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天資平凡的人,如何突破自己原有的階級,實現命運的躍遷?

2020-12-23 人情世故那點事

作者:蘇道博,版權所有。

現在社會,什麼最能夠刺激大眾神經?很多人會嗤之以鼻,那還用問啊,肯定是錢啊,錢最能刺激人了。

其實也對也不對,你說像李嘉誠、馬雲這些人,錢已經無法打動他們了,就像馬雲說的:我沒碰過錢,我對錢沒興趣。

其實最能刺激大眾的,就是那些寒門逆襲的故事,也可以說是突破了自己原有階層,一步登天成為人上人的故事。

比如說劉強東,這個往上倒5代都是農民的赤貧,竟然靠著中關村賣光碟,一點點的混成了如今的電商巨頭,還衣錦還鄉,每個老人給發一萬塊錢,回鄉投資帶動當地發展,迎娶比自己小几十歲的奶茶妹妹章澤天,每一個都讓觀眾心跳加速。

這裡就會出現一個問題:我們如何才能打破現有的階級屬性,實現命運的躍遷?

這裡的前置條件就是你沒有任何資源和背景,是一個放到人堆裡都能泯然眾人矣的天資平凡的普通人,該如何逆襲?

聽上去很難,甚至是不可能,因為如果我所料不錯,你現在能混到衣食無憂就已經花光了所有的力氣,還處於聽到朋友結婚,糾結隨多少錢不至於影響自己生活品質的階段。

了凡四訓的8字真言「命自我立,福自我求」,這是老祖宗的改命法。

我承認人生確實如一場牌局,你手裡拿著什麼牌,命運在你出生的那一刻就已經安排好了,像王思聰那種人,毫無疑問就是出生就是滿手王炸的幸運兒,但說實話,大部分的人還是以一手爛牌走到這個世界的。

想把好牌打爛不難,只要吊兒郎當就夠了;但是想要把一把爛牌打出花來,你還真的懂一些命運法則。

這裡我想給大家說的就是3個可以讓你突破自己原有階級束縛,讓命運轉變的方法。

1、足夠相信的心理暗示

有個詞叫「災難心相」,來自於稻盛和夫先生的理論,意思是說你的心就是能量場,可以感召你想要的任何東西,比如一個天天怨天尤人的心態,就會招來災禍,所謂心法,就是如何用心改名的方法。

佛教裡講的「信願行」,這個信就是要深信不疑。對於普通的人來說,要信什麼呢?

你要信命是可以改,你不要問為什麼,你信就好了,沒有這個前提,你自己都不信,後邊任何逆襲都是鏡花水月。

就像任正非,無論在任何環境之下,都相信只要做好自己的功夫,誰打擊都不怕。

2、把願力當成你逆襲的原動力

講到願力,很多人都會覺得你又開始談玄論道了,其實不然,這是實情。

所謂願力,不是簡單的心願,也不是樹立一個不大不小的目標,更不是一個虛空幻影的妄想,這裡的願指的是一種宏願和大願,就像地藏菩薩的願:地獄不空,誓不成佛。

這種願必須是你發自內心深處的一種呼喊,一種如果不實現就會憋死的緊迫感和壓力,而不是一種我試試不行再說,我盡力而為,問心無愧,基本上抱有這種想法的人,也實現不了目標。

馬雲當年怎麼成功的,再被拒絕了無數次以後,在回去的計程車上,他說:我不成功會有人成功的,但我希望中國人早點成功,這事不能等了。

這種心願的願力如果足夠強大,你會逢山開路,遇水搭橋,就算是前路險惡,毫無希望,你也可以雖千萬人吾往矣,就像喬峰明知道去了英雄大會自己就難以活著回來,但是為了心中的正念,屹立前往。

3、行動起來,就這麼簡單

很多人聽到行動兩個字,都會笑起來:我還以為什麼了不起的秘方呢,原來就是這麼通俗的東西啊,行動執行力啊,誰不會。

我要說的行動起來,不是說你按時上下班,堅持日復一日的努力工作,這不叫行動,這是一種戰略上和思維上的懶惰。

我所謂的行動,其實是一種改變的行動,是一種不斷思考、不斷嘗試、力求突破的行為,雷軍也一直說不要用戰術上的勤奮,掩蓋你戰略上的懶惰。

做你不敢做、不願做、不能做的事,試著突破自己,這才是逆襲的本質。長期在一個溫室的穩定環境中,看似朝九晚五,實則一眼到老。

最後給大家總結一下:相信自己能夠改命、發願這輩子一定要改命、行動起來時刻挑戰自己,那你突破現有的圈層不是難事。

相關焦點

  • 每個人的一生,都要與自己的平凡和解
    正如傅首爾所說,平凡普通也許是我們的人生巔峰,有可能你會過得更差。面對平凡的人生,你會如何選擇呢?是選擇闖蕩一番,做一個不平凡的人,還是默默接受自己的不平凡呢?在世界經典小說《紅與黑》中,就有一位不甘平凡的少年。為了躋身上流社會,抓住一切機會,一步步往上『爬』的故事。
  • 如何突破寫作瓶頸,實現職場躍遷?——《讓寫作成為自我精進的武器》
    該書針對當下職場年輕人普遍面臨的交流不善,溝通不力等問題提出了良策,讓內向的人也能通過寫作獲得高質量社交。此外,對於如何通過寫作打動他人,如何以文字樹立自我品牌,如何捕捉寫作靈感等問題,都能在書中找到答案。
  • 如何打破束縛,實現階層躍遷呢
    比你富有的人都在努力,而你卻選擇了安逸! 當然有些人意識到了自己的貧困,想要做出改變,那該怎麼做呢? 1、有些人寄希望於買彩票,這就是給別人送錢,雖然有個別的人中了大獎,但那只是倖存者偏差產生的個例,多數人只是在白白耗費錢財。
  • 詹青雲獲得第六季奇葩說冠軍,那些說平凡的人,都有不平凡的人生
    於是我逐一刪除「夢想記錄本」上的夢想,也漸漸認識到,自己好像並不像玄幻小說裡的主角那樣天資聰慧,萬裡挑一。在一次次打擊過後,我開始對自己妥協。開始接受自己其實很平凡。不再拿起《鬥破蒼穹》,不再守著門口的燒烤攤。
  • 大器晚成之人,往往並非天資聰慧,做到這三點你也可以
    何為大器晚成,我想他們就是一直都很努力,不相信命運,想要改變自己人生軌跡的不安於現狀的那一批人,或許早年的他們表現得平平無奇,但到了關鍵時刻,他們卻表現得異常優秀。而大器晚成之人,他們身上往往有著這樣三個特徵,在你做到之後,或許你也可以成為一個大器晚成的天才。
  • 紀錄片《人生七年》:教育格局,遠比階級固化對孩子的影響更多
    代表著富人家庭的三兄弟在紀錄片中的表現很吸引人。出生優渥的他們在7歲的時候,就已經有著明確的成長規劃,他們在平時會看一些《金融報》等刊物,對於社會規則以及財富的認知更加清晰準確。而成年後的他們也確實如自己所想考上了理想的名校,在社會上從事著比較有聲譽名望的工作。
  • 少年》行走在時代邊緣的少年,擁有叫板命運的勇氣
    導演許慧晶,將視覺放在一群普普通通又追尋夢想的棒球少年身上,他們普通,平凡,唯一共有的特點就是貧窮,而棒球則是改變他們一生命運的存在。影片以兩個主人公雙線並存的敘事方式為視角,圍繞著馬虎和梁正雙在愛心棒球訓練基地的成長史,為我們揭示了從留守兒童到棒球少年團,人是如何在絕境之中綻放出更大的力量。
  • 專訪施展:在信息繭房時代,如何《破繭》躍遷?
    如何突破信息繭房,看清世界真相?如何在大洗牌的時代構想未來?施展給出了他的解釋。人類歷史並不是一直都勻速直線發展的,而是會勻速直線發展一段,突然進入到一個量子躍遷態,躍遷上一個大臺階,再勻速直線發展一段,再次進入量子躍遷態……當下就是處在一個量子躍遷態的時段上。量子躍遷時期的一個基本特徵就是一切都測不準,這個說法很量子力學。
  • 背景普通慘遭淘汰的丁輝,可能就代表著平凡的大多數
    雖然丁輝淘汰的結果讓很多人感到意難平——是不是普通孩子再努力,也很難融入被精英孩子圍起來的圈子?或許在丁輝的身上,很多人都看到了那個「用勤奮彌補著天資不足,努力逆襲,卻被現實不斷暴擊」的自己。對於家長來說,我們常常思考,如果我們的孩子,終其一生只能是一個普通人該怎麼辦?丁輝則給出了最好的答案,那就是接受自身的平凡,並不斷在平凡中尋找自己的光芒。2被淘汰的丁輝難以突破階層的普通人在《令人心動的offer2》中,丁輝是最格格不入的那一個。
  • 普通人改變命運的3個方法,用好任何一個都可實現階層跨越
    在這個高競爭的時代,普通人要想改變自己的命運,跨越階層,無疑是非常困難的。很多人可能相信「努力就可以改變命運」這句雞湯,但這個社會從來就不缺少努力的人,而真正能夠實現階層跨越的只是極少數。為什麼呢?因為努力從來都只是改變命運的前置條件,並不是充分條件。
  • 思維決定命運:培養成長型思維,讓孩子實現從平凡到優秀的蛻變
    文 | 朗姐育兒說(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思維影響著一個人的行動方式,我們的命運很大程度上受到思維模式的影響。成長型的思維模式能讓孩子更有前進的動力,從而幫助孩子一步步從平凡走向優秀。
  • 無限接近理想,環球黑卡2.0會員特權的「不平凡」
    即便可支配收入不變,依然想要最適合、最好的那一個。某種程度上來看,那是一種尋找社會認同感的路徑。可在被巨量信息淹沒的今天,如何擁有更有品質的生活,又如何成為更好的自己?或許一張卡就可以。「人的需求層次在不同人生階段是不一樣的,通常人們會認為只有高收入人群才會追求精神層面的需求滿足,環球黑卡經過長期的會員研究發現,在滿足物質消費的同時,追求獨特的需求體驗帶來的精神愉悅已經是用戶的普遍訴求。
  • 青浦:能級「躍遷」,我的徵途是星辰大海
    回看青浦這5年,我們送給青浦的關鍵詞是「躍遷」——這是指微觀粒子從低能態到高能態的過程。粒子吸收能量後原地激發,原有軌道再也困不住它,沒有拖拉猶豫,搶抓機遇一躍而起,直接切換到更高能級的軌道上運行。青浦,至少在3個層面上完成了這種「躍遷」。
  • 霧失樓臺,月迷津渡,北宋一個小鎮青年的躍遷之路
    若干年後,蘇軾可能會後悔自己的這句稱讚,屈原、宋玉二人雖然長於辭賦,但政治上都鬱郁不得志,且屈原因為投江自盡而短壽,莫非一語成讖?蘇軾鼓勵秦觀參加科舉考公務員,在那個年代,讀書人想要有所作為,實現抱負,幾乎只有考公務員一條路。
  • 路遙:出身能決定了命運?看完《平凡的世界》你還這樣認為?
    說到小說這個話題,相信很多人是不陌生的,今天跟大家聊的是路遙的平凡的世界這部小說,可能很多人對這部小說是不陌生的。這部小說在大學生群體中,非常的受歡迎,很多的人在這部小說中也獲得了力量。
  • 《回歸故裡》:一個來自底層的社會學家,如何看待法國階層問題?
    《我在底層的生活》中,美國社會活動家芭芭拉記述了自己偽裝成一個沒有學歷、急需工作餬口的離婚白人婦女,在三個不同類型的城市各自工作一個月的經歷。其間,她儘量尋找薪水最高的低技能工作支撐自己的生活——服務員,零售,清潔,老人服務,然而無論她如何努力,身兼兩份工作,仍不足以支付房租。
  • 顛覆物理學基本認知:量子躍遷可以被預測了
    預測量子躍遷 美國耶魯大學研究人員通過一種幹擾度最小的裝置來監測量子躍遷進程。每一次躍遷都發生在一個超導量子比特的兩個能態之間,這個小循環可用於模擬原子中離散量子能態的超導微環路。研究人員測量了低能態系統中量子比特的「附加活動」——可被觀測設備捕捉但不會影響量子系統的運行。
  • 愛善天使張帆:我們出身平凡,不代表一輩子平凡
    出身可以決定很多東西,有的人生在羅馬,有的人一輩子都到不了羅馬。而「運氣」則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不管是在階級固化的古代封建社會還是在兼容並包的現代社會,從來不缺少草根逆襲、改變命運的勵志故事。 我們所處的網際網路時代更是一個造就平民英雄和草根創業者的時代,湧現出了許多財富和機會的風口,無數平凡普通的人因此改變命運,書寫了精彩的人生。國家十四五規劃也大力倡導國民腳踏實地、擼起袖子加油幹,靠努力奮鬥獲得幸福人生。 本文的主人公張帆,就是草根逆襲的典型代表。
  • BBC跟拍54年,揭露教育殘酷真相:究竟是什麼,在決定孩子的命運?
    14個孩子中,唯一實現了階級跨越的孩子,是依靠「教育」的力量。 這個幸運的孩子,是來自農村的尼古拉斯。 一開始,尼古拉斯和託尼都是相似的「窮小子」出身: 尼古拉斯來自東北部的約克郡,整個鄉村學校只有一個班。
  • 路遙平凡的世界中:少平才是年輕人應該追的星
    由於書中記錄了幾代人的生活變遷,讓人覺得這個故事可以一代代寫下去。看到少平離開金秀、蘭香,回到煤礦,心中有種說不出的滋味。這樣一個在人格刻畫上幾近完美的人物,縱使那樣頑強地與命運抗爭,與平凡的生活搏鬥,最終還是走向了一個在世俗意義上平凡甚至說有點冷落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