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介石臺上痛斥軍閥,兩天後,閻錫山與馮玉祥為討蔣作出部署

2020-12-14 無計讀史

蔣介石臺上痛斥閻錫山、馮玉祥,兩天後,閻、馮為討蔣部署

1930年5月1日,蔣委員長親臨軍營慰問將士們的狀況。他站在搭築好的臺上痛斥閻錫山、馮玉祥這兩位軍閥如何無惡不作,臺下的戰士們又是如何的英勇無畏。而兩天後,閻錫山和馮玉祥坐上同一輛火車,開始對討蔣作戰做部署。

中原的氣息在這春剛盡的月份,變得肅殺。

01 開端

19世紀前期的中國,是軍閥割據的時候。在孫中山先生逝世後,已經不見什么正義的鬥爭,都是充滿著利益的爭奪。蔣介石對閻錫山和馮玉祥的作戰亦不例外。

1930年5月11日,蔣介石剛剛下達總攻令,他有著全中國最先進的火力配備,飛機大炮一應俱全,這閻、馮二人此次必定是要栽跟頭。

鐵軌上的火車呼嘯,車上載滿了看起來稚嫩的士兵。那是蔣介石的軍隊,靠著火車在趕往戰場。

此次會戰的戰場分為三條路,以隴海線為中間區域,故隴海線是雙方兵力投入最多的地方。

火車吐完了煙,蔣介石的軍隊已經到了。飛機也開始加油,所有的士兵和長官都在等待著委員長的號令。

「叮」一個電報被譯出,戰鬥,開始了!

飛機呼嘯的俯衝下來,機腹張開吐出滾圓的炮彈。馮、閻軍隊的陣地上炸開了花。雙方的炮兵開始互相開火,可此時馮、閻軍隊才剛開始打仗,頹勢就出現了。

這也難怪,馮、閻軍隊靠著兩條腿趕路到這。氣都還沒喘上一口,蔣介石的軍隊就開始進攻了。馮、閻的前線打的太艱難了,有不少的將士連槍都沒法開,白沫從他們嘴裡湧出來。飛機又始終在他們的陣地上盤旋打擊。

突然,蔣軍撤退了!

02 反叛

馮玉祥和閻錫山趕緊把軍隊撤回來到歸德和毫州休整,他們始終摸不清楚蔣介石的路數。

此時,馮玉祥的副官進來呈上了一份電報,馮玉祥的臉突然變得猙獰。

歸德的守將劉茂恩叛變了!蔣介石已經佔領了歸德。

這樣的打法讓馮玉祥和閻錫山措手不及,他們失去了一個重要的撤離點。

「打!馬上把部隊派上去打!」閻錫山立刻下令。蔣介石是貪功的,他所佔領的歸德恰恰處在敵軍的包圍之中,只能死守。而他的軍隊趕往救援,敵軍卻死死的把他們拖住。

戰鬥又繼續打響,蔣介石的軍隊一次一次的衝鋒,炮管都轟擊的通紅。但馮、閻二人親自在前線督戰,他們的戰士士氣高漲。蔣介石的軍隊一次都沒有突擊成功。

「衝鋒!繼續衝鋒!側翼!從側翼打!」蔣介石此時暴跳,他的部隊在他的命令下從側翼向敵人突進,但這樣的舉措早已經被馮、閻二人料到。此刻馮,閻二人身邊已經沒有任何軍隊,全部都派上了前線。

蔣軍的側翼突襲再次被阻擋,雙方的戰鬥又在繼續。但歸德的蔣軍卻遭受了更難受的折磨,四邊都是敵軍,委員長的支援遲遲未到。

突然,歸德的城門被轟碎了,數以萬計的敵軍衝進來,疲憊的蔣軍哪裡還打的下巷戰,只得投降。

馮玉祥高興了,他席捲著這勝利所帶來的士氣,號令全軍衝鋒!此時蔣介石的所有重火力都被消耗的差不多了,炮管也燙,飛機也燙。重火力無法造成敵軍的威脅,蔣軍被一擊而潰。

03 再退

蔣介石面色鐵青,他還想號令衝鋒,可此時一通電話讓他冷靜了下來。另一個軍閥何部竟然也開始朝蔣介石進軍。

蔣介石陷入了三面圍攻,他瞪直了眼,突然馮玉祥閻錫山兩人的軍隊又開始衝鋒。蔣介石的軍隊才剛潰敗,哪是對手。

「向後撤退!」蔣介石鐵青的臉色又加重了,但是他也不能做這無謂的犧牲。

蹉跎滿志的蔣介石在這場戰役中,吃了馮玉祥和閻錫山兩人的大虧!

參考資料:

《論1930年國民黨新軍閥中原大戰》《民國時期戰爭大參考》《閻錫山日記》

相關焦點

  • 蔣桂戰爭爆發後,馮玉祥為獲漁利而大玩「騎牆術」
    至此,以蔣介石為首的北伐國民革命軍終於完成了對全國的「統一」。北洋軍閥倒下去了,新的軍閥又站出來,面對各擁兵自重的張學良、馮玉祥、閻錫山、李宗仁等部,蔣介石與這幾大軍閥圍繞各自地盤的分配和軍隊的編遣問題展開了激烈的鬥爭。
  • 蔣介石掃平地方軍閥讓日本頭疼:1930年4月1日中原大戰爆發在即
    作者:薩沙本文章為薩沙原創,謝絕任何媒體轉載薩沙歷史上的今天。蔣介石掃平地方軍閥讓日本頭疼:1930年4月1日 閻錫山、馮玉祥、李宗仁宣誓討蔣,中原大戰爆發在即。這種情況下,蔣介石被迫聯合諸如馮玉祥、閻錫山、李宗仁等實力派軍閥,一同對付北洋系。北伐成功以後,這些傢伙擁兵自重,控制了中國大部分省份,成為新軍閥。蔣介石第一集團軍所屬部隊有50多萬,控制了江南地區。馮玉祥第二集團軍控制西北,河南等地,兵力40萬。
  • 與蔣介石交過火的各地軍閥,在抗戰爆發後,都擔任什麼職位
    民國時期的蔣介石也是一位風雲人物,從一位並無家庭背景,一步步走到權力中心,成為民國近代史上最有權勢的人物。當然啦,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他也是幾起幾落,並非一帆風順。蔣介石軍事生涯中平定的第一個地方軍閥是陳炯明,在廣東平定後,有了穩定的大後方,不久後就在廣州誓師北伐。
  • 在蔣介石結拜兄弟中,為他統一大業作出貢獻的異姓兄弟,是哪四位
    所以,蔣介石的結拜兄弟李宗仁,還是為蔣介石在統一大業上,作出了一定的貢獻的,包括後來第二次北伐戰爭,桂系軍閥李宗仁也是第二次北伐戰爭中的實力派人物,所部被編為第四集團軍。
  • 他是實力最強軍閥,地位比馮玉祥閻錫山高,老蔣忌憚把他調離軍隊
    他是實力最強軍閥,地位比馮玉祥閻錫山高,老蔣忌憚把他調離軍隊袁世凱當上民國大總統後,開啟了北洋政府時代,各地湧現出大批的軍閥。直到日本人炸死張作霖,舊軍閥時代宣告結束,出現了一批新時代的軍閥。1924年,李宗仁、黃紹竑、白崇禧等人聯手,打敗了舊桂系的軍閥陸榮廷、沈鴻英,新桂系逐漸崛起,而李宗仁就成為了新桂系的領導者。過了2年,為了響應孫中山的號召,李宗仁和蔣介石一同參加北伐戰爭,桂系軍隊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七軍,李宗仁擔任軍長。在龍潭戰役中,他表現優秀,打敗了北伐中最難對付的人——孫傳芳。
  • 蔣介石為何不殺張學良?只因張對蔣有三大如山之恩!
    張學良是一代風雲人物,一生大起大落、大喜大悲、大毀大譽,近代史上堪為獨一無二。1936年12月12日,張學良趁蔣介石親臨西安督逼東北軍和第17路軍"剿共"時,在與楊虎城多次向蔣進諫無效後,於12日發動兵諫,扣留蔣介石,並以八項抗日救國主張通電全國。經中共中央派周恩來等參與談判,與蔣達成停止內戰、共同抗日的六項協議,這就是著名的西安事變。
  • 蔣介石下令各方裁軍,馮玉祥:你收編的幾十萬軍閥殘餘才最該裁撤
    1926年7月北伐戰爭開始,當時需要消滅的主要敵人有3個,以東北地區為根基,控制北京政府和黃河以北廣大地區的奉系軍閥——張作霖;以河南洛陽為老巢,控制黃河和長江中遊數省的直系老牌軍閥——吳佩孚;在第二次直奉戰爭中剛剛崛起,號稱「蘇浙閩皖贛五省聯軍」總司令的直系新興軍閥——孫傳芳。
  • 馮玉祥和蔣介石的恩恩怨怨,從拜把兄弟到決裂,究竟經歷了什麼?
    書裡面馮玉祥對蔣介石表現了很大的義憤和不滿,意味著兩個人關係的徹底決裂。 書中他稱蔣介石為「小袁世凱」、「希特勒第二」,列數了對蔣的種種不滿,那麼他們究竟有什麼樣的恩恩怨怨呢?蘇聯之行,讓馮玉祥深有啟發。 1926年4月,張作霖、吳佩孚、閻錫山組成的50多萬人的討赤聯軍向西北軍大舉進攻。西北軍因寡不敵眾,退往綏遠。
  • 中原大戰的最後一戰,馮玉祥和閻錫山聯手,蔣介石為何笑到最後?
    中原大戰的最後一戰,馮玉祥和閻錫山聯手,蔣介石為何笑到最後?文/無計讀史中原大戰的槍炮聲響起,蔣介石,馮玉祥和閻錫山三大巨頭的碰撞是猛烈的。整片大地上再一次是血流成河。與兩大軍閥交戰,蔣介石一開始的狀況並不好。
  • 三軍閥實力強勁,為何反蔣失敗?不只是因為小六子的參與
    從左到右:閻錫山、馮玉祥、蔣介石、李蔣、馮、李、閻的中原大戰打了半年之久,參戰人數過了百萬。在人數上,軍閥號稱有一百萬大軍,實際上有八十萬,都是自己的精兵強將。出乎意料 反蔣失敗令人震驚的是,在實力相差的情況下,三大軍閥反蔣失敗了!在正式開戰之前,閻錫山還給蔣介石發電報,來為自己反蔣造勢,而蔣介石也集結大軍改名為討逆軍。
  • 中原大戰後,蔣介石為何仍讓閻錫山掌管山西,和日本人有很大關係
    1930年5月至10月,蔣介石與閻錫山、馮玉祥、李宗仁等在河南、山東、安徽等省發生的一場新軍閥混戰,這場戰爭主要在中原進行,被稱為中原大戰。之所以爆發這次戰爭之因為蔣介石和其他軍閥矛盾尖銳的結果。最後在張學良的支持下,蔣介石贏得了中原大戰。
  • 中原大戰反蔣聯盟,蔣介石百般拉攏,閻錫山為何卻率先舉起反旗?
    蔣介石中央軍而閻錫山則是蔣介石在北伐戰爭結束後的重點拉攏對象,蔣介石不僅將包括平津在內的華北富庶之地盡數劃歸閻錫山,還在國軍編遣之中對晉軍照顧有加。與此同時閻錫山的表現也令蔣介石十分滿意,先是協助蔣介石推動了國軍的編遣活動,隨後又在蔣馮戰爭時期成功勸說馮玉祥下野並誆騙馮玉祥前往山西軟禁。然而蔣介石萬萬沒有想到,自己視若至交的兩人卻早已心有反意,唐生智更是早在北伐戰爭時期便十分仇視蔣介石,一心欲取而代之。
  • 民國軍閥知多少(二): 國民政府時期的民國軍閥,有沒有你們省的
    西北軍閥,有"基督將軍"、"倒戈將軍"、"布衣將軍"等稱號,曾與蔣介石結拜。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後馮玉祥參加灤州起義,1917年張勳復闢時率部入京擊潰辮子軍。1921年7月後任陝西督軍,1924年發動北京政變,推翻直系軍閥控制的北京政府,將部隊改稱為國民軍,同時電請孫中山北上。
  • 1930年的中原大戰,蔣介石集團為何能取勝?
    蔣介石打仗要錢,美國支持蔣的財政部長宋子文大發公債,「自蔣氏新政權成立以來,未足兩年,所發行國內公債有四億四百萬元,」種類達十二種以上。戰前又發行了七千萬編遣庫券供戰爭使用。戰爭中還以首都建設費名義發行公債三千萬元,從國外進口武器裝備。有了錢,蔣才能花巨款拉攏東北軍,收買西北軍首領馮玉祥部下倒戈,收買陝、甘土匪為其出力,才能以巨額賞金懸賞攻城。
  • 觀一座閻府院,讀半部民國史,山西閻錫山及其故居的是是非非
    擁蔣北伐蔣介石出場了,他帶著隊伍進行伐戰爭。科普一下,北伐戰爭是國民黨蔣總統與北方軍閥吳佩孚、張作霖、孫傳芳等的戰爭,共產黨也參與了進來,和國民黨合作起來,史稱第一次國共合作。這時的閻錫山羽翼豐滿,隊伍龐大,裝備精良,還建有自己的彈藥廠、兵工廠等。
  • 人稱「倒戈將軍」,叛變七次後投靠日本人,部下不願做漢奸將其活埋
    石友三(1891-1940),字漢章,吉林省九臺市人,民國軍閥。友三是著名的「倒戈將軍」,一生反覆無常,軍閥混戰時期他幾乎投靠遍了所有派系的軍閥,而他的所有上司幾乎都被他叛變過。曾先後投靠西北系馮玉祥、晉系閻錫山、奉系張學良還有中央系蔣介石,抗戰時期又投靠汪偽政權和日本人。石友三可以說是用一生在權衡,不斷投靠並不斷叛變,而機關算盡最後竟落得一個被活埋的下場。
  • 民國軍閥靠一張嘴數次挽救蔣介石,跟隨蔣介石到臺灣後結局如何?
    何成浚為蔣介石立下的第一大功就是成功遊說閻錫山。閻錫山從辛亥革命後開始執掌山西軍政大權,被稱為「山西王」,在當時有很強的實力與影響力。蔣介石北伐時,閻錫山並沒有第一時間響應。在何成浚的遊說下,閻錫山覺得自己必須要跟蔣介石合作才有出路,在這之後閻錫山才響應了蔣介石的北伐,成為國民革命軍北方總司令。
  • 民國軍閥眾多,而擁有抗日名將之稱的軍閥,只有此一人 !
    招募了一群有理想,有抱負的年輕人組成的部隊,部隊番號為國民革命軍。 在時機成熟後,國民革命軍在廣州誓師北伐,10萬大軍北上,在總司令蔣介石的帶領下,出湖北,江西等地,史稱第一次北伐戰爭。在擊敗孫傳芳後,國民革命軍佔領了南京,上海,武漢等重要城市。在接下來又發動了第二次北伐戰爭,北方的馮玉祥,閻錫山也加入了國民革命軍,有他們的加入,對於國民革命軍來說,是如虎添翼。
  • 大孝子閻錫山為父親辦喪事,有人送來輓聯:教子無方,禍國殃民
    綏遠抗戰時,閻錫山將其父財產中的87萬元捐給了綏遠前線。閻錫山發家後,經過十幾年的勵精圖治,有了窺視天下的資本。於是,在1930年4月,閻錫山和馮玉祥和蔣介石叫板,釀成中原大戰。中原大戰,最終閻錫山兵敗下野。
  • 抗戰勝利後張學良送蔣介石一金表,蔣回贈一36年的書!這是啥意思
    抗戰勝利後,一直被囚禁的張學良送給蔣介石一塊金表作為禮物,隨後蔣介石卻回贈張學良一本1936年的書,然後雙方都沉默不言,這一刻,一塊金表和一本書足以說明了一切!到底一塊金表和一本書是什麼意思?為何當收到禮物的這兩人卻都明白了對方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