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亞萍坐月子的照片在社交平臺罕見曝光,只見她跟以往不同。
往日幹練的短髮已然成披肩長發,抱著孩子面對鏡頭憨笑的表情超有愛。
從照片中就能看出,這是她剛生完孩子的狀態,有一些臃腫但滿臉幸福。
1973年,鄧亞萍出生於河南,她的父親是省桌球隊選手。可以說鄧亞萍是子承父業。
在她兩歲時,就常常被父親帶到訓練現場看他們打球,偶爾還和父親一起對打。
從小耳濡目染的她也漸漸喜歡上了桌球。
5歲時,鄧亞萍在父親的引導下,就開始桌球的生涯。
父親不僅給小小年齡的她,制定一套不同常規的訓練方法。
由於鄧亞萍個子小,手臂短的原因,父親便讓她直拍改為橫拍。
這種訓練方法在桌球的教科中從未出現。
在鄧亞萍成長道路上,也遇到許許多多困難,不僅是工作中的壓力,還有自身無法改變的原因。
因為身高的問題,剛開始省桌球隊不接納她,即使在父親苦苦的哀求下,也無濟於事。
這時,鄧亞萍在心中暗暗發誓要為自己爭口氣,即使別人說你不行,你更要加倍苦練,終有一天會成功。
鄧亞萍從小打球就比較有天賦,還特別努力認真,也比較能吃苦。
在9歲時還參加全國桌球賽,並一舉拿下單打冠軍。
之後,在桌球界一舉成名。
1986年,鄧亞萍受邀成功進入河南省桌球隊,並多次參賽取得冠軍。
1988年,15歲鄧亞萍正式進入中國桌球隊。
她憑著不服輸的精神,在桌球壇創下「女皇傳奇」。
成為中國奧運歷史上,第一個奪得4枚奧運金牌的運動員。
在桌球界並連續8年排名世界第一,到現在為止都沒有人超越這個記錄。
1998年,鄧亞萍宣布正式退役。當時年僅25歲的她覺得自己需要重新學習。
鄧亞萍曾直言,在中國有一種偏見,總覺得運動員頭腦簡單,四肢發達。
想著如果當一名教練,今後的人生一眼望穿,讓她感覺很是空虛。
於是,在別人很不看好的情況下,她重新拿起書本,並進入清華大學。
在上大學時,她連26個字母都未能認全。
在受邀參加國際運動奧委會時,第一次讓她感覺很受刺激。
因為不會外語的她,是全場唯一一個帶著翻譯去的。
在會議上鄧亞萍數次想要發言,但因為語言不通阻止了她,使他特別傷心。
在鄧亞萍清華大學畢業後,她繼續選擇去國外深造。
並通過自己的努力連續拿到多個碩士及博士的學位。
鄧亞萍還曾經在劍橋大學有學習過一段英文,在看到劍橋的畢業典禮時,讓她特別的羨慕。
心中幻想,如果自己能在劍橋大學畢業該有多好。
鄧亞萍的字典中從來沒有服輸二字,想到哪兒就去做,她從來不去等待。
在5年時間裡,她最終拿下劍橋博士的學位。
在遊學期間,鄧亞萍與林志國結婚,並生下兒子林瀚銘。
她便想把自己的體育精神、運動精神傳遞在孩子身上。
如今,已經13歲的林翰銘也擁有很不錯的桌球天賦,目前在北京桌球隊訓練。
鄧亞萍曾經帶著兒子一起登上央視的節目。在採訪中,鄧亞萍稱道,
不要求兒子當世界冠軍,訓練孩子的意志力才最為關鍵。
在林翰銘的身上能清晰看出曾經鄧亞萍的身影,堪稱子承母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