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花生大士,印度佛教史上最偉大的大成就者之一,藏傳佛教的主要奠基者。公元八世紀,應藏王赤松德贊迎請入藏弘法,成功創立了西藏第一座佛、法、僧三寶齊全的佛教寺院——桑耶寺。他教導藏族弟子學習譯經,從印度迎請無垢友等大德入藏,將重要顯密經論譯成藏文,創建顯密經院及密宗道場,開創了在家出家的兩種聖者應供軌範,如是等等,奠定了西藏佛教的基礎,被尊為藏傳佛教始祖。
蓮華生大士本身是化身,以阿彌陀佛為法身,觀世音菩薩為報身,是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釋迦牟尼佛身口意的三密應化身。阿彌陀佛心間放光入西印度達那郭夏湖中一蓮花上,於是化生,現八歲童子相。由當地國王因渣菩提偶遇帶回王宮,立為王子。後感金剛薩埵現身告曰:「汝乃教主,實非政王」,就遜位修行。先師事阿難尊者,受修釋迦牟尼佛預囑傳付之法,盡得顯密經軌,究竟法義。後虛心修行,歷事諸師,所得法悉皆成就。
蓮華生大士的出世,釋迦牟尼佛早有授記。比如藏文的《涅槃經》中說:「我已滅度後,汝等莫憂傷,無垢彩湖中,較我勝士夫。」《諸佛未來授記經》中也說:「我已滅度後,一百十二年,較我甚殊勝,名為蓮花生。」都說蓮花生大士是比佛陀還要殊勝的善知識。
大士為調伏剛強難化眾生,現威猛相,一切天魔外道,聞名攝服。在印度和尼泊爾等地傳法利生,歷九百餘年,智悲雙運,威德普聞,沐蓮師法雨證道者無數。其「八大化身」歷史可詳見其他傳記。
蓮師在各地以各種形式引眾生入解脫道的大行,以凡夫世智難以盡言。在清涼山中修法,於是他如蓮華生大士在屍陀林中修習,安住於甚深的大圓滿禪觀當中,生起了微密的大悲境界,在剎那之間與諸佛悲心的總集——觀世音菩薩(大悲觀世音菩薩)相應。
這時,偉大的大悲怙主觀世音菩薩了知蓮華生大士與中土(中國)的因緣,於是決定策勵蓮華生大士前往漢地中國,隨從文殊菩薩同大力士伸屈手臂一般迅速,忽然示現在蓮華生大士的面前。
蓮華生大士親睹了觀世音菩薩的聖顏,十分歡喜地向聖者頂禮。大悲怙主教誨蓮華生大士道:「吾子蓮華生!從無量劫來,我發起廣大菩提心,要救度一切眾生,而為了永斷一切眾生的輪迴(六道輪迴,天人、阿修羅、人、地獄、惡鬼、旁生,佛陀的教法可以脫離輪迴),曾經施予無窮的救度。但經過長遠的時劫,我救度無量無邊的眾生之後,我以為如此一來眾生界即將減損,不再有眾生繼續輪迴,都應當圓滿解脫了。但是沒有想到,當我重登普陀山上觀察之後,卻發現眾生界不增不減,而為煩惱(貪、嗔恨、愚痴)所迷惑的輪迴眾生還是如此眾多。此時我不禁十分的悲傷,淚流成河,所以立即生起不退轉的廣大悲心,願意捨棄此身心,為眾生做究竟圓滿的祈請。
為什麼輪迴都是苦?
輪迴中生、老、病、死誰也逃不掉,愛別離、怨憎會(不想遇到偏遇到)、求不得(想要得不到)、五陰盛(「陰」字,是「遮蓋」的意思。有五種事情,就是色、受、想、行、識五種,遮蓋了人的本性,可以使得人的心裡頭迷迷惑惑,造出各種的業來。因為有了這種五陰,那貪、瞋、痴的心就著在這個五陰上頭,像火碰著了乾柴一樣,馬上燒起來,所以叫做「五陰熾盛」。)
世人看上去是美好的事情,其實也不離痛苦的本質。比如:現在美美的吃上一頓大餐,由於損害了其他眾生的生命,後世又用生命來償還。
佛陀看到了事物的本質,揭示了輪迴都是痛苦的原因。「現在,吾子!你是我的清淨幻化。在無數的大悲幻化當中,你也應當去救度這些輪迴眾生。現在這些世間的眾生,由於愚痴(不是沒有科學知識,而是對六道輪迴、三世因果迷迷糊糊,不能相信)的緣故,需要具足伏藏星相卜筮之學加以調伏(投其所好教化),來改變他們短暫時間中的生命因緣條件。
雖然依佛法究竟(全面的不能再全面,清楚的不能再清楚)的意義而言,所有的因果實相是如實不變的,但是在這世間的愚痴眾生,如果能夠賜予他們短暫的福分(給塊糖,給個果果),或許能夠使他們發心,隨從於吾等真實地修行。這就是「先以欲鉤牽,後令入佛智」的道理(佛菩薩用「欲鉤」利益我們,那些損害我們的人也會利用我們的欲望矇騙我們)。現在整個天下眾生是如此的不安,你應當幻變成為大梵天王,具足緣起之相,前去隨學於文殊菩薩,並發掘文殊菩薩所埋藏的伏藏(埋藏的寶藏),以便救度一切眾生。」
觀世音菩薩宣說完畢之後,就以廣大的神變威力彈指一聲,整個文殊菩薩的清涼金色世界就宛然現前了。蓮華生大士見到在中國漢地的五臺山上,宛若海印明鏡一般明顯現前。智慧圓滿成就的文殊師利菩薩,就正如同《華嚴經》所授記一般,在被稱為清涼山的聖地金剛窟中率領著一萬名偉大的菩薩眾,精進地修行。
在這座外現為五臺山,而內密卻實為清淨聖地的處所,一切智慧怙主文殊師利菩薩宛轉在此山中示現教化。文殊師利菩薩,全身金光萬丈,從無生(沒有生滅,無有生死,脫離輪迴,處於不生不滅的寂靜境界中)的法界當中,依諸佛智慧圓滿示現。在清淨的蓮花藏世界海當中自在遊戲,教化一切眾生,並以五臺山作為隨緣教化的根本要地。他具足一切清淨,不染一切世俗的汙穢。他右手舉起智慧的寶劍,左手捧著代表一切智慧的經典,而梳卷出具足智慧清淨的烏巴拉花;他的頂髻隱隱現出青靛色的光芒,如虹光般閃爍;整個身體在五彩虹光當中,自在地隱沒。
智慧怙主文殊師利菩薩在觀察漢地的因緣之後,了悟到必須以世俗諦的星相、卜筮來作為緣起教化此地眾生的方便(利益眾生的手段方法,比如佛教就是佛菩薩利益眾生的方便)。所以在此,他就將一切的天文、易數乃至種種算術、數學,圓滿地從他的清淨心當中流出了。
事實上,蓮華生大士更觀察到一切南瞻部洲(我們這個世界)的有情(眾生,動物),也都是從文殊師利菩薩的清淨教誨中,隨聞了俗諦(世俗的道理,相對於勝諦——究竟的真理)的天文易數,以及人間風水卜相等各種學問。而在廣大的整個教學過程之中,由於文殊菩薩現觀到:如果最殊勝的佛典沒有弘揚,而只有世諦(俗諦,世俗諦)的教學,卻得到大眾的歡喜,如此一來,會使究竟的佛法逐漸地淹沒。所以文殊菩薩經由仔細思維的結果,就將所有天文星相、佔卜易數中最深密的經典,全部藏含在銅質的寶盒裡,並埋藏於五臺山的東北角之中。
蓮華生大士觀察至此,不禁為偉大的文殊菩薩的智慧讚嘆不已。此時觀世音菩薩又再叮嚀道:「吾子!在久遠恆長的教化當中,此時三界的眾生又逐漸地示現出壽命短促,疾病增多,而人的數量逐漸減少的惡劫之中了。所有農人的莊稼已經不能夠豐收,而牧民的牲畜也日漸稀少,戰爭盛起,飢餓、百病興起,使人間充滿了愁苦。你應當向文殊菩薩祈請具足世間的力量來救度眾生」。
觀世音菩薩在如實的教誨之後,就剎那之間返回了普陀山光明中。
《轉載聲明》:本平臺贊成並遵循微信公眾平臺關於保護原創的各項舉措。平臺部分推送文章可能因無法查證真實原作者而未能事先與原作者聯繫取得授權,若涉及版權問題,請原作者留言聯繫我們。經核實後,我們會及時刪除或者註明原作者及出處,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