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無新增!關於漸凍人,你知道多少

2020-12-23 澎湃新聞

四川省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最新情況

(6月21日發布)

6月20日0-24時,四川無新增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確診病例,無新增治癒出院病例,無新增疑似病例,無新增死亡病例。

截至6月21日0時,全省累計報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確診病例589例(其中境外輸入48例),累計治癒出院570例,死亡3例,目前在院隔離治療16例,271人尚在接受醫學觀察。

6月20日0-24時,全省無新增無症狀感染者,當日轉為確診病例0例,當日解除集中隔離醫學觀察0例,尚在集中隔離醫學觀察7例(境外輸入6例,湖北輸入1例)。

全省183個縣(市、區)全部為低風險區。

四川各市(州)確診病例及無症狀感染者情況表

(截至2020年6月21日0時)

(州)

確診病例

累計

治癒

出院

病例

無症狀感染者

20日

新增

累計

20日

新增

未解除

隔離

成都市

0

193

175

0

7

自貢市

0

9

9

0

0

攀枝花市

0

16

16

0

0

瀘州市

0

24

24

0

0

德陽市

0

18

18

0

0

綿陽市

0

22

22

0

0

廣元市

0

6

6

0

0

遂寧市

0

17

17

0

0

內江市

0

22

22

0

0

樂山市

0

3

3

0

0

南充市

0

39

39

0

0

宜賓市

0

12

12

0

0

廣安市

0

30

30

0

0

達州市

0

42

42

0

0

巴中市

0

24

24

0

0

雅安市

0

8

7

0

0

眉山市

0

8

8

0

0

資陽市

0

4

4

0

0

阿壩州

0

1

1

0

0

甘孜州

0

78

78

0

0

涼山州

0

13

13

0

0

溫馨提示

保持警惕,做好防護,勤洗手、不扎堆、少聚集,若有發熱、咳嗽等不適症狀,請及時就近前往發熱門診、哨點診室、新冠病毒核酸檢測機構。

關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6月20日,我市無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無新增無症狀感染者。

截至6月20日24時,我市累計報告確診病例193例,累計出院175人,死亡3人,其餘15例境外輸入確診病例正在定點醫院隔離治療。全市現有7例無症狀感染者正在接受集中隔離醫學觀察,其中1例為武漢輸入,6例為境外輸入。

全市現有139名密切接觸者正在接受集中隔離醫學觀察。

關愛漸凍人,讓生命不再無力

今年6月21日,是國際第20個「漸凍人日」。「漸凍人症」是一種很少見的疾病,它卻是世界衛生組織開列的五大疑難雜症之一。

"漸凍症"是運動神經元疾病(Motor Neuron Disease,簡稱M.N.D.)的一種,醫學上稱肌萎縮側索硬化症(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簡稱A.L.S.)。

目前漸凍症的病因和機制不是很明確,且非常複雜難解,約10%的病例可能與遺傳及基因缺陷有關。另外有部分環境因素,如創傷、重金屬中毒等,都可能造成運動神經元損害。

產生運動神經元損害的原因,目前主要理論兩個:一是神經毒性物質累積,穀氨酸堆積在神經細胞之間,久而久之,造成神經細胞的損傷。二是自由基使神經細胞膜受損。

1

病情演變

據了解,全世界範圍內的漸凍症的發病率在10萬分之一, 發病年齡(成人型)20~80歲,平均57歲,男患者數量倍於女患者。據初步估計,中國目前為止至少有10萬名漸凍人。漸凍症確診之後患者一般只有3至5年生存時間,與癌症、類風溼、白血病和愛滋病並稱為世界5大絕症。

該病的表現是肌肉逐漸萎縮和無力,身體如同被逐漸凍住一樣,故俗稱"漸凍人",也稱"漸凍症"。這是無法治癒而且致命的疾病。

"漸凍人"的特徵是腦和脊髓中的運動神經細胞(神經元)的進行性退化。由於運動神經元控制著使我們能夠運動、說話、吞咽和呼吸的肌肉的活動,如果沒有神經刺激它們,肌肉將逐漸萎縮退化,表現為肌肉逐漸無力以至癱瘓,以及說話、吞咽和呼吸功能減退,直至因呼吸衰竭而死亡。隨著患病時間延長,患者身體的各項功能都會出現喪失的情況。

但是由於其病因只是運動神經元的受損,而感覺神經並未受到侵犯,所以漸凍人的智力,感官、記憶力和智力都不會受到影響並且沒有傳染性。

2

與頸椎病相鑑別

漸凍症的早期症狀較為輕微,非常容易與其他病症混淆或者被忽視。

早期的"漸凍人"最容易和頸椎病相混淆。肌肉萎縮也可以是頸椎病的表現。區別的要點在於"漸凍人"不會出現肢體麻木,感覺異常等頸椎病的常見表現。而頸椎病不會發生飲水嗆咳、吞咽困難和舌肌萎縮。在臨床上,我們可以應用肌電圖和頸椎MRI鑑別這兩種疾病。

需要注意的是,一部分"漸凍人"可能有遺傳傾向。迄今為止,已有10餘種基因被發現與"漸凍人"關聯。所以,確診"漸凍人",尤其是年輕的患者,需要進一步做基因檢查和遺傳諮詢。

3

治療前景

迄今為止,"漸凍人"的治療是不成功的,而且對於"漸凍人"不可治療的觀念也基本在神經科醫生的腦海中"根深蒂固"。但儘管如此,醫學界從未停止對"漸凍症"探索。

目前,協一力(利魯唑片)和依達拉奉是目前被證實可以治療「漸凍人」的兩種藥物,適應症為用於肌萎縮側索硬化症患者的治療,可延長存活期和/或推遲氣管切開的時間。

大眾的一個普遍的誤區是治病僅靠醫生和藥物。但事實上,社會、家庭的康復對於患者社會功能的恢復及身心健康的意義非比尋常。

對於"漸凍人"來說,家庭護理直接關乎患者的生活質量和生存時間。對於有嗆咳的患者,細緻的護理和早期鼻飼能夠有效的降低吸入性肺炎的風險。對於呼吸功能受累的患者,家庭體外呼吸機的應用能延長生存期。

社會和家庭的支持,家人一個真誠的微笑,一句鼓勵的話語甚至勝過醫生千萬遍地叮囑。家庭的康復需要制定完備的康復計劃,比如服藥計劃,語言康復計劃,肢體運動康復計劃,心理疏導計劃等等……這絕非易事,是"浩大"的工程。

綜合:健康四川官微、健康成都官微

——粉絲福利——

追成渝CP,贏千份福利!

成都、重慶「撒糖」

我們有¥200000+好禮要送給你!

參與方式

PS.

原標題:《擴散丨成都無新增!關於漸凍人,你知道多少→》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世界漸凍人日,關愛「漸凍人」:他們一生都在渴望夏至
    6月21日也許你知道這一天是夏至日但你可能不知道這一天其實還是「世界漸凍人日」或許你對「漸凍人」感到陌生但你肯定聽說過風靡全球的「冰桶挑戰」這是近年來為了呼籲人們關注漸凍症,關愛「漸凍人」所發出的挑戰活動。
  • 關於漸凍人,我們了解得還不夠
    今天是第二十個世界漸凍人日。文章開始之前,小狐鯉精想先問大家一個問題:假如讓你1小時不動,你會怎麼樣?一天?一周?一年?△漸凍人霍金用眼動儀表達意思更殘忍的是,患者雖然喪失了行動能力,但情感和認知同大家一樣。你和他交流,他聽得到,但無法展露任何表情。你觸碰他的身體,他也感覺得到,但無法給予回應;他們看著自己的身體,一步步衰亡,一個個器官逐漸失去功能。
  • 欲出自傳激勵病友 成都最堅強"漸凍人"活得很精彩
    成都最堅強的「漸凍人」   ●61歲,與「漸凍人症」抗爭12年   ●多個「漸凍人」群群主,分享醫學知識,安慰鼓勵病友     連日來,冰桶挑戰賽的戰火席捲全球,燒到中國,也讓罕見病漸凍人症走入公眾視野。在四川,也有一群漸凍人,他們的自理能力逐漸被凍住,全身癱瘓、不能言語、無法動彈。
  • 今天是世界漸凍人日,關於漸凍症這些前兆需警惕
    醫生:早期治療是延緩疾病進展、提高生活質量的關鍵  福州新聞網6月21日訊(福州晚報記者 陳丹 通訊員 吳旻慧)今天是「世界漸凍人日」。昨日,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舉辦了「關愛漸凍人,附一在行動」公益講座暨病友會。醫生們呼籲,要用愛去融化冰冷,並及時發現「漸凍症」的早期症狀。
  • 成都,今日無新增
    從12月8日21點到12月9日18點,無新增確診病例,無新增無症狀感染者。按「一人一策」積極開展救治目前7名患者病情穩定謝強介紹,截至今晚6點,本起疫情,成都累計報告新冠肺炎確診病例6例,無症狀感染者1名。
  • 昨日成都無新增,無新增無症狀感染者
    成都衛健委消息,4月21日,成都市無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新增出院2人。無新增無症狀感染者。截至4月21日24時,成都市累計報告確診病例166例,累計出院161人,死亡3人,其餘2例確診病例正在定點醫院隔離治療。
  • 世界漸凍人日|拿筷子不靈活、四肢不協調?你需要警惕漸凍症
    這樣的想法於很多人而言或許只是假想,但對於漸凍人來說,這卻是他們必須思考的日常。他們患病後肌肉萎縮無力,但大部分人的意識卻是清楚的。從四肢不協調到說話進食甚至呼吸都變得困難,他們每天都目睹著自己逐漸走向死亡……什麼原因可能導致漸凍症,發病症狀有哪些,如何預防,怎樣治理?6月21日是世界漸凍人日,這些關於漸凍症的知識,一起來了解。什麼是漸凍症?
  • 漸凍人霍金的中國「忘年交」
    圖說:2018年王甲在世界漸凍人日發布微博用意念「打字」「希望,而且為它鬥爭,請把這一切放在你的肩上!」無論如何,不幸的生活有其相似性,但總有事情你能去做,並且你也能做得很好!只要有生命,就不該放棄希望……祝你幸福!」在身體一點點喪失功能的幾年裡,霍金的回信伴隨著王甲。
  • 成都新增境外輸入無症狀感染者1人
    成都新增境外輸入無症狀感染者1人 2020-10-09 16: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照顧「漸凍人」13年 他無微不至撐起妻子的天
    13年來,劉恆把「漸凍人」妻子照顧得無微不至。特派鐵嶺首席記者趙天乙攝「漸凍人」是一種運動神經元疾病的俗稱,因為患者大腦、腦幹和脊髓中運動神經細胞受到侵襲,患者肌肉逐漸萎縮無力,以至於癱瘓,身體如同被逐漸凍住一樣,故俗稱「漸凍人」。這種病並不影響患者的智力、記憶及感覺。
  • 什麼是漸凍症 漸凍症的早期症狀
    什麼是漸凍症「漸凍人症」是一組運動神經元疾病的俗稱,因為患者大腦、腦幹和脊髓中運動神經細胞受到侵襲,患者肌肉逐漸萎縮和無力,以至癱瘓,身體如同被逐漸凍住一樣,故俗稱「漸凍人」。由於感覺神經並未受到侵犯,因此這種病並不影響患者的智力、記憶及感覺。據專家介紹,由於對此病缺乏認識,也沒有開展過全國性的大規模調查,我國的「漸凍人」數量至今尚無準確統計。
  • 身高1.75米體重25公斤 揭秘漸凍人的漸凍過程
    90後漸凍人身高1.75米體重25公斤,愛心媽媽助他挑戰泰山。張為在12年前被確診為漸凍人症。他說流浪到西安時遇到「愛心媽媽」孟女士是很大的福分。決定於6月15日挑戰泰山,孟女士鼓勵他:「你能爬上去,我就把你背下來」。祝福他。  什麼是漸凍人症  聽這樣一個病名就知道非常的特別,主要的症狀又是什麼呢?
  • 了解漸凍症,關愛漸凍人
    6月21日是世界漸凍人日。「漸凍症」醫學名稱叫肌萎縮側索硬化症,是一種神經退行性疾病,影響大腦和脊髓中與運動相關的神經細胞,造成運動神經元死亡,令大腦無法控制肌肉運動。主要臨床表現是肌肉逐漸萎縮無力,患者最後會因呼吸衰竭而死亡。
  • 成都:昨日無新增確診,新增6例境外輸入無症狀感染者
    12月11日晚,在位於四川成都市郫都區的成都現代工業港核酸檢測點,來自成都市青白江區人民醫院的醫務人員在為人們進行核酸檢測。新華社 圖「健康成都官微」微信公眾號12月12日發布,我市12月11日0至24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最新情況。郫都區本土疫情專報為直觀反映本次郫都區本土疫情數據,自12月12日起,新增郫都區本土疫情專報。
  • 成都昨日無新增 新增出院3人
    12月9日,成都市無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新增出院3人。無新增無症狀感染者,1名境外輸入無症狀感染者解除集中隔離醫學觀察。截至12月9日24時,成都市累計報告確診病例425例(其中境外輸入274例),累計出院389人,死亡3人,其餘33例確診病例正在定點醫院隔離治療。全市現有30例無症狀感染者正在接受集中隔離醫學觀察。現有830名密切接觸者正在接受集中隔離醫學觀察。
  • 世界漸凍人日:關愛漸凍人 讓生命不再無力!
    幾年前,冰桶挑戰讓一群「特殊」的人走入大家的視野中,他們被大家稱為「漸凍人」,一群有肌萎縮側索硬化症的患者。「漸凍人症」是一種很少見的疾病,甚至對很多醫務人員來說,它都是一個陌生的名詞,然而,它卻是世界衛生組織開列的五大絕症之一,與癌症和愛滋病齊名。今年6月21日是國際第20個「漸凍人日」,但我們對「漸凍人症」這種罕見病的了解仍然極為有限。
  • 世界漸凍人日:請給予漸凍症患者和家庭多些關愛
    你知道嗎?在我們的生活中有這樣一個群體:他們頭腦清楚,感覺正常,身體卻仿佛被冰雪慢慢凍住一樣,最後全身肌肉逐漸萎縮,無法行動,最終甚至無法呼吸而不得不離開這個世界,他們被稱為「漸凍人」。今天(6月21日)是世界漸凍人日,專家呼籲給予漸凍症患者和家庭多一些關愛。
  • 為愛而歌 「漸凍人」歌手楊學峰在蓉勵志開唱
    29日,「漸凍人」楊學峰繼2014年首次在成都舉辦演唱會後再次來到成都舉辦唱聊會,他向在場的數百名中小學生們講述了自己不向命運低頭,堅持追求音樂夢想的成長故事,動聽勵志的歌曲感動了現場的中小學生們。16歲的他最終被確診為「肌萎縮側索硬化病」,俗稱「漸凍人症」,醫生診斷他活不過21歲。22歲時,楊學峰幾乎喪失了行動能力,只能靠輪椅代步。「既然生命沒有結束,就想著做些事情。也想著哪天走了,也讓父母有個念想。」為了逃離當時的環境,也為了找些事做,酷愛唱歌的楊學峰毅然決然到北京學習音樂。
  • 走近漸凍人丨每年確診逾400人 那些逐漸「僵硬」的生命
    或許,很多人根本不清楚這項挑戰的最初意義——喚起人們對漸凍人以及ALS——學名為「肌肉萎縮性側索硬化症」的關注。6月21日,世界漸凍人日。這個人群中新發病率為每10萬人中1到2人的罕見疾病,一旦確診,就意味著提前要與這個世界揮手再見。浙江有多少漸凍人?有多少家醫院可以接診?現有的治療水平如何?浙江新聞客戶端記者經過各方探尋,試圖揭開浙江漸凍人的生活狀態。
  • 當我的朋友患上漸凍症-虎嗅網
    「沒人能現在就說出結果,因為你還在進行檢測,」桑德拉記得羅斯坦是這樣說的,「但是我見過上千例的漸凍症,而你恐怕確實得了漸凍症。」第二天早上在開車去上班的路上,她給布賴恩打電話,繼續討論新的漸凍症基金是什麼樣的,以及如何能推進這項工作而不是重複現有的努力。「這段對話令我興奮同時也很可怕,」漢密爾頓說。「我知道如何為漸凍症籌款,我也想接觸漸凍症社區之外的人,但失去控制權讓我很慌。我不知道怎麼做,但這個人可能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