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窮的本質是什麼?如何打破束縛,實現階層躍遷呢

2020-12-26 騰訊網

2017年,一個詐騙團夥被捕,當被問道你們為什麼不去騙有錢人,而偏偏去騙窮人?他們說:你傻啊,有錢人的錢那麼好騙嗎?窮人之所以窮,是他們不但愚蠢,還貪婪。

其實貪婪是人類的本性,窮人被騙是因為他們的認知無法區分陷阱與機會。

2019年諾貝爾經濟學獎頒給了《貧窮的本質》一書的作者。他們花了15年的時間,深入到五大州的貧困地區做深入研究。

最終得出結論,貧窮的本質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

1、你之所以窮,是因為你的父母窮。

父母貧窮,除了在物質上對孩子影響外,其他方面的對孩子發展的影響更大。比如,一些暴發戶讓孩子養尊處優,好吃懶做,最後敗光了家產,他們的階層並未改變。而有些學者,即使清貧,也能培養出各方面很好的孩子,因為他們家庭有那個階層的學識和認知。

父母的階層、生活環境、個人經歷會對孩子的人格、思維方式會產生很大的影響。

比如說非洲人是出了名的懶,寧願去幾公裡外扛水喝也不打井,因為嫌麻煩,還擔心打井可能碰到石頭,或者打不出來水,不就白打了嗎。他們也不種地,因為怕趕上個災害白忙活了。他們找工作要日結的,下班拿了錢就去花了,花完了再去掙。在這種環境下成長的孩子,耳濡目染,自然也就這樣生活下去了,種族也不會有大的發展,貧窮就像基因一樣遺傳下去。

2、個人追求即時性的享受,不做長期規劃。

窮人一般著眼於當下,追求即時性的享受。比如說打遊戲,刀刀見血,只要按一下操作,就會有馬上的反饋,拿一次人頭就會讓你興奮一次。再比如說追劇、刷短視頻等,當時能給人來很多歡樂等,但大部分並無多大的營養。這些即時性的滿足,遠比看書學習新技能等長期投資產生效益來得更快。

從另一方面說,一個打工者,一天忙活了8小時、10小時、12小時甚至更多時間重複性的工作後,回到家中當然想好好的休息放鬆一下了,讓他靜下心來學習也不現實。反觀真正的有錢人,工作的過程就是在不斷學習。所以窮人每天的工作是重複性的工作,人生也基本是重複著每天的生活。

奶頭樂理論

1995年,舊金山有一場集合了全球500多名社會精英的會議,他們一致認為,這個社會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提高,將有百分之二十的人佔有社會上百分之八十的資源,而這百分之八十的人因需求不平衡和在大數據的影響下,必定與百分之二十的人產生衝突,這是不可避免的。

為了避免階層衝突,方法之一就是製造大量「奶頭」,就像孩子含住奶頭就不會哭泣了一樣。用網絡、電視和遊戲等填滿人們的生活、轉移其注意力和不滿情緒,令其沉浸在「快樂」中不知不覺喪失對現實問題的思考能力。試想,你在幾百塊錢租的房子裡,吃著泡麵,刷著電視劇,打著遊戲,是不是也覺得很快樂呢。

當娛樂大量佔用人們的時間,讓人們喪失思考的能力,這一社會麻醉劑將會帶來「馬太效應」,沉迷的人繼續沉迷,清醒的人保持清醒,人與人的差距,甚至階層間的差距也就拉大了。

比你富有的人都在努力,而你卻選擇了安逸!

當然有些人意識到了自己的貧困,想要做出改變,那該怎麼做呢?

1、有些人寄希望於買彩票,這就是給別人送錢,雖然有個別的人中了大獎,但那只是倖存者偏差產生的個例,多數人只是在白白耗費錢財。而且很多中獎的人也會因為自己的認知而把錢財揮霍出去,甚至最後變得更加貧窮。

2、投資、買理財產品、買股票等。因為自己缺乏專業知識,多數只會成為有錢階層的韭菜。

3、開店做生意。看到別人做什麼自己也跟風,而不經過實事求是的調研,最後成功的也只是少數。

經過社會的洗禮,他們意識到自己無法實現階層躍遷了,寄希望於下一代。希望孩子能金榜題名,不要再走自己的路了。

但教育公平嗎?這條道路也被層層設卡了。

試想一下,貴州大山裡的一所普通高中和人大附中相比,哪所學校的孩子未來會更好呢?

俞敏洪曾講過一個故事:貴州的一個縣,某年一本只錄取了6個人,二三本加起來28個人。然後新東方給他們接入了一套高考學習系統,通過新東方的高考老師給他們網絡授課。從當年十月份講到第二年6月份高考,之後高考一本錄取了60個,二三本308個,漲了10倍多。

從這個故事能看出,窮人的孩子一點也不笨,遺傳基因可能有一定的影響,但主要還是後天的引導。 沒有優質的家庭生活環境、沒有優質的教學資源,他們成功的機會就少許多。

相比較來看,近些年人大附中學生的家長多為本科生甚至碩士、博士。他們本身就可以輔導孩子,有很多學習經驗可以傳授。

還有大城市名校關於招生名額的分配,就更不必贅言了。

那麼如何實現階層躍遷呢?

1、傳統方法。

按部就班的來,首先自己努力工作,改善家庭環境。讓孩子接受好的教育,給孩子灌輸勤勞致富的概念,一代一代的發展下去,會步入中產階級的行列,成為社會的中流砥柱。

2、破格獲取

電視劇《天道》中的肖亞文通過「傍上」高人丁元英,最後成為了格律詩的實際控制人,實現了一步大的跨越。但她背後也付出了很大的努力。首先丁元英要解散私募基金時,肖亞文為了和丁元英還能扯上聯繫,就找自己好友芮小丹給丁找房子。在格律詩遇到困難時,勇於接盤,是基於對丁元英的高度信任。

這給人以啟發,成為馬雲的難度肯定要比成為其他十七羅漢的難度大得多。如果覺得靠自己直接成功很難,可以藉助他人之力。

但切記沒有人會白白的幫助你,只有實現共贏才是合作的基礎。天上掉餡餅的事情不會輪到你頭上,輪到你的可能都是陷阱。

如果你已經耐心看到了這裡,朋友,請你關掉電子設備,出去散個步,認真的思考一下,自己是否需要做出改變呢。

關於貧窮的本質,小夥伴們還有哪些想法呢,歡迎留言評論。

相關焦點

  • 一個天資平凡的人,如何突破自己原有的階級,實現命運的躍遷?
    其實最能刺激大眾的,就是那些寒門逆襲的故事,也可以說是突破了自己原有階層,一步登天成為人上人的故事。比如說劉強東,這個往上倒5代都是農民的赤貧,竟然靠著中關村賣光碟,一點點的混成了如今的電商巨頭,還衣錦還鄉,每個老人給發一萬塊錢,回鄉投資帶動當地發展,迎娶比自己小几十歲的奶茶妹妹章澤天,每一個都讓觀眾心跳加速。
  • 《貧窮的本質》:窮人與富人的區別,與勤勞無關
    為了弄懂這種規律,心眼兒研讀了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撰寫的《貧窮的本質》,非常受啟發。原來,只要搞清楚窮的本質,改變一些錯誤的行為,每個人都能讓自己比過去更富有。那都有什麼錯誤行為呢?階層躍遷的傳奇,並非只存在童話中。窮人、富人的一天,都只有24小時,關鍵就看你怎麼用!其實,要解決沒時間學習的問題,方法也很簡單。
  • 共讀《貧窮的本質》
    讓我們一起共讀《貧窮的本質》,這本書將為我們展示世界上最貧窮的一批人的生活,探尋貧窮的根源,以及擺脫貧窮的方法。【什麼是真正的貧窮】就經濟層面而言,什麼是真正的貧窮?這個問題,如果問我們中國人,尤其是問東部沿海經濟較發達地區的人,我們通常可能會以「若干房產、若干存款、若干固定資產」來評判一個人的貧富。
  • 貧窮陷阱:貧窮是如何偷走一個人的未來?
    而這兩個能力,都是打破貧窮陷阱的關鍵,相較於其他人來說,窮人的延遲滿足能力和自我效能顯然更加脆弱。《貧窮的本質》的作者認為,窮人會更加懷疑那些想像中的機遇,懷疑其生活產生任何根本改變的可能性。他們的行為常常反映出這樣一種想法,即任何值得作出的改變都要花很長時間。
  • 宇宙第一真理:金字塔原理,你在其中卻沒完全掌握的階層躍遷密鑰!
    學習金字塔,明確地告訴你要提升學習效果的方向,因為人的一生,時間有限,學習是生活的一部分,幹嘛要讓自己這麼痛苦呢? (如不知道怎麼做,等下次的《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前行!》或者可以先閱讀深夜咆哮、輔導學習需要心臟搭橋,韭菜一樣多的學習問題是如何產生的(4)這個系列!)
  • 400萬中國女童面臨月經貧困,我們拿什麼拯救貧窮?
    2019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阿比吉特·班納吉和埃絲特·迪弗洛曾出過一本書《貧窮的本質》,裡面提到窮人的收入標準:全球窮人最多的50個國家, 每個人的平均購買力不足1美元,也就是大概人民幣6塊錢左右。 一天只花6塊錢?我們可能會震驚,這如何生活?夠每天的飲食麼?
  • 什麼是貧窮陷阱,我們該如何靠自己擺脫?
    一.什麼是貧窮陷阱發展經濟學中對「貧窮陷阱」的解釋是,經濟中存在惡性循環,使得發展中國家陷入貧困落後之中難以擺脫。衍生到個人層面,所謂「貧窮陷阱」,就是處在貧困狀態的人因為貧困而再生貧困,始終陷在惡性循環中不能自拔。
  • 三種貧富交換真人秀,貧窮的本質究竟是什麼?-虎嗅網
    貧窮是否意味著劣根性?天生的窮氣註定難成功、或發了財也有股不招人待見的憤懣氣,比不得天生「貴氣」?面對綜藝裡越來越多的「展示型」富有,硬糖君倒是懷念起十幾年前一系列真正「貧富交換」的真人秀。窮,是因為不努力嗎?富,又意味著幸福嗎?富貴的好處我們見多了,而貧窮的本質,究竟是什麼?
  • 束縛你的是思想,打破束縛的是行動
    周末剛剛結束了深圳的國際馬拉松賽事,我已5:50的成績完成了人生的第一個全馬,什麼感覺呢?就像賽前我對花菜說的一樣:我說我跑馬拉松,我跑半馬,我跑全馬,不僅僅是在用腳步丈量這座城市,也不僅僅是停留在享受跑步的過程上,我其實是在向自己的內心發出挑戰,挑戰那一個個數字的同時就是在打破自己內心的恐懼,那種對未知不可控的恐懼,那種對未知不可控的恐懼所帶來的止步不前,那種被框架鎖死的自己,我想如果我能,能在這種概率極大卻很少人做的事情上能的話,那麼就真的沒有什麼不可能,如果我能,大部分時候我以及每個人在做每件事情的時候發出的否定
  • 打工人,你為什麼貧窮?諾獎得主用15年的研究告訴你4個真相!
    那麼,打工人貧窮的本質到底是什麼?2019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阿比吉特·班納吉和埃斯特爾·杜弗洛的著作《貧窮的本質:我們為什麼擺脫不了貧窮》一書中,為我們揭曉了答案:1、貧窮是因為你出身太差,沒有一個好爹媽為了寫作這本《貧窮的本質》,作者曾深入非洲、印度、南美等多個地區展開了15年的社會學調研,他們驚奇地發現:父母貧窮是導致孩子一生貧困的關鍵要素
  • 專訪施展:在信息繭房時代,如何《破繭》躍遷?
    近年來的全球社會撕裂與信息繭房有什麼關係?如何突破信息繭房,看清世界真相?如何在大洗牌的時代構想未來?施展給出了他的解釋。所以我們在疫情以來的一系列思考,實際上就是在嘗試探討那些既存問題的深層邏輯是什麼,以及探討未來的可能前景是什麼。人類歷史並不是一直都勻速直線發展的,而是會勻速直線發展一段,突然進入到一個量子躍遷態,躍遷上一個大臺階,再勻速直線發展一段,再次進入量子躍遷態……當下就是處在一個量子躍遷態的時段上。量子躍遷時期的一個基本特徵就是一切都測不準,這個說法很量子力學。
  • 窮人怎麼慢慢打破階層?做到這2點,活出最真實的樣子,別表演!
    我是川叫獸,深挖貧富本質,助力收入翻倍增長!窮人想要跨越階層非常困難,這是不爭的事實。我們大多數人一輩子都在原地打轉,始終跳不出貧窮的牢籠,你到底有沒有認真思考過問題到底出在哪裡。牛人之所以牛,到底牛在什麼地方?我們普通人到底哪裡不如他們?
  • 李振濤:為什麼你總是抱怨懷才不遇,電子躍遷理論,了解一下
    不過嘛,凡是存在即合理,於是,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那如果他/她所說的事情是客觀、真實的呢?假設上述的描述都是真實的,那為什麼他無法脫穎而出、走上人生的小巔峰呢?為什麼呢?這裡面有很多原因,比如已經爛大街的情商。那麼,按照振濤的習慣,總是從一個獨特的視角來切入,進而讓讀者覺得,哇塞,原來是這樣!於是,我們先開啟記憶之門——可能很多人這扇門已經鏽跡斑斑,來到我們曾經的高中時代。
  • 各個階層的人都在想什麼呢?
    作者:月下夜桜夢大家好,好久不見,你們的桜夢又回來了,今天的話題呢,要從上面兩張圖說起,想必大家已經看完了吧,我想大家對於階層是一個什麼樣的東西也應該心裡有數了。網上有很多流傳的,所謂的達到「中產階級」需要有什麼,但是統統拿月薪還有房產說事。所以這樣的人永遠都是窮人,想要變成中產階級,首先第一點,你的財政性收入必須佔到收入的一半以上才可以。那些叫囂著自己實現了達到中產階級的,其實連什麼是中產階級都不知道。所以這些人永遠是無產階級,因為他們精神,或者說思想還是無產階級的思想。
  • 人生就是一場康波,掙脫階層束縛,無非這兩種方法
    想掙脫階層的束縛,無非就兩種辦法:一靠增量賦予,二靠存量掠奪,前者代表是中國入世後的山西煤老闆,後者代表是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的薇婭李佳琦。很多成功,事後看都是運氣,爭的只是運氣砸到自己的位置,康波周期遠比人的生命周期殘酷,過了這個村就沒了這個店,這比貧富分化本身更無解。
  • 《回歸故裡》:一個來自底層的社會學家,如何看待法國階層問題?
    《回歸故裡》,[法]迪迪埃·埃裡蓬 著 ,王獻 譯,後浪 | 上海文化出版社,2020年7月《回歸故裡》是一部動人的作品,迪迪埃·埃裡蓬通過重返過去,回顧家族的歷史,回憶童年時身處的法國工人階層,回溯他如何從工人家庭的窮孩子成為法國著名的知識分子。
  • 打工人,你為何貧窮?諾獎得主用事實告訴你4個真相
    那麼,打工人貧窮的本質到底是什麼?2019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阿比吉特·班納吉和埃斯特爾·杜弗洛的著作《貧窮的本質:我們為什麼擺脫不了貧窮》一書中,為我們揭曉了答案: 1、貧窮是因為你出身太差,沒有一個好爹媽 為了寫作這本《貧窮的本質》,作者曾深入非洲、印度、南美等多個地區展開了15年的社會學調研,他們驚奇地發現:父母貧窮是導致孩子一生貧困的關鍵要素。
  • 普通人改變命運的3個方法,用好任何一個都可實現階層跨越
    在這個高競爭的時代,普通人要想改變自己的命運,跨越階層,無疑是非常困難的。很多人可能相信「努力就可以改變命運」這句雞湯,但這個社會從來就不缺少努力的人,而真正能夠實現階層跨越的只是極少數。為什麼呢?因為努力從來都只是改變命運的前置條件,並不是充分條件。
  • 認知的貧窮(深度好文)
    傅盛我們先來看看社會上存在的現實吧。有的卻天生不善學習,沒讀什麼書後來成為社會底層工人。讀書多的孩子很爭氣,學有所成,成年後工作、事業、仕途都不錯(此處簡稱他們為A類)。沒讀書孩子呢,就是因為不愛學習,不願學習,所以當年才沒讀多少書。一直到成年,依然如此,混跡於社會上,仍然不願意繼續學習,導致認知力低下。
  • 出身社會底層高中險些輟學的他,是如何逆襲躋身精英中產階層的?
    在高中時他差一點就輟學了,這條逆襲的路上,他經歷過些什麼,是什麼讓他能夠衝出糟糕原生家庭的桎梏的呢?可以說,在那裡的貧窮底層,連空氣都瀰漫著消極的情緒。此外,在這裡單親家庭更是常見。萬斯就出生在一個單親家庭,他的媽媽高中就輟學,19歲的時候就生下了第一個孩子。在萬斯還很小的時候,父母就離婚了,他對爸爸幾乎沒有什麼印象,甚至對男人充滿了不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