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漲知識」——耶路撒冷的哭牆

2021-02-07 信德微訊

  殿山是猶太教徒最重要的一處聖地,公元前一千年猶太達味王的兒子撒羅滿,耗時七載,動用20萬人在耶路撒冷一座小山,即後來著名的神廟山(也稱聖殿山)上興建了一座華麗的聖殿,作為朝拜猶太教上主的地方,這就是著名的耶路撒冷第一聖殿。公元前586年,巴比倫軍隊攻佔耶路撒冷,第一聖殿被毀,後來猶太人兩度重修聖殿,但又在羅馬佔領時期兩次被毀壞殆盡。保護至聖所著名的大殿是公元前37年由黑落德王在撒羅滿王建造的第一聖殿的廢墟上重建起來的。黑落德聖殿被古羅馬提圖斯軍團毀於公元70年,此後,猶太人在原來猶太聖殿廢墟上用原來聖殿的石頭壘起一堵52米長、19米高的大牆,稱為「西牆」。猶太人稱為「哭牆」,成為當今猶太教最重要的崇拜物。

  猶太人認為哭牆是當年聖殿留下的唯一遺蹟,因而是猶太教最神聖的祈禱地方。許多世紀以來,猶太教徒都到這裡來面壁祈禱,每當追憶歷史上聖殿被毀情景,便不禁嚎啕大哭一場,哭牆因此而得名。以色列人發誓決不廢棄「哭牆」。 


  哭牆看起來和一堵巨大的石牆無異。每天都可看見猶太人自動分成男女兩撥,分別在哭牆的北南兩段祈禱,他們常常手捧《聖經》,一邊祈禱,一邊點頭(根據猶太教規,凡是念到聖人名字的時候必須點頭),有的人更搬把椅子面對哭牆,一整天都沉浸在與天主的對話中;至於聞名世界的、把寫著心願的紙條塞入哭牆牆縫的行為,倒不是猶太人的習俗,而是旅遊者們的發明。



聖若望·保祿二世在哭牆前祈禱

  1967年「哭牆」所在的破敗街區後被拆除,成了一片寬闊的鋪砌廣場。虔誠的猶太教徒熱切希望能重建這一聖殿,但那是不可能的,因為那將意味著要拆除後來在遺址上建起的穆斯林聖所。在聖殿地基附近還建有一座猶太教堂和一座拉比學館。
  1981年哭牆被列入《世界遺產目錄》。


    安攸輝  摘自「中國經濟網」(來源:新華網)


相關焦點

  • 以色列耶路撒冷哭牆的來歷,Jerusalem Western Wall
    傳說猶太先祖亞伯拉罕在耶路撒冷的摩利亞山(有稱錫安山,即今聖殿山)領受上帝旨意、祭獻兒子;他的孫子雅各在此和天使摔跤,並被賜名「以色列」(與神角力)。為了紀念猶太民族最神聖的地方,公元前1010年所羅門王動用20萬人,開始在耶路撒冷聖殿山修建聖殿,用以朝拜和祭奠猶太教的主神,並存放約櫃(內置刻有十戒的兩塊石板)、諾亞方舟等聖物。於公元前957年竣工。
  • 耶路撒冷 聖殿哭牆 永恆肅穆中 醒著
    哭牆又稱西牆,是耶路撒冷舊城古代猶太國第二聖殿護牆的一段,也是第二聖殿護牆的僅存遺址,長約50米,高約18米,由大石塊築成。她頭抵著哭牆,低聲啜泣,臉部抽搐,多少傷心深深印入哭牆,惟有哭牆支𣛟她痛苦的心靈
  • 以色列以「川普」命名哭牆邊的耶路撒冷新火車站
    【編譯/觀察者網 周遠方】為紀念川普「勇敢而又歷史性地決定承認耶路撒冷是以色列首都」,以色列政府已經宣布,將以川普的名字命名將建在「哭牆」邊的耶魯撒冷新火車站:「唐納德·約翰·川普-哭牆」站(Donald John Trump, Western Wall station)。
  • 耶路撒冷·哭牆---猶太人心中的淚珠
    西牆又名哭牆(希伯來語:הַכֹּתֶל הַמַּעֲרָבִי‎,HaKotel HaMa'aravi)位於耶路撒冷老城內,聖殿山山下西側。這是環繞第二聖殿庭院的古城牆的殘存部分。在四面牆之中,西牆被認為是當年最靠近聖殿的,使它成為猶太教信仰中除聖殿山本身以外最神聖的地點。在猶太人心中,哭牆是最神聖的地方,也被稱為地球上距離上帝最近的地方。
  • 聖地之旅·5丨耶路撒冷的哭牆
    在伯示麥、以拉谷稍事停留,我們驅車前往此行的最後一站——耶路撒冷。在酒店美美的睡了一覺之後,在清晨的陽光中,我們整裝待發,準備前往聖殿山。因為聖殿山上面的清真寺,目前是由穆斯林管理的,所以導遊在車上特意提醒我們,在裡面不能大聲喧譁,不能回答「阿們」。他說:「我要格外強調一下,因為你們這群人太喜樂了。」 結果他的話音剛落,我們又忍不住齊聲回答了一聲「阿們」。
  • 耶路撒冷「哭牆」驚現5億美元支票 真偽待查或無法兌現
    「哭牆」長約52米,高約19米,是耶路撒冷最為神聖的朝聖地點之一。據英國《每日郵報》網站12月22日報導,日前一名男子在耶路撒冷猶太教聖地「哭牆」禱告時發現一個信封,裡面竟然裝了500多張面額在100萬美元左右的支票,總價值高達約5億美元(約合31.2億元人民幣)。.........
  • 耶路撒冷哭牆 | 影像
    頭戴猶太人傳統無邊圓帽的總統川普站在耶路撒冷「哭牆」傍邊,低頭禱告,並將一張紙條塞到了哭牆裡面。他成為美國歷史上首位參觀哭牆的在任總統。哭牆又稱西牆,位於的耶路撒冷老城內,聖殿山西側,是古代猶太國第二聖殿護牆僅存的一段遺址。千百年來,只要獲得重歸故裡的機會,猶太人都會找到這段護牆,在這面象徵信仰和苦難的石牆前深情禱告,哭訴流亡之苦,「哭牆」由此得名。
  • 今天奔湧淚水浸溼了耶路撒冷的哭牆丨苦路盡頭是恩典
    馬可福音 (Mark) 15:33-34     今天的聖城耶路撒冷是陰天還是晴天?今天在城裡的哭牆前有多少淚水因他而流?今天在各各他的苦路上有多少人在體嘗扛十架的艱難?全世界的門徒都在默念中讓靈魂哭泣,這從世界各地奔湧而來的淚水為禰、為我們、為人類浸透了那堵耶路撒冷的哭牆!那個2000多年前的今天是整個人類歷史上迄今最黑暗的一天。
  • 三大宗教聖地——耶路撒冷
    這裡原本應該是和平的中心,但永遠被戰爭困擾,這裡的人民離自己的上帝最近,卻一次又一次的被驅逐,被迫離開自己出家園,這裡就是耶路撒冷。 耶路撒冷是由「城市」和「和平」兩個詞根組成,意思是「和平之城」。巴勒斯坦國中部城市,世界聞名的古城。在耶路撒冷城南處有3道明顯的山谷:汲淪谷、欣嫩子谷和泰羅普河谷。汲淪谷經過舊城以東,將橄欖山與城市隔開。
  • 哭牆巨石突然墜落,險些發生慘劇,哭牆會倒塌嗎?
    本周,在聖殿被毀日的第二天,哭牆的一塊巨大的石頭突然鬆動,砸在一個平等主義者禱告的平臺上。平臺在羅賓遜拱門附近,哭牆主禱告廣場的南邊(而非大多數禱告者及遊客常去的區域),當時一位正在禱告的79歲女性距離非常近,但她所幸沒有受傷。這位女性禱告者說「當時我沒有聽見和感覺到任何事情,直到這塊石頭落在我腳的右邊。」
  • 耶路撒冷為何是三教聖地
    耶路撒冷,希伯來語意謂和平,歷經滄桑,這裡是三大宗教的誕生地。耶路撒冷同時是猶太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三大宗教的聖地。在耶路撒冷老城區方圓一公裡之內,漫步老街……聽到天主教堂的鐘聲跟哈裡路亞的聖歌,還有回教穆斯林的祈禱誦經,加上猶太教士的誦經低吟。簡而言之,猶太教衍生出了基督教,隨後又衍生出伊斯蘭教。
  • 上帝給了世界十分美麗,九分給了耶路撒冷
    耶路撒冷是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共有的首都(雙方都有爭議)和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是耶路撒冷區的首府、原巴勒斯坦最大的城市。當然,耶路撒冷對於我們來說並不陌生,原因是耶路撒冷是猶太教、基督宗教(包括天主教、新教、東正教)、伊斯蘭教(包括遜尼派、什葉派)的聖地。被稱為「聖城」。1980年,以色列立法認定耶路撒冷是該國「永遠的和不可分割的首都」。多數國家都將大使館設在特拉維夫。1988年巴勒斯坦自治政府宣布耶路撒冷是巴勒斯坦國的首都。目前耶路撒冷由以色列實際控制。
  • 耶路撒冷一座被三大宗教供為聖地的城市
    在地中海東岸的猶地亞山上,有一座據今約5000千年左右的古城,它是猶太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共同的聖地,這就是聖地耶路撒冷。耶路撒冷古稱,耶布期。此後以色列人進入了迦南,約公元前993年建立了以色列王國,並在耶路撒冷建立了聖殿。公元前933年,以色列王國分裂為南部的猶太和北部的以色列兩國。這一時期,猶太教形成,因此猶太教認為耶和華把這塊地方,賜給了猶太人的祖先。耶路撒冷聖殿山是猶太教徒最重要的一處聖地,保護著聖所的那座著名的大殿是希律一世於公元前37年在由所羅門建造的第一神殿的廢墟上重新建立的。
  • 世界若有十分美——九分在耶路撒冷(以色列旅遊攻略)
    另一個比較普遍的解釋是它將《聖經》裡兩個城市的名字結合在一起:耶布斯(Jebus)和撒冷(Salem,意「和平」)。耶布斯是希伯來人來到當地之前,迦南人為該城所起的名字;而撒冷這個地名出現在《創世紀》14章,是大祭司麥基洗德的住處,他為來到這裡的亞伯拉罕祝福。《聖經》中這樣描繪耶路撒冷:「世界若有十分美,九分在耶路撒冷」、「耶路撒冷啊,我若忘了你,讓我的手殘;你若不是我的最大歡樂,讓我的舌噤。」
  • 一生一次以色列,在距離上帝最近的耶路撒冷,感受神跡的召喚!
    應許之地——耶路撒冷朝聖耶路撒冷,五千年的信仰之地在三大宗教眼中,聖殿山都是耶路撒冷的歷史中心和精神中心。聖殿山周圍正是各宗教遺址相互重疊、難分彼此的地方,所以結怨深遠、難以化解。而聖殿山上的圓頂清真寺證是這座城最顯著的標誌。哭牆 || 猶太人的精神寄託之地
  • 耶路撒冷聖殿歷史
    歷史上的耶路撒冷曾先後出現兩座聖殿,現已被毀。第一聖殿在以色列王國時代,第二代國王大衛為建殿的材料作預備,由繼位的國王所羅門在耶路撒冷摩利亞山(聖殿山)興建第一座聖殿。故第一座聖殿又稱所羅門聖殿,聖殿長約30米,寬約10米,高約15米。聖殿落成後,隨即成為敬奉上主的崇拜場所,也成了以色列人民族的象徵。
  • 以色列耶路撒冷,聖城下的虔誠
    在很小的一個地方,你看到這邊是天主教徒在親吻耶穌被釘十字架後趟過的石頭,幾十米不遠處還有猶太教在親吻哭牆,又一邊是穆斯林在禱告。這是一個寬容的地方,伊斯蘭完全可以高聲歌唱禱告,他們彼此是一個宗教平等的關係。耶路撒冷算是以色列的代表之地,同時也叫聖城,經歷了無數次的戰爭洗禮,老城也在一次又一次的摧毀和重建中煥發出自己無窮的魅力。如今的耶路撒冷,沒有了刀光劍影,沒有了兵荒馬亂。
  • 「哭牆」前,大批民眾來為中國人祈禱!這神聖的露天教堂可不簡單
    耶路撒冷時間前天下午,大批民眾聚集在被稱為「嘆息之壁」的哭牆前面,為我國的平安和戰勝困難禱告。在多名拉比帶領下為中國祈禱,祈禱新冠病毒的蔓延能早日結束。這麼多猶太人能夠自發的到哭牆前面為中國祈禱,跟它們的歷史遭遇有關係,哭牆正是猶太人苦難的見證者!
  • 【以色列約旦】特拉維夫+凱撒利亞+提比利亞+耶路撒冷+死海攝影之旅
    傳說中人可以在死海裡輕鬆漂浮起來#哭牆#Western Wall哭牆又稱西牆,是耶路撒冷舊城古代猶太國第二聖殿護牆的一段,也是第二聖殿護牆的僅存遺址,長約50米,高約18米,#耶路撒冷#       Jerusalem
  • 以色列探秘宗教聖地耶路撒冷(一)
    如果從書本和媒體獲得的知識信息能夠與實際場景物件結合起來,就能讓我更好地了解這個地方。這個國慶長假期間的以色列約旦之行讓我的願望得以實現。耶路撒冷的主要遊覽區在老城和位於老城南邊的錫安山及東邊的橄欖山。我們最先去的是錫安山。錫安山(Mount of Zion)既是猶太教也是基督教的重要聖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