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高考的前幾天,考生心態應該放鬆,還是保持適當的緊張感?

2020-12-22 大學知識

如果高考只剩下兩三天左右的時間的話,你是該放鬆下,還是保持高度緊張呢?其實很多同學都是會選擇高度緊張的。因為寒窗苦讀十幾載,就是為了高考那兩天,就剩下兩三天的時間就放鬆下來,很不甘心。加上這段時間高強度的備考衝刺,以及家長和老師對自身的期望、還有自己心中的大學夢還沒實現,怎麼能讓自己放鬆呢?

不敢放鬆也就是怕自己一放鬆就會鬆懈下來,就會很容易讓自己保持那麼好的狀態崩了。但是實際上如果臨近高考還是那樣高度緊張的話,往往很難實現質的突破,並且很容易找高考到來的時候心態崩潰。所以臨近的那幾天不能太過於高度緊張,應該關注更多的是心態。高考考察的不僅僅是考生們的智力水平,更多也是心態的較量,心態好的同學會一戰成名,但是心態差的考生,平時考試再厲害,可能也很難再現輝煌的一刻了。

所以對於臨近高考的幾天時間要不要放鬆還是保持高度緊張的問題,一定要把握好兩者的度,否則容易造成不好的結果,下面小編談一談如何把握這個度。

放鬆可以,但是不能完全放鬆

考試前需要給考生兩個方面進行放鬆,第一就是心理壓力方面。一定的心理壓力的確能讓考生考出理想的成績,但是過度的心理壓力,對自身的期望過高或者外界比如父母老師給予過多的期望,就會造成壓力過大,可能會造成不好的結果。所以對於考生的心理壓力方面要適當減輕些,但也不能完全沒有心理壓力,度的掌握關鍵還是要看考生的承受能力,尤其考生自身的調節。

另外還需要減輕考生的身體負擔。之前為了能把持高度的學習狀態,本該睡覺的時間都被考生應徵為學習做題的時間,睡眠嚴重不足。這時候應該保持6個小時以上的睡眠,這樣才能在第二天保持清醒的頭腦,才能有信心迎戰考試。

適當保持緊張度

考試前不要過度緊張,比如適當地刷題,保持手感以及做題的感覺。不必要花費大把的時間放在難題上或者做整套的試卷,但是也不能不做題,做題也是為了能更好進入答題的狀態,其次也能保持手感和做題的感覺。另外還需要將精力花費在一些小題鞏固以及一些知識點的掌握上,有時間可以將之前的錯題再瀏覽一遍。

最後階段,放鬆是必需的,但是保持緊張也是很重要的,兩者需要平衡保持,這樣才不會過分放鬆導致大腦的鬆懈,跟不上之前的備考狀態,也不會因為過度緊張導致高考的時候心態崩潰,考試不理想。勞逸結合,作息時間和娛樂時間應該更好地輔助備考的時間,同時也需要保持一個好的狀態迎接即將到來的人生第一考。

相關焦點

  • 高考臨近 家長這樣說話可以緩解考生的緊張
    因為疫情影響,2020年的高考註定了不平凡,然而該來的還是要來了,高考前最後兩天,一些考生家長變得焦慮和敏感:  「高考太重要了,一局定勝負,  這樣的想法很難不影響到考生。  其實,越是臨近考試,讓孩子保持平和鎮靜的心態最重要,那麼,和孩子朝夕相處的家長,更應該首先放平心態。
  • 臨近高考,如何克服緊張心態?
    特殊時期,連高考都延期一個月,高三學子又可以多學習一個月,高考也可以多增加幾分。但同樣,也有不少身邊的小夥伴吐槽:1.我多一個月學習時間,同樣別人也多一個月。更會和優秀的人拉開距離,一想到這,就更加努力學習,導致學習時更加焦慮;2.本來想著,考完得了,就可以少幾天緊張情緒了,現在多一個月時間備考,不能靜下心學習,更加提心弔膽;3.每天都在學習,精神緊張極了,高考延期,不知是該緊張還是開心……提到高考前緊張,我想每個同學都會或多或少存在這樣的心理,只不過是有些同學的情況比較嚴重
  • 2020年高考倒計時,考生該如何調整心態,有效緩解考前焦慮?
    距離2020年高考還剩39天,越臨近高考,考生心態可能越容易大幅度波動,每年高考的時候為什麼會有一些平時學習成績非常優秀的考生落榜,又為什麼會有一些「黑馬」衝出重圍,這其中心理狀態佔了絕大部分的原因。高考是智慧的比拼,更是心理的較量。調節好心態,高考就等於成功了一半。
  • 考研之前的這幾天,考生們應該怎麼做?還應該每天堅持練習嗎
    現在對熟人,應該都是在緊張備戰中的,只為出考場的時候,自己可以鬆一口氣。雖然今年的報考人數還是比往年的增加了不少,但其實這並不影響考研人的火熱熱情。不過很多考生應該有疑問,就是越臨近考試時間了,自己的複習卻越發凸顯的亂了,還有很多考生,居然在這個緊要的關頭,退出了考研隊伍,小編還是感到十分惋惜的。
  • 致高考生:心態決定高考勝負,高考心理調適4大技巧
    2020年的高考還有5天就要開始了,在這段時間,對於高三考生而言,更重要的是孩子們的心態。因為疫情和高考延期的影響,很多家長和孩子的心理狀態都出現了一些問題,那麼我們應該如何讓孩子調整心態,讓高三考生平穩的度過考前這幾天的時間,迎接人生中最重要的考試呢?
  • 臨近考研初試,考生為啥愛發脾氣?不妨試下「緩解心理疲勞法」
    考研是一哥需要考生長期奮戰的工作,對考生的知識儲備、學習的自控力、自主力、耐性等都有著考驗,無論是考研備考還是讀研都是一場持久戰,很容易出現中途退場的情況。好的心態可以提升複習速度也可以在考場當中使頭腦更加清醒,那麼如何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態就成了重要問題,每個考生都應該重視起來。臨近考研初試,部分考生出現「考前綜合症」影響身心健康考前綜合症經常出現在臨近考試的時間,在考生身上通常會有兩種表現形式。
  • 高考前怎麼調整心態?專家:「適度焦慮」有助於應試
    「高考前,一些變化會給考生帶來一定的壓力,今年受到疫情的影響,高考延期舉行,一些考生進入了比較焦慮的狀態,甚至有的孩子不願意參加高考,目前正在接受治療。」鍾慧表示,疫情期間,大家在家上了一段時間的網課,有的學生返校後成績下滑比較厲害,認為自己學習肯定不行了,繼而可能會出現思維遲緩、情緒低落,甚至產生一些消極的念頭,比如不願意上學、不願意參加高考等。
  • 高考即將來臨,心理專家指出:保持平常心 笑對高考
    理性放鬆緩解緊張情緒隨著考試時間一天天逼近,有些同學無法適應高壓力高強度的學習而精神緊張,產生了記憶力下降、思維靈敏度降低等問題,對於考試失去了信心,容易變得患得患失。甘蓉建議,考生們在學習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勞逸結合,不能讓神經長時間處於緊繃狀態,即使是在最緊張的複習階段,也一定要安排運動的時間來放鬆大腦。
  • 【鮮活城事】助力高考學生減壓,第十八中學有妙招!
    「自從上了高三以後,就沒這麼玩過了,模擬考試過後壓力特別大,今天的活動讓我特別開心,也很好地放鬆了身心。」呼和浩特市第十八中學高三(4)班的王騰駿說到。據了解,賽罕區今年將有67個班級約4500名高三學生參加高考。高考臨近,賽罕區各中學相繼開展了減壓心理輔導、戶外趣味運動等多種形式的減壓活動,幫助考生放鬆心情,調整考前心態,積極備考。
  • 如何在高考時保持好心態 心理醫生放大招
    2020年高考在即,今年,由於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考生們的複習經歷也格外不易,緊張、焦慮情緒在所難免,如何在高考時保持良好心態,發揮出自己最好的水平?記者採訪了北京大學第六醫院臨床心理科主任黃薛冰。區分適度焦慮和過度焦慮黃薛冰告訴中青報·中青網記者,「高考臨近,考生們很容易焦慮,緊張,擔心自己複習不到位,擔心考不好。
  • 高考前如何調整心態?如果第1門考砸了,該怎麼辦?來看看吧!
    臨近高考,對於高三同學來說,複習已經進入尾聲,大部分知識點都應該已經複習完畢。這時候,比複習更重要的就是心態的調整。絕大部分考生,都是人生第一次參加高考,第一次體會到山一般的壓力,壓力容易使人失去思考和產生行動的變形。每年都有很多因為壓力太大,影響了高考發揮的同學,獲得的結果自然不盡如人意。
  • 考前緊張到睡不著?高三老師分享放鬆方法,考生考前必備
    今天距離高考只有最後三天了,很多學校高三都已經放假,明天就是整理考場的時間。儘管已經奮鬥了三年,但是面臨高考的巨大的壓力,很少有考生能淡定下來,緊張是不可避免的,有不少考生會緊張到睡不著覺。可高考的重要性,決定了考生們不能這麼緊張,必須要放鬆下來。網上有很多「一句話放鬆法」,但是這樣大的壓力,又豈是一句話能排解的?小編作為高三的老師,給考生們推薦幾种放松的方法。認可自己的緊張首先要明白一點,高考是不可能不緊張的,不要把這種心理狀態視為洪水猛獸。
  • 臨近高考「考試焦慮症」增多 家長過度期待亦是誘因之一
    楊思淵表示,適當的焦慮對考生來說是一件好事,可以促使考生更好地發揮,但如果焦慮感過高,高到考生無法承受而出現軀體反應精疲力竭,那麼最後考試的結果不會好。為什麼會產生考試焦慮?家長一直在給予孩子強烈的暗示,而這種暗示在高考前會升到頂點,這很容易讓孩子產生過度焦慮的情緒。給考生建議:關注目前不應該再進行題海戰術高考日益臨近,這個關鍵時刻出現考試焦慮怎麼辦?汪玲華醫生給出了考前緩解焦慮四點建議:1、合理制定目標。
  • 高考前如何打好「心理戰」?專家:考生和家長都要保持平常心
    距離高考還有一周時間,考生進入最後的全力衝刺階段,最容易產生緊張焦慮的情緒。高考不僅僅考查知識能力,也考驗心態,如何做好心理調適才能不被壓力打倒呢?陝西省人民醫院心理科主任醫師張天布表示,適度的緊張是有益的,保持平常心,保持正常的生活節奏和飲食習慣就好。
  • 高考前最後幾天,考生們到底要不要回家自學?聽過來人給出答案
    文 | 妮妮高考前的幾天對同學們來說心情是非常複雜的,有畢業對老師同學的不舍,有對高考的緊張,還有對未來生活的嚮往,這就導致有些同學坐不住了,無法靜下心來複習,而這幾天也是非常關鍵的。有的學校就會在這幾天時間裡,讓學生們回家自學備考同時也能放鬆一下緊繃的情緒。那高考前最後幾天,考生們到底要不要回家自學呢?一位過來人學姐給出了答案。學姐首先表示非常理解大家的心情,但是她卻直言:「回家自學不是人人適用的,即使到了高考前最後幾天,也同樣不要鬆懈,而在家複習對於自制力不太強的同學來說,就是浪費時間了。」
  • 高考助威,「你一定行」比「別緊張」更有用
    出品:科普中國製作:欣欣監製: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再過幾天就要高考了,高三學子們最近聽到最多的話一定是:「高考加油!」「別緊張」。下面來看看這些高二的學弟學妹是怎麼為高三準備上「戰場」的考生們打call的吧!
  • 學生篇:高考前各種必要準備和調適
    研究表明,考生的心理狀況直接關乎高考的成敗,從一定意義上講,在其它條件大體相當的情況下,高考成敗的關鍵取決於考生的心理狀態,正因如此,有專家指出:「四分考實力,六分考心理」。學生的心理狀態、心理準備對高考的正常發揮將產生直接而重要的影響。專家認為,考前調整心態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 高考倒計時,高考兩種類型考生,成績天壤之別,你屬於哪一種
    高考倒計時,高考中有兩種類型考生,成績卻天壤之別,你是哪一種不知不覺已經進入了5月,由於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本該有的生活節奏,給很多人帶來了不便。距離2020年高考僅剩60多天了,有些家長和學生擔憂學習成績,相信很多學生正在努力的備考中。
  • 高考「聰明藥」千萬別信!長期服用後果很嚴重……
    每逢中高考,一些售賣「聰明藥」的藥販子就利用部分家長「求勝心切」的心態開始大行其道,在網絡上兜售號稱吃了能考高分的「聰明藥」,那麼所謂的「聰明藥」究竟是什麼來頭?家長必讀!臨近高考朋友圈熱議「聰明藥」,吃了真能變聰明?
  • 緊張的高三,考生應該如何衝刺學習
    高考對於每一位考生來說都是很重要的,高考的成敗甚至直接決定了一個人人生的方向,每位考生都希望在最後的一年當中儘可能的提升自己的學習成績,爭取在考試中多考幾分。那麼,怎麼做才能獲得更好的學習效果呢?所以應該在自己狀態良好的情況下去學習,這樣自己的學習效率才會更高,與其疲勞學習,倒不如花點時間放鬆一下,進行勞逸結合,這時候睡一覺或是去打打球也許反而會更好,正確學習的關鍵並不是每天堆出多少小時,而是看書的時間腦子清醒活躍,有能力做完題目對完答案之後還有能力去思考和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