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你不要心存僥倖,欠下的遲早是要還的

2020-12-12 冬青信箱

無論我們在學習中還是在生活中,都不可避免心存僥倖。但是生活不會騙你,你雖然逃過一劫,但是日後的日子會讓你償還。

與其僥倖日後償還,還不如現在好好的做好這件事情。

有一個小偷小的時候偷很少的東西,她的媽媽誇讚他。他也覺得偷東西是對的,他很僥倖,沒有被警察抓住。時間久了,他偷的東西越來越多,有一天他被警察抓住,於是他就吃上了牢飯。她的媽媽去看他,他就假裝要跟媽媽說悄悄話,然後就把他媽媽的耳朵咬了下來。他怪她的媽媽沒有在他小的時候,好好的教導他,偷東西是不對的。我們生而為人應該自己對自己負責,不能指望別人對自己負責。還有這個小偷的媽媽並不是一個好媽媽。

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

在生活中,你是否看見過闖紅燈的人?你是否看見過酒駕的人?你是否看見過違反其他交通規則的人?

那些人最後都怎麼了?他們要麼交了罰款,要麼吊銷了執照,要麼出了車禍。大部分人都是落得個此下場。這些壞習慣影響著你,並持續下去,總有一天你就會被這壞習慣左右。

如果你說自己是一個普通人,那麼你應該要好好遵守規則。國有國法,家有家規。如果你說自己是一個聰明人,那麼你更應該要好好遵守規則。因為聰明反被聰明誤。

人在做,天在看。我們知道天上沒有神仙,所以天不知道,我們幹了什麼。但是,現在科技那麼發達。你幹的偷雞摸狗之事,有一天會被監控所暴露。

總之,你欠下的總有一天是要還的,有些不好的事情你做了,但還沒有到那個時候,只是現在你還不知道你會承受什麼後果。做一個善良的人,做一個遵紀守法的人,是很有必要的。

相關焦點

  • 千萬不要心存僥倖
    一、相信因果,不要心存僥倖佛陀在《增支部》中說:「諸比庫,無有此事,絕不可能,若身惡行、語惡行、意惡行能產生可愛、可樂、可意的果報,無有此事!」這世上沒有無因之果,也沒有無果之因。種什麼因得什麼果,所以一切都早已註定了因果之間的關係。
  • 出來混遲早都是要還的!駕駛違規車輛上路,千萬不要心存僥倖
    6月17日,在柳州市「五車整治工作領導小區統一部署下,全市各城區再次開展了集中整治行動,根據各自轄區特點,在「五車」多發路段開展了定點值守、路面巡查等方式,遏制「五車」亂象。其中,有一輛白色車廂的快遞車比較「惹眼」,這輛車是在送快遞途中被攔下的。執法人員檢查發現,其備案證是2019年的。 據執法人員介紹,最近國內電商在搞「618」促銷快遞多,各家快遞公司抱著僥倖心理,證件過期的、還沒辦證的快遞車,統統都「安排上了」。其實管理部門每年給各快遞公司分配了一定的指標,超標多買的車輛是不能辦理備案手續的。
  • 不要存僥倖心理,是你這輩子最大的僥倖
    1、不要在迷茫的時候,選擇輕鬆的道路。正因為不知道要做什麼,才應該去做難一點事情。簡單的路大家都可以走,走出來以後發現對自己無用。4、不要自己做出決定的後,把責任推給別人。作為一個成年人,要有自己的擔當。做出決定以後,如果真的是自己的決定導致不好的結果,那自己就要擔起責任。人而無信,不知其可!
  • 【微廉課第九期】心存僥倖終究成為不幸
    縱觀落馬貪官,大多數敗在了僥倖心理上。他們自認為老謀深算、「技高一籌」,自己各方面考慮周全,安排細緻妥當,除你知我知之外便無人知曉,以各種方式搞貪汙受賄、巧取豪奪、權錢交易,可最終都逃不脫法紀的大網。黨員幹部肩擔職責,手握公權,少數黨員幹部自恃位高權重,無人猜疑,抱著就冒一次險的僥倖心理,突破理智、道德乃至黨紀國法的防線,因心存僥倖賭上政治前途和一生的事業,最終落得傷痕累累,身敗名裂,傾家蕩產。
  • 《資治通鑑》|心存僥倖是最大的禍根:它會讓你的人生跌入谷底
    心存僥倖,是寄託於概率事件幸運地落到自己頭上。小事情可以玩個心跳,成不成影響不大;大的事情就不能心存僥倖了,因為一旦不幸落在自己頭上,可能就此落入深淵,翻身也上不了岸了。小人物心存僥倖的不良後果只會讓自己的生活陷入糟糕的境地;大人物心存僥倖的不良後果則會影響大多數人的命運。《資治通鑑》裡就記載著這樣的小故事。
  • 交警提醒不要心存僥倖
    酒駕被查後,少數酒司機心存僥倖,甩鍋的理由層出不窮,漱口水、蛋黃派、啤酒鴨……這些用品或食物都成了酒駕司機的「擋箭牌」,想耍小聰明,交警可不會上當。11月22日安徽交警部門公布了多個案例,提醒酒司機不要想矇混過關。
  • 清風時評丨心存僥倖終不幸
    對於自己的違紀違法問題,陳榮富曾兩次徘徊在紀委監委門口,卻因心存僥倖沒有主動投案。然而,紙終究包不住火,陳榮富最終被開除黨籍、開除公職,並因受賄罪被判處有期徒刑3年6個月,處罰金人民幣25萬元。對於主動投案者,紀律處分條例和監察法分別有著「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分」「在移送人民檢察院時提出從寬處罰的建議」等明確規定。
  • 領導幹部:常懷敬畏之心 勿存僥倖之心
    領導幹部:常懷敬畏之心 勿存僥倖之心 2020-12-12 17: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心存僥倖 必遭不幸
    不少人由於心存僥倖,認為自己會開車,只要不被交警查到,無證駕駛是沒有關係的。 在此,敦煌公安交警奉勸沒有取得駕駛證的朋友,為了自己和別人的安全,請不要無證駕駛。
  • 心存僥倖闖紅燈 車毀人傷還負全責
    嶽陽廣電全媒體訊(記者:餘瀅)路面車輛較少時,經常有一些交通安全意識淡薄的電動車司機,心存僥倖的闖紅燈通行,殊不知這樣的行為存在極大的安全隱患。近日,雲溪區就發生了一起電動車闖紅燈的交通事故,路口的監控剛好記錄下了全過程。
  • 執法||都是僥倖惹的禍?無證網約車遇上交通執法人,「心存僥倖...
    無證網約車遇上交通執法人,「心存僥倖」難逃被查的「命中注定」…… 2020-11-10 18: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一次心存僥倖的事件
    僥倖成功是偶然的,它成功的概率十分的小,就像天上掉隕石砸中人一樣,惰性是每一個都有的,要克服它是比較困難的,在我的生活中就發生過僥倖的事件,至今想來都記憶猶新。他們給我們留了一大堆的作業,數學兩張卷子,英語要背誦課文……尤其是語文老師,上午課堂聽寫錯一個字的,要被罰抄整句十遍,我錯了八個,就要寫八十個句子,天啊,我本身書寫就慢,抄寫八十句,這難道不是對我的折磨嗎?
  • 「心存僥倖」引來的家庭悲劇!
    為了您和家人、以及鄰裡的生命安全 千萬千萬千萬 不要將電動自行車停放在室內 然而,在蜀黍的再三強調下 仍發生一起讓人惋惜的 電動自行車火災事故 朝陽區「9·4」電動自行車火災事故 2020年9月4日5時許,王某
  • 心存僥倖,債主討「舊債」 ,虛假訴訟,伸手必被「斬」!
    心存僥倖,債主討「舊債」 ,虛假訴訟,伸手必被「斬」!到了2020年,被告和她的丈夫離婚了,她的前夫拿著這張借條找到了原告,要求原告向法院起訴被告,原告也是一時心存僥倖,頭腦昏了,向法院提交了訴狀……
  • 過來人提醒:婚姻中永遠不要懷揣僥倖,心存僥倖,就是最大的不幸
    下班回來後,發現被單上有一小塊紅色印記,我原本還擔心是不是老公手指被劃破了?沒想到走近一看,嚇了一跳!真相竟遠遠超乎我的預料……我們真的很愛彼此,我也一直堅信像電視劇裡的背叛橋段不會出現在我們身上,可現實終究還是殘忍的,心存僥倖,就是最大的不幸……那天,下班回來,我看到被單上有紅色印記,原本還在擔心他是不是手指劃破了,沒想到走近一看,竟是唇印,我忐忑不安地等老公回來,和他攤牌,他滿臉慌亂,跪下向我認錯,說他前任來家裡找過他……我愣在原地,沒哭,顫抖著拿了一包紙巾,獨自來到臥室,把門反鎖
  • 【一線微觀】心存僥倖的代價——「黑校車」被罰20000元!
    【一線微觀】心存僥倖的代價——「黑校車」被罰20000元!另外,此車還涉嫌使用未取得校車標牌的車輛提供校車服務,根據《校車安全管理條例》第四十五條第一款,處以罰款2萬元,扣留機動車。下一步,大城交警將持續開展校車交通安全隱患整治行動,確保孩子平平安安上下學。
  • 心存僥倖者,怎麼會"神不知鬼不覺"?
    此次通報的10起問題涉及違規宴請、公款報銷個人費用等多個方面,違規者雖病症不一,卻有相同的病灶——心存僥倖。 觀念錯位就會行為越位,心存僥倖早晚必遭不幸。 現實生活中,僥倖心理較為常見。深夜駕車,見四下無人,覺得可能不會被發現,就闖了紅燈;安全生產,認為偶爾違反操作規程問題不大,也就違了;工作日裡,覺得小酌幾杯無關緊要,便「揮茲一觴」了。
  • 男子心存僥倖,違規運載無證生豬被處罰!
    男子心存僥倖,違規運載無證生豬被處罰!男子心存僥倖,違規運載無證生豬被處罰!》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請不要心存僥倖!
    每一起事故都伴隨著交通違法行為的發生,希望廣大的交通參與者,為了他人和自身的生命財產安全,請自覺遵守交通規則,同時也不要將機動車交給未成年人駕駛,尊重法律,尊重生命!4月23日下午,宣恩縣公安局交警大隊城區中隊在黃河溝路口處執勤時,趙某駕駛一輛號牌為鄂Q5***7的三輪貨運摩託車載一名乘客且非法改裝,被執勤民警當場查獲。
  • 火丁教育丨父母心存僥倖,是孩子最大的不幸
    孩子生病,著急上火,恨不能變成神醫;孩子磕磕碰碰,做父母的疼在心裡;孩子開心,父母更開心……但新聞中時常有因為父母「心大」,導致孩子無辜受傷甚至離開人世的事件。曾經臺灣發生了一件事情,一場車禍造成一名不滿周歲的男嬰死亡,儘管其父母早已認識到嬰幼兒乘車必須乘坐兒童安全座椅,但僅因孩子不願意坐、會哭鬧等原因,這對父母一時心軟,存了僥倖,媽媽就抱著他坐車,結果發生了悲劇。夫妻保住了性命,但愛子卻從此離開母親的雙手,母親在責怪肇事者的同時,亦深深自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