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學研究表明:班主任善用「南風效應」批評學生效果最顯著

2020-12-26 資深教師話教育

批評教育是挫折教育的一部分,如果運用得好,可以成為學生改正錯誤的契機,鍛鍊學生的抗挫能力。如果批評的手段不恰當,則會傷害學生的心靈,使學生產生逆反心理,從而故意和班主任搞對立。

那麼,如何批評學生才能讓他們心服口服呢?教育心理學研究表明:「南風效應」可以幫助人班主任批評學生時可獲得良好效果。那麼,什麼是「南風效應」呢?

法國作家拉·封丹曾寫過一則寓言,講的是北風和南風比威力,看誰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脫掉。北風首先來一個冷風凜凜、寒冷刺骨,結果行人為了抵禦北風的侵襲,便把大衣裹得緊緊的。南風則徐徐吹動,頓時風和日麗,行人因為覺得很暖和,所以開始解開紐扣,繼而脫掉大衣。結果很明顯,南風獲得了勝利。拉封丹這則寓意深刻的寓言後來成為社會心理學的一個概念,被稱之為「南風效應」、「南風法則」或「溫暖法則」等。

南風效應啟示我們,即使學生犯了錯,批評時也應該採取溫和的方式,而不是上去就暴風驟雨一頓批評,不講究時機和策略。

學生在違紀之後,往往有一個內疚、自責的時期,如果班主任能抓住這個時期進行「溫暖的批評」,效果一定好得多。批評首先要講究時機,學生剛剛闖禍之後不要立刻進行批評,因為他這時候可能還沒有來得及反思自己。這時候他要麼在想辦法逃避,要麼還在震驚和慌亂,要么正在想接下來的對策,短時間內他幾乎沒有時間自責。

所以批評學生至少要等違紀現象發生2兩小時之後,再進行批評教育,學生內心已經平靜下來,能在班主任的引導下反省自己的行為,進而內疚和自責,班主任再進行批評的時候,即使嚴厲一些,他也能夠體諒班主任的苦心,心服口服了。

除了要講究時機,還要根據「南風效應」講究以下批評策略:

一、由輕到重批評法

如果學生嚴重違紀,如打架鬥毆造成嚴重後果,批評時仍切記狂轟濫炸,要先從細枝末節入手,讓學生高度緊張的情緒完全放鬆之後,再循序漸進由次到主逐步深入到事件的核心,進行嚴厲批評。學生有了心理緩衝時間,就更容易接受老師的批評。

二、批評學生時儘量做到平等

有些班主任看到學生犯了錯誤,扣了本班的量化積分,影響了自己在學校領導心目中的形象,於是氣急敗壞,居高臨下地對學生一陣猛批。卻忽略了學生畢竟是未成年人,心智尚不成熟,犯錯誤自然是他們生活中的常態。

班主任批評學生時要有情感參與,批評之前要先和學生推心置腹的深談,像朋友一樣指出他們的不足,幫他們認識到自己行為出格之處,在他們在自己的引導下能學會自我反省,自發的改正錯誤。

相關焦點

  • 【教育心理學】南風效應:寬容比懲罰更有效
    今天我們一起學習的是心理學十大定律之「南風效應」。 「南風」效應也稱「南風」法則或「溫暖」效應,源自法國作家拉·封丹寫過的一則寓言: 北風和南風比威力,看誰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脫掉。北風首先來一個冷風凜凜、寒冷刺骨,結果行人為了抵禦北風的侵襲,便把大衣裹得緊緊的。
  • 實用|超限效應和南風效應——孩子逆反的原因與解藥
    家長很多時候會因孩子重複做錯某一件事情而頭疼,反覆批評,對孩子感到失望。而這個時候,孩子承受了超載的心理壓力,內心也從最開始的內疚不安發展為不耐煩,最後變成反感和討厭。斯賓塞的快樂教育從其教育原則上來說是以人為本的民主教育。
  • 面對不聽話的孩子,有三大誤區,善用智慧-教育的四大心理效應
    因此教育也包含智慧,因此家長不應反覆批評對孩子。2) 德西效應,動力制導應該避免方向錯誤在著名的德西實驗中,AB的兩組學生被要求解決難題,在第一階段,兩組學生正常地解決了問題,在第二階段,A小組被告知他們可以得到1美元的正確答案,而B小組沒有添加這個條件。
  • 教育專家提醒:班主任可以用「瓦拉赫效應」轉化後進生,效果顯著
    後進生轉化工作是班主任必須面對的問題,也是最讓人頭疼的事情。因為如今的孩子自小就沒有受到過什麼挫折教育,學習上不願吃苦,學習態度也不夠認真,轉化起來很難。但心理教育專家提醒我們:採用「瓦拉赫效應」來轉化後進生,成功率非常高。那麼什麼是「瓦拉赫效應」呢?
  • 利用心理學「框架效應」增強學生內驅力
    班主任需要在以下四方面進行修行:一要修智慧,班主任工作不是拼蠻力,而是需要一定的智慧深入學生的心田,有處理事件的機智與膽識和引導孩子規劃學習生涯的能力。二要修氣度,要有包容心和平常心,包容他們的缺點,分享他們的喜悅!三要修能力,向理論學習、實踐學習,更向學生學習。研究學生、研究課堂,從「過去的我」中獲得新生。
  • 班主任可以利用「反饋效應」提高學生自律性
    心理學上借用這一效應概念,用於說明學習者對自己學習結果的了解,而這種對結果的了解又起到了強化作用,促進學習者更加努力的學習,從而提高學習效率,心理學上把這種現象稱為「反饋效應」。舉一個生活中的例子,如果我們煞費苦心的為伴侶準備了一個驚喜,伴侶卻反應平平,一副無所謂的樣子,那麼以後你還會這麼費盡力氣地為他(她)準備驚喜嗎?
  • 班主任可以利用「模仿效應」提高學生自律性,減輕自己管理負擔
    比如性格幽默的班主任所帶的班級裡就會有許多「諧星」,性格嚴肅的班主任所帶的學生大多不愛高談闊論,而性格活潑的班主任身邊則經常會圍繞著一群嘰嘰喳喳,愛說愛鬧的學生。是的,青春期的學生還沒有完全實現自我意識,創造力也很弱,模仿別人是他們獲取經驗的重要途徑。
  • 睿智的家長用「南風」教育孩子,普通的家長用「北風」教育孩子
    ,南風效應一直是被大家推崇的教育方法,這種把尊重對方作為教育基礎的方法,往往能收到很好的效果,南風效應中,寒冷的北風採取了嚴酷的方法,希望逼迫行人脫掉外套,然而事與願違,人們迫於嚴寒,把衣服包裹得更加嚴實,而和煦的北風則用它的溫暖使人們主動解開了衣襟。
  • 【心理健康】父母必知的十大教育兒童心理學原理
    於是羅森塔爾教授得到了啟發,他想這種效應能不能也發生在人的身上呢?他來到了一所普通中學,在一個班裡隨便地走了一趟,然後就在學生名單上圈了幾個名字,告訴他們的老師說,這幾個學生智商很高,很聰明。過了一段時間,教授又來到這所中學,奇蹟又發生了,那幾個被他選出的學生現在真的成為了班上的佼佼者。
  • 新學期,你要當一個有勇有謀的班主任!
    今天,國內最著名的班主任、曾當班主任20年的陳宇老師分享了14個治班妙招,他對後進生、學困生的教育很有一手,也是「問題學生」教育的專家。 因此,班主任在與學生說話時,班主任要經常提醒自己:多用「我們」,實在需要特指學生時,也儘量改用「大家」這樣委婉的稱呼。
  • 學生遭老師狂風暴雨式批評,產生消極情緒怎麼辦?重視善後工作!
    #班級管理中,班主任對學生的批評在所難免,而且也很正常,只不過各自採用的方法不同而已,但最終目的是教育好學生。從心理學分析,人總是喜歡得到表揚,不喜歡受到批評。因而,無論班主任是和風細雨式地批評學生,還是暴風驟雨式地批評學生,只要是批評,即使學生當時心悅誠服地接受了教育,達到了一定的效果,但在不同程度上會產生些負效應。而這些負效應很有可能帶來某種消極的影響。這就要求班主任要及時做好批評的善後工作。
  • 以墊底辣妹教師和我的老師為例,闡述了南風效應的兩個注意事項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好教師會自覺或不自覺地使用南風效應。這種效應使他們相信每個孩子都是一個奇蹟,讓他們能找到每一個學生擺脫迷霧,找到自己的優勢;好老師是真誠的,總是相信每個孩子都是優秀的,所以他們可以有效地激發學生的信任,挖掘學生的內心驅動力,幫助學生向好的方向發展並朝著成功邁進。
  • 五大兒童心理學效應,你知道幾個?
    教育能夠影響人的一生,從選擇接受教育那一刻起,便有了不同的人生軌跡。許多老師或者家長為了教育學生教育孩子付出了大部分的精力,但收效甚微。究其原因是成人容易站在成人的高度看孩子,對於孩子的心理並不了解。把握這些常見的兒童心理學效應,對於教育孩子至關重要。
  • 這些冷門但十分實用心理學效應你知道幾個?
    1.遲延滿足效應發展心理學研究中有一個經典的實驗,稱為「遲延滿足」實驗。實驗者發給4歲被試兒童每人一顆好吃的軟糖,同時告訴孩子們:如果馬上吃,只能吃一顆;如果等20分鐘後再吃,就給吃兩顆。有的孩子急不可待,把糖馬上吃掉了;而另一些孩子則耐住性子、閉上眼睛或頭枕雙臂做睡覺狀,也有的孩子用自言自語或唱歌來轉移注意消磨時光以克制自己的欲望,從而獲得了更豐厚的報酬。研究人員進行了跟蹤觀察,發現那些以堅韌的毅力獲得兩顆軟糖的孩子,長到上中學時表現出較強的適應性、自信心和獨立自主精神;而那些經不住軟糖誘惑的孩子則往往屈服於壓力而逃避挑戰。
  • 「坐向效應」在班級管理中還有這種作用,班主任都應該了解一下
    不要和違紀學生面對面談話,班主任應該了解這個心理學原理。心理學揭示:人與人相對而坐準備談判或辯論時,會產生一種壓迫感,不自由感,這是有正面直視的視覺感受而造成的,這時即使不是有意凝視對方,強烈的視線也會具有一種直刺對方心裡的攻擊性,於是很容易引發激烈的論戰,有方向所產生的心理效應,在心理學上叫做「坐向效應」。
  • 認知心理學規律——助你家庭教育一臂之力
    鑑於此,我建議大家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要努力的提升每一位家長的理論水平,用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來教育我們的孩子,今天我們就從心理學的角度,認知一些心理學上面的規律,以期對我們今後的家庭教育有一些幫助,從而科學地引導孩子健康的成長。
  • 學生犯錯,老師避免「波紋效應」?掌握6點,對學生進行正確懲戒
    2018年9月,記者對2002名受訪者進行了一項調查中,77.9%的受訪者支持教師用適當的方式管教學生。大部分學生能接受罰抄課文,但不想被罰站,認為罰站有點丟臉;也不想在班裡被當眾批評,也丟臉,老師叫到辦公室裡批評比在班裡當眾批評好;認為叫家長是最「可怕」的,「在學校被批評一頓,回家還得被爸媽數落,爸媽數落比老師批評嚴厲得多。」其實都是因為青春期孩子的自尊心強,愛面子的心理特徵決定的。管教學生是一門藝術。
  • 十大心理學效應,拉開你與同齡人的差距
    為什麼自我暗示會有效果?「男女搭配,幹活不累」有沒有科學解釋?..... 人類社會的很多奇妙現象與行為均可歸結為人的心理活動,以及由此產生的行為,都可以通過心理學進行解釋。 今天為大家介紹 10 個心理學效應,讓你在生活中更「得心應手」!
  • 以墊底辣妹中的老師和我的老師為例,解讀南風效應的2點注意事項
    從心理學的角度考慮,好老師在有意無意中,都運用了「南風效應」。這種效應讓他們相信每一個孩子都是一個奇蹟,讓他們能夠發現每一個學生撥開迷霧發現自己身上的優點;好老師都是真誠、且始終相信每一個孩子都是優秀的,所以能夠有效地激發出學生的信心,挖掘出學生的內在驅動力,幫助學生向好的方向發展,並走向成功。
  • 世界上最偉大的四大教育法則(建議收藏)
    因此要培養孩子超強的學習能力,一定要培養孩子對於世界的好奇心,讓他仔細觀察生活,用興趣來作為他學習的老師。 這樣的孩子會在未來的人生道路上做個明亮之星,不斷對工作有新創見和新靈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