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氏特色正骨·接骨愈傷膏傳承人李奇今入庫《中國傳承人才智庫》

2021-01-09 網易

2020-12-09 16:35:34 來源: 中鄉網

舉報

   2020年11月30日,經非遺和傳統文化傳承專委會召開專家組評審會議,一致認同河南省平輿縣李奇今同志申報的「李氏特色正骨·接骨愈傷膏」具有非遺和傳統文化傳承價值,並向中國傳承人網、中國鄉土文化網《中國傳承·人才智庫》推薦入庫。經審核完全符合入庫標準,準許入庫,授予受國家知識版權保護的非遺和傳統文化《中國傳承·人才智庫》認證入庫榮譽證書和「中國傳承人」榮譽徽章。

  

  

  

   中醫正骨診療及藥物應用在我國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據史料記載,東漢名醫扁鵲就採用中醫正骨手法及外敷內服療法。李氏特色與接骨愈傷膏項目是由傳承人李奇今祖上獨創,即源於古法而不泥於古法,臨床操作能應手取效,實現了「法使患者人不覺,患者知痛骨已攏」的神奇效果。對位後,及時外敷「接骨愈傷膏」,加板固定,定期複查,直至患者完全康復。迄今已有120多年歷史。

  

   據了解,李奇今,出生於1954年10月,河南省平輿縣人,李氏特色正骨·接骨愈傷膏傳承人,主任醫師,研究員,高級正骨師,中國骨傷科學會會員,中國人才研究會骨傷科學會副會長,中國詩詞研究會員,世界詩詞協會副會長,3-6屆縣政協常委,第四代李氏特色正骨傳承人。李奇今出生於中醫世家,傳至李奇今已是第四代,李奇今之祖父母,父親李俊德皆為豫東南名老中醫,以中醫特色正骨及研製的李氏接骨愈傷膏外敷藥物實施正骨診療而立身。李奇今師承其父親李俊德先生,其父在李奇今幼時便開始教授他中醫基礎知識,後又將祖傳的中醫特色正骨以及李氏特色正骨·接骨愈傷膏傳承於他。李奇今長期致力於骨傷科臨床和理論研究,形成獨特的一套傷科診療術,嫻熟而獨特的正骨手法與用藥,對治療骨折、骨不連接、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症、關節後遺症、骨壞死、風寒溼、關節痛等均有獨特療效。治癒跌損傷殘成千上萬,受到患者廣泛好評。且在他的努力之下,李氏特色正骨·接骨愈傷膏成功申報市、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並獲得「河南老字號」榮譽。

  

  

  

   為將祖傳的中醫特色正骨以及自己的所學繼續傳承和發揚,李奇今在省與國家級雜誌發表學術論文145篇,三項發明專利,著有《正骨實踐錄》、《疑難雜症治驗》、《李奇今格言集錦》、《李奇今詩詞選》等專著。李奇今在掌握其祖傳李氏特色正骨·接骨愈傷膏並取得一定成就之後,他在中醫方面的研究與探索並未停止,而是一直致力於中醫藥方面的研究與開發,付出是有收穫的,他獲科研成果29項,獲河南省自然科學優秀論文獎二項,獲中國傳統醫學優秀成果獎三項,獲世界中醫藥開發聯合會和世界醫藥鑑定中心金獎,獲聯合國(TIPS)技術信息促進系統中國國家分部「發明創新科技之星」獎,填補了中醫藥在聯合國的空白。曾四次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和重點表彰併合影留念。其事跡不僅被載入《世界名人錄》、《世界名人辭海》等書籍,還被中央電臺、中央電視臺、河南日報、河南電視臺、時代青年、青年導報等15家新聞單位進行報導。

  

  

  

  

   《中國傳承·人才智庫》入庫還在火熱進行中,期待您的申報!讓我們一起為非遺和傳統文化傳承助力助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詩詞文化傳播」傳承人畢玉玲成功入庫《中國傳承人才智庫》
    2020年09月15日,經非遺和傳統文化傳承專委會召開專家組評審會議,一致認同山東省濟南市畢玉玲同志申報的「詩詞文化傳播」具有非遺和傳統文化傳承價值,並向中國傳承人網、中國鄉土文化網《中國傳承·人才智庫》推薦入庫。
  • 「七星雙刀武術」傳承人杜月英成功入庫《中國傳承人才智庫》
    2020年05月08日,經非遺和傳統文化傳承專委會召開專家組評審會議,一致認同山東省青島市杜月英同志申報的「七星雙刀武術」具有非遺和傳統文化傳承價值,並向中國傳承人網、中國鄉土文化網《中國傳承·人才智庫》推薦入庫。
  • 驅病苦 濟眾生 訪天津大韓莊楊氏正骨療法傳承人楊久純、楊久廣
    楊紹榮先生祖傳接骨秘方膏  楊院長的小兒子楊喜富抽空介紹說,這樣嚴重的骨折病人,我們診所天天有,都司空見慣了,比這嚴重的粉碎性骨折,也是運用楊氏正骨的手法復位。  原國家衛生部副部長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局長 世界中醫聯合會主席佘靜(右二)  中國醫藥教育協會會長黃正明(右三) 天津市政協原副主席曹秀榮(左二)  會見楊氏正骨傳承人楊久純、楊久廣先生
  • 「中國傳承人才智庫」師厚貞傳統武術江蘇省
    本欄目訊:2020年04月24日,經非遺和傳統文化傳承專委會召開專家組評審會議,一致認同江蘇省徐州市師厚貞同志申報的「形意拳」具有非遺和傳統文化傳承價值,並向中國傳承人網、中國鄉土文化網《中國傳承·人才智庫》推薦入庫。
  • 能子先生你真能—塗方禹入庫《中國傳承·人才智庫》
    系天柱山道醫武學第一代傳承人、武當玄武派內家拳第十五代傳人、中國道教龍虎山正一天師道羅字輩66代弟子、國際道醫學會聯盟會主席、天柱山道醫武文化協會會長、香港國際能子道醫武文化學院院長、安徽省潛山市道教協會副會長,能子灸道、能子針道、能子武道、能子丹道、能子炁道等首創人。
  • 徐氏正骨:家風成就老字號 將中醫正骨推向世界
    【編者按】近日,在山東省商務廳公布的第三批「山東老字號」企業中濱州市有5家企業入選,「老字號」的入選為我市商業品牌宣傳提供了良好的契機,這些老字號承載著中國傳統商業文化的精髓,具有獨特的人文魅力。「誠信濱州·百年老號」尋訪:家風成就徐氏正骨老字號徐氏正骨第三代傳人徐長軍院長徐成林老先生照片與患者贈送的錦旗徐長軍院長為患者檢查藥房醫生在整理特色膏藥大眾網濱州3月6日訊(記者 紀學敏 盧志強 季青雲)3月4日,大眾網尋訪老字號的濱州故事來到了霑化徐澤三正骨醫院
  • 走進平樂正骨正元堂
    平樂郭氏正骨,傳承二百餘年,及至吾輩,已逾六世。先祖憫懷蒼生,信守仁德,貧富貴賤,一以待之。餘懸壺,八十載,持己修心,無欲無求,唯遵祖訓,不苟纖毫。吾孫芫沅,聰慧仁厚,幼蒙家學,矢志濟世,行道至今,不改初衷。今贈『正元』,以為堂號,冀夕惕若厲,光祖之業,恢弘深邃,造福桑梓。平樂正骨郭氏正元堂門頭。
  • 長沙建成14個名老中醫傳承工作室 培養187名傳承人
    20位在群眾中享有盛譽、在同行中得到公認的中醫名師,接受傳承人遞交的拜師帖。   現場:20位知名中醫專家收徒   古樂聲中,中醫名師身著傳統漢服端坐於太師椅上,傳承人列隊向老師遞交拜師帖、敬茶,接受老師贈與的中醫典籍。
  • 平樂郭氏正骨傳承人籤約進駐
    當天,平樂郭氏正骨第七代傳承人郭豔幸教授、趙慶安教授正式籤約羅湖醫院集團羅湖區中醫院(上海中醫藥大學深圳醫院),標誌著在國內外「骨關節疾病」診療領域具有廣泛影響力的「洛陽平樂郭氏正骨」學派傳承人正式進駐羅湖區中醫院。
  • 「城市紀事」曹氏中醫正骨——仁心仁術救死扶傷
    曹氏中醫正骨法又稱「曹氏接骨法」,是流行於會寧地區最具代表性的民間傳統中醫骨傷療法,有明確傳承譜系的歷史已有一百多年。曹氏中醫正骨法省級非遺傳承人曹緒明告訴記者:「以前,『小病扛,大病熬』是多數貧困群眾的選擇。
  • 一代宗師《中醫特色流派》欄目:孟河醫派傳承人申春悌的傳承之路
    近日,一代宗師與《中國中醫藥報》共同創辦的《中醫特色流派》專欄欄目組走進常州市中醫醫院,拜訪「孟河醫派」第四代傳承人申春悌教授。 中醫學界流傳有一句話:「吳中名醫甲天下,孟河名醫冠吳中。」說的就是明末清初緣起於江蘇常州孟河的孟河醫派。自明朝末年到民國的三百餘年,孟河兩岸,醫藥興盛,名醫輩出。
  • 民生智庫 | 重磅發布!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發展現狀調研報告
    為全面客觀地了解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基本情況、傳承方式、面臨的困境等,民生智庫聯合中國中小商業企業協會開展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發展現狀調研」,圍繞傳統技藝與產業化、傳承與品牌、人才與工匠等話題進行深度探討,提供專業、權威的數據支撐和理論借鑑,實現新時代下非遺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 百年傳承 鐵氏正骨推拿按摩正式開業
    隨著社會壓力越來越大,生活節奏也越來越快,人們身體業發出了種種警告,為了節約時間和治療成本,通過傳統中醫正骨技術就可以對一些疾病症狀有效減輕,而且還有改善體質的功能。      恪守匠心精神  致力於中醫正骨技術傳承      中醫正骨學,源遠流長。
  • 《正骨》:正人正心,傳承的是中華民族的「德、仁、義」
    《正骨》這部影片,演繹的就是抗日戰爭時期,一個醫學世家不屈從於日本軍人的淫威,以浩然正氣傳承著中華民族的「德、仁、義」。正骨, 正骨 ,先正己骨,以正他人之骨!清平郭氏正骨,醫術精湛,造福四方。金字招牌,遠近聞名。
  • 薛氏正骨:百年正骨,以德書「正」
    滎陽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獎牌 2017年,薛氏正骨第15代傳人薛冰正式成立滎陽薛氏醫院,標誌著以百年品牌「薛氏正骨」為核心的滎陽中西醫特色骨科專科醫院正式誕生,也標誌著
  • 揭秘丨郭氏正骨傳承兩百餘年,其究竟有何不同?
    洛陽郭氏正骨起源於公園1796年,由洛陽市平樂鎮郭氏家族一脈傳承,至今已有220餘年,是歷史悠久的中醫骨病治療流派,以中醫傳統手法正骨為主,輔以祖傳膏藥,湯藥,小夾板等,一直以來平樂郭氏正骨以效果明顯,醫德高尚享譽河洛。那麼,洛陽平樂郭氏正骨究竟有著怎樣的傳奇歷史呢?
  • 第二屆中國最美手藝人榜樣人物評選活動正式開啟,誠邀你參加!
    為推進中國傳統民間手工藝的弘揚和發展,提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影響力,傳播中華民族的傳承精神,特持續推出第二屆「中國最美手藝人榜樣人物」評選活動。 凡是達到規定票數將獲得500元傳承商城代金券+榮譽證書+一帶一路會員證 2、前三名將免費2950元收錄入庫《中國傳承 人才智庫》,達到規定票數的中國最美手藝人減半價收錄入庫《中國傳承 人才智庫》。
  • 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的理與路
    科學把握中國特色新型智庫的建設狀況,形成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的理論自覺,探索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的實踐進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缺乏「卓越智庫」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中國智庫建設。2013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對建設中國特色智庫作出重要批示。
  • 特色:百年大竹老拱橋·雞八塊,吃了還想吃!
    他剛剛成功申報了中國傳承人,現在又參加了中華大廚榜樣人物評選活動,他想把他的百年大竹老拱橋·雞八塊做成全國有影響的特色名小吃,通過《傳承商城》讓全國的老百姓都能吃上他的這道美味佳餚,這就是他的願望。鄧剛,生於1970年12月,達州市大竹縣人,大竹老拱橋·雞八塊製作技藝傳承人,大竹老拱橋·撻撻面傳統技藝傳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