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路撒冷 聖殿哭牆 永恆肅穆中 醒著

2021-02-23 安德列的天空

哭牆又稱西牆,是耶路撒冷舊城古代猶太國第二聖殿護牆的一段,也是第二聖殿護牆的僅存遺址,長約50米,高約18米,由大石塊築成。

猶太教(Judaism)把該牆看作是第一聖地,教徒至該牆前須哀哭,以表示對古聖殿的哀悼並期待其恢復。

千百年來,流落在世界各個角落的猶太人回到聖城耶路撒冷時,便會來到這面石牆前低聲禱告,哭訴流亡之苦,所以被稱為"哭牆"。

女兒貼著哭牆沒有哭出聲來,媽媽看見女兒大滴大滴的淚珠滾落牆下

在哭牆邊任何語言都是多餘,只有心靈相契,媽媽緊々擁住小女兒,多少年多少年記得此時此刻

她頭抵著哭牆,低聲啜泣,臉部抽搐,多少傷心深深印入哭牆,惟有哭牆支𣛟她痛苦的心靈

《耶路撒冷 聖殿哭牆 永恆肅穆中 醒著》

丁翔華/攝  安德列/詩

跋涉千萬裡

站在了這裡

手撫聖殿西牆

倚靠著這最後的地平線

一邊是湛藍的海 一邊是褐色的沙漠

一邊是羅馬軍團  一邊是大衛子孫

一部是舊約  一部是新約

一頁是血淚  一頁是榮光

西牆在靜穆中

在永恆的靜穆中

醒著

天空陽光瞬間流瀉

在教堂最高處上帝向我投來一瞥

遙遠的含淚的雲又來到兩千年前那片蒼穹

細雨就飄落到了眼前

雨滴,收入手掌

心靈,沁入滄桑

靜思冥想 祈禱流淚

不為自己 只為人類

一滴淚

流注大海化作碧波萬千

一滴淚

浸入沙漠變作荒漠甘泉

(丁翔華,上海市攝影家協會會員)

安徳列的天空,是安德列詩意放飛的天空。

在詩人看來,寫詩是一種修行,打磨自己的詩情如同打磨一顆鑽石。寫詩的過程,則是烤麵包煮咖啡,香氣濃鬱著的。寫詩,更是一種靈魂的穿越,思接千載,與萬物對話,寂然凝慮,悄然動容,是真切的體驗,甚至可以感受前世今生轉換間的奇妙之感。作為一個新聞記者,走遍了中國大地,深入民間,也有機會去北美歐洲大洋洲,曾在約旦河蕩舟,曾在戈蘭高地眺望,也在耶路撒冷哭牆肅穆,寫下成百上千的報告文學與散文。隨後轉身成為一位抒情詩人,體現於這個平臺極大的特色是,絕妙的情景交融,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有優秀的上海攝影家團隊在密切互動著。這些攝影家以藝術家的激情,記者的敬業精神去遠方採風,源源不斷發回出彩的照片,從西伯利亞到加利福尼亞,從衣索比亞到波希米亞,從北極光拍攝到南極燈塔拍攝,打開安徳列的天空,就是把世界風情盡收眼底,更可以感受詩意澎拜,詩情四射,達成至高的審美享受。

精心打造屬於安德列的精品品牌,讓詩歌與藝術的美好滋潤讀者渴求的眼睛。

四海之內皆兄弟。歡迎各位親,來信交流,發送優秀詩歌作品及攝影作品投稿至郵箱13764557827@qq.com。擇優發布。來信必讀,誠摯相待。

相關焦點

  • 「漲知識」——耶路撒冷的哭牆
    )上興建了一座華麗的聖殿,作為朝拜猶太教上主的地方,這就是著名的耶路撒冷第一聖殿。公元前586年,巴比倫軍隊攻佔耶路撒冷,第一聖殿被毀,後來猶太人兩度重修聖殿,但又在羅馬佔領時期兩次被毀壞殆盡。保護至聖所著名的大殿是公元前37年由黑落德王在撒羅滿王建造的第一聖殿的廢墟上重建起來的。黑落德聖殿被古羅馬提圖斯軍團毀於公元70年,此後,猶太人在原來猶太聖殿廢墟上用原來聖殿的石頭壘起一堵52米長、19米高的大牆,稱為「西牆」。猶太人稱為「哭牆」,成為當今猶太教最重要的崇拜物。
  • 以色列耶路撒冷哭牆的來歷,Jerusalem Western Wall
    傳說猶太先祖亞伯拉罕在耶路撒冷的摩利亞山(有稱錫安山,即今聖殿山)領受上帝旨意、祭獻兒子;他的孫子雅各在此和天使摔跤,並被賜名「以色列」(與神角力)。為了紀念猶太民族最神聖的地方,公元前1010年所羅門王動用20萬人,開始在耶路撒冷聖殿山修建聖殿,用以朝拜和祭奠猶太教的主神,並存放約櫃(內置刻有十戒的兩塊石板)、諾亞方舟等聖物。於公元前957年竣工。
  • 耶路撒冷·哭牆---猶太人心中的淚珠
    這裡,曾是三千年前以色列所羅門王所建的第一聖殿,曾是被兩次重建的聖殿殘存下來的唯一一塊古蹟。 西牆又名哭牆(希伯來語:הַכֹּתֶל הַמַּעֲרָבִי‎,HaKotel HaMa'aravi)位於耶路撒冷老城內,聖殿山山下西側。這是環繞第二聖殿庭院的古城牆的殘存部分。
  • 耶路撒冷聖殿歷史
    聖殿(希伯來語:בית המקדש‎),是古代以色列人最高的祭祀場所。在聖殿建成之前,以色列人在會幕中進行祭祀。
  • 聖地之旅·5丨耶路撒冷的哭牆
    金燈臺、陳設餅、約櫃……帳幕中出現過的物件一個個呈現在眼前,我們仿佛穿越了千年的歲月,正跟隨著大祭司,進行一年一度的獻祭。看百姓如何獻上祭物,看大祭司如何修剪燈臺……更看到耶穌受難之日,會幕的幔子如何從上而裂,看到今天的我們是如何藏身在施恩座上基路伯的翅膀蔭下。
  • 以色列耶路撒冷聖殿及其重建
    耶路撒冷聖殿平面圖 (第1頁)概述: 該頁主題為耶路撒冷聖殿平面圖的圖片集,內容包含有耶路撒冷聖殿平面圖; 室外桌子平面圖; ,耶穌在耶路撒冷和聖殿(馬太福音21),用細面烤制的12個餅,分成2行,上面放置乳香,供奉在耶路撒冷聖殿的聖所,[轉載]耶路撒冷:三大古經一奇葩等等...
  • 耶路撒冷哭牆 | 影像
    頭戴猶太人傳統無邊圓帽的總統川普站在耶路撒冷「哭牆」傍邊,低頭禱告,並將一張紙條塞到了哭牆裡面。他成為美國歷史上首位參觀哭牆的在任總統。哭牆又稱西牆,位於的耶路撒冷老城內,聖殿山西側,是古代猶太國第二聖殿護牆僅存的一段遺址。千百年來,只要獲得重歸故裡的機會,猶太人都會找到這段護牆,在這面象徵信仰和苦難的石牆前深情禱告,哭訴流亡之苦,「哭牆」由此得名。
  • 三大宗教聖地——耶路撒冷
    欣嫩子谷在耶路撒冷的西面,在聖經末世論中是地獄的象徵。泰羅普河谷位於西北方,靠近今天大馬士革門的位置,向東南注入西羅亞池。今天,泰羅普河谷大部分已被過去數千年來山谷內堆積起來的碎片所掩藏。耶路撒冷城是需要遊客慢慢用自己的雙腳丈量和熟悉這座謎一般的城市。步行登上古城東邊的橄欖山,在寂靜的夜晚俯瞰整個古城的夜景,也在雨後的傍晚,在冷風中欣賞古老峽谷的星星點燈。
  • 以色列以「川普」命名哭牆邊的耶路撒冷新火車站
    【編譯/觀察者網 周遠方】為紀念川普「勇敢而又歷史性地決定承認耶路撒冷是以色列首都」,以色列政府已經宣布,將以川普的名字命名將建在「哭牆」邊的耶魯撒冷新火車站:「唐納德·約翰·川普-哭牆」站(Donald John Trump, Western Wall station)。
  • 哭牆巨石突然墜落,險些發生慘劇,哭牆會倒塌嗎?
    以色列電臺表示,這塊脫落下的石頭重約220磅(100公斤),哭牆最大的石頭重達517噸。巨石墜落現場視頻這次事故發生在聖殿被毀日(the TishaB』Av fast)的第二天,當天這裡擠滿了禱告者,紀念耶路撒冷猶太聖殿的兩次被毀。周六晚上到周日傍晚,成千上萬的猶太人也同樣聚集在哭牆的禱告廣場莊嚴地紀念聖殿被毀。
  • 世界若有十分美——九分在耶路撒冷(以色列旅遊攻略)
    公元前1028年,掃羅王及其繼承人大衛王將各部族聯合成一個民族。公元前1004年大衛王將首都建在這裡,並把約櫃移置至此,從此確立了耶城在歷史上的特殊地位。大衛王之子所羅門王在這裡建了猶太人的第一聖殿。這之後近3000年的漫長歲月之中,在外國佔領和統治下,耶城歷盡磨難和滄桑,幾經興衰。有些統治者在此大興土木,有些統治者進行掠奪和破壞。
  • 耶路撒冷為何是三教聖地
    耶路撒冷,希伯來語意謂和平,歷經滄桑,這裡是三大宗教的誕生地。耶路撒冷同時是猶太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三大宗教的聖地。在耶路撒冷老城區方圓一公裡之內,漫步老街……聽到天主教堂的鐘聲跟哈裡路亞的聖歌,還有回教穆斯林的祈禱誦經,加上猶太教士的誦經低吟。簡而言之,猶太教衍生出了基督教,隨後又衍生出伊斯蘭教。
  • 聖殿和耶路撒冷的毀滅
    並且大衛的仇敵——耶路撒冷被圍攻,這仇敵恰好是人子的腳凳。.[聖殿和耶路撒冷的毀滅]《聖殿和耶路撒冷的毀滅》一:耶路撒冷城和聖殿的歷史簡介耶路撒冷位於北緯31°46′45″,東經35°13′25″,海拔2500英尺。位於巴勒斯坦南部,離死海約14哩,距地中海約33哩。
  • 以宗教團體為"第三聖殿"奠基 巴以衝突再起
    東方網7月29日消息:以色列極端宗教團體「聖殿山忠誠者」29日在東耶路撒冷聖殿山上舉行儀式,象徵性地為猶太教「第三聖殿」奠基,導致巴以雙方再度發生衝突,造成20多人受傷。根據猶太教教歷,7月29日是猶太教第一和第二聖殿被毀紀念日。
  • 上帝給了世界十分美麗,九分給了耶路撒冷
    耶路撒冷是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共有的首都(雙方都有爭議)和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是耶路撒冷區的首府、原巴勒斯坦最大的城市。當然,耶路撒冷對於我們來說並不陌生,原因是耶路撒冷是猶太教、基督宗教(包括天主教、新教、東正教)、伊斯蘭教(包括遜尼派、什葉派)的聖地。被稱為「聖城」。1980年,以色列立法認定耶路撒冷是該國「永遠的和不可分割的首都」。多數國家都將大使館設在特拉維夫。1988年巴勒斯坦自治政府宣布耶路撒冷是巴勒斯坦國的首都。目前耶路撒冷由以色列實際控制。
  • 談重建耶路撒冷聖殿
    然而最近一聽川普要將美國駐以色列大使館遷住耶路撒冷,一些文章又熱心起來了,甚至欣喜若狂,好像重建聖殿,恢復古老傳統方式敬拜上帝指日可待似的。其實呢,建不建聖殿和基督教一點關係也沒有,建聖殿不過是一部分猶太人一廂情願的單相思罷了。
  • 以色列人第二聖殿的歷史
    會幕是聖殿的前身,以色列人在曠野,神曾指示摩西建造會幕,神與人相會的地方。建造會幕是「都要照著在山上指示你的樣式。」﹝出埃及記25:9,40﹞。歷史上的耶路撒冷曾先後出現兩座聖殿,現已被毀。以色列王國時代,所羅門王蓋的第一聖殿,主前586年被巴比倫人毀了。所羅巴伯建造與希律重修的第二聖殿,主後70年被羅馬將軍提多攻陷焚毀,僅留下西邊一道圍牆(哭牆)。
  • 耶路撒冷一座被三大宗教供為聖地的城市
    在地中海東岸的猶地亞山上,有一座據今約5000千年左右的古城,它是猶太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共同的聖地,這就是聖地耶路撒冷。耶路撒冷古稱,耶布期。此後以色列人進入了迦南,約公元前993年建立了以色列王國,並在耶路撒冷建立了聖殿。公元前933年,以色列王國分裂為南部的猶太和北部的以色列兩國。這一時期,猶太教形成,因此猶太教認為耶和華把這塊地方,賜給了猶太人的祖先。耶路撒冷聖殿山是猶太教徒最重要的一處聖地,保護著聖所的那座著名的大殿是希律一世於公元前37年在由所羅門建造的第一神殿的廢墟上重新建立的。
  • 「哭牆」前,大批民眾來為中國人祈禱!這神聖的露天教堂可不簡單
    耶路撒冷時間前天下午,大批民眾聚集在被稱為「嘆息之壁」的哭牆前面,為我國的平安和戰勝困難禱告。在多名拉比帶領下為中國祈禱,祈禱新冠病毒的蔓延能早日結束。這麼多猶太人能夠自發的到哭牆前面為中國祈禱,跟它們的歷史遭遇有關係,哭牆正是猶太人苦難的見證者!
  • 耶路撒冷聖殿的被毀與「重建」
    今日聖言09/26/17厄上 6:7-20路 8:19-21關鍵詞:聖殿 讀經一提到天主的聖殿——耶路撒冷在千年的時間長河中經歷了毀滅、蹂躪與重建。 耶路撒冷聖殿的最後一次被毀是在公元70年左右,直到今天,一直沒有被重建起來。然而,在公元33年(第一個五旬節),真正的天主聖殿——基督的奧體卻藉著聖神降臨於教會團體而得以建立起來,這個教會團體的代表就是耶穌的母親瑪利亞和眾門徒們(宗 1:14, 2:1-4)。這個聖殿的建設直到今天還在繼續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