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國家有歷史悠久的酒文化,很多節日和重要場合都少不了酒的參與。民間認為,白酒有活血功效,可以舒筋通絡、活血化瘀,為此甚至有不少人為了健康而每天飲酒。但是臨床上常常可以見到,有不少心肌梗死患者都有飲酒史。這就很奇怪了,喝酒不是能活血嗎?為什麼冠心病患者喝酒後血管反而堵了呢?
喝酒真的能活血、化瘀嗎?
酒精進入人體後經肝臟代謝成為乙醛,這種物質能夠刺激毛細血管擴張,短時間內會引起血壓的下降。但是,酒精擴張血管的作用只是暫時的,攝入酒精之後出現的心跳加快,血液循環速度加快,就會導致血壓再次升高,高於平時的血壓。
高血壓會導致血管內皮受損,更容易形成斑塊沉積,造成血管淤堵。因此,說酒精可以活血、擴血管本質上沒有錯,但是這種作用對心血管健康絲毫沒有益處,而且是有害的。
另外,喝酒能化瘀是不科學的。這是因為脂類和酒精需要肝臟來代謝,而大量攝入酒精會加重肝臟負擔,造成肝細胞損傷,影響肝細胞功能,進而影響脂類的代謝,讓血脂增高。此外,酒精的代謝產物乙醛也會對血管內皮造成損傷,促進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加重冠心病。
所以,飲酒不僅不能活血化瘀,還會給血管添堵,加快冠心病的進程。並且,大量飲酒還容易誘發冠狀動脈痙攣,使心肌耗氧量增加,甚至引發急性心肌梗死。
冠心病患者喝酒很「傷心」
冠心病患者喝酒不僅會誘發心肌梗死,久而久之還會讓心臟不堪重負。酒精會使血壓升高,加重心臟泵血的負擔,還會直接傷害心肌細胞,使心肌的收縮能力下降,長期大量飲酒對心肌的傷害還可能會造成酒精性心肌病。這些因素都會讓心臟很受傷。
因此,不建議冠心病的患者喝酒,特別要禁止大量飲酒。如果實在想喝酒,也一定要注意不能過量。《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議,男性每日攝人的純酒精量不應超過25 g,女性每日攝人的純酒精量不超過15 g,大概啤酒1瓶,或葡萄酒半杯或高度白酒1兩。此外,在喝酒的時候,往往喜歡搭配「肥甘厚味」,這也會讓人在不知不覺中攝入過多脂肪、糖分、鹽分,進一步危害心血管健康,所以在適量飲酒時也要注意膳食的搭配,保護心血管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