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還記得它嗎?
114,一個歷史悠久的名字,非常的悠久。但是它真的是在我們的電話時代非常明確的一個超級入口,當時基本上這種1字頭的東西都是非常的厲害,119、110、120,很神秘,懂外語、會裝逼、有能力、很神秘。
像這樣一個超級入口,一個超級產品到現在經歷了什麼?
今天我們講一講從114查號臺來看網際網路時代的變遷。
114是什麼樣的產品
114是指為用戶提供號碼信息服務,傳統業務有優先報號、語音報號、品牌查詢、查詢轉接、臨時報號、企業冠名、列名查詢、排序報號、媒體延伸。而現在這個產品似乎已經被邊緣化了。
它被邊緣化這件事,是有數據可依的。
我們先看一下這個數據,這個數據是百度指數,這是從2011年,這其實已經是進入到網際網路的狀態,但是它當時這個時候還是非常高的,一路往下跌,現在已經進入到一個比較低的狀態了。
為什麼說我們會說114這樣一款產品能夠在市場交易,被人們使用和消費,並能夠滿足人們的某種需求的任何東西,有形的產品、無形的服務、組織、觀念或者它們的組合都可以。
但是產品有一個很重要的點,在於滿足用戶的使用需求。它的本質是對於一個問題的解決方式。你有一個問題,我需要用一個產品的方法把你滿足掉,我的目標用戶他們沒有被充分服務到的需求,通過我的產品滿足,這就是產品的BMI。
在這個過程中產品,我認為產品是被分為兩種東西。
第一種,我們說這個產品最終解決問題;
第二種,它提供一種連接方式。
01# 最終解決問題
為什麼說最終解決問題?
比如說帽子就是一個解決最終問題的一個方案,是這樣一款產品。它解決什麼樣的問題呢?它解決了天太熱曬得頭很疼,天太冷吹得頭很涼,你頭禿幫你遮一遮蓋,所以這個帽子是解決你某一個或者某一系列問題的方案,這是最終解決你的問題的方法。
02# 提供連接
還有一類是提供連接的,你拿到了剛才那些產品之外,你還可能會有一些東西是你要在這上面,我們說人貨場,剛才所說的是貨,還有一類是需要提供這個場。
場有的時候也是一種產品。我們說帽子要到哪裡購買,你的購買行為是在哪裡發生的,所以服裝店在這個裡面是提供連接的。
其實提供連接還有兩種不同的狀態,單一的服裝店固然是一種連接節點,但是還有一種是更加集中式的連接點,比如說購物中心,是比較洋氣的。
從今天川普的選舉可以看到農村包圍城市這件事變得更加重要,大家經常說精英階層肯定不會選他,精英階層當然不會選他,但是農民會選他,對不對?
所以大集,在這裡面依然提供的是一種集中式的連接點,一群人拿著各種不同的帽子,拿著各種不同的商品,集中式,什麼叫作大集?集就是集中的集、集合的集、集成的集,大家都在同一個時間同一個地方薈萃到這裡,共同形成一個交易的場,這裡面就提供集中式的連接點。
我們說集中式的連接點為什麼會存在?
其實我在小的時候特別不理解,我那個時候看很多的美食城,很多的建材城,我不理解它,我說在這個裡面開個店競爭多激烈啊,如果在別的地方去看一個店,我去開一個賣建材賣餐飲,沒有競爭,這是咱們很多時候去想我離開競爭場景來去思考競爭的一個方式。
但實際上不是這樣,其實這種集中式連接點會帶來的是一個雙方面的價值。
為什麼?
集中式連接點帶來的是降低交易的撮合成本。
什麼叫降低交易的撮合成本?
假設此時此刻你想買一個電池,你要買一個鈕扣電池,比較小眾的產品,這個時候你的交易過程怎麼發生?首先要在腦海裡思考,這個電池在哪裡有賣的?家門口的文具店有沒有?家門口的小超市有沒有?你要去想,要過去看有沒有,它開沒開門。
這個時候有一個百貨商場,百貨是這個時代最集中的概念,百貨它是一個虛數,代表的是貨品在這邊足夠充足,貨品的多意味著你的選擇多,選擇多客流就多,客流多是因為什麼?是因為你的選擇多帶來的交易成本,我知道這裡面應有盡有。
我只要選家裝選建材可能到某一個店,有足夠多的客流帶來綜合購買力強,人多錢多購買多,而購買力多之後帶來了什麼?帶來了商戶多,因為有更多的貨,更多的顧客在這裡,就可以能夠讓更多的商戶活在這兒,商戶多又帶來了什麼?貨品多,豐富程度,從而形成一直在正循環的一個商業模式。
這就是我們說在這個環節中能夠有系統性的降低交易撮合成本的一套體系。
在網際網路產品上也有這樣的解決者和連接者的差別。
解決者是什麼?
比如說墨跡天氣,墨跡天氣的產品就是給你提供解決方案的。你想看一下你城市的天氣,它每天給你推送,看一下你出差城市的每一天天氣,你可以做查詢,它再給你提供周邊的服務功能。
這就是一個問題解決者,你想查天氣不需要蹲守天氣預報了,你可以時時刻刻看一下這樣一個天氣的APP。但是連接者是誰呢?連接者肯定是商城,這些APP的提供商統一有一個完整的入口,你可以和它們形成連接,這就是解決者和連接者的差別。
為什麼拉回來說114它曾經是一款超級產品?
我們說真正能形成生態位的產品,畢竟有人口級生態位的形態,我們所有的都是要基於人口級的需求,人的連接需求主要在這三個點上,人、交易、信息。
我們談一談114帶來了什麼?114解決的一定不是人與人之間的連接,我不能說餵114,我要找一個好看的小姐姐,你給我查一下她的電話號碼。神經病。你也不可能在這上面做交易,114我要買一個什麼樣的,你給我買一個,這個真的是沒有的。
另外是信息的價值,信息的價值是什麼?
這個時代信息的連接者是誰?是報紙和出版社,報紙和出版社是通過對這些內容的採編,再做廣播分發,來形成他在社會中的獨特價值,包括電話局、114,114是這個時代的,是近現代的信息連接者,是提供專業化出版發行,職業化做信息連接,連接之後再做分發的。
我們先說為什麼114在這個時代是超級產品?邏輯在於,它提供了一個超級場景的解決方案。
每個人慢慢地都會有電話,從馬可尼,從貝爾時代開始,每家每戶逐漸開始有了電話,因為人有和別人連接的一個需求,所以他提供了對於超級場景的一個系統性的解決方案。
信息的連接者本質上是一個平臺化的,所以114本質是一個平臺產品,而且它沒有真正的邊界容量。在它的時代這件事很了不起,報紙有它的容量,因為它有它的版面,一個電視臺有它的容量,因為有它播出的時代,而114在那樣一個時代,在前網際網路時代,就已經做到沒有容量邊界的產品,這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
114是怎麼沒落的?
到了網際網路時代,我們會發現一切又變了。
網際網路時代是什麼?網際網路時代信息解決者是誰?是自媒體,是各種記者。
同時網際網路時代信息的連接者是誰?會有不同的產品,從導航網站、門戶網站到搜索APP到信息流到自媒體系,是用戶和一些新聞的關係在不斷地被重構。
在網際網路時代,信心技術傳遞的變革是什麼?
第一次變革是移動網際網路的變化,移動網際網路手機的形體代表的是人和設備之間的關係發生了變化。原本PC是什麼?是你需要在固定的地點,電腦在哪兒你才能在哪兒,而手機是人在哪兒信息能跟著走。第二個,推薦引擎的變化,重構了人和信息的關係,原本是要把信息拉回來才能看,而推薦引擎是一個推的關係,什麼都不用做,就自然地把我最喜歡的東西直接發給我。第三個,自媒體生態又造成第三次變革,會重構了內容創造者和系統的關係發生變化。我如果不觸犯自媒體的規則,我是擁有了和我的用戶直接性長久溝通的關係。 這是這個時代的真正變遷。
給大家系統性地講一講人這種生物對於信息的需求其實是在不斷提升的,說幾個維度。
01# 第一維度
第一個提升的維度,是從書籍到報紙到雜誌到廣播電視到網際網路,最後到直播,網際網路裡面已經有視頻有音頻,有各種不同的,最後到了直播。
直播當然也在網際網路上,但是我要把它單獨拿出來。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會發現第一個信息的提升是什麼?是實時性,實時性是什麼?你發現從這個到這個的過程,是人和信息之間的時間間隔在縮短。
報紙和雜誌是按照月、按周、按天去出版的。廣播和電視是按照小時來出版的,網際網路是按照分鐘級別去出版的,而直播是按照零時差去出版的,所以這個過程中你會發現這是人類對信息需求提升的一個在實時性上的變化。
02# 第二維度
第二個維度是什麼,是人對需求的提升。
最早我們是通過書籍、報紙、電影、電視、門戶網站獲得信息。
第二個階段通過搜尋引擎、114查號臺、圖書館索引去搜索我們的內容。
第三個階段是推薦引擎,頭條、抖音這種信息流的產品來獲取信息。
這是個性化,是人和信息的關係更加緊密。就像你們跟我聊這是想要個性化的解答,這是人和信息的關係更加緊密的一個過程。
03# 第三維度
第三個升級維度是什麼?原本我們需要的是報紙、門戶網站,雜誌構成了一個圖片的時代,廣播和音頻的產品、電視和視頻網站。
從文字到圖片到音頻到視頻不斷地變化,為什麼人們更想看視頻,視頻比圖片,比文字好在哪裡?大家想過這個問題嗎?視頻為什麼比圖片比文字好?因為這裡面的本質是信息的密度變高了,單位時間接受的信息密度在提高。
這是我們說為什麼電視打敗了報紙,是因為它的信息密度更高了。
為什麼自媒體生態現在蓬勃發展?是因為它的參與性、個性化、實時性更好,碎片化也棒。
而114實時性很差,個性化很難,但是可以通過電話來確定你想要的東西。信息密度很低,音頻是信息密度非常低的一種方式,碎片化很差,參與性幾乎沒有,你沒有辦法直接參與裡面。
所以什麼淘汰了它?什麼是時代?什麼是時代的滾滾洪流?
就是用戶的需求體驗。其實用戶的需求一直在那兒,只不過是有不同的技術,4G、5G帶來新的技術的變革,使得各種不同的產品才能應運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