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牆又稱西牆,是耶路撒冷舊城古代猶太國第二聖殿護牆的一段,也是第二聖殿護牆的僅存遺址,長約50米,高約18米,由大石塊築成。
猶太教(Judaism)把該牆看作是第一聖地,教徒至該牆前須哀哭,以表示對古聖殿的哀悼並期待其恢復。
千百年來,流落在世界各個角落的猶太人回到聖城耶路撒冷時,便會來到這面石牆前低聲禱告,哭訴流亡之苦,所以被稱為"哭牆"。
女兒貼著哭牆沒有哭出聲來,媽媽看見女兒大滴大滴的淚珠滾落牆下
在哭牆邊任何語言都是多餘,只有心靈相契,媽媽緊々擁住小女兒,多少年多少年記得此時此刻
她頭抵著哭牆,低聲啜泣,臉部抽搐,多少傷心深深印入哭牆,惟有哭牆支𣛟她痛苦的心靈
《耶路撒冷 聖殿哭牆 永恆肅穆中 醒著》
丁翔華/攝 安德列/詩
跋涉千萬裡
站在了這裡
手撫聖殿西牆
倚靠著這最後的地平線
一邊是湛藍的海 一邊是褐色的沙漠
一邊是羅馬軍團 一邊是大衛子孫
一部是舊約 一部是新約
一頁是血淚 一頁是榮光
西牆在靜穆中
在永恆的靜穆中
醒著
天空陽光瞬間流瀉
在教堂最高處上帝向我投來一瞥
遙遠的含淚的雲又來到兩千年前那片蒼穹
細雨就飄落到了眼前
雨滴,收入手掌
心靈,沁入滄桑
靜思冥想 祈禱流淚
不為自己 只為人類
一滴淚
流注大海化作碧波萬千
一滴淚
浸入沙漠變作荒漠甘泉
(丁翔華,上海市攝影家協會會員)
安徳列的天空,是安德列詩意放飛的天空。
在詩人看來,寫詩是一種修行,打磨自己的詩情如同打磨一顆鑽石。寫詩的過程,則是烤麵包煮咖啡,香氣濃鬱著的。寫詩,更是一種靈魂的穿越,思接千載,與萬物對話,寂然凝慮,悄然動容,是真切的體驗,甚至可以感受前世今生轉換間的奇妙之感。作為一個新聞記者,走遍了中國大地,深入民間,也有機會去北美歐洲大洋洲,曾在約旦河蕩舟,曾在戈蘭高地眺望,也在耶路撒冷哭牆肅穆,寫下成百上千的報告文學與散文。隨後轉身成為一位抒情詩人,體現於這個平臺極大的特色是,絕妙的情景交融,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有優秀的上海攝影家團隊在密切互動著。這些攝影家以藝術家的激情,記者的敬業精神去遠方採風,源源不斷發回出彩的照片,從西伯利亞到加利福尼亞,從衣索比亞到波希米亞,從北極光拍攝到南極燈塔拍攝,打開安徳列的天空,就是把世界風情盡收眼底,更可以感受詩意澎拜,詩情四射,達成至高的審美享受。
精心打造屬於安德列的精品品牌,讓詩歌與藝術的美好滋潤讀者渴求的眼睛。
四海之內皆兄弟。歡迎各位親,來信交流,發送優秀詩歌作品及攝影作品投稿至郵箱13764557827@qq.com。擇優發布。來信必讀,誠摯相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