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兩大奇蹟思維:槓桿效應+飛輪效應!

2020-12-26 水木然

作者:水木然

石油大王洛克菲勒講過一句話:「如果把我剝得一文不名丟在沙漠的中央,只要一行駝隊經過——我就可以重建整個王朝。」

的確,這個世界上有一種人,無論身在何時何地,都可以取得成就。

因為他們掌握了成功的「道」。

所謂:一陰一陽謂之道,凡事都只要抓住了其兩大核心矛盾,使其對立又統一,就可以掌控全局。

成功,就是由「一快」加「一慢」兩大要點組成的「道」:

一快,指的是槓桿效應;

一慢,指的是飛輪效應。

世界上所有成功的人生,就是這兩大效應的疊加!

有的人,只學會了槓桿效應,成了人生賭徒;

有的人,只學會了飛輪效應,就像蝸牛爬行。

只有極少數人,能將這兩種效應完美的組合起來,今天我就來系統地聊一聊,如何發揮巧妙的利用好這兩大效應。

1

槓桿效應

借力撬動財富

我們先來看看宇宙的樣子吧,它就像一個大漩渦,可以看成一股正在旋轉的能量:

它蘊含著巨大的「勢能」,如果我們能跟順應著宇宙的能量一起運轉,這就是順勢而為,就可以「坐地日行八萬裡」。而如果我們發力的方向和宇宙大勢相反了,必定會在無形中受到一股很大的阻力。

也就是說,宇宙中時刻存在這一股勢能,這個勢能的表現是什麼呢?就是時代的力量,是歷史潮流,浩浩蕩蕩。

我們再來看看下面這副人類進程圖:

這就是宇宙的勢能,社會發展越來越快,已經呈指數級發展勢態,地球將陷入一種自我運轉,旋轉速度將越來越快,旋轉力也將越來越強大。

隨著大數據/人工智慧的到來,人類將越來越被動,越來越渺小。因此我們無論做什麼,都必須藉助到這股勢能,這就是學會借力。

阿基米德說:給我一個槓桿,我能撬動地球。這就是槓桿效應。

槓桿效應就是借力。大家切記:在一個高速發展的時代裡,一個人要想成功,」借力「比」努力「重要得多!

為什麼有些人很勤奮卻依然是窮人?因為他是只靠賣力去賺錢。

那富人靠什麼富起來的?又為什麼越來越富?就是靠靠「槓桿效應」,在他們的世界裡,世上沒什麼東西是不能「借」的。

綜觀商業發展史,許多商賈巨富都是白手起家,這些身無分文的窮光蛋,到底是怎樣發展起來的?你只要去看看他們的傳記就知道了,他們就是靠玩空手道起家的。

空手道是商業的最高境界,它屬於社會科學類,北大、清華絕對學不到。

包括零資本創業、白手打天下,以小博大、四兩撥千斤等等在內,他們善於通過獨特的創意、精心的策劃、完美的實施,在法律和道德規範的範圍之內,巧借時代、趨勢及外在的人力、物力、財力去完成自己的原始積累。

今後99%的人都將侏儒化,被圈養起來,任意堆放,只有1%的人能崛起,他們要麼成為社會秩序的設計和維護者,要麼成為完全獨立的個體(經濟體)。

不能順應時代、擅長借力是一個人能不能躍遷式崛起的關鍵,這是一個留下少數巨人、一堆侏儒的時代。

要知道,任何一個行業都值得你花5年的時間入門,10年的時間摸索。而最聰明的辦法,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登高望遠,踏著成功者的腳步走,用最短的時間學習頂尖高手的成功經驗。

舉個例子:

例如,我們經常會看到這樣的招聘廣告:百萬年薪聘老總。有些企業是真聘,他們是真的需要聘請一位老總;但是有的企業可能就是假聘,他們想通過這樣的方式來造勢,來擴大影響,更重要的是,想吸納社會上一些人才的智慧。

然而,來應聘的卻是幾百上千人。這些人為了得到這樣一個高薪職位,他們會怎麼做?他們都會儘自己最大的努力來回答企業給出的考題。比如,如果你是老總,你將怎麼搞?請你寫出關於某某問題的方案,請你談談關於某某方面的設想等。這樣一來,毫無疑問,企業就能夠從中得到很多有用的、有價值的東西,就能夠獲得社會上很多高智商人才的智慧。

當你啟動一個事業的時候,你不熟悉、不專業、不在行,沒有技術、沒有這方面的能力。這個時候,你千萬不要自己去鑽研、去摸索、去犯傻,這時你一定要借用別人的力量、腦袋來為自己所用,這是最聰明的辦法,最省時省力,是最快捷的辦法。

借力,就是要大膽使用別人已經取得的成果,牛頓說過一句話:「我之所以成功,是因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像牛頓那麼偉大的人物,都善於利用前人的成果,更何況我們這些普通人?

你擁有多少資源不再重要,重要的是你能藉助多少資源。借力的最高境界是一切皆不為我所有,一切皆為我所用。

想想諸葛亮草船借箭吧,他沒動一兵一卒,一夜之間就從對手那裡收到了無數支箭,這才叫高明。

造船過河就不如借船過河,記住你的目的是過河,千萬不要本末倒置去幹造船或建橋的事。

借別人的智慧為我所用,就是什麼事不懂,就去找這個領域最牛的人聊天。因為向人學習的速度,遠超向書本學習的速度。

再比如,你可以把記憶能力外包給搜尋引擎,把協作外包給網絡,把體力外包給機器。如果有一天機器人比人還好使,你可以借力機器人來做大量的工作。

你會有一些技能減弱,而有一些技能則需要百倍增強——大腦不該用來記憶,而是要用來觀察、思考、創造和影響他人。

猶太人的思維習慣就是習慣找準施力點,使用微小的力,撬動比自己大幾倍甚至幾十倍的東西,所以猶太人能不斷地在金融界創造出越來越多的輝煌。

這個世界上所謂有「真材實料」的人,最終都為別人所用,很大程度上成為別人的工具,原因在於他們精力都陷於自己的才學,沒有注意利用別人。

隨著科技的進步,未來所有的信息(包括知識)都會隨時擺在我們面前,因此一個人能不能記住很多知識點已經不再那麼重要,重要的是你能不能把這些現成的知識點整合起來,找出其中的邏輯或者組建新的系統。

今後最關鍵能力,從大量信息裡抓取趨勢的洞察能力、發現趨勢後快速跟進的借勢能力。

你聰明,我會用你的聰明,那我比你更聰明。聰明的人善於將別人的力量凝聚起來,變為己用。

普通人思維、老闆思維、網際網路思維的不同,用一個有意思的公式來表達就是:

一般人思維1元 X 1元=1元

老闆思維 1元 X 1元=10角 X10角=100角=10元

網際網路思維 1元 X 1元=10角 X10角=100分 X100分=10000分=100元

人性是趨利的,但網際網路思維告訴我們,在當下這個時代創業做生意,賺大錢的本質就是分享和借力。

「與其待時,不如乘勢」。通過借力分享才能達到多贏的局面,而且是倍增的多贏,這就是網際網路思維的精髓。

2

飛輪效應

找到人生的錨

與「槓桿效應」對應的是「飛輪效應」。

什麼是「飛輪效應」?

相關焦點

  • 職場效應之:毛毛蟲效應、飛輪效應、破窗效應
    毛毛蟲效應——打破慣性、爭取創新是什麼科學家通過研究,把跟著前面的路線走的習慣稱之為「跟隨者」的習慣,把盲目跟從習慣和思維慣性而做出反應導致失敗結果的現象稱為「毛毛蟲效應」。職場現象職場中,大多數的人做事努力、循規蹈矩、穩重,從沒出現大問題,在很多人看來這是優點,但是在一些有想法的領導看來,這可能是很大的缺點,因為都是埋頭幹活,從不抬頭看路,做事情的方式是按照前人的經驗,重複去做而已。現象總結起來就是:埋頭拉車、盲目崇拜式、理論迷信、墨守成規、懼怕風險。
  • 飛輪效應恆強勢企業或個人的秘密武器
    為什麼一開始每個人看起來都是差不多,後來逐漸有了差異,越往後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大,有的企業或個人發展緩慢甚至跟不上,有的企業或個人發展得越來越快?答案是,因為那些成功的人和企業已經開設了自己的「增長飛輪」並獲得了「飛輪效應」。飛輪效應是什麼?
  • 「飛輪效應」是如何成就亞馬遜的?
    請自行在湛廬閱讀App內搜索《創業思維課》檀林老師曾經擔任過微軟加速器的CEO,還參與孵化和輔導了200多個科技創業項目。我為你挑選的這段內容,講的是:「飛輪效應」是如何成就亞馬遜的?但是,亞馬遜把這三個核心業務板塊重新組合之後,創造出了一種互相推動的飛輪效應,形成了一種正循環,讓自己的業務不斷發展壯大。打造飛輪效應,亞馬遜具體是怎麼做的呢?一起來聽聽看吧。
  • 飛輪效應——企業或個人強者恆強的秘密武器
    為什麼起初大家看起來都差不多,慢慢的有差異, 越往後差距就越大,有些企業或個人進步緩慢甚至原地踏步,而有些則發展得越來越快呢?答案是,因為那些成功的人和企業開啟了自己的「增長飛輪」,獲得了「飛輪效應」。什麼是飛輪效應?
  • 搞懂「飛輪效應」,牽動自己的命運絲線
    飛輪效應其實由來已久,早在上個世紀,克羅格公司的總裁著名管理專家吉姆柯林斯,就運用飛輪效應讓公司的幾萬員工進行了升級,這一個改革的階段時間雖然很長,但毫無疑問,他最後的效果很圓滿,企業產生了質的變化,而這個飛輪效應也從此得名飛輪效應它不同於普通的思維效應,並不是立竿見影,並不能夠立刻就發揮出它的作用,有點潤物細無聲的意思,可能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它基本上沒有存在感
  • 【生活心理學 飛輪效應】,飛輪效應,開掛原理你也能掌握
    當所有人都認為網際網路行業格局已定,拼多多究竟有什麼魔力,攪局阿里,斬殺京東,躋身成為中國第二大電商平臺。今天,我們不談社交,不談供應鏈,不談下沉市場,僅從飛輪效應角度分析原因,然後重點講解如何構建自我提升飛輪,加速個人成長。
  • 《像託爾斯泰一樣寫故事》:重鑄「飛輪效應」,拆解名家創作秘籍
    《像託爾斯泰一樣寫故事》這本書從專業出版家的視角潛入多名文學巨匠的腦海,通過深刻剖析外國各大名家的不朽著作,像拆解魔術般揭示了文壇泰鬥們創作的秘籍。除了讓讀者直觀地看到名家如何用有創意的頭腦賦予文本魅力,真切地幫助讀者解決寫作難題之外,這部書籍當中還隱藏著一個值得借鑑和學習的強大內核,那就是心理學中的「飛輪效應」。
  • 「飛輪效應」——只要有毅力能夠堅持住,飛輪便能自轉
    定義:飛輪效應指為了使靜止的飛輪轉動起來,一開始你必須使很大的力氣,一圈一圈反覆地推,每轉一圈都很費力,但是每一圈的努力都不會白費,飛輪會轉動得越來越快。如果要讓飛輪轉起來不花太大力氣,條件是要有足夠的堅持,這也意味著得用時間足夠來保證。「飛輪效應」讓我們看到勝利的曙光,只要我們堅持不懈地推動事業的飛輪,終有一天,它會自己飛快地旋轉起來,而無需費多大力氣。
  • 複利效應:世界第八大奇蹟!
    處於旁觀者視角,從第29天過渡到第30天,這華麗的蛻變,一定基於奇蹟,是因為成功者運氣太好了!但在局內人來看,這是前29天積累之功,在最後一天集中綻放而已,沒有什麼奇蹟,都是厚積薄發的努力所得。「人生就像滾雪球,重要的是找到很溼的雪和很長的坡」,巴菲特如是說。查理·芒格,是股神巴菲特的黃金搭檔,他們聯手創造了有史以來最優秀的投資紀錄——伯克希爾公司股票帳面價值以年均20.3%的複合收益率創造投資神話。芒格同時也是一位哲思大神,他提到的普世智慧,第一條就是「複利效應」。
  • 努力讓疫情防控工作產生「飛輪效應」
    作者:方鴻濤飛輪效應是指為了使靜止的飛輪轉動起來,一開始你必須使很大的力氣,一圈一圈反覆地推,每轉一圈都很費力,但是每一圈的努力都不會白費,飛輪會轉動得越來越快。因此,疫情防控工作還不能放鬆,還需要持續施加「推力」,抓緊抓實抓細各項防控工作,努力讓疫情防控工作產生「飛輪效應」。珍惜取得成果,確保「飛輪」不倒轉。
  • 新氧:飛輪效應越發明顯
    並且新氧獨創的媒體+社區+電商的模式,如飛輪效應般,既能驅動公司業績增長,又能為下一輪增長積蓄力量。 財務指標經營指標全面恢復 新氧三季度總收入為3.6億元,同比增長18.9%。如下圖所示,新氧一季度受到疫情的衝擊,二季度開始快速恢復,新氧三季度的收入規模已經回到了2019年四季度的水平。
  • 複利效應一世界第八大奇蹟
    假如這是一張非常大的紙,可以無限次的對摺。以80g膠版紙為比例,他的標準厚度為0.0766毫米。每對摺一次,這這張紙的厚度都會翻倍,但你可能想不到以下結果:當這張紙對摺23次時,其厚度為642米,遠超過法國艾菲爾鐵塔的高度(324米)。當這張紙對摺27次時,其厚度為10281米,超過珠穆朗瑪峰的高度(8844米)。
  • 請逼自己養成這5大思維,讓你的人生開始走上坡路
    請逼自己養成這5大思維,讓你的人生開始走上坡路 今天這篇文章,我們就來探討下: 一個人想要走在上坡的路上,想要越混越好,有哪些必須要具備的思維方式和習慣。 總結起來看,依然有五點值得我們去借鑑。
  • 《千與千尋》:淺析用「飛輪效應」應對「不確定性」的三個關鍵點
    今天這篇文章,我們就從職場角度,淺析由《千與千尋》啟發下的思考,如何用「飛輪效應」來成功應對外界環境的不確定性帶來的變化與挑戰,以及具體做法的三個關鍵點:01誤入低谷,其實只是「飛輪」暫時「靜止」心理學上有一個「飛輪效應」,是指為了使靜止的飛輪轉動起來,一開始你必須使很大的力氣
  • 讓人生少踩坑的著名的三大效應!
    1.瓦倫達效應過度在意結果,反而更容易失敗。瓦倫達是美國著名的鋼索表演藝術家,以其精彩而穩健的高超演技聞名,他從來沒出過事故。2.青蛙效應不要等事情無法挽回時再出手。溫水煮青蛙就來源於此,把青蛙放在溫水裡面,剛開始的時候,它覺得溫度舒適,就安心在水裡遊著,當溫度逐漸升高到滾燙,這時候它已經沒有機會跳出去了。青蛙效應在生活中到處可見。我的一位朋友就和我說過她的親身經歷。
  • 天天「雙11」,日日「618」:解讀拼多多新電商的「飛輪效應」
    編輯導語:飛輪效應,是指為了使靜止的飛輪轉動起來,一開始你必須使很大的力氣,一圈一圈反覆地推,每轉一圈都很費力,但是每一圈的努力都不會白費,飛輪會轉動得越來越快。近幾年來,網際網路的發展是相當迅猛的,尤其是電商行業湧現出了不少黑馬,而爭議最多的一家就是拼多多了。
  • 一年內粉絲規模翻番,揭秘榮耀手機「飛輪效應」背後的故事
    「飛輪效應」初顯,催生粉絲規模幾何級數增長用來解釋從量變到質變的商業飛躍,最典型的理論就是著名的「飛輪效應」,這一理論最初由亞馬遜創始人兼CEO貝索斯提出,指的是企業業務如同巨大的飛輪,如果要讓靜止的飛輪轉動起來,起初你必須持續用很大的力氣,一圈一圈重複地推,當達到某一臨界點後,飛輪就會逐漸轉動起來,而且會越轉越快,只需稍加助力就能讓它飛速轉動。
  • 飛輪效應丨點擊查看《中國自家產錦鯉》演員名單
    所謂「飛輪效應」,是指為了使靜止的飛輪轉動起來,一開始必須用很大的力氣,一圈一圈反覆地推,每轉一圈都很費力,但轉的每一圈的努力都不會白費,飛輪會轉動得越來越快。當達到一個很高的速度後,飛輪所具有的動量和動能就會很大,克服阻力維持原有運動就會變得很容易。同樣,中國自家產錦鯉的進程,不僅僅是在生產或者銷售某一個層面,肯定也不是只展示種魚就能產生效果的。
  • YiduCore飛輪效應初顯,細數醫渡雲步入增長期背後的邏輯
    醫渡雲能在醫療大數據技術行業中突圍而出與公司的專注和堅持密不可分,公司在行業深耕六年有餘,戰略眼光長遠,從基本的數據基礎設施建設開始,不斷推動醫療行業實現從信息化、數據化到智能化的發展,在業務擴張和模式擴展中一步步轉動成長的飛輪。
  • 培養孩子良好習慣,「飛輪效應」須知曉,這3個事項父母要注意
    我們或許能從「飛輪效應」中找到一些啟示。01 「飛輪效應」帶給我們的教育啟示所謂「飛輪效應」指的是,如果想要把靜止狀態的重輪動起來,一開始推動它必須要用很大的力氣,每轉動一點都很費力。不過只要努力堅持下去,一開始的所有努力都不會白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