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帝國是歐洲古代最強大的大帝國之一,也是如今歐洲文明的正源所在。不過除了羅馬帝國之外,歐洲歷史上還出現過東羅馬(拜佔庭)帝國和神聖羅馬帝國。那麼這三個「羅馬」有什麼關係呢?
羅馬帝國在建立後發生了多次分裂和內戰,越來越難以維持統一。395年(太元二十年),羅馬帝國正式分裂為西羅馬帝國和東羅馬帝國。不過兩個羅馬帝國被同一個家族統治,彼此的關係還算親密。
五世紀後,歐洲的民族大遷徙進入了高峰,而西羅馬帝國則受到了嚴重的衝擊。476年(元徽四年),入侵的蠻族滅亡了西羅馬帝國,羅馬帝國的正統後繼者只剩下了定都於君士坦丁堡的東羅馬。
西羅馬帝國雖然滅亡,但其擁有的「羅馬皇帝」的頭銜並沒有消失,而是被羅馬城的天主教會控制。800年(貞元十六年),天主教會將「羅馬皇帝」的頭銜授予蠻族的法蘭克國王查理曼,是為查理大帝。
查理曼加冕稱帝後,法蘭克王國在名義上就成為「羅馬帝國」。但除了名義之外,查理曼的「羅馬帝國」與之前的羅馬帝國沒有任何傳承關係。正因如此,歷史上將查理曼的「羅馬帝國」稱為查理曼帝國。
查理大帝去世後,查理曼帝國分裂為東、中、西三個法蘭克王國。經過幾百年的戰爭和博弈,東法蘭克王國(德意志王國)搶到了查理曼曾經擁有的「羅馬皇帝」頭銜,以此頭銜建立了神聖羅馬帝國。
在西羅馬帝國滅亡到神聖羅馬帝國建立的幾百年裡,東羅馬帝國一直保持傳承。但天主教會和神聖羅馬帝國長時間不承認東羅馬帝國的「羅馬皇帝」為正統,將之稱為「拜佔庭(君士但丁堡的舊稱)帝國」。
綜合來講,羅馬帝國末年分裂為東西兩個帝國。北方蠻族在滅亡西羅馬帝國後保留了一個「羅馬皇帝」的名號並在此基礎上演變出了神聖羅馬帝國,東羅馬帝國則在文明實質上保持了到了奧斯曼入侵。
如果說將羅馬帝國比喻為「百回本《西遊記》小說」,那麼東羅馬帝國就是「86版《西遊記》電視劇」,而神聖羅馬帝國則是「大話西遊系列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