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家:這兩種父母,晚年很容易被子女拋棄,其實都是自食惡果

2020-12-23 心理學神奇小小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

中國有一個古老的傳統延續至今,那就是養兒防老。父母一生都在圍著子女打轉,前期對兒女的養育,就為了換來晚年子女的反哺。

孝道,歷來都是人們關注的焦點,認為所有的父母都能和子女共享天倫,但有些父母晚年卻沒有子女陪伴,成了空巢老人,倍感悽涼。

雖然大環境認為「天下沒有不是之父母,父母生養之恩大於天。」但我們通過分析可知,這些父母的遭遇都是自食惡果、自作自受。晚年被子女拋棄的父母,一般分為兩類:

一、掌控欲太強的父母二、只生不養,從來沒有給孩子安全感和溫情的父母

掌控欲強的父母,與其說是為了孩子,不如說是為了自己。他們在孩子出生後,就開始進行謀劃,小到穿什麼衣服,大到人生的路該怎麼走,他們的口頭禪是「我都是為了你好」。

滙豐銀行發布過一個關於全球教育支出的調查報告,中國內地高居第六。報告還顯示,有82%的父母有隨時為孩子放棄個人生活的準備。

這其實是很恐怖的,父母往後的人生都是圍著孩子轉 ,以孩子為中心,那孩子還有獨立成長的空間嗎?

控制欲過剩

一對60來歲的老父母,當年是吃商品糧的,然而不幸的是,改革大潮中二人雙雙從糧站下崗。

他們家裡有一個兒子,是個電工。每次收電費年底交帳的時候都對不上帳,並且回回都缺萬把塊錢,好笑的是,一旦交不上帳,這個電工就腳底板抹油跑了。

於是,他的老父親便幫他補電費,替他去上班,常常見他陰沉著臉說兒子智力弱,他這些年多麼不容易,都給他填了窟窿,替他養孩子。

若是哪天他心情好,還能聽他講講當年在糧站工作的風光日子,整個家族有多少人受到他的幫扶。

在別人的印象中,他是一個擁有大愛並為兒子操碎心的老父親,一輩子就為了不成器的兒子。但沒有想到是,兒子的孩子都十來歲了,媳婦也離了兩個了,工資卡居然還在媽媽那裡。

他每次收多少電費就給他媽媽多少,由媽媽替他保管,到月底上交供電所,甚至每天去哪個區收電費、以什麼方式收,都要遵守父親的指示。

這對父母是典型的控制欲過剩,與其說是愛兒子不如說是愛自己,為了控制兒子,甚至不惜到處散布兒子智力有問題,用兒子的不成器來掩蓋自己的失敗事業。

父母慈,子才孝

俗話說,父不慈,子不孝。父母和孩子血脈相連,但這種關係並非牢不可破。

孩子在需要呵護的階段沒有得到父母的悉心照顧,沒有從父母身上得到任何安全感和溫情,等父母年老時,要求子女贍養,這談何容易?

演員毛曉彤的父母在她小時候就離婚了,她跟著母親一路艱辛,好不容易憑著自己的努力成了一名演員,這時她的父親卻突然出現,要求女兒給自己5000萬贍養費,否則就魚死網破。

按理說,毛曉彤現在的財富足以贍養父母,但這個父親的做法卻令人髮指。僅憑一顆精子,沒有經過十月懷胎,也毫無養育之恩,就要求5000萬的贍養費,簡直可笑。

女兒在成長過程中沒有得到一絲父愛,現在還被孝道壓著,有苦說不出。不少人站在道德制高點上和稀泥,說一些「畢竟是你的親生父親,況且你也有實力贍養他」的道德綁架話語。

可一個父親,即便和妻子離了婚,也應該對孩子負起責任,給予應有的父愛和安全感,這些毛父都沒有做到,又憑什麼要求毛曉彤贍養他呢?

其實,孩子要的安全感很簡單,就是陪伴和真心的愛,這種付出並不需要很多物質,只需要兩代人的心靈交融。平時的一句問候,吃飯時的一筷子菜,下雨時的一把傘……

這些東西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見,並不需要特別付出,陪伴才是最讓人有安全感的行為。

- The End -作者 | 神奇小小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參考資料:《The Journal of child psychology and psychiatry & allied disciplines》

相關焦點

  • 別自食惡果!人到晚年這2種父母,往往容易被子女拋棄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開始倡導男女平等,即使是女孩,也會受到父母的寵愛。如今時代不同了,人們對子女的教育也不同了。大多數的家庭都只有一個孩子,恨不得把所有的好東西都給他。一家人每天都圍著這個孩子轉,希望他們過得好的同時也希望自己老了以後可以得到孩子的反哺。
  • 這2種父母,到了晚年最拖累子女,子女就怕兩樣都「佔全」
    文/蕾媽育兒經 父母養育我們長大,非常不容易。所以,等到父母老的時候,我們也應該給他們養老,不應有怨言。 可俗話說,家家有本難念的經。現實有時候卻是非常殘酷的,並非會按照我們所想的來。如果遇見了下面這兩種老人的話,事情也許就會變得不一樣了。
  • 這2種父母,到了晚年最拖累子女,子女:就怕兩樣都「佔全」
    文/蕾媽育兒經父母養育我們長大,非常不容易。所以,等到父母老的時候,我們也應該給他們養老,不應有怨言。可俗話說,家家有本難念的經。現實有時候卻是非常殘酷的,並非會按照我們所想的來。如果遇見了下面這兩種老人的話,事情也許就會變得不一樣了。
  • 這幾種類型的父母,上了歲數很容易招子女嫌棄,父母們要反思
    而她父親最大的問題就是酗酒,每次喝完酒就各種找事,年輕的時候是這樣,現在上了歲數還是如此,小趙上面一個哥哥,下面一個妹妹,他們兄妹三人,加上母親,誰拿父親的這個毛病都沒辦法。而小趙也是發自內心地表示,遇到這樣的父親,自己真的是很無奈。確實,生活中有幾種類型的父母,上了歲數很容易招子女嫌棄,而老人來說,那時候自己的日子也會過得很難。如果你不想這樣,可要注意了。
  • 「兒女雙全」真是父母的福氣嗎?心理學家:其實正暗藏著這些危機
    其實,很多有兒有女的家庭只是看起來很美,箇中滋味,只有切身體會後才能感同身受。心理學家直言:其實正暗藏著許多危機。一碗水難端平: 其實水往下流,父母都是疼愛子女的,但是當有了兩個孩子做比較時,難免心裡的天平會失衡。不論父母是出於性別上的偏好還是父母由於子女上性格成績上的差異而產生的偏好,都或多或少會讓子女們認為是由於性別上的差異引起的。 比如筆者的朋友老大是女兒,天性調皮好動,老二是兒子,乖巧溫順。
  • 晚年「坑」孩子的老人,其實都是被子女「慣」出來的,別不承認
    人們年輕的時候那麼跟別人攀比,孩子等到老了也就變成了孩子之間相互比較自己的父母,雖然說都是孝順自己的父母,但是難免就會衡量父母之間對於孩子的付出,有的老人越是到了晚年越是不讓子女操太多心,讓子女傾向的同時儘量不要讓他們感覺到多餘的負擔,但有的老人確實生怕自己壓力不夠大,總是給自己找一些麻煩。
  • 多子女家庭,父母不想晚年過得悽慘,年輕時在這幾方面可別犯糊塗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前幾天帶娃逛公園,聽到幾位老太太在聊天。其中有位老太太說,現在才想清楚,晚年幸福不幸福的關鍵根本就不在於子女的多少,其他幾位老太太也表示贊同。這位老太太還說了自己親姐的故事,說姐姐年輕的時候生了5個孩子,3個兒子2個女兒,可她現在需要養老的時候,子女們卻開始踢皮球,這個推給那個,那個推給這個。
  • 賀州市410不鏽鋼市場「自食惡果」的環境沒發生改變
    賀州市410不鏽鋼市場「自食惡果」的環境沒發生改變   無錫新同巨鋼業有限公司專業生產304不鏽鋼板、316l、310s、321、904l等材料為主的公司,資源充足,品種齊全,庫存量大。    賀州市410不鏽鋼你們中誰能理解這一點?
  • 子女越孝順,父母越應該守住這幾條底線,不注意晚年日子會很難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不管是現實生活中還是影視作品裡,看到過太多的父母,他們以為自己愛子女,子女又孝順,於是在和子女們相處的時候就沒了底線。要不就是子女們的什麼事他們都想要去摻合,要不就是在孩子的人生大事上他們要直接替孩子做決定。
  • 老人若不幫自己的子女帶孩子,晚年大多是這三種結局,很現實!
    其實,老人能幫忙帶孩子更好,做子女的也能稍微輕鬆一點。如果父母做不到幫忙帶孩子,做子女的也不要心生怨恨,畢竟父母已經把自己的孩子帶大,孫子、孫女也不是他們的義務了。也有很多老人會幫助子女帶孩子、做家務一直到自己人生的最後階段,他們的孩子有的就對父母非常感激,也有的反而落一身的埋怨。
  • 雙性戀白蘭度:女性為他瘋狂,男性為他著魔,浪子一生終自食惡果
    這一位曾經用一部《教父》讓全世界記住他的男人,堪稱那個時代人氣最高的男演員。可是人們卻不曾想到,這位當年風光無比的白蘭度,居然是一名雙性戀,女性為之瘋狂,男性為他著魔,而他風流浪子一生最終自食惡果。
  • 七旬老人的話:子女再多,晚年也得有自己的窩
    古人常說「多子多福」,但是放在現在的社會來看,多子的老人晚年也未必就有絕對的依靠、就能順順利利解決自己的養老問題。因為子女多,在關於如何為父母養老的問題上就容易產生分歧,就會出現各種最大程度為自己著想與盤算的局面。人心本就如此,再者兒女又都有配偶,這些因素都更加無法避免就是了。七旬老人的話:子女再多,晚年也得有自己的窩。
  • 60、70後的無奈:擔起贍養父母責任,卻最終被自己的子女「拋棄」
    跟身邊一些60、70後的人聊天,他們感慨最多的就是:擔起贍養父母責任,卻最終被自己的子女「拋棄」,讓人很無奈。為什麼會這樣呢?我們一起來看看: 關係鬧得僵的,甚至父母多在自己家住一天,都能讓一家人吵起來。所以,即便有兄弟姐妹輪流幫襯養老,他們也很心累,很無奈。但是,贍養父母的責任卻不能推脫。 60、70後的子女少,而且還更追求個人生活 按理說,父母行孝在前,子女也會效仿在後。
  • 人就算再窮,也別去貪圖這5筆錢,不然只會自食惡果
    人窮只是窮一時,並不代表永遠都會窮,只要肯努力,一切都還有機會,任正非44歲還能創業,褚時健70多歲還能東山再起,他們並沒有因年齡而放棄自己。人在貧困時,渴望自己能有上更多的錢,希望能在事業上有更出色的成績,可不管在什麼情況下,做人做事都要有底線,唯有這樣才能取之有道。人就算再窮,也別去貪圖這5筆錢,不然只會自食惡果!
  • 「生女兒」和「生兒子」,晚年的差距能有多大?看完後父母沉默了
    △ 鄰居吳大娘偏愛兒子,自食惡果,最後全靠女兒接濟鄰居家吳大娘有5個子女,2個兒子、3個女兒。對待兒子和女兒的態度簡直是天差地別,有點好的都偷偷的留給兒子。對於她這種典型的重男輕女行為,兒女們都看在眼裡。兒子認為這些好理所當然,女兒即便不滿也不會說什麼。
  • 「活該沒人孝順你」,有這3個特徵的老人,晚年大多不被子女孝順
    老人到了晚年時期,最希望的就是子女孝順,這樣他們晚年也能夠有所依靠。但實際上,並不是所有的老人到了晚年都能夠有子女孝順。而實際上這並不能夠完全怪孩子,子女不孝順可能和老人年輕時的對待他們的方式脫不開關係。
  • 子女可以和父母斷絕關係嗎?
    我國《收養法》有關於被收養的未成年人與親生父母關係解除的規定:自收養關係成立之日起,養父母與養子女間的權利義務關係,適用法律關於父母子女關係的規定;養子女與養父母的近親屬間的權利義務關係,適用法律關於子女與父母的近親屬關係的規定。養子女與親生父母及其他近親屬間的權利義務關係,因收養關係的成立而消除。
  • 晚年不被子女孝順的老人,大多做過這3件事,子女不孝不怨他人
    父母養育子女,用心照顧和呵護著孩子長大,為了是自己老了之後,有人孝順自己,但就是有很多孩子長大後,不孝順父母,甚至還向父母要錢,在父母生病後,也不願意照顧父母,其實,孩子不孝順父母都是有原因的。劉老太太的兒女不孝順,是她自己導致的這個結果,沒人養老也怨不了別人,不應該責怪兒女,所以,子女不願意孝順父母,都是有原因的,那些晚年不被子女孝順的老人,大多都做過這3件事。晚年不被子女孝順的老人,大多都做過這3件事?
  • 不幫子女帶孩子的老人們,晚年生活過得咋樣?這2種結局真實
    其實老人要不要幫子女帶孩子,也是人們經常討論的,不過看法也不盡相同,有人說老人幫子女帶孩子也挺好的,增進感情,退休後生活還有樂趣。也有人說老人的晚年生活就要自己做主,要有自己的安排,才能生活愉快。那麼,不幫子女帶娃的老人,他們的晚年生活是怎樣的呢?
  • 風水輪流轉,美國自食惡果只能向世界「求救」,這回我們說了算
    在疫情面前,世界各國都是平等的,即使是世界唯一的超級大國美國也不例外,面對席捲而來的疫情,美國縱然有著最先進的醫療水平,依然沒能逃過疫情的泥潭。到現在為止,美國疫情還沒得到有效控制,並且還在不斷惡化,這回終於輪到美國「求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