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紀的歐洲有多髒?看高跟鞋和香水的發展歷史就知!中國太幸福

2021-01-16 騰訊網

講究個人衛生是現在每個小孩子都知道的事,但是在中世紀的歐洲可並非如此。那個時候歐洲神權盛行,因為宗教信仰,那些教徒認為「越髒越能接近上帝」,因此很多人都拒絕洗澡。

大部分一輩子就洗三次澡——「出生、結婚、死亡」,這在我們現在看來真的難以置信,但是當年卻是大多歐洲人的真實生活。

14世紀的中葉,歐洲爆發了極為嚴重的黑死病,死亡人數相當多,而教會的醫生們認為洗澡會讓渾身的毛孔張開,更容易讓黑死病病菌侵入,還不如讓那些泥垢和汙漬化作身體的鎧甲來阻擋病菌,因此更加嚴厲地勸誡信徒不要洗澡。

有了這雙重權威加持,那些教徒更加沒有洗澡的想法了。

由此還誕生了幾位大牛人:西爾維亞一位聖處女年近60,且患上了很嚴重的病,但「除了洗一洗手指以外,絕不願意清洗她身體的任何一個部分」。

聖亞伯拉罕堅持50年沒洗過澡,最終成功封「聖」, 法國國王亨利四世的母親堅持一輩子不洗澡,被封為聖女阿涅絲...

諸如此類還有更多,因為當時已經把洗不洗澡當作評定『聖』的標準,簡單的一個清潔行為上升到了道德層面,中世紀的歐洲人,真有你的!

常年不洗澡健康是個大問題,但是同樣的那味兒也難受啊,普通人混混也就過去了,但是王公貴族還是要臉啊,那怎麼辦?香水派上用場了。

只要我噴的香水夠多,臭味就追不上我!很多貴族都打著這樣的主意無形地在為香水打著廣告。路易十四時代是香水發展的巔峰,因此到如今法國依然是香水大國,這都是前輩們打下的基礎啊!

如果當時的歐洲人能夠注意點個人衛生,多多洗澡清潔,或許黑死病就無法那麼瘋狂地施虐歐洲了。

中國古代可喜歡清潔多了,早在商周時期祭天都要講究潔身淨體,這是對天神祖宗的尊重。漢朝時期公務員有個法定節日專門洗澡,《漢官儀》曰:「五日一假洗沐,亦曰休沐。」

唐代神醫孫思邈在《千金翼方》中就寫過一些關於洗澡的藥方,除此之外還有很多很多的記載。

說回歐洲,同樣的,高跟鞋的發展也與歐洲當時的衛生條件差有關。當時歐洲的排洩系統極差,就連著名的凡爾賽宮裡,最開始也沒有設計下水道、廁所和浴室。這樣導致了一個極為嚴重的後果——隨處可見大小便汙穢。

1270年,巴黎頒布一道重要的法令:「任何人不得自樓臺窗口傾倒水和糞便,否則要繳納罰金」。然而百姓依然我行我素,沒辦法,皇帝都隨意拉屎,怎麼能管得住下面的平民,要罰就得從皇帝罰起。

過了一個世紀,才又頒布了另一條稍微寬鬆的法令:「可以傾倒屎尿,但必須事先對樓下提醒三聲:小心嘍!否則罰款」。

路易十四死後,由奧爾良大公菲利浦攝政,其母曾在一封信中寫道:「街上臭氣燻天,由於酷暑魚肉腐爛,再加上人在大街上隨處撒尿,令人作嘔。」

以管窺豹,一個政令,一個貴族,由此可見當時的情況有多糟糕。

高跟鞋的誕生有兩個版本,但不管哪個版本,其發展都是那些貴族為了避免踩到汙穢而流傳開來的。這樣就不會影響貴族的氣質,能踩著屎尿昂首向前了。

如此一來歐洲就榮獲兩大尊貴稱號:千年不洗澡、千年隨地大小便。相比較起來中國古代可是乾淨多了,《韓非子》記載:「殷之法,棄灰於道者斷其手。」這個『灰』就是垃圾。

看看!這就叫差距,丟個垃圾就要剁手,那隨地大小便就要砍頭了。而且古代中國有『糞夫』這個職業,清潔了城市還肥沃了土地,這點歐洲是沒有的。

歐洲這樣的情況直到文藝復興才開始有了好轉,畢竟那時候誕生了很多科學,科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這句話實在太有道理!

相關焦點

  • 如果中世紀的歐洲沒有「香水」和「高跟鞋」,可能不會爆發黑死病
    但有人說,沒有香水和高跟鞋,黑死病或許還不會爆發。為什麼會這樣說? 這就得從它們的發明說起,香水,有一定的香氣和香味。它的發明時間很早,在公元前1500年,埃及豔后就開始用十五種不同氣味的香水洗澡。不過歐洲香水業的發展實際上是從16世紀開始的,凱薩琳·德梅迪茜從義大利去巴黎跟國王結婚。
  • 中世紀:歐洲的黑暗時期,連空氣都充滿惡臭
    從西羅馬滅亡(公元476年)到東羅馬滅亡(公元1453年),這個時期被稱為歐洲中世紀。中世紀是歐洲最黑暗的時期,惡臭是這個時期最直觀的感受。由於沒有馬桶和公廁,人們會把糞便直接潑灑在街道上,街道的排水能力有限,使得街上充斥著糞便和汙水。男人們也不得不踩著高跟鞋出門,才能避免踩到糞便,走在路上要隨時注意附近有沒有人大喊一聲,一不下心就會有一桶糞水從頭澆下。沒有處理的過汙水直接排到泰晤士河中,因為河流極其的髒亂不堪,疾病也隨之而來。
  • 「橫向」看歷史,明朝時期的中國與世界,歐洲中世紀的黑暗
    我們一般看歷史都會喜歡縱向看,這樣更具有歷史連貫性和邏輯性。但我們也喜歡橫著看這樣在對比的情況下,我們可以看到大洋彼岸的風採。如果孔子和柏拉圖他們有機會交流的話,相信他們一定是快樂的。歷史上的很多先哲他們都處於同一時期,但由於受到了地點等因素的限制而無法交流,我們會把他們的很多思想拿來對比比較。
  • 趣味歷史知識小課堂!第一課:歐洲的「黑歷史」造就了香水的誕生和...
    中世紀的歐洲,一個人一輩子只洗三次澡:出生,結婚,死亡。 為什麼中世紀的歐洲人不愛洗澡呢?主要是因為怕死!
  • 法國香水的歷史起源和發展歷程 法國人的香水文化
    在法國南部有一條巍峨的阿爾卑斯山,它如一條從地中海騰起的巨龍,在法國南部與義大利交界處登陸,順著邊境線向北爬。格拉斯地區就在阿爾卑斯山與地中海之間形成了一個少至一、二公裡,多至十幾公裡的過渡地段,這一帶又被稱為前阿爾卑斯山。從山上流下的大、小河溪,把山前切成一個個山谷,豐富的水、土資源既適合發展畜牧業,又適合發展農業和園藝業。
  • 中世紀歐洲有多荒誕?貴族幾乎一生不洗澡,國王門外堆滿糞便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歐洲都是非常文明和發達的地方。男人彬彬有禮,女人優雅大方。法國巴黎的凡爾賽宮,充滿文藝復興氣息的水城威尼斯,以及專門供奴隸主、貴族和平民觀看的古羅馬競技場,到處都彰顯著歐洲的文化底蘊。但在歐洲歷史上,也有一段不堪回首的經歷。那就是中世紀的歐洲。
  • 歐洲是什麼味道的?回到中世紀你可能會失望,科學家還原當時氣味
    大多數歷史文獻都是通過第一人稱或第三人稱的視覺和聽覺進行撰寫的,因此自古以來大多數人相信「眼見為實,耳聽為虛」,但慢慢地我們發現「眼見不一定為實,耳聽也不一定為虛」,那麼有什麼好方法能夠幫助人類更全面地了解歷史呢?對此歐洲一支科研團隊提出了從嗅覺和味覺的角度出發,重新探索中世紀的歐洲。
  • 「髒亂差」的中世紀歐洲,貴族幾個月不洗澡,國王身上長滿寄生蟲
    有規律的生活原是健康與長壽的秘訣。 ——巴爾扎克在漫長的歷史當中,人們經過無數歲月才到達了如今這個繁榮的社會。當提起貴族時,大家第一個想到的應該就是歐洲了,畢竟歐洲擁有奢華的羅浮宮、美麗的愛琴海,一切充滿著高貴的氣息。你無法想像的是,如今的歐洲與中世紀時相比簡直是天壤之別。
  • 歐洲中世紀真的黑暗嗎?
    眾所周知,歐洲歷史大致分為這幾個部分:1.以古希臘和古羅馬為代表的古代歷史2.羅馬帝國滅亡後長達一千年的中世紀3.以文藝復興、宗教改革、啟蒙運動、工業革命等為代表的近代歷史3.以一戰二戰為分割線的現代歷史其中,以中世紀的歷史的看法是歷來評價最低的,一般史書都會講歐洲在經過長達千年的黑暗中世紀之後經過宗教改革擺脫教會的束縛
  • 味道也能研究歷史?研究員還原中世紀的味道,重現百年前的氣味
    前段時間歐洲一支歷史考究團隊試圖從味覺和嗅覺這兩個方面去探索更多關於中世紀的歐洲歷史,因為他們認為味道也是構成歷史的重要部分,能從另一個角度還原真實的中世紀歐洲。
  • 一輩子不洗澡,臥室塞滿蝨子,中世紀歐洲皇室成員生活得有多髒
    公元1535年7月,英國國王亨利八世帶著700多人宮廷隊伍開啟了一段史詩級的旅行。在接下來的四個月的時間內,亨利八世和皇室成員們將會光顧超多30個宮殿、貴族城堡以及宗教機構。國王巡遊表面上看是國家例行的公關活動,旨在激發臣民們的忠誠,然而實際上皇室的不斷出遊,其實還有一個難以啟齒的隱秘。國王出行花費是巨大的,然而亨利八世並不是有意揮霍他的財富,實際上他是要逃離大型皇家宴會、集會活動而帶來的滿地狼藉。
  • 冷歷史:女人都了解高跟鞋嗎?這種高跟鞋是為了防止踩屎,你信嗎
    性感女神瑪麗蓮夢露說「雖然我不知道誰最先發明了高跟,但所有女人都應該感謝他,高跟鞋給我的事業有極大的幫助。」如今高跟鞋幾乎能夠讓所有女人痴迷,又是怎麼被發明的呢?今天要說說關於高跟鞋的冷歷史。高跟鞋在中世紀的歐洲是為了防止踩到屎尿你信嗎?
  • 中世紀時期的歐洲有多混亂?各方勢力縱橫交錯
    歐洲歷史一般分為三段,分別是古典、中世紀和近現代。古典時期為歐洲文明的起源,輝煌而燦爛;近現代歷史的歐洲成為了世界的重心,其影響力直到今天還在延續,看下當今世界發達國家的位置,就明白了。而中世紀在多數人的印象中則是野蠻、黑暗、落後的象徵。 中世紀的劃分,一般以羅馬帝國為依據。
  • 數千萬人死亡,教會自身難保,黑死病改變了中世紀歐洲的歷史走向
    七個世紀前的歐洲,一場大瘟疫肆虐在人類誕生直至不斷繁衍生息的歷史長河中,疾病和死亡無疑是每個人一生中都要遭遇的經歷,而在世界歷史發展的過程當中,早期社會由於社會生產力的局限,使得人們對於疾病的認識始終處於一個非常有限的地步。
  • 中世紀只有「黑暗」嗎?沒有中世紀,就沒有新歐洲
    人們普遍認為,歐洲的中世紀是一個「黑暗時代」。提到中世紀,我們首先聯想到的往往是被燒死在火刑柱上的布魯諾,荒唐的贖罪劵,罪惡的「初夜權」,有導致一個城市1/3人口死亡的可怕的黑死病。換句話說,要是沒有經歷中世紀,就沒有今天獨特的西方文化。歷史並不是沿著「進步」這一條單一的線前進的:西羅馬帝國的滅亡帶來了無數的混亂、死亡和毀滅,出現了巨大的倒退,城市被付之一炬,歐洲淪為農村。中世紀早期的歐洲,確實在各方面都落後於同一時期的阿拉伯帝國和中國隋唐王朝。
  • 中世紀歐洲醫生防護服,詭異的鳥嘴面具有哪些功能?
    大家好,這裡是奇點史者,一個專注於歷史的自媒體。鳥嘴面具是16世紀路易十三的御醫發明防傳染一身套裝,這套裝備的作用是這樣的,大沿皮禮帽可以防止病人離臉太近,帆布或皮頭套上面鑲上紅色玻璃鏡片,防止病人飛濺的口水噴到臉上。
  • 揭開歐洲歷史新的篇章,中世紀歐洲的教皇統治為何會走向衰弱?
    文:文史咖引言公元476年西羅馬帝國滅亡至公元1500年的已千年間,是西歐的中世紀時期,在經歷了歐洲最為黑暗的時期之後,日耳曼、羅馬和基督教三種因素互相融合相輔相成,共同構成了西歐的中世紀封建制度,其中基督教擁有極為重要的地位,教皇和教會是整個西歐中世紀的精神支柱
  • 「中世紀」的建構與解構——兼論中國世界中世紀史理論與實踐的困境
    在現代語境中,「中世紀」的含義不斷變化,由最初的歐洲的局部歷史現象變成歐洲的一般歷史時代,進而等同於封建社會,最後成為人類社會的必經階段。但是,「中世紀」等概念在歷史學的實踐中也存在很大弊端。20世紀中期以來,西方史學界對這些概念進行了廣泛的質疑、批判乃至解構,並嘗試新的歷史分期法。中國史學界也逐漸校正了機械化的蘇聯模式,在理論和實踐上有很大改變。
  • 從歐洲中世紀史看美劇《權力的遊戲》
    這部劇在網絡上被稱為神劇,8年引發了無數網友的追捧,但其實這部劇對新人並不太友好,很多劇情無法理解,究其原因呢,主要是因為劇中涉及到以歐洲特別是英國中世紀政治、文化為原型的場景。而且,因為原著是虛構的,那就更讓人摸不著頭腦,那麼,我們就試圖從歐洲中世紀歷史的角度來解讀劇中的一些主要設定,來理解劇中的一些有趣的設定。
  • 歐洲中世紀和文藝復興兩場大變革已經結束,世界局勢依舊微妙多變
    歐洲中世紀和文藝復興兩場大變革已經結束。歐洲中世紀不僅沒有走向輝煌,反而已經開始不斷萎縮。五百年來,除了英國強勢崛起而英國成為世界霸主,其他都是和平發展,日耳曼蠻族不再壓制歐洲,而是壓制歐洲中古以來的日耳曼蠻族。羅馬的秩序依舊,特別在帝國時代,世界的繁榮仍舊是只有帝國。繼續維持中世紀的貧民社會,羅馬教會最嚴格的教規仍舊還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