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狼煙:一個空軍上校的國防沉思錄》:警惕,信息化閃電戰!

2020-12-11 中國財富網官方

最近,隨著伊朗核問題的持續升溫,美國國內動武呼聲又起。西方媒體爆料:美空軍已經專門成立了為「打下一場戰爭」作準備的絕密級戰略計劃組,該戰略計劃組代號「將死計劃」(Projecty Checkmate英文意思是西洋棋中進攻對方的「王」,使之無法逃脫或抵抗,從而結束遊戲)。據稱,「將死計劃」戰略計劃組將提出創新型的作戰戰略和評估未來戰爭對空戰、空間戰和網絡戰的需求程度,以此來豐富美國空軍的思想。海灣戰爭中,美國曾經成立了一個這樣的戰略計劃組,提出並在戰爭中應用了名噪一時的「五環打擊」理論。與此同時,伊朗威脅一旦遭受入侵,將對美國、以色列進行飛彈打擊。對美、伊戰爭的無限想像,又勾起了人們對於新戰爭樣式的好奇心。聯想到幾個月前美國的「千艦海軍」計劃和以百顆衛星掌控全球的構想,如果把俄羅斯針對突破美國全球飛彈防禦系統而研製的新式變軌彈道飛彈的實驗成功,也算做這場緊鑼密鼓軍事大劇中一幕的話,根據種種跡象,可以預言以各式飛彈和太空系統為核心的新戰爭樣式——我稱之為「信息化時代的閃電戰」即將到來。

一、新型戰爭二十年孕育一代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一戰」結束前的1917年,為了超越陣地戰的軍事困境,坦克和飛機作為新式作戰平臺大規模應用,到1939年,令人恐怖的閃電戰樣式首次出現在波蘭戰場,戰爭的性質改變了。雖然空地戰場的主角還是飛機和坦克,但已經不再是兩種孤立的武器,而是代表兩種機械化突擊力量的符號,而「閃電戰」一名,則是這兩種機械化突擊力量完美組合的軍事動能的形象比喻。德軍的閃電戰給世界帶來了巨大的災難,同時也引起後世軍事理論研究者恆久的深刻反思。回想起來,這一機械化時代登峰造極的戰爭樣式,從新式兵器問世、理論萌芽誕生(法國戴高樂、英國富勒的裝甲戰和機械化制勝論)和局部戰爭檢驗(西班牙內戰),到戰略戰術孕育成熟作為一種新軍事體系投入下一場戰爭,只用了20年左右的時間。巧合的是,為了超越遭遇戰的血腥模式,越南戰爭後期美國實驗了雷射制導炸彈的空襲戰術。1991年美國和多國聯軍發起海灣戰爭,拉開以空襲和精確制導武器非接觸、非線性、非對稱為特點的信息化戰爭時代的序幕,兩場戰爭的時間跨度也近20年。「二十年」是不是現代新型戰爭魔鬼的誕生發育期,固然存在疑問,但下一個關於「二十年」的魔咒,的確又一次出現在我們和世界的面前:從海灣戰爭到今天,經過各國軍界熱烈的學術探討,特別是始作俑者美國不斷以新的戰爭實踐完善、改進、提高、否定之否定,歷經近20年的量變,信息化戰爭的樣式即將發生驚天動地的質變:一種以大範圍、短時間、快速度、強威力、軟殺傷為基本特徵的新型閃電戰呼之欲出。

二、信息化閃電戰,中國如何接招

新式戰爭樣式對舊式軍隊的毀滅性打擊,第二次世界大戰和海灣戰爭,已經闡釋得足夠清楚。長期以來,中國軍隊一直高喊打贏信息化戰爭,中國新軍事變革並以在2050年左右建成信息化軍隊為目標,這是根據國家信息化進程制定的符合實際的口號。問題是現在形勢逼人、時不我待,在中國的老式軍隊、老式武器、老式理論徹底更新之前,新式戰爭已兵臨城下。正如在冷戰的煙幕中遮掩了信息化戰爭取代機械化戰爭的質變一樣,現在,反恐的國際政治迷霧,也遮掩著信息化戰爭從局部戰爭飛機投擲精確制導炸彈的低級階段,到衛星制導高速飛彈(或引導高速飛行平臺)實施大範圍定點摧毀的高級階段。很顯然,這種幾乎沒有戰爭準備期、突然性極大、來襲方向難以確定因而幾乎防不勝防的新戰爭樣式,不僅對一般小國具有致命威脅,對於中國這樣軍事體系相對落後的大國,如何從戰略上應對,是當前必須認真思考的問題。國防費的投向、新戰爭學說的發展、新式武器的研製、軍隊編制轉換的速度等新軍事變革的幾乎所有重大的方面,都與此問題的答案直接相關。思考得好,這是加速中國新型軍隊誕生的催化劑,視而不見或不以為然,不僅中國新軍事變革的成效,甚至中國和平發展的願望和對20年機遇期的判斷,都會成為疑問。

三、近來高技術戰爭孕育了信息化閃電戰

1964—1975年的越南戰爭打了12年,但同等規模的海灣戰爭只進行了42天;到了2003年的伊拉克戰爭,大規模軍事行動只用了21天。很顯然,戰爭的速度是越打越快了。隱藏在這一大趨勢背後的核心因素,是高新技術對戰術的決定作用:據有關資料,憑藉強大的C4ISR9即指揮、控制、通信、情報、計算機、偵察、監視系統,美軍完成一個「發現—定位—瞄準—攻擊—評估」打擊鏈所需的時間,海灣戰爭時是100分鐘,科索沃戰爭時為40分鐘,阿富汗戰爭和伊拉克戰爭,平均在30分鐘以內,幾乎是發現即摧毀。這種超級戰術能力,必然地要在戰役和戰略的層次上顯現出來:一是使戰爭的整體進程大大加快,二是促使戰爭決策者依據這種快速打擊能力制訂戰爭計劃,而這又迫使戰爭實施者的軍人以更快的技術和戰術手段,實現決策者的意志。正反饋的結果,刺激著美國和西方軍事理論家,對現代戰爭中一些包含普遍性的特殊戰術、戰役實踐,升華到學術層面進行戰略放大,使之成為引領當代軍事發展的一種思想和潮流。受其影響,一些「志向遠大」、實力超強的國家,開始制訂驚世駭俗的計劃並用於更新自己的軍事學說,俄羅斯提出未來戰爭樣式是宇宙—空中—海上快速攻防,美國則喊出「一個小時打遍全球」的口號。(本文節選自《盛世狼煙:一個空軍上校的國防沉思錄》)

《盛世狼煙:一個空軍上校的國防沉思錄》

ISBN:978-7-5011-8730-0

戴旭 著

新華出版社 2020年1月

定價:68.00元

原文轉自:新華出版社

相關焦點

  • 盛世狼煙 一個空軍上校的國防沉思錄
    內容簡介《盛世狼煙》是一部軍事、政論文集,涵蓋國際、國內、政治、軍事,縱貫歷史、現實、未來,映襯出作者宏闊的視野和內在邏輯的嚴密。自古不能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不能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研究軍事理論的思路也一樣:有全局的觀點,才能看清局部;以歷史的眼光,才能眺望未來;以政治的角度,才能透析軍事。
  • 臺空軍又出事……臺退役空軍上校稱「可能和解放軍頻繁來臺有關」
    而另一邊,臺灣空軍則事故不斷,20天內接連發生兩起事故。11月17日,臺灣空軍主力部隊「第26作戰隊」隊長蔣正志上校駕駛的F-16戰鬥機,在17日晚間起飛2分鐘後突然失聯。在此之前,10月29日,臺灣空軍一架F-5E戰鬥機墜機,飛行員朱冠甍落海後搶救無效死亡。
  • 臺灣「國防大學」前教官:大陸機海戰術必能拖垮臺空軍戰力
    10月7日,臺灣防務部門負責人嚴德發曾表示,為應對解放軍在臺灣附近的動態,臺空軍今年已出動2197架次,耗費新臺幣255億(約人民幣59.79億)成本。面對如此咋舌花費,臺灣前「國防大學」戰爭學院教官、退役上校柯畊宇接受港媒採訪時稱,兩岸戰機數量懸殊,大陸近4000架、臺灣僅400架,只要大陸用「機海戰術」的消耗戰,勢必能拖垮空軍戰力。
  • 美軍上校女軍醫是運動達人,馬拉松已經滿足不了她,最愛鐵人三項
    2015年維吉尼亞州福爾斯徹奇國防健康總部聯合高級醫療領導人課程,2016年參加高級飛行外科醫生課程。2017年6月~2018年6月,擔任安德魯斯聯合基地第11醫療大隊指揮官。2017年在福爾斯徹奇國防衛生總部參加軍事衛生系統頂級課程。2018年6月至今,擔任俄亥俄州萊特-帕特森空軍基地空軍裝備司令部副醫務主任。
  • 美國空軍上校當上國民警衛隊司令,軍銜才晉升為準將,實為少見
    近期,美國伊利諾州國民警衛隊也被激活參與了平暴任務,該州的民兵司令官理察-尼利(Richard Neely)空軍準將也有了施展自己指揮管理才能的舞臺。理察-尼利擁有高級賽博空間技能章,看來曾經在美國空軍賽博司令部任職,以前是搞網絡戰的,不知道他離開電腦能不能管理好國民警衛隊員。從任期上講,理察-尼利是伊利諾州國民警衛隊第40任司令官了,有趣的是,2019年2月他還是一名空軍上校,但是在2月6日伊利諾州州長普利茨克(J.B.
  • 德軍的閃電戰為什麼能夠取得成功?
    閃電戰是二戰時期德軍經常使用的一種戰術,在戰爭的初期讓德軍的進攻勢如破竹,那麼閃電戰為什麼能取得成功呢?我們今天來詳細的分析一下。天下武功唯快不破,閃電戰就是要充分利用當時的新裝備,如飛機和坦克的速度優勢,來達到出其不意的效果。
  • 信仰沉思錄:求神的國和祂的義
    信仰沉思錄:求神的國和祂的義
  • 國防專刊|人民空軍71歲生日,東莞「老飛」鼓勵廣大青年為國防事業...
    71年前的今天,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領導機構在北京成立,空軍正式成為了人民解放軍的一個軍種。此後,一批又一批有志青年招飛入伍,苦練精飛,駕駛戰機轉戰南北。在這個屬於他們的日子裡,記者採訪了兩位東莞「老飛」(老飛行人員),聽他們回憶那些決勝空天、守衛祖國的日子。
  • 饒舌令《伊爾-76有點忙》生動講述中國空軍使命擔當
    人民網北京12月16日電 一部《伊爾-76有點忙》的饒舌令短片,生動講述了中國空軍執行國際人道主義救援任務的使命擔當。這是12月15日晚上,深圳衛視「決勝制高點」欄目的一大亮點。這個「巨無霸說」的饒舌令,讓新聞資訊進入一種新的演繹模式。 饒舌令《伊爾-76有點忙》,取材於「空軍發布」。
  • 《沉思錄》:看古羅馬「斜槓青年」,如何將哲學作為一種生活方式
    《沉思錄》作者:馬可·奧勒留 作為一個皇帝,思考人生顯然不是他的主要任務,但對於有使命的人來說,鞍馬勞頓之間堅持與自我對話並記錄好像是一件更有意義的事
  • 二戰德國的閃電戰橫掃歐洲,那如何擊敗閃電戰呢?
    二戰初期,納粹德國依靠閃電戰橫掃歐洲,一個多月拿下法國,不到半個月深入蘇聯境內三百多公裡,德軍不可戰勝的神話傳遍整個歐洲,那希特勒的閃電戰的本質是什麼,其核心在哪裡,他的命脈又在和何處。
  • 二戰中德軍閃電戰橫掃歐洲,日本為何不在中國戰場使用閃電戰?
    很多人認為,日本之所以沒有成功佔領中國,是因為沒有效仿德軍的閃電戰。而當我們了解二戰時日本軍隊的真實實力與處境後才會發現,適合德國軍隊的閃電戰其實並不適用於當時的日本軍隊。 一、二戰德軍展現的閃電戰巨大優勢 閃電戰又名閃擊戰,由德軍獨創,這種戰術會充分利用先進軍事裝備的快捷優勢,以突襲為主要取勝的手段,再藉助機械化的軍隊來迅速瓦解敵軍。所以,閃電戰最大的特點就是快速、奇襲和火力集中。
  • 《戰略思維:閃電戰》:硬核軍事戰略遊戲,完美再現德國閃電戰
    一天之內,他們佔領了波蘭的全境,改變了二戰之前的戰爭格局和軍事理論,這是一個偉大的壯舉。這段歷史,自然也是戰爭遊戲的好素材,現在,隨著主題的到來,閃電戰可以工作了,她是StarniGames生產和銷售二戰主題轉向策略遊戲《戰略思維:閃電戰》。
  • 磨礪心靈的正能量句子《沉思錄》:傾聽來自心靈的聲音和力量
    《沉思錄》,是古羅馬唯一一位哲學家皇帝馬可·奧勒留·安東尼所著。對此書,費迪曼曾這樣評價:「《沉思錄》有一種不可思議的魅力,它甜美、憂鬱和高貴。這部黃金之書以莊嚴不屈的精神負起做人的重荷,直接幫助人們去過更加美好的生活。」
  • 解密德國閃電戰:閃電戰並非完美的戰術,但它的意義我們需要了解
    閃電戰的成熟閃電戰在二戰時期有三個重要的要素:空軍、裝甲部隊和摩託化步兵。分別是閃電戰需要的火力支援、突擊部隊、後續擴大戰果的部隊。在一戰時期,西方列強在執行陸地作戰時主要還是在地面作戰,也就是炮兵和步兵離不開陸地,這使得炮火支援只能依賴於陸地炮兵的移動,火力支援十分低效,步兵依靠雙腿推進,速度十分緩慢。
  • 二戰軸心國三兄弟:為什麼日本連發動閃電戰的能力都沒有?
    要體現二戰德國和二戰日本的實力差異,我們舉一個例子就知道,那就是日本在東亞和東南亞,根本沒有能力發起閃電戰。雖然日本在二戰前中期推進速度很快,但是這跟德國的閃電戰完全是兩回事。 我們來看一下二戰期間的閃電戰究竟是什麼。 所謂閃電戰,是跟一戰時期的陣地戰完全不同的打法。基本的戰法是,首先利用空中力量進行突襲,端掉敵人的關鍵目標。在掌握制空權的前提下,再命令地面裝甲部隊發起突襲,快速向敵人的縱深位置進行穿插,合圍敵軍後將其殲滅。
  • 《戰略思維:閃電戰》:硬核的軍事策略遊戲,完美重現德國閃電戰
    特別感謝今日頭條遊戲頻道,提供的《戰略思維:閃電戰》遊戲激活碼。閃電戰·德國曾用一天時間馴服波蘭如果提起閃電戰這個詞彙,起源甚至可以追溯到英國人富勒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提出的關於機械化戰爭的理論。不過,要說起真正的實踐先行者,那必須還得是德國,正是他們用這種方式,挑起了第二次世界大戰。
  • 中國兵裝人工智慧產業落地長沙 湖南雲箭發力國防信息化建設
    華聲在線1月20日訊(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孟姣燕 通訊員 王愛國)搶抓人工智慧發展機遇,布局國防信息化建設。1月19日,在長沙召開的國防信息化技術研討及戰略聯盟籤約大會上,湖南雲箭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授牌成立,標誌著中國兵器裝備集團人工智慧產業正式落地長沙,湖南雲箭集團有限公司在國防信息化建設領域邁出關鍵一步。
  • 英國國防科技實驗室成立兵棋推演中心,主持開展「鷹勇士19」推演活動
    2019年12月,英國皇家空軍參加了「鷹勇士19」指揮控制兵棋推演演練活動。這次推演活動讓皇家空軍成為首個利用英國國防科技實驗室(Dstl)新兵棋推演中心的客戶。而新推演中心在之後一個月才宣布正式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