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男人比女人更需要得到伴侶的愛
2005年,荷蘭蒂爾堡大學和屯特大學的心理學研究人員Geertje van Daalen,Karin Sanders和Tineke M. Willemsen對459名活躍在職場的男女進行心理測試時發現:男人主要依靠妻子提供情感支持,而女人比男人獲得更多婚姻以外社交圈的情感支持[1]。
數據結果如上圖所示:職場男性30%的情感支持來自於妻子,而職場女性只有28%來自於丈夫[1]。
這個實驗揭示了男性在退休前比女性更需要伴侶的愛,那退休之後呢?當步入老年後,是男性更需要從婚姻中獲取愛,還是女性呢?
為了解答這個問題,我們參考了美國貝勒大學(Baylor University)心理學研究人員關於婚姻質量對中老年人生理、心理影響的最新研究成果,在本文中為讀者們解讀婚姻對人生影響的奧秘。
通過本文,讀者們將了解到如下心理學信息和知識:
婚姻質量的分類標準、方法;婚姻質量有哪4種類型;4種類型的婚姻分別對中老年男性和女性的生理、心理影響;缺乏情感支持的緊張婚姻對中老年男性的負面影響大於女性;中老年男性從良好的婚姻關係中獲得的幸福感高於女性。全文共計四千餘字,預計閱讀時間約3分鐘。
研究背景:採集上千名研究對象5年內的心理數據
貝勒大學(Baylor University)的心理學研究人員Yingling Liu和芝加哥大學(University of Chicago)的Laura Upenieks在2020年的最新心理學研究中對1250名年齡在57-85歲的已婚中老年人進行了心理數據分析。具體而言,研究人員採集了參與者在2005-2006年以及2010-2011年的心理學調查問卷,篩選出在這兩個時間段均保持同一段婚姻的參與者作為研究對象,探究婚姻對老年男性和女性的心理、生理健康影響[2]。
該項研究成果於2020年10月27日發表在期刊Research on Aging(文獻截圖如上)。
婚姻質量的分類標準及4種分類概述
Yingling Liu和Laura Upenieks認為婚姻質量可以分為不同等級,不同的婚姻質量對人們會產生不同的影響。因此,為了研究婚姻對身心健康的影響,Liu和Upenieks在研究中分析了不同質量的婚姻分別對中老年男女產生的影響。
密西根州立大學(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的心理學研究人員Ning Hsieh和Louise Hawkley在2017年的心理學研究中將婚姻的動態(marital dynamics)分為兩類,並依據這兩種婚姻動態的程度水平不同,將婚姻的質量分為了4種類型[3]。
該項研究成果於2018年發表於期刊Journal of Social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文獻截圖見上圖。
婚姻質量的分類標準Ning Hsieh和Louise Hawkley將婚姻的動態分為了以下兩種類型,並以此作為婚姻質量分類的標準。
1. 支持(support)
支持是指婚姻中任何能夠促進夫妻身心健康的互動。例如,妻子可以計劃全家人的飲食,並限制購買垃圾食品以鼓勵丈夫健康飲食;同樣,丈夫可以做家務,以減輕妻子在家庭裡的負擔,並陪伴妻子減輕焦慮情緒[3]。
2. 壓力(strain)
壓力是指婚姻中損害夫妻身體或心理健康的互動。在婚姻中,往往很小的對抗也會給夫妻雙方帶來極大的壓力和負擔。在長久的婚姻中,伴侶的嘮叨和抱怨是婚姻緊張的主要根源,矛盾會讓伴侶處於壓抑的焦慮中,對身心產生負面影響[3]。
婚姻質量的4種分類
根據「支持」和「壓力」這兩個婚姻動態類型,Ning Hsieh和Louise Hawkley根據支持和壓力的程度高低將婚姻分為了以下4個類型:
1. 支持型婚姻(Supportive marriages)
支持型婚姻是指婚姻中夫妻給予對方的支持程度高,壓力強度小。通常,夫妻雙方相互支持,遇到矛盾會妥善處理,對彼此的嘮叨和指責較少。
2. 矛盾型婚姻(Ambivalent marriages)
矛盾型婚姻是指在婚姻中,夫妻給予對方的支持和壓力的程度都很大。通常,伴侶間在情感上相互依賴,但同時也經常陷入爭吵和抱怨的狀態,在婚姻中積極和消極的互動都很常見,而且總是很激烈。
3. 冷漠型婚姻(Indifferent marriages)
冷漠型婚姻是指婚姻中夫妻間的支持和壓力程度都很低。夫妻雙方沒有積極和消極的互動,互不理睬。但通常,他們會以夫妻的身份參加社交活動,但私下大多過著彼此獨立的生活。
4. 厭惡型婚姻(Aversive marriages)
厭惡型婚姻是指婚姻中夫妻間的支持程度較低,但壓力強度很大。處於這種類型婚姻中的夫妻通常會經歷不斷的爭吵、嘮叨、抱怨,很少有積極互動。
4種婚姻質量分別對男女身心健康產生的影響
Yingling Liu和Laura Upenieks在實驗中發現,4種不同質量的婚姻對夫妻的抑鬱症狀、幸福感獲得、身體健康狀況產生不同影響[3],詳細結果如下分析。
抑鬱症狀(Depressive Symptoms)對比:男人比女人承壓能力弱1. 數據分析
如圖1所示,平均而言,女性在婚姻中產生抑鬱症狀的風險高於男性;具體而言,無論男性還是女性,支持型婚姻(Supportive marriages)對誘導夫妻產生抑鬱症狀的概率都最低;厭惡型婚姻(Aversive marriages)最容易引發夫妻產生抑鬱症狀。
對比男性和女性的數據可以發現(如圖1所示):在支持型婚姻(Supportive marriages)中,男性患抑鬱症狀的程度(1.86)低於女性(1.91);在矛盾型婚姻(Ambivalent marriages)中,男性患抑鬱症狀的程度(1.89)高於女性(1.86)[3]。
2. 原因分析
支持型婚姻和矛盾型婚姻的共同點是夫妻的支持程度很高,但支持型婚姻中壓力強度遠低於矛盾型婚姻中的壓力強度。而男人在支持型婚姻中面臨抑鬱的風險低於女性,在矛盾型婚姻中高於女性,這說明在相同程度的婚姻支持中,男人比女人更難承受壓力,也就是說,男人對婚姻中的壓力感知能力更敏感,承壓能力更弱。
因此,壓力大的婚姻使中老年男性比女性更容易產生抑鬱症狀。
婚姻幸福感對比:婚姻讓男人更幸福1. 數據分析
如圖2所示,整體而言,處於任何一種婚姻質量狀態的男性都比女性更幸福。尤其是在支持型婚姻(Supportive marriages)中,男性感到特別幸福的概率為0.2,高於女性的0.18;在最為消極的厭惡型婚姻(Aversive marriages)中,男性(0.1)的幸福概率也高於女性(0.06)[3]。
2. 原因分析
從圖2中可以看到,擁有婚姻的男性比女性更為快樂和幸福,哪怕婚姻質量並不高(如厭惡型婚姻),男人也比女人更能從婚姻中體會到幸福感。
因此,從幸福感的角度而言,中老年男性比女性更需要婚姻,哪怕是質量不高的婚姻。
身體健康狀況對比:伴侶的支持讓男人的身體更健康1. 數據分析
如圖3所示,平均而言,女性的身體健康狀況高於男性。對比4種婚姻質量對男性身體時可以發現,擁有支持型婚姻(Supportive marriages)和矛盾型婚姻(Ambivalent marriages)的男性比處於厭惡型婚姻(Aversive marriages)和冷漠型婚姻(Indifferent marriages)的男性更健康[3]。
2. 原因分析
在支持型婚姻和矛盾型婚姻中,妻子給男性都提供了較高的支持程度,而厭惡型婚姻和冷漠型婚姻中,支持程度較低。從圖3的結論中我們可以分析出:妻子的支持對男性的身體健康有著顯著的積極作用,當失去妻子的關注和支持後,男性的身體健康更容易出問題。
因此,男人的身體健康更需要妻子的支持和呵護。
總結:能得到妻子支持的中老年男性更幸福,身體更健康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可以看到4種婚姻質量類型對中老年男女的身心健康會產生不同的影響。
針對中老年男性而言,我們可以發現:男人從優質的婚姻中得到了妻子的全力支持和照顧,因此身體健康狀況明顯好於缺少支持的婚姻類型;而無論是哪種婚姻質量,中老年男性比女性更能從婚姻中體會到心理上的幸福感。
因此,中老年男性(實驗中是57歲之後的男性)比女性更能從婚姻中獲利,得到更高的幸福感和享受更好的健康身體。
寫在最後:1加1大於2,男人比女人更依賴婚姻
本文重點分析了57歲之後男女的身心健康受婚姻質量的影響程度,結合文章開篇提到的在職已婚男女對婚姻的情感需求狀況,我們可以得出結論:在一生中,男人比女人更需要婚姻,更需要得到伴侶的支持。
很多人都說,男人就像小孩兒。經過本文的分析,從婚姻這個角度而言似乎此話不假。男人更需要妻子提供情感支持,也更需要妻子的照顧,失去了妻子支持的男性往往在生活中承受著更大的壓力,患抑鬱症的風險顯著攀升,同時身體健康狀況也急劇下降。優質的婚姻讓男性更幸福也更健康。
1加1不等於2,這在數學邏輯裡是不成立的不等式,但放在夫妻相處之道上,可能恰如其分。優質的婚姻讓人生變得更加豐富,劣質的婚姻讓人生充滿懸疑。
希望藉以本文,能讓處於婚姻或者還未步入婚姻的讀者們能夠規劃或總結一下自己理想中的婚姻,和你的另一半一起,計算出1+1>2的人生。
參考文獻
[1] Van Daalen, G., Sanders, K., & Willemsen, T. M. (2005). Sources of Social Support as Predictors of Health,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and Life Satisfaction Among Dutch Male and Female Dual-Earners. Women & Health, 41(2), 43–62.
[2] Liu, Y., & Upenieks, L. (2020). Marital Quality and Well-Being Among Older Adults: A Typology of Supportive, Aversive, Indifferent, and Ambivalent Marriages. Research on Aging, 016402752096914.
[3] Hsieh, N., & Hawkley, L. (2018). Loneliness in the older adult marriage: Associations with dyadic aversion, indifference, and ambivalence. Journal of Social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 35(10), 1319–1339.
《心理學簡報》原創|禁止轉載
原創作者|吉夕心(《心理學簡報》總編輯)
文章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
審稿|心上田 (《心理學簡報》審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