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唐卡賞析|蓮花生大士唐卡

2021-03-01 持明唐卡


棉底設色(礦物顏料)

規格:69.85 x 48.56 cm

十八世紀 西藏寧瑪傳承

美國魯賓藝術博物館收藏

畫面中心主尊蓮花生大士形象為標準的蓮花生大士講經說法像。蓮師頭戴標誌性蓮花帽,頂有金剛杵頭和羽毛。以金色耳璫和各種珠鬘為飾,身著的薩哈爾國王服飾。

蓮花生大師的帽子是國王帽,蓮花部分的尖端朝前,被稱為「蓮花見即解脫帽」,具有其殊勝的象徵意義。「蓮花見即解脫帽」又稱為「具瓣五部帽」。帽子裡有內外雙層布,代表生起次第和圓滿次第的雙運。帽子的頂端有三個尖端,代表佛的法身、報身、化身三身。帽子的五種顏色,象徵饒益眾生的五身。帽子上的日、月,是為了表示蓮師的善巧和智慧,帽子周邊的藍色,表示無邊的三昧耶。金剛寶頂表示證量通達,定力堅固,不動不搖;上有金剛杵作象徵,杵頂上有鷹鷲的羽毛裝飾,代表蓮師的見解證悟已到極致,修行已達究竟。


蓮師面相圓潤、細眉長目,髭鬚細小,(蓄髮及蓄鬍表修持密法行者若如法精進,不分出家在家俱可成就而證得無上佛果)。表情微嗔,若有所思。內著暗青色僧衣,外罩黃地織金花福田衣,披紅地綠邊大氅,右手當胸持象徵能破除幻力量的純金金剛杵。左手託嘎巴拉碗,內供裝滿無死智慧甘露的長壽寶瓶。左肘挾持骷髏天杖,金剛三叉戟上的飄帶迎風飄舞,刺穿三個人頭的三叉戟代表對貪、嗔、痴三毒的破除,結全跏趺坐於花瓣開敷的蓮臺上。從一片深藍色湖水中生出一碩大蓮莖,蓮莖上託有蓮臺,三色身光和雜色蓮花為其莊嚴,寓意蓮花生大士是在鄔金達那夠夏大海蓮花的蓮蕊中誕生。


蓮師大師兩側各有一位脅侍,即他的兩位明妃,右側是孟加拉國明妃曼達拉娃(Mandarava),佛母曼達拉娃(Mandarava)又稱曼達拉瓦,她是蓮花生大師(Padmasambhava)的五佛母之一, 是印度薩哈爾國的一位公主。

蓮師左側是藏族明妃益希嘉措(Yeshe Tsogyal),佛母益西措傑又稱益西措嘉、移喜蹉嘉等,皆系音譯。她是蓮花生大師(Padmasambhava)的五佛母之一,辯才天女之化身。她本是藏王赤松德贊的王妃,名叫卡欽薩措傑,後隨蓮花生大師剃度出家。

其蓮臺前供奉有分別代表色、聲、香三欲供養的鏡、樂器、香水、白海螺、象牙、紅珊瑚以及正中的金輪,象徵蓮師在西藏雪域光大佛法的卓越貢獻。

在畫面頂部祥雲環繞的中心安住著本初佛普賢王如來(buddha Samantabhadra),黑顏色,紅色背光,雙手結禪定印,全跏趺坐安住於蓮花月輪之上;

左邊中心紅色的阿彌陀佛,雙手結禪定印託缽,呈金剛跏趺坐安住於蓮花月輪之上,阿彌陀佛二側有橙色的文殊菩薩和深藍色的金剛手菩薩(Vajrapani);右側為白色的觀世音菩薩呈自在姿安住在蓮花月輪之上,二側各有四臂觀音(Khasarpani)和紅觀音(Lokeshvara)。

在畫面左下方頭戴紅色班智達帽,身著長袍的大成就者是墀松德贊國王自印度請來的大乘佛教學者寂護(Shantirakshita)菩薩;藏王在邀請蓮師之前也曾邀請印度寂護大師(Shantirakshita)來西藏弘法,大師感受到在西藏弘揚佛法有極大的障礙,故建議邀請蓮師來藏。大菩薩寂護大師、咕嚕蓮花生大士和國王三人大約在公元779年,合作興建了桑耶寺(Samyey Monastery),成為西藏修習佛法的中心、譯經道場,也是西藏佛教文化的發源地。西藏歷史上的把赤松德贊、蓮花生、靜命大師(寂護)三人尊稱為「師君三尊」。

在大師下方有二侍者站立,他們是蓮師二十五大弟子中的南卡釀波(Namkhai Nyingpo)和那南多傑敦珠(Dorje Dudjom)二人。

畫面右下方;頭戴三葉寶冠的是西藏國王赤松德贊(Trisong Detsen);雙手結說法印並拈蓮莖,蓮莖在二側肩部盛開著蓮花,蓮花上各置有智慧之劍和般若經典,雙腿呈自在姿安住在法座之上;王子坐在法座之下方毯上,益喜旺波和Bami Trizheng在法座前侍奉著國王赤松德贊。

藏傳佛教創始人蓮花生大師是公元八世紀吐蕃王赤松德贊,派遣使者從尼泊爾請來傳播佛教的印度高僧。他應吐蕃王朝之邀,來到青藏高原弘傳佛教,蓮花生入藏,幫助西藏正式建立了佛教傳播的基礎。

由於赤松德贊的崇拜和扶持,蓮花生得以大力弘傳密法,與另一位印度化驗室大師寂護共同創建了西藏第一座佛教寺院桑耶寺。桑耶寺至今憶有一千二百多年歷史,堪稱西藏寺院的鼻祖。桑耶寺建成後,西藏才有了歷史上的第一批出家人。蓮花生降伏本教,培養僧才,得其大成就者包括藏王在內有二十五人。西藏僧俗將他與靜命、赤松德贊三人合尊為「師君三尊」。他還把一些重要顯密經典譯為藏文。他所傳密法,為後世寧瑪派所繼承,寧瑪派僧人將其尊為「釋迦牟尼第二」。後世以蓮花生入藏弘密作為密教傳入的開始。

蓮花生大士心咒

藏文形式:Om Ah Hung Ben za Guru Péma Siddhi Hung

漢語轉寫藏文形式: 嗡 阿 吽 班雜 咕嚕 唄嘛 悉地 吽

蓮花生大士咒是梵文寫的。修行者念誦蓮花生大士心咒,就是在淨化環境、淨化自己和其他一切眾生。念誦此神咒有助於修行和覺悟。念誦蓮花生大士心咒,如取得圓滿證悟境界的話,就能利益自己和一切眾生。

蓮花生大士,是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釋迦牟尼如來,身口意三密之金剛應化身。據經典記載,釋迦佛在世時就預言過,以後將以蓮花生大士之身應世。常常念誦蓮花生大士的心咒,可以消除災難、延長壽命、去除魔難,取得種種殊盛功德。此咒有健身除魔的功效。

-

持明唐卡,傳承佛法精髓,展示藝術魅力。請關注公共微信帳號:持明唐卡,微信號:chiming_Tangka

相關焦點

  • 2697首屆唐卡藝術展成功開幕
    唐卡的起源歷史悠久,從公元7世紀有文字記載唐卡至今已有1300年多的歷史,唐卡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經歷了盛衰,融合,傳承後,從地域上形成了四大主流畫派。早期唐卡經過朗達瑪的滅佛,已無跡可尋。現存唐卡除有少數宋元時期的作品外,大多都是五世達賴羅桑嘉措時的集體作品。唐卡被藏傳佛教信徒譽為心靈的地圖,古時修行之人隨身攜帶唐卡,需要時即取出懸掛,然後進行觀想和膜拜。如今在西藏,幾乎家家戶戶都供養唐卡,藏民把這當做是積累功德的善舉。
  • 唐卡的禁忌
    12、蓮花生大師是西藏密法的主要奠基者,大師親口允諾供其像,念其心咒,對其祈禱的每個信徒,都能得到身口意三密加特,令信徒修法順利,離障離難。13、阿彌陀佛是西方極樂淨土的主尊,在家供奉它,念其心咒,對其祈禱,可以令信徒此生離苦得樂,往生西方極樂世界。14、金剛薩垛是除罪本尊,在家供奉它,念其心咒,對其祈禱,可以令信徒消除罪障,清淨身心。
  • 徠卡與唐卡
    唐卡,豐富的藏族文化之一,是一種獨具特色的繪畫藝術形式。▲唐卡名稱:白度母  |  唐卡作者:哇麼當周(他義)唐卡規格:20*16cm唐卡是中國傳統文化中重要的藝術體系,更是西藏民間美術的代表,用天然色彩描繪出神明的世界,經歷千年色彩如初。此外,布達拉宮收藏的天體運行圖,這類唐卡不僅是西藏古代的繪畫藝術,更是研究古代天文歷算的重要文物。
  • 西藏唐卡 | 藏王的傳說
    唐卡是藏族文化中一種獨具特色的繪畫藝術形式,題材內容涉及藏族的歷史、政治、文化和社會生活等諸多領域;傳世唐卡大都是藏傳佛教和本教作品。 唐卡是藏族文化中一種獨具特色的繪畫藝術形式。有一組唐卡,以一百多幅畫面描繪薩迦法王八思巴降生、赴京州、應召進京、返藏、二次入京、皇帝冊封、圓寂等整個生平。古格王朝遺址白廟中繪有吐蕃王朝世系圖,概括了王朝的發展過程。還有就是以宏偉、複雜的布局構圖,將藏王的事跡融於「一副」當中。
  • 《蓮花生大士》唐卡及紀錄片展映會
    2018年3月,國家地理探險家龍安志先生帶領紀錄片探險隊從中國出發,開始追尋蓮花生大士的歷史足跡。在極端條件下,探險隊經過六個月緊湊的拍攝,追隨著蓮花生大士的足跡,走過了兩萬多公裡,去了四個國家,最終拍攝完成了《尋找蓮花生大士》這部紀錄片。《尋找蓮花生大士》拍攝途中,探險隊不僅採訪了佛教大德與歷史學家,也採訪了科研科創家,使得這部紀錄片與其它拍攝喜馬拉雅地區的紀錄片截然不同。
  • 佛化萬象—雪域唐卡
    19世紀蓮花生唐卡。蓮花生大師音譯為巴特瑪薩木巴瓦,烏仗那國(即斯瓦特)王子,常被尊稱為咕嚕仁波切(意即上師仁波切)。8世紀後半期把佛教密宗傳入西藏,藏傳佛教尊稱他為洛本仁波切(軌範師寶)、古如仁波且(師尊寶)、烏金仁波且(烏仗那寶),是各派共同尊奉的主尊。17世紀 佛本生故事唐卡。
  • 圖解唐卡:蓮花生大士
    蓮花生大士,印度佛教史上最偉大的大成就者之一,藏傳佛教的主要奠基者。公元八世紀,應藏王赤松德贊迎請入藏弘法,成功創立了西藏第一座佛、法、僧三寶齊全的佛教寺院——桑耶寺。《諸佛未來授記經》中也說:「我已滅度後,一百十二年,較我甚殊勝,名為蓮花生。」都說蓮花生大士是比佛陀還要殊勝的善知識。  大士為調伏剛強難化眾生,現威猛相,一切天魔外道,聞名攝服。在印度和尼泊爾等地傳法利生,歷九百餘年,智悲雙運,威德普聞,沐蓮師法雨證道者無數。其「八大化身」歷史可詳見其他傳記。
  • 西藏唐卡藝術欣賞,絢麗多彩!
    唐卡是藏族文化中一種獨具特色的繪畫藝術形式,題材內容涉及藏族的歷史、政治、文化和社會生活等諸多領域,堪稱藏民族的百科全書。蓮花生大士(藏密祖師,左手託嘎巴拉碗,左臂抱三叉戟,右手持金剛杵):獅面空行母(面為白獅子相,蓮花生大士之護法,具大威神力):
  • 精品上植︱世界植物園賞析——密蘇裡植物園
    圖:網絡圖審核:吳鴻精品上植︱世界植物園賞析——邱園精品上植︱世界植物園賞析——蒙特婁植物園>精品上植︱世界植物園賞析——巴西裡約植物園精品上植︱世界植物園賞析——韓宅植物園精品上植︱世界植物園賞析——紐約植物園
  • 精品上植︱世界植物園賞析——索契植物園
    9:00-18:00(春秋)票價成人票250盧布兒童票120盧布圖:網絡圖審核:吳鴻精品上植︱世界植物園賞析——邱園精品上植︱世界植物園賞析——蒙特婁植物園精品上植︱世界植物園賞析——巴西裡約植物園精品上植
  • 精品上植︱世界植物園賞析——長木花園
    圖:網絡圖審核:吳鴻精品上植︱世界植物園賞析——邱園精品上植︱世界植物園賞析——蒙特婁植物園精品上植︱世界植物園賞析——巴西裡約植物園精品上植︱世界植物園賞析——韓宅植物園精品上植︱世界植物園賞析——紐約植物園精品上植︱世界植物園賞析——法蘭克福棕櫚園精品上植︱世界植物園賞析——布魯克林植物園精品上植︱世界植物園賞析——索契植物園精品上植︱世界植物園賞析—
  • 貢覺傑唐卡作品被中國美術館收藏
    在西藏唐卡畫院一樓展廳裡,以藏族唐卡勉薩派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羅布斯達作品為代表的幾十幅精品唐卡常年在這裡展陳,今年又添了一幅,就是自治區工藝美術大師、藏族唐卡勉薩派自治區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貢覺傑的作品《宗喀巴大師修建甘丹寺》。
  • 談西藏唐卡與巖彩顏料
    唐卡是藏族文化中一種獨具特色的繪畫藝術形式,題材內容涉及藏族的歷史、政治、文化和社會生活等諸多領域,傳世唐卡大都是藏傳佛教和苯教作品。唐卡的起源學術界觀點不一,主要有以下四種觀點:1、唐卡是隨佛教由印度傳來的繪畫形式。由義大利學者杜齊提出。他認為唐卡源於印度古老宗教布畫"缽陀",隨佛教傳入西藏。缽陀與漢地繪畫不同主要在於畫布,漢地繪畫多為紙和絹,缽陀則以棉布為底,這與唐卡畫布一致。此外,唐卡繪畫中曼荼羅畫為正方形畫布、佛像畫畫布長寬比例為4:3,這都與缽陀相同 。
  • 上海中華藝術宮——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娘本唐卡藝術展
    旨在讓更多的人了解娘本的唐卡藝術,感受藏地唐卡藝術雄厚的文化底蘊和豐富的精神氣質,傳承和弘揚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人們懸掛唐卡,接受佛光沐浴,以仁愛之心歷經百態,對唐卡畫師而言,繪制唐卡無疑是壹場修行,每當盤腿作畫,那精細的畫筆便勾勒出畫師對佛法的理解、特色鮮明的精神信仰及對藝術的真誠。        唐卡在藏地的歷史源遠流長,可上溯至1000多年以前。唐卡的發展與藏傳佛教的弘揚密不可分,它不單單是宗教的反映,也是藏地政治、經濟、文學藝術以及科技綜合發展的結果。
  • 江蘇省美術館典藏精品賞析
    ,每日精選一幅名家書畫精品,配以一篇精品賞析的美文,圖文並茂,全年365天持續推送,美在每一天! 此音頻與南京市朗誦協會聯合製作 本期朗讀:南京傳媒學院 張維宸 江蘇省美術館典藏精品賞析
  • 《館藏級別--綠度母唐卡》
    《館藏級別綠度母唐卡》—唐卡介紹尺寸71*98cm,此幅唐卡為經典的噶瑪噶整幅唐卡由純金與礦物顏料繪製,畫工精湛,唐卡中各尊人物描繪得惟妙惟肖,主尊綠度母姿態優美,法相殊勝〓格魯梵行●唐卡藝術〓宗旨傳承發揚西藏傳統唐卡繪畫藝術展示各種精品唐卡,優秀唐卡工藝品分享
  • 我和唐卡畫師
    後來在藏區時間久了,漸漸地對藏區的文化多少有一些了解,就越來越喜歡上了西藏的唐卡藝術。唐卡可以說是濃縮了整個藏族的歷史,在唐卡裡你可以了解到你所不知道的藏文化和宗教儀軌。壁畫和唐卡是藏傳佛教發展到一定時期的衍生品,只是表現形式不同,由唐卡畫師或藝僧完成。
  • 唐卡概說 明永樂御製紅閻摩敵刺繡唐卡為何能拍出3.1億天價?
    唐卡是藏族文化中一種獨具特色的繪畫藝術形式。整幅唐卡以絲刺繡,彌足珍貴。已知的存世近例只有兩件,均藏在西藏拉薩大昭寺。2. 2006年12月, 清乾隆宗喀巴大師一生的故事唐卡(十五張)在北京以1815萬成交。
  • 桑吉才讓大型唐卡《神昭海表》亮相文博會
    熱貢唐卡代表性傳承人桑吉才讓唐卡藝術作品《神昭海表》亮相 福建「全福遊,有全福」文化旅遊品牌綜合館主題館中。中共中央臺辦交流局局長黃文濤,文旅部港澳臺辦書記、一級巡視員滿宏衛,文旅部產業發展司司長高政,廣電總局規劃財務司司長餘愛群,廣電總局港澳臺辦副主任燕旎,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邢善萍,省委宣傳部一級巡視員蔣達德,省文旅廳書記石建平,省廣電局書記、局長李強,省臺港澳辦副主任宋志強、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李輝躍,市文旅局局長張權及福建省文旅廳和相關部門有關領導,等眾多領導嘉賓一行,一同參觀了亮相此次文博會的唐卡藝術精品
  • 精品唐卡欣賞|大願地藏王菩薩唐卡
    這幅唐卡的原作是藏地噶舉派第八世大司徒仁波切所繪八大菩薩組畫中的一幅,屬於司徒畫派的代表作,有著難得的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