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暗時刻》:時勢造邱吉爾,溫情的歷史片

2020-12-12 碟影蟲蟲

我是在影院裡看的這部片子《至暗時刻》,寒冬天氣裡熱血澎湃了好久。

時勢造英雄。那個時間,那個國家,那個人,必須是他,邱吉爾。可能我骨子裡原本就喜歡這種不太完美個性強烈的人。愛喝酒,愛抽菸,愛發脾氣又咋樣?只要能力挽狂瀾,帶給民眾信心,領導國家勝利。

枯燥的歷史題材,卻拍出了很多溫情時刻,幾次淚溼眼眶。尤其是在地鐵車廂裡,全英國人民同仇敵愾,男女老少都喊出「永不放棄」,讓人動容。

人類的很多情感都是相通的,比如愛情親情友情,比如愛國主義,比如英雄情結……無關膚色,無關語言。好萊塢的成功之處,幾乎都因為能精準地把到這些脈。

有人說應該將此片與此前的《國王的演講》《敦刻爾克》聯繫起來看,湊巧我都看了,很妙。

這一類的傳記片,經常由一個人的演技支撐,加裡奧德曼沒有讓人失望,加封奧斯卡影帝的勝算很大。

成功男人的背後必有一個偉大的女人,邱吉爾的妻子在很多時候似乎充當了母親的角色,給他支持,給他撫慰,給他力量。克裡斯汀·斯科特·託馬斯,是我很喜歡的一名女演員,五官並不驚豔,但氣質出眾,而且很有power,她在《苦月亮》《英國病人》《馬語者》等佳片中都有出色的表現。

「灰姑娘」莉莉詹姆斯,在本片中飾演了邱吉爾的秘書。雖然戲份不多,在網上幾乎找不到有她的海報,但作用不可小覷,演得內斂而隱忍。好的演員,既能放,又能收。

The End

相關焦點

  • 陪邱吉爾走過至暗時刻的還有它
    電影《至暗時刻》講述了二戰時面臨來自內部的偏見與外部的法西斯戰爭,溫斯頓·邱吉爾抵住壓力,帶領英國人民奮起反抗,贏得敦刻爾克戰役的勝利,度過了黎明前最黑暗的時刻的故事。
  • 12月1日公映二戰傳記片《至暗時刻》高度還原邱吉爾
    參考消息網11月15日報導  電影《至暗時刻》將於12月1日在中國內地正式上映,該片發布最新人物海報,五位主要角色均以經典英倫範兒亮相,簡潔背景加上考究布光,角色面部細節格外突出,顯得張力十足。其中加裡·奧德曼通過化妝和「增重」所呈現出的邱吉爾,更仿佛從歷史重回現實。
  • 《至暗時刻》——就是天王老子來了,他也是邱吉爾!
    大家好,今天與大家一同分享的電影是《至暗時刻》香港導演王晶曾經說過:「有錢賺的電影就是好電影」。這話沒錯,電影也是一種商品,商品當然要掙錢了。可電影又並不完全是一種商品,它還是一種藝術。藝術有時候是不能用錢來衡量的。要知道有些電影它就是不掙錢的,或者說製片方並不指望它掙錢,通過它製片方更想要的是口碑和獎盃。
  • 胡莉評《至暗時刻》︱ 演講中的政治家邱吉爾
    在安東尼·麥卡滕(Anthony McCarten)看來,在英國和它的民眾遭遇至暗時刻的時候,邱吉爾正是憑藉這樣一番講話,將人民引向了他所希望的方向。至此,歷史的車輪轉向了不同的軌道。歐洲並沒有成為納粹的囊中之物,而後來的結果也是顯而易見的——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取得了勝利,為戰亂所苦的各民族重獲自由。
  • 電影《至暗時刻》
    《至暗時刻》並不是一部令人驚豔的影片,中規中矩地展現了一個誤打誤撞被推上歷史前臺的人,憑藉智慧和勇氣,在歷史關鍵的轉折點,不畏懼,守住了良善的底線,成就了偉大,創造了歷史。這你就錯了,他本身就是一個瘦子,只不過為飾演邱吉爾化了肥胖裝而已。你絕對象不到,這個個胖胖的、萌萌的,有些碎碎念的邱吉爾就是《第五元素》中朋克風、一臉陰冷、歇斯底裡的佐格,抑或《蝙蝠俠》中那個消瘦的、一臉正義的戈登警長。然而,正是這種身體體量上的反差,變不可能為可能,為其贏得了奧斯卡小金人。
  • 從人格主義與多模態隱喻看《至暗時刻》:平凡的偉大領袖
    在《至暗時刻》中,編劇和導演便把這一思想演繹到了極致,羅斯福、希特勒從未登臺,戰爭場面極少,反而在邱吉爾和日常與家庭生活中著墨眾多,帶領觀眾走進邱吉爾的內心世界。在《至暗時刻》之外的邱吉爾以上兩個小節,便是筆者抱著我在多篇文章中提到的「最大的善意」,對導演的意圖以及影片的意義的解讀:一位平凡的偉大領袖——這是《至暗時刻》對邱吉爾的所指
  • 青少年時期的邱吉爾與希特勒
    時勢造英雄,英雄亦造時勢。——梁啓超 《李鴻章傳》 時勢造英雄是歷史唯物主義觀點,一個英雄(大人物)的出現是由他當時所處的社會客觀環境造成的,反之,英雄造時勢是歷史唯心主義的觀點,是錯誤的,誇大了人類的主觀能動性。
  • 豆瓣日曆 2020 年 3 月 21 日《至暗時刻》
    今日主題影片:《至暗時刻》。《至暗時刻》(英語:Darkest Hour,香港譯《黑暗對峙》,臺灣譯《最黑暗的時刻》)是一部於2017年上映的英國戰爭電影,由喬·萊特執導,安東尼·麥卡騰編劇。該片的發展始於2015年2月5日,當時Working Title Films買下了由安東尼·麥卡騰撰寫、描寫第二次世界大戰早期的溫斯頓·邱吉爾的待售劇本《至暗時刻》。主體拍攝於2016年10月下旬開始,並於2017年1月殺青。《至暗時刻》於2017年11月29日在英國發行,而美國則提早在11月22日上映。此外,該片的首映禮在2017年多倫多國際電影節上舉行。
  • 「時勢造英雄」還是「英雄造時勢」
    縱觀歷史上的英雄豪傑他們大多處在一個特別的時代,於是就有了我們就一直熱衷探討的話題,到底是「時勢造英雄」還是「英雄造時勢」!就拿最著名的秦始皇來說,假如他在秦朝滅亡的前一年復活,那麼秦朝還會二代而終嗎?
  • 「黑人的命也是命」運動傳到英國,邱吉爾的「至暗時刻」
    英國前首相邱吉爾雕像底座的名字後面被噴塗上了「一個種族主義者」的字樣。17世紀的奴隸販子科爾斯頓的雕像被示威者推倒並丟到了水裡。值得關注的是,新冠肺炎疫情還沒有結束,政府官員建議人們保持社交距離,但是,抗議者們依然走出了家門,參與其中,還有很多人參與到了網上的抗議活動,藉助社交媒體工具,將抗議活動搬到了虛擬空間。
  • 張藝謀與北京奧運會——時勢造英雄,還是英雄造時勢
    時勢造英雄,還是英雄造時勢!——這是一個在辯論場上亙古不變的話題,經常在網絡上看到這樣的討論,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立場,涇渭分明,用大量的例子來捍衛自己的立場。稱之為正方,把英雄造時勢稱之為反方。,沒有時勢,何來英雄」。
  • 觀影至暗時刻,我對堅定的理想信念有了更深刻的領悟
    於2017年12月1日,在中國公演的《至暗時刻》是由喬·賴特執導,加裡·奧德曼、莉莉·詹姆斯、本·門德爾森、克裡斯汀·斯科特·託馬斯等主演的傳記歷史片。《至暗時刻》以重新任命首相開始,邱吉爾臨危受命當選新的英國首相。他當首相之時,正處在德國侵略,比利時被佔領,義大利不抵抗的困境當中。在赴任的第一天 跟妻子說:可能我已經不能像年輕人那樣富有激情的去拼命 可我能像個智者一般用智慧去面對它們。邱吉爾一上臺便發表演講,演講的大意是:英法聯合,決不投降,我們必須取得勝利。
  • 度過黎明前的黑暗——《至暗時刻》
    如果說《贖罪》和《傲慢與偏見》帶給長頸鹿精的是驚豔,那《至暗時刻》則是震撼了!歷史本身就是個恢宏又迷人的劇本,如果再有無可挑剔的攝影和炸裂驚嘆的演技加持,註定是一場不容錯過的佳作。這部電影的歷史背景正好吻合了幾個月前上映的《敦刻爾克》。諾蘭講述的是戰場上肉眼可見的殘酷與血腥,小人物在硝煙瀰漫的戰場上經受的苦難。
  • 觀影:《至暗時刻》
    敦刻爾克,這次撤退可謂是邱吉爾職業⽣涯中最難辦的,放諸當時⼤英帝國也是最難擺平的爛攤⼦。之所以交給邱吉爾,這點在影⽚中也有交代過。即使沒看到這段,從保守黨領袖及國王喬治六世之前的態度中也不難看出。是的,他們看不慣邱吉爾,⾄於為什麼,這⾥要建議看看《國王的演講》,是邱吉爾那⼀批⼈允許喬治六世的⽼哥,也就是王位的本來繼承者退位,得以與其情婦名正⾔順普通⼈般⽣活。
  • 《至暗時刻》劇情片【百度雲在線觀看】
    語言: 英語上映日期: 2017-12-01(中國大陸) / 2017-09-01(特柳賴德電影節) / 2018-01-12(英國)片長: 125分鐘又名: 最黑暗的時刻(臺) / 至暗之時/ 黑暗時刻IMDb連結: tt4555426劇情簡介 · · · · · ·影片講述英國首相邱吉爾在作為首相期間面臨的最重要的審判:是向納粹妥協做俘虜,還是團結人民群起反抗?
  • 「至暗時刻」誰是英雄?讓理性的光輝照耀我們前行
    邱吉爾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之將傾。影片《至暗時刻》展現的正是這樣偉大的邱吉爾。但是,在看了整整三遍《至暗時刻》,又翻閱了許多史料後,我認為,始終保持驚人的理性才是邱吉爾在那個階段做出正確抉擇的關鍵,就像始終擁有非凡勇氣一樣關鍵,更有甚者,理性才是根本,是勇氣產生的根源和得以維繫的基石。
  • 時勢造英雄,還是英雄造時勢之文道時代
    在我們的認知中,到底是時勢造英雄還是英雄造時勢。我們五千年得歷史,出現各種不同的時代。春秋戰國百家爭鳴,在這期間中用了很多思想家政治家戰略家,促進我國思想文化的建設。在這時期。儒,道,法,兵。墨,陰陽家,縱橫家等。
  • 影評 | 《至暗時刻》:大多數人因為看見才相信,還有些人因為相信會看見
    ——溫斯特·邱吉爾《至暗時刻》是一部關於邱吉爾的傳記片。1940年5月10日,已經66歲的邱吉爾臨危受命,成為首相,國王喬治六世要求他籌組一個新政府。邱吉爾上任的第一個難題就是如何讓40萬英法聯軍可以安全撤退。同時在他上任的第一個月,在英國乃至歐洲的至暗時刻,邱吉爾克服困難、異見,將戰鬥的信念、必勝的信念給了每一個英國人民。
  • 為什麼人們常說「時勢造英雄」?
    雖說「時勢造英雄」,但並不是所有的「時」和「勢」都會造就英雄,「平時」和「順勢」不一定能造就英雄,只有「危時」和「逆勢」才能造就英雄,正如任正非所說的「大時代一定會產生大英雄」。在這個階段,任正非重提英雄精神,提倡「英雄不問出處,希望英雄輩出,時勢造英雄,讓25%的人當英雄,不完美的英雄也是英雄」。雖說「時勢造英雄」,但並不是所有的「時」和「勢」都會造就英雄,「平時」和「順勢」不一定能造就英雄,只有「危時」和「逆勢」才能造就英雄,正如任正非所說的「大時代一定會產生大英雄」。
  • 透過電影《至暗時刻》的隱喻論實現自我價值與自我實現需求的融合
    最近看了一部非常好的電影——《至暗時刻》,這是一部榮獲奧斯卡金像獎的人物傳記。這部電影講述了邱吉爾帶領二戰時期的英國人民從失敗逐漸走向勝利並完成自幼夙願,融合自我實現需求與實現自我價值的故事。當時的英國處於海陸空三軍下皆慘遭敗績,數十萬精銳陸軍行將覆滅於敦刻爾克,綏靖與抵抗兩派暗流湧動的至暗時刻。邱吉爾作為唯一被工黨所接受的保守黨黨員,接替時任首相張伯倫在千古困局當選英國首相,並用鋼鐵一般的意志照破黑暗,鼓舞了全國人名的抗戰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