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大學生返鄉創業當花農

2020-12-15 新華社新媒體

↑ 5月1日,董源(右二)與員工一起分揀採收的玫瑰花。今年29歲的董源是山東省淄博市沂源縣魯村鎮魯村一村人,他在2016年回到家鄉自主創業,成為了一名發展玫瑰花產業種植的花農。四年多來,這名90後大學生花農的創業之路充滿了各種挑戰:為了籌措生產資金,他曾經把已經付好了首付的新房退掉;為了學習掌握花卉種植技術,他四處學習取經,日夜吃住在大棚裡,仔細研究花卉種植的溫度和病蟲害防治;為了擴大玫瑰花的銷路,他不僅四處尋找線下市場,還積極利用網絡拓展線上銷售渠道……董源一點一滴的辛苦沒有白白付出,每逢春節、七夕、國慶等節假日,他的花棚裡出產的鮮花通過線上線下的銷售渠道可以賣到國內多個省市。自己的事業初具規模,董源沒有忘了當地的鄉親們,他以訂單收購的模式將當地花農的鮮花一起銷售至全國各地。董源說,創業當花農以來,每天都是泥一身土一身,辛苦是一定的,也遇到過不少困難,但自己的事業越來越好,還能帶著鄉親們一起發展花卉產業致富家鄉,讓他在創業的過程中尋找到了更多的人生意義。新華社發(趙東山 攝)

↑ 董源(右)在收購花農種植的玫瑰花(4月28日攝)。

↑ 董源用微噴設施為玫瑰花澆水(4月29日攝)。

↑ 5月1日,董源與母親交流未來的打算。

↑ 董源(左二)和員工在花棚裡管理花卉(2019年12月5日攝)。

↑ 5月1日,喜歡體育運動的董源勞作之餘在田野裡鍛鍊。

↑ 5月1日,董源(右一)和員工一起搬運採收的玫瑰花。

↑ 董源在花棚裡管護花卉(2019年12月11日攝)。

↑ 董源(左)與母親在大棚裡吃午飯(4月28日攝)。

↑ 董源將採收的玫瑰花裝箱準備外銷(4月28日攝)。

↑ 董源(前)和員工一起為玫瑰花套網袋(4月28日攝)。

↑ 5月1日,董源(前)與員工一起採收玫瑰花。

↑ 董源(中)和員工一起為花棚加蓋塑料薄膜(2019年12月11日攝)。

相關焦點

  • 廬江這位90後大學生選擇返鄉創業種菜……
    「90後」大學生返鄉創業種蔬菜泥河鎮「90後」大學生李鴻傑不戀城市繁華,毅然回鄉創業,把一個原本荒蕪的蔬菜基地,經營得風生水起。籤下合同後,李鴻傑一心撲在基地上,他叫來了挖掘機,深挖土壤40釐米,隨後建設了50多個大棚,施上雞糞等有機肥改良土壤,並種植了西瓜、西紅柿、辣椒、豇豆等水果和蔬菜,不打農藥,不施除草劑,全程生態綠色種植,雖說成本增加了,但是品質卻提高了,產品在市場上一炮走紅。
  • 博後鄉村振興吸引大學生返鄉創業
    網紅民宿帶動旅遊相關產業發展博後鄉村振興吸引大學生返鄉創業博後村返鄉創業的大學生符子運在給客人下單。博後村網紅民宿「海納捷」。符子運是土生土長的博後村人,2016年畢業於西南民族大學。「我們村民宿興起,但餐飲業沒人做起來,在學習和管理民宿期間,發現許多客人苦於沒有吃飯的地方,都跑到六盤村去就餐,因此也就有了在我們村創業的想法。」符子運的餐飲店力求營造一種幽雅、舒適、休閒的消費環境,在食品色香味、服務等方面力求盡善盡美,給顧客最大限度的享受和心理滿足。
  • 【大學生創業故事】李蘭軍的返鄉創業夢
    【大學生創業故事】李蘭軍的返鄉創業夢 2020-07-29 18: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那些返鄉創業的大學生,現在都過得怎麼樣?
    首先聲明:堅決擁護國家支持大學生返鄉創業的政策;堅決支持大學生返鄉支持鄉村建設。今天想聊的是,透過諸多大學生返鄉創業中的種種經歷,來審視鄉村人才引進面臨的一些問題。鄉村振興大背景下,鄉村充滿了太多魅力和機會。但和所有行業一樣,並不是所有大學生都適合返鄉創業,甚至說,多數都不適合。
  • 探訪四川丹巴中路藏寨:「95後」藏族大學生返鄉創業
    探訪四川丹巴中路藏寨:「95後」藏族大學生返鄉創業 2020-06-15 11:59:50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郭夢媛 責任編輯:郭夢媛     圖為藏族大學生德吉
  • 松江區加大築巢引鳳 大學生紛紛返鄉創業
    東方網記者袁家福11月2日報導:這是一群可愛的年輕人,大學畢業後紛紛選擇了返鄉創業,並帶領眾多同伴,將學到知識和本領反哺社會,助力鄉村振新幫助農民致富。在松江這塊歷史悠久的肥沃土地上大顯身手。大學畢業後從事網際網路與法律相關工作,收入頗豐。三年前,當時還在市區工作的朱燕把家鄉產的一袋大米送給同事品嘗,大家都讚不絕口。由此返鄉創業的念頭便萌生了。「創業之初只有我一個人,現在我們的團隊已經有十幾位大學生了,一起創辦鄉村民宿、土家美食、助力農村旅遊業發展。朱燕將自家230平方米的農宅改造成民宿,客房、餐廳、活動室等,在鄉村美景映襯下,老宅重新煥發了活力。
  • 甘谷90後女大學生返鄉創業,點讚!
    」在新興鎮蔡家寺村的扶貧車間裡,回鄉創業四年,已然成為「縫紉能手」的女大學生李佩琪這樣和車間裡的工人說。2014年7月,23歲的李佩琪大學畢業後走進了社會,在參加公務員考試無果的情況下,她將目光轉向了護膚品代理,做起了微商,從剛剛起步時單槍匹馬的艱苦奮鬥,到發展了30多名代理的微商團隊,她的事業越做越大。
  • 劍河岑松:小基地成就大夢想 大學生返鄉創業為家鄉
    1月6日,在劍河縣林潤種養殖基地裡,基地負責人李昌楷正在和前來「取經」的貧困戶大學生介紹金線蓮種植技術。   在劍河縣岑松鎮南高村的320國道旁,是一座由返鄉大學生創辦的金線蓮種植基地。基地外雖寒風刺骨,但是基地內,一株株金線蓮中藥材的幼苗卻依然茁壯生長著。「之前就聽說過這個基地,今天特意從交界村趕來跟李老師學習種植技術和企業管理,想著畢業後能自主創業」大學生萬妹珍(化名)說。
  • 90後返鄉創業大學生漆晟傑:引苗育樹添新綠 鄉村振興增活力
    近年來,黃岡市堅持把能人回鄉創業工作作為助力脫貧攻堅、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動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突破口,取得顯著成效。一大批有帶動力、有影響力的市場主體企業、回鄉創業典型和脫貧致富領頭羊應運而生。金秋九月,陽光恬靜,微風和煦,鄉村裡一片寧靜,湖北省黃岡市團風縣淋山河鎮的90後返鄉創業大學生漆晟傑站在自己的合作社門口,指著遠處他承包的600畝山林,看著滿山鬱鬱蔥蔥的紅花槐樹,說著他這十年來帶著鄉親們一起脫貧致富的創業之路,感慨自己趕上了一個好時代。
  • 《愛國情 奮鬥者》90後小夥的返鄉致富創業路
    2012年,中專畢業年僅18歲的他面對嚴峻的就業形勢和自己僅有的中專學歷,他沉下心來,細細盤點了個人資源和自身優勢,毅然決定返鄉創業。今天的《愛國情奮鬥者》,請聽本臺記者王玉珏、張耿源採制的新聞專題《90後小夥的返鄉致富創業路》。     走進會寧縣韓家集鎮雲臺山村,目之所及,高山黃土,雖然經過幾年的治理,也難掩這片土地曾經的荒蕪。
  • 90後大學生返鄉創業:瞄準「桂芋2號」新品種,期望帶動一方鄉親致富
    「桂芋2號」基地,種植戶眼中的香餑餑在90後華農大學生歐盛邦的眼裡,這些顧慮顯然不存在。「『桂芋2號』作為廣西農科院出品,新一代高產檳榔芋大品,自然擁有絕對的優勢。」歐盛邦表示,自己選擇返鄉創業,是基於對香芋的獨特情懷,願意用學識引領村民致富,造福一方。首次接觸香芋就愛上了它2015年,合浦縣小夥歐盛邦從華南農業大學環境工程專業畢業。
  • 返鄉創業大學生新人用插秧機、拖拉機當婚車!網友:比豪車更拉風
    而湖南安華的一對返鄉創業的大學生新人,就用插秧機和旋耕機組成的婚車車隊,上演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接親。據媒體報導,近日,湖南安化,一對返鄉創業的大學生結婚,出動6臺農機當迎親婚車。新娘穿著婚禮禮服,坐在用氣球和彩花裝扮的插秧機「婚車」上,也是笑的格外甜。
  • 浙江常山:「常雁回歸」助青年返鄉創業
    官文景是浙江省衢州市常山縣的一名90後海歸。2017年,受常山縣「常雁回歸」工程的召喚,官文景在常山縣委組織部、團常山縣委、縣人社局等多部門推動下,創立了常山縣第一家大學生創業園。而創業園的開啟,又吸引了常山在外青年的回歸。
  • 一個返鄉創業大學生和他的新「桃園」
    一個返鄉創業大學生和他的新「桃園」 2020-10-19 11: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點讚益陽】湖南衛視《午間新聞》報導益陽安化返鄉創業大學生用...
    【點讚益陽】湖南衛視《午間新聞》報導益陽安化返鄉創業大學生用農機設備當婚車
  • 返鄉大學生「放羊班」有啥不一樣——革命老區甘肅慶陽大學生返鄉...
    ▲環縣返鄉大學生在「放羊班」接受培訓。受訪者供圖新華社北京8月17日電(記者梁軍、任延昕、張睿、李傑)8月17日,《新華每日電訊》刊載題為《返鄉大學生「放羊班」有啥不一樣——革命老區甘肅慶陽大學生返鄉創業群像》的報導。
  • 【共和國追夢人】「新農人」的美麗青春 ——記90後返鄉創業青年吳...
    本期主播:李佩娜(央廣網總編室主播)   有這樣一群年輕人,他們把新思維、新技術帶回農村,他們科學養殖、機械化生產、多渠道銷售,他們以「新農人」自稱,90後的吳閣墩就是其中一員。  今年是吳閣墩回到農村創業的第6個年頭。
  • 《達拉的青春》全網上線 講述美女研究生畢業後返鄉創業的故事
    該片由真人真事改編,通過美女研究生畢業後返鄉創業的勵志故事,大力弘揚黨的十九大中提出的「全黨要關心和愛護青年,為他們實現人生出彩搭建舞臺」要求,在鼓勵青年創業的同時也呼籲社會各界給予這一群體更多支持幫助。今日,片方發布了電影終極海報,影片主人公和萍身著家鄉民族服飾,神情喜悅置身於海報中央。而海報下方的她則隻身一人乘坐扁舟在湖面漂泊,面目凝重看向前方。
  • 周至縣農村大學生嚴震返鄉立志創業
    他今年只有28歲,看不出來他已經創業3年了。嚴震這位來自農村的大學生。立足家鄉陝西周至縣啞柏鎮裕盛村,推廣銷售家鄉的優質苗木花卉,為家鄉經濟振興及新農村發展奉獻自己的青春。嚴震暗下決心,長大後上大學要就讀林業專業,嚴震終於2014年被距離家鄉僅有10公裡路程的,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園林專業錄取。在上大學的三年時間裡,嚴震一邊上學,一邊利用課餘時間,把自己學到的知識,傳授給家鄉種植戶,種植繁育苗木規範化,規模化,標準化。使家鄉許多苗木花卉種植戶,在種植技術上有了質的改變,以前家鄉的苗木花卉種植戶都在講種植數量,現在都以質量為主。
  • 這些大學生創業項目創意十足 獲得創業補貼
    樂山新聞網訊 (實習生 孫潔 記者 吳映輝 )創新創業,優勢互補。11月19日,「魚漁相長」創業助力交流服務活動在樂山師範學院舉行。樂山師範學院精心挑選了20個大學生創業項目到現場進行了展示,其中11個通過專家評審獲得了創業補貼,6個大學生創業項目成功與企業籤訂合作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