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1月6日訊 山東藍想環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通過合作研發,借「腦」引智,縮短項目產業化周期,實現產業項目和技術的快速嫁接,搶佔消白(霧)綠色環保智能裝備行業制高點。
連日來,在濰坊安丘市,藍想消白(霧)綠色環保智能裝備項目正在緊張建設中,規劃新建車間、研發中心、檢測中心等10萬平方米,目前研發中心主體已經完成,計劃2020年底投產運營。項目達產後,可年產消白(霧)綠色環保智能裝備2000臺(套),年產值達到20億元。
據公司技術總監張強介紹,這個項目以國內領先的工業煙氣除溼脫白技術為依託,關鍵技術從研發成功到項目落地建設僅用了10個月的時間。研發中心建成以後,陸續會有山東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天津大學,還有德國弗勞恩霍夫研究所、德國BK流體分析公司在這裡建立一個研發測試基地。同時,基礎研究、更高階的流體計算模擬的分析、終試等都將陸續展開,為後續的產品升級換代打下良好的理論和技術基礎。
產業項目和技術能如此快速嫁接落地,源於企業與國內知名專家團隊的合作研發。據了解,工業生產中產生的高溫高溼的白色煙氣,不僅影響環境感觀,同時含有產生霧霾的主要成分,如何有效地對煙氣進行消白處理,實現超淨排放,困擾著不少企業。2019年藍想環境與西安交通大學聯合創建「能源高效利用技術及裝備研究中心」,共同研發了該工業煙氣除溼脫白技術,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填補了國內空白,實現了從「跟跑」到「領跑」的轉變。
山東藍想環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術總監張強介紹,該技術應用後可以實現燃煤機組由超低排放轉為超淨排放,餘熱回收效率提高25%,脫硫脫汞效率分別提升80%、50%以上,達到除溼脫汙消白系統製造成本最低,包括業主全年運行能耗最低的效果。
2003年山東藍想環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時,只是簡單地生產玻璃鋼製品,年產值僅幾十萬元。近年來,藍想環境科技緊緊抓住新舊動能轉換重大機遇,借力安丘市優厚的人才引進政策,通過與上海理工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天津大學、山東大學等高校和高層次人才合作,搭上「智力快車」,實現了技術快速嫁接、動力轉換,脫胎換骨化身為節能環保智能裝備製造領域的「隱形冠軍企業」,公司研發創新水平一直處於全國同行業領先地位。
山東藍想環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術總監張強告訴記者,他們公司先後與西安交通大學、德國弗勞恩霍夫研究所等十幾所高校包括國外的研究機構合作攻克了循環水消霧節水、換熱器高效換熱有機廢氣及鍋爐煙氣消白等一系列的核心技術,擁有各類專利107項,建成產學研實驗平臺6個,省級創新實驗平臺5個,擁有博士、碩士科研團79人。
「人才、項目、產業」的深度融合,使藍想環境公司擁有了搶佔環保裝備行業制高點「硬核」實力。
山東藍想環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徐清華表示,下一步,公司將依託消白霧項目,加大與高校院所的項目合作,促進更多的技術成果產業化,打造消白霧環境產業的第一品牌,從而更好的服務於工業企業。
閃電新聞記者 李濤 安丘臺 王磊 韓慶學 濰坊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