊金山航線各兩班。
紐約甘迺迪國際機場是到美國西海岸是美國競爭最激烈的航空市場之一。美國航空,達美航空,捷藍航空和阿拉斯加航空都有在這條航線上運營。隨著美聯航的返回,JFK至西海岸航線的競爭將進入白熱化。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海航川航將復飛美國;大韓和韓亞或合併;亞航總裁「轉行」外賣騎手》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