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山是猶太教徒最重要的一處聖地,公元前一千年猶太達味王的兒子撒羅滿,耗時七載,動用20萬人在耶路撒冷一座小山,即後來著名的神廟山(也稱聖殿山)上興建了一座華麗的聖殿,作為朝拜猶太教上主的地方,這就是著名的耶路撒冷第一聖殿。公元前586年,巴比倫軍隊攻佔耶路撒冷,第一聖殿被毀,後來猶太人兩度重修聖殿,但又在羅馬佔領時期兩次被毀壞殆盡。保護至聖所著名的大殿是公元前37年由黑落德王在撒羅滿王建造的第一聖殿的廢墟上重建起來的。黑落德聖殿被古羅馬提圖斯軍團毀於公元70年,此後,猶太人在原來猶太聖殿廢墟上用原來聖殿的石頭壘起一堵52米長、19米高的大牆,稱為「西牆」。猶太人稱為「哭牆」,成為當今猶太教最重要的崇拜物。
猶太人認為哭牆是當年聖殿留下的唯一遺蹟,因而是猶太教最神聖的祈禱地方。許多世紀以來,猶太教徒都到這裡來面壁祈禱,每當追憶歷史上聖殿被毀情景,便不禁嚎啕大哭一場,哭牆因此而得名。以色列人發誓決不廢棄「哭牆」。
哭牆看起來和一堵巨大的石牆無異。每天都可看見猶太人自動分成男女兩撥,分別在哭牆的北南兩段祈禱,他們常常手捧《聖經》,一邊祈禱,一邊點頭(根據猶太教規,凡是念到聖人名字的時候必須點頭),有的人更搬把椅子面對哭牆,一整天都沉浸在與天主的對話中;至於聞名世界的、把寫著心願的紙條塞入哭牆牆縫的行為,倒不是猶太人的習俗,而是旅遊者們的發明。
聖若望·保祿二世在哭牆前祈禱
1967年「哭牆」所在的破敗街區後被拆除,成了一片寬闊的鋪砌廣場。虔誠的猶太教徒熱切希望能重建這一聖殿,但那是不可能的,因為那將意味著要拆除後來在遺址上建起的穆斯林聖所。在聖殿地基附近還建有一座猶太教堂和一座拉比學館。
1981年哭牆被列入《世界遺產目錄》。
安攸輝 摘自「中國經濟網」(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