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人們越來越注重身體健康,於是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選擇運動鍛鍊進行養生,在眾多運動方式中,跑步是一種難度不算大、比較容易堅持的有氧運動。堅持跑步,不僅能夠幫助人們燃燒多餘脂肪,保持良好身材,同時,它還能夠促進人體血液循環,增強人的心肺功能,可以說是一種好處多多的運動方式。然而,經常跑步也會給人們帶來一定的風險,跑步膝症就是其中的一種。
跑步膝是怎麼回事?
跑步膝是一種由於跑步姿勢不當、膝蓋使用過度而形成的膝關節處的損傷。在我們的膝關節兩側,有兩根連接大腿和小腿骨骼的「帶子」,這兩條帶子叫做髂脛束,它在人體腿部運動過程中起到保護和支撐關節的重要作用。當膝關節在反覆彎曲的過程中時,髂脛束就會不停地受到摩擦,時間長了就容易形成損傷。這種損傷大多是在跑步過程中形成,髂脛束受損後,就會引起膝蓋疼痛的症狀,嚴重時甚至會影響人正常的走路、生活。我們將由跑步引起的膝關節損傷稱作「跑步膝」
跑步膝的形成,和這3種不良行為有關
第一種,跑步姿勢不當。雖然大部分人認為,跑步是一種很容易的運動方式,人幾乎天生就會走會跑,難道都會得跑步膝?或許,你想的太簡單了。經常健身的人應該清楚,越是簡單的、單一的運動方式,越容易對人體造成傷害。就拿跑步來說,它牽扯的人體部位很少,主要是靠膝蓋、腿部的動作來實現,然而,正由於人體長時間進行同一個動作的重複,就會對膝蓋處進行反覆消耗,時間久了就會造成膝蓋的過度使用和磨損。而不正確的跑步姿勢會加重對膝蓋的傷害。
第二種,不注意鍛鍊肌肉。僅僅是注意正確的跑步姿勢是不夠的,人要想有一個好的跑步狀態,除了骨骼強健,肌肉的作用也不能忽視。人在跑步時,身體的重量都壓在膝蓋處,給膝蓋造成較大的壓力,同時,人在跑步時對地面造成的衝擊力,最終會通過腿部原路返回到膝蓋,給膝蓋帶來磨損。如果人缺乏腿部肌肉的鍛鍊,在跑步時產生的各種外力就會對膝蓋造成更大的傷害,只有肌肉強大了,才能對膝蓋起到有效的保護作用,能夠緩解跑步過程中的震動和衝擊。
第三種,經常長跑。如果連續跑步超過5公裡,人就會出現明顯的膝蓋不適感,這是膝蓋使用過度引起的不良反應,人經常進行遠距離跑步運動,在這過程中膝關節得不到休息,就會造成比較嚴重的磨損,長期下去,不僅會得跑步膝,還可能引起更嚴重的後果。
預防跑步膝,醫生教你這兩種方法
只要你依然選擇跑步這種運動方式,對膝蓋會造成磨損的情況就不可避免,既然如此,我們就需要一些有效的辦法幫助我們跑步更安全、緩解膝蓋疲勞。推薦大家在跑步前後做這兩個拉伸動作。
動作一,兩腿分開,與肩同寬,保持腿後側伸直,身體向前、向下彎曲,儘量用手去觸摸地面。
動作二,單側壓腿,雙腿前後交叉,做弓步,身體重心保持在兩腿之間,分別對兩條腿進行下壓、拉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