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德華力的本質到底是什麼呢?

2021-01-09 化學高中

範德華力的本質到底是什麼呢?

原子與原子之間以及離子與離子之間是依靠化學鍵結合成分子的,而微觀分子又是怎樣聚集成宏觀物質的呢?為什麼在溫度足夠低時許多氣體會凝聚為液體,甚至凝固為固體?是怎樣的吸引力使這些分子凝聚在一起的?這是科學家繼研究化學鍵後探討的又一問題。離子鍵、共價鍵和金屬鍵是分子內原子間比較強的相互作用,鍵能約為100~ 800kJ/mol。事實上,在分子間也存在著一種相互作用,不過比較弱,其結合能大約只有幾到幾十千焦每摩爾。氣體分子能凝結為液體和固體,主要就靠這種分子間的作用。由於荷蘭物理學家範德華第一個提出這種相互作用,所以通常把分子間的作用力就稱為範德華力。那麼範德華力是怎樣產生的,其本質又是什麼呢?

人們對範德華力本質的認識也是隨著量子力學的出現而逐步深入的。範德華力一般包括三個部分:取向力、誘導力和色散力。為了尋求範德華力的來源,先來了解分子的偶極矩和極化率。在任何一個分子中都可以找到一個正電荷重心和一個負電荷重心,根據正、負電荷重心是否重合,可以把分子分為極性分子和非極性分子。正、負電荷重心不相互重合的分子叫極性分子,兩個電荷重心互相重合的分子叫非極性分子。如果我們把正電荷重心與負電荷重心距離稱為偶極長,通常以d來表示,那麼就可把分子的偶極矩定義為分子的偶極長d和偶極上一端電荷q的乘積:

μ=q×d

偶極矩是一個矢量,化學上規定其方向是從正到負。由於極性分子的正、負電荷重心不重合,因此分子中始終存在著一個正極和一個負極,極性分子的這種固有的偶極稱為永久偶極。而非極性分子儘管正、負電荷重心重合,但由於分子內部的原子核和電子都在不停地運動著,不斷地改變著它們的相對位置,在某一瞬間,分子的正電荷重心和負電荷重心會發生不重合的現象,這時所產生的偶極就是瞬時偶極。

另外,若有外電場作用時,由於同性相斥、異性相吸,非極性分子原來重合的正、負電荷重心被分開,極性分子原來不重合的正、負電荷重心被更進一步分開,這種正、負電極分化的過程就稱為極化。顯然在外電場的影響下,非極性分子可以變為一個具有偶極的極性分子,而極性分子固有偶極會進一步增大,這種在外電場影響下所產生的偶極稱為誘導偶極,電場越強,分子的變形越顯著,誘導偶極越大。μ(誘導偶極矩)E(電場強度),引入比例常數α,使μ(誘導偶極矩)=α ×E(電場強度)。α叫分子的誘導極化率,簡稱極化率。作為衡量分子在電場作用下變形大小的標度,極化率越大,分子的變形性也就越大。

現在讓兩個極性分子相互接近,由於極性分子具有偶極,偶極是電性的,自然要同極相斥,異極相吸,極性分子的正極一端轉向負極,負極一端轉向正極,發生定向極化。接近到一定距離後,排斥和吸引達到相對平衡,體系的能量達到最小值,這種靠永久偶極的取向而產生的作用力稱為取向力。分子的極性越大,取向力就越大;溫度越高,取向力越弱;分子間距離增大,取向力銳減。另外,極性分子與極性分子之間除了取向力外,由於極性分子的相互影響,每個分子都會發生變形,產生誘導偶極,同時非極性分子與極性分子靠近時,在極性分子固有偶極產生電場的影響下,非極性分子被極化,也要產生誘導偶極,兩個分子也保持著異極相鄰的狀態。這種誘導偶極同極性分子的永久偶極間的作用力稱為誘導力。誘導力與極性分子偶極矩的平方成正比,與被誘導分子的變形性成正比(分子中各原子的半徑越大越容易變形),而與分子間距離的7次方成反比,隨著距離的增大減弱得很快。誘導力與溫度無關。

事實上,任何一個分子,由於電子的運動和原子核的振動都可以發生瞬時的相對位移而產生瞬時偶極,並進一步誘導相鄰的分子也產生瞬時偶極,分子也產生瞬時偶極,兩個分子就可以靠瞬時偶極相互吸引在一起。這種由於存在「 瞬時偶極」而產生的相互作用力稱為色散力(因為從量子力學導出的這種力的理論公式與光色散公式相似,因此把這種力稱為色散力),色散力主要與分子的變形性有關,分子的極化率越大,色散力就越強,另外也與分子間距離的7次方成反比,隨著分子間距離的增大而迅速減小。

總之,在非極性分子之間,只有色散作用;在極性分子和非極性分子之間,有誘導作用和色散作用;在極性分子之間,則有取向、誘導和色散作用。這三種作用都是吸引作用,分子間力就是這三種力的總稱,也就是通常所說的範德華力。

相關焦點

  • 關於範德華力的一些知識
    範德華力的定義是十分模糊的,以至於不同領域給出的答案可能有很大出入,我們國內教材上所說的範德華力大致都是這麼說的:「範德華力是一種分子間弱作用力,包括色散力、誘導力、取向力」;而英文維基在此基礎上還補充了一條「Pauli交換互斥力」,並且用靜電力代替了取向力這個說法。
  • 多虧了範德華力,壁虎才能在平滑的玻璃上爬行
    壁虎能在平滑的玻璃上爬行,是因為它腳趾的絨毛分子與玻璃分子產生強大的範德華力。氣體為何凝聚成液體?氣體的體積、溫度、壓力等要素之間有何聯繫?用數學公式可否表達?150年前,西方科學家對這些問題非常感興趣,前赴後繼研究持續近半個世紀。
  • 力的本質是什麼?只有知道力的本質才能將力統一
    最早亞裡斯多德認為力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他認為物體之所以運動是受到力的作用。後來牛頓提出經典力學,認為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物體由於慣性保持運動或靜止狀態,只有受到力原來的運動狀態才發生改變。愛因斯坦提出廣義相對論後,引力的概念被弱化,引力的本質是時空扭曲,物質告訴時空如何扭曲,時空告訴物質如何運動。力的本質到底是什麼呢?如果說是場的互相作用,那場是什麼?現在雖然提出了各種標量場,矢量場,但只知道場的性質,還是不知道場的本質,所以力的本質依然是個謎。
  • 諾貝爾物理學獎史演義系列(十)——範德華博士論文解物態
    壁虎能在平滑的玻璃上爬行,是因為它腳趾的絨毛分子與玻璃分子產生強大的範德華力。氣體為何凝聚成液體?氣體的體積、溫度、壓力等要素之間有何聯繫?用數學公式可否表達?150年前,西方科學家對這些問題非常感興趣。前赴後繼研究持續近半個世紀。
  • 2020山東醫療衛生招聘考試藥學資料:藥物與作用靶標結合的化學本質
    2020山東醫療招聘考試藥學資料:藥物與作用靶標結合的化學本質 2020山東醫療衛生招聘陸續進行,怎樣備考成為大家最關心的事情,山東中公教育小編為大家整理了山東醫療衛生招聘的知識,希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
  • 三大基本力都被統一,只剩下引力沒有,它的本質是什麼?
    引力是物理學中的四大基本力之一,另外三個是強力、弱力和電磁力。後面三種已經統一,唯獨引力格格不入,沒有參與到統一的進程中。要知道,發現大一統理論最有可能的方法就是統一四大基本力。統一了它們,就有可能發現各種物理現象深層的規律,推動大一統理論誕生。
  • 絮凝劑與混凝劑到底有什麼不同?!
    絮凝劑與混凝劑到底有什麼不同?!北極星水處理網訊:現在的水處理中絮(混)凝劑的應用很普遍了,但是很多同行對絮(混)凝劑的作用機理普遍不是太了解或者了解的比較片面,這篇文章會全面解析絮(混)凝劑的作用機理—— 說說絮凝劑與混凝劑到底有什麼不同!
  • 人的思想到底是什麼,人體的本質又是什麼?
    這個問題有許多小夥伴們做出了回應,主要集中在人的思想是什麼,他來自哪裡,人體的本質又是什麼。看來,問題很尖銳,回答的也是五花八門。就是啊,人的思想到底是什麼?二.人類的思想到底是什麼人類的思想是可跨越時空的特殊的物質。這種物質在人類的大腦中一旦形成,就被存儲起來,可以猜測,這種物質是靜止狀態下質量為零的物質,就像光一樣在靜止狀態下質量為零。
  • 硬筆書法的「筆力」到底是什麼力?
    但筆畫力度又是什麼力度? 筆畫是靜止的「物體」,哪冒出的「力」呢? Q1:「筆力」是指人身上的力嗎? 沈尹默說:「筆力是從哪裡來的? 仔細想一下,捏筆再緊,也只是橫向垂直於筆的力,用力再大,把筆管捏碎,又有什麼用呢?讓大力士來捏筆,該寫不好還是寫不好。 所以林散之說:「拿得動鋤頭,拿不動筆頭。
  • 摩擦力會消失嗎?-虎嗅網
    那麼,摩擦學研究,到底有什麼意義呢?實際上,摩擦學不僅在航空航天領域,在晶片製造、生物、高鐵、軍事領域也有很多應用。他認為摩擦力等於兩個力之和,一部分是正壓力造成摩擦力,另一部分是分子間吸附造成的摩擦力。但是還沒把本質講清楚。後來到了五十年代,劍橋大學兩位教授教授Bowden和Tabor一起合作,他們認為摩擦力是與真實接觸面積有關,與名義接觸面積無關。
  • 能夠持久愛上一個人的本質到底是什麼?
    你覺得什麼是愛情?而持續擁有愛,和愛一個人的本質又究竟是什麼?對愛的理解,不同年代,不同階段的人,或許解讀的含義都是不同的,相對愛的理解,似乎在影視或文學作品解讀下愛是沒有理由的,或許一個眼神,也許只是一個轉身,就能定情覺得他(她)就是自己一輩子要守候的人,而且人往往很容易把愛的本質,與愛情的本質混為一談,認為是一碼事,但真的是這樣嗎?
  • 生活的本質是什麼
    生活的本質到底是什麼呢?生活是廚房間的那些柴米油鹽醬醋茶,每天要思考吃什麼;生活是叨嘮著今晚早點睡去又到很晚的無奈;生活是每天不得不去的上班。生活的本質需要我們自己來進行探索,因為每個人的生活都是獨一無二的。-END-【本文作者卡卡西,日常分享生活所見所感,喜歡的轉發點讚或關注。讓我們一起成長,熱愛生活。】
  • 規劃力到底是什麼力
    規劃力是一項比較重要的綜合能力,它蘊藏著思考力、判斷力、應變力等各項能力。每個人都有自己擅長的規劃力,如果能舉一反三,多多思考,就能將它發揮出更大的效用。正如齋藤孝所說:「規劃力是可以超越領域的,如果具有某種優秀的規劃力,那麼一定也可以將其應用在其他方面。」
  • 正版星力遊戲如何區分,星力捕魚大神解析全過程,本質原來無差別
    有時候就這樣靜靜的看著星力遊戲的大廳,心中就不禁的想發笑,那些整天拿著正版盜版說事的人都是些什麼人?明明就是同一個遊戲區別在哪裡呢?其實只要稍加思索就能明白其中的緣由,從而看出那些油嘴滑舌的嘴臉。今天我們就來一層一層剝開這個迷霧,從而在遊戲的過程中做到心中有數,自由任性的遊戲。
  • 宇宙最本質的東西是什麼?
    廣義的宇宙是更加本質的東西,就是蘊含在狹義宇宙之上的廣義存在,這種存在到底是什麼?存在誕生之前又是什麼?意識是否是存在之外的維度?宇宙從哪裡來,宇宙是誰創造的,宇宙去向何方,宇宙的意義是什麼等等,這是科學的邊界、進入哲學的領域,在人類科學不完全的情形下,以宗教的形式進行體現。那麼狹義宇宙的本質是什麼?
  • 《八佰》的本質是什麼,這個時代到底是變了,還是跟以前一樣!
    八佰有人問,《八佰》這部電影值得看嗎,你看票房,當然值得看啊,這一部電影可以讓幾個大老爺們哭的轟轟烈烈啊,這完全是一部愛國主義的軍事電影啊,有人就說看了這部電影之後覺得這些戰士們根本沒必要去打這一場仗,看過的都知道,在電影裡呈現在大家眼前的畫面確實是這樣的,這一場仗沒必要去打,但是你透過本質看現象,你會發現,這個道理其實就是忽略了本質的問題所在
  • 引力到底是什麼,可能它並不是力
    力在我們的生活中隨處可見,當我推別人一下,我會給別人施加一個力,而我也會受到一個反作用力。如此常見的現象卻支配著我們的生活,我們的一切,從微乎其微的原子量子到浩瀚無垠的宇宙。大名鼎鼎的牛頓提出萬有引力定律,解釋了天體運行的規律。
  • 貧窮的本質是什麼?如何打破束縛,實現階層躍遷呢
    2019年諾貝爾經濟學獎頒給了《貧窮的本質》一書的作者。他們花了15年的時間,深入到五大州的貧困地區做深入研究。 試想,你在幾百塊錢租的房子裡,吃著泡麵,刷著電視劇,打著遊戲,是不是也覺得很快樂呢。
  • 「一本抓住問題本質的溝通力指南。」丨《學會提問》
    但是,若是以為懂得問幾個「是什麼」、「為什麼」、「怎麼做」之類的問題便覺得自己懂提問了,這未免太過於天真了些。畢竟,你都不知道自己的真實「意圖」是什麼,那你提出這些問題有什麼意義或價值呢?你是否清楚每一次提問的意圖呢?你又是否知道如何判斷確切時機指的是什麼?以及,你是否清楚該如何在明確自己的意圖之後的確切時機提出恰當的問題呢?
  • 【漲姿勢NO.26】:「洪荒之力 」到底是什麼力?
    不過,「洪荒之力」到底是什麼力?當普羅大眾發出這樣的疑問,第一個站出來的是——小骨!在電視劇《花千骨》中,「洪荒之力」是「靈力」的意思噠!因為靈力最強的女媧同志,不僅可以號令天下群神,還能號令天下妖族,所以「妖神之力」也是洪荒之力的一種。花千骨體內封印的洪荒之力,就是妖神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