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舒適圈後,有多悔就有多爽!

2021-01-13 腦原創

距離我從成都義無反顧的奔赴西安,已經過去整整5個月。

這5個月被我稱作工作4年來的黑暗期,從意氣風發到一蹶不振,從間接性激情滿滿到頻繁性混吃等死,就像灌了一嘴難喝的中藥,咽下去食道不答應,用乾嘔來反抗;留在嘴裡舌頭不答應,味蕾直接刺激淚腺,用淚花來回應,總之,難受極了。

來西安之前我有一份穩定的工作,收入比同行高,福利比同行好,重點是沒有加班,沒有腹黑的領導,沒有攻於心計的同事,還有一筆不菲的年終獎金。當然,僅剩的一個缺點,也讓我在抗住了所有福利的誘惑下,毅然決然的決定離開。

我這一代人,先是被父母灌輸工作一定要穩定的思想,然後在長到十幾歲的時候,被網際網路時代猛的一擊,自我意識的崛起註定我們不會在所謂的鐵飯碗面前做過多停留,最後在幾篇心靈雞湯的荼毒下,開始自命不凡,開始把我命由我不由天做為QQ個性籤名,開始想去這個世界看看,也開始對那些經過包裝的成功夢想入非非。

在我自認為沒有上升空間的時候,我決定離開。溫水煮青蛙的模式過於可怕,我不想年紀輕輕就被同化,進而淘汰。我總覺得我的人生還有很多可能。

離開舒適圈以後的生活短期內看來很爽,但是一個月後我開始焦慮,髮際線也加快了後移的速度。

選擇西安作為落腳點,是因為「長安」這個飽含詩意的名字總會在夢裡誘惑我。盛唐美景佳人,十三朝古城遺風,就像一個無法輕易破除的魔咒,吸引著我的前往。

夢想都是美好的,可事實總會讓你的臉啪啪作響。

單休和周六早上打卡上班都是什麼鬼?

怎樣減少一個人喜歡去外面浪的次數,給他一個單休就夠了。

工作4年來從來都是雙休的我,在西安切實體會到了單休的魔力。面試了N家公司,80%以上的公司都是單休模式。這意味著我減少了一次睡到自然醒的次數,失去了一份跟大爺大媽一起混跡於早市的樂趣,意味著我要在單休的那天完成家中所有的清潔問題,然後自然而然的,只想在床上靜靜的躺屍。

不僅工資低,還要求你文案設計推廣優化全都會?

拿著賣白菜的錢,操著賣黃金的心,說的就是西安的大多數上班族了。

一個崗位的工資做四個崗位的工作,注意,這不是段子,這是西安求職市場的現狀。當我翻遍所有的求職軟體,每個崗位都在告訴我「希望你可鹹可甜,能寫產品文案,能做活動策劃案,能提案,能幫領導處理日常雜事,精通PS、CDR、CAD等製圖軟體,熟練進行SEO網站優化……」。

每當這個時候,我都會果斷的關閉求職網站,然後默默的摸摸胸口,告訴自己「保命重要,保命重要」。

談好的工資,入職後突然被砍掉了500?

在這個職場上,不靠譜的公司比你想像中多得多。

千萬不要相信領導給你承諾的漲工資的騙局,沒入職之前什麼都是好說,入職之後什麼都是再說。如果你有幸被HR再三邀請,不僅給你漲工資,還用「公司認為你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來捧殺你,那麼恭喜你,入職後你的崗位職責會成倍的增加。如果你很不幸,承諾的工資並沒有如期到來,那麼下一次漲薪一定遙遙無期。

畢竟這年頭,走過婚姻殿堂的兩個人都不一定能走到最後,那麼談好的工資被砍也不是什麼稀奇事了。

社保繳納是個夢,保險公司齊上陣

在國家政策的大力影響下,還是有那麼多公司頂風作案,員工社保繳納能逃就逃,公然批判勞動法不適用於民營企業。

求職的五個月,我收到了很多家保險公司的電話,打著招聘的名義完成騙人入坑的指標。穿著西裝參加名義上的培訓會,實則就是一場正式化、標準化的洗腦會議。聽聽那些草根男逆襲年入百萬的成功故事,再鼓個掌歌唱公司的明天一定會好上加好。這是個謊言場,可卻有無數的人前赴後繼。

好公司鳳毛麟角,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可大多數人面臨的,是不完美的公司,甚至是騙子企業,但是為了生活我們無計可施。更多的時候我們需要適應,不是適應壞的制度和壞的方式,而是在壞的環境中找到一條適應自己生存的道路,我們在這條路上,不斷的打怪升級,不斷的獲取知識和技能,等到我們足夠有能力去面對更好的時候,這一路的適應和披荊斬棘,全都是我們用以傍身的財富源泉。

離開舒適圈後,短短五個月,我被西安的求職現實扇了一巴掌,我總是會後悔如果我還在原來那家公司就好了,聽說新調整了運營結構,所有人都漲薪了;聽說換了話事人,午餐補貼又漲了……

每當我開始後悔的時候,我心中總有一根弦會忽的繃緊,提醒我那溫水煮青蛙模式的可怕。

如何毀掉一個人?

答:在他年輕的時候給他一份安逸的工作。

如何長久的毀掉一個人?

答:在他年輕的時候給他一份安逸的工作,再給他不錯的待遇,然後在他三十歲的時候辭退他。

就是因為那一點想要改變人生的小心思,我離開舒適圈,後悔的小情緒總是反反覆覆,但我知道,我一定配得上更好的。

沒有雙休,我就利用那多一天的工作日讓自己始終保持良好的工作狀態;要求我全能,那我就趁此機會多學點東西,就算不能做到精通也算有所涉獵,總有一天,我學過的東西都會給我回報;輕信了領導的承諾,那就吃一塹長一智,以後才能更好的在職場立足。

我堅信,任何經歷都是禮物,我們正在被賜予著。

說了很多西安的「壞話」,不是因為我在黑它,而是因為我希望這個我選擇生活的地方能夠越來越好。即便今天的它並不完美,但我相信它只是在經歷一輪洗牌,淘汰掉不好的,留下精華的,它始終在朝著美好前進。就像我曾對一個回到西安又選擇離開西安的朋友說的:「雖然我知道今天的西安並不好,但是我一定能趕上它的好時候」。

離開舒適圈以後,我有多後悔就有多舒爽。慶幸我踏出了第一步,才能夠清晰的看到自己欠缺的技能和匱乏的知識;慶幸我心態平穩的度過了換城市工作的焦慮期,二十多歲的年紀,收入不是衡量成功的唯一標準,認清自己和有勇氣改變才能讓我走的更穩更長。

當我茫然失措的從學校過渡到職場,我收穫了「菜鳥也有鷹的夢想」這句看似打雞血的話;當我從舒適圈過渡到奮鬥圈,嘗盡冷暖的一瞬間心境也獲得同等額度的成長。

人們都說未來可期,而我想說,

以夢為馬,不負昭華,少年還需努力!

相關焦點

  • 離開舒適圈有多難呢?
    看了一下天氣,有晴天有多雲,變化還挺多。我打開電腦開始工作,聽著嗡嗡的風扇聲,悄悄鼓勁,我希望每天都能早起。一直處於舒適圈的原因有很多,因為既不是高中,也沒有過於大的壓力,生活也挺富足,不用擔心吃穿,即使自己一直發胖,但是也沒有動力去減肥。偶爾也追個星,也僅限於看他的電視劇,看他的演唱會(從手機上看的)關注微博。
  • 離開舒適圈
    有學生問我,為什麼過著過著就沒有了激情?我定定的看了看她,確認對方是認真提問題以後,我才對她說:那大概可能這段時間你正處於舒適圈當中。心理學的研究,對人和外部世界的互動,區分了三個不同的領域,一個就是舒適區,一個是學習區,然後一個是完全陌生焦慮的恐慌區。
  • 為什麼要走出舒適圈,而走出舒適圈後的結果又是如何
    我們常常會聽到各種雞湯,說我們要離開自己的舒適圈,要是常呆在自己的舒適圈,人會廢掉之類的,總是有各種各樣的聲音告訴我們要離開舒適圈,說不離開舒適圈就會如何如何,但很少有人說,離開舒適圈後,我們的結果是怎麼樣的。
  • 不願意離開舒適圈的四大星座!
    其實每一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舒適圈,在這個舒適圈內,所有人都會活得非常自在,自己可以控制所有,並且非常的輕鬆。但是有一些人,他們不願意離開自己的舒適圈,不願意放棄舒適的生活。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有哪些星座不願意離開舒適的生活呢?
  • 離開舒適圈,做自己就好
    其實我當時明明不喜歡卻還要去參加競選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我當時經常會聽到一個聲音叫「離開舒適圈」,我的姐姐,我身邊的一些人還有我看到的一些文章,都在鼓勵我們要離開「舒適圈」,讓自己踏上一個更高的臺階。每個人都想變得更好,當然我也不例外。而當時我簡單粗暴的把離開「舒適圈」理解為做自己不擅長的事情。
  • 人,永遠無法離開自己的舒適圈
    很多人聲稱:要上進,要改變,要離開自己的「舒適圈」,不再能混日子玩遊戲刷娛樂,不能再重複勞動、日復一日了。但如果你問他,你努力之後是為了什麼呢?談起玩樂就發自內心地露出笑意,那你怎麼可能願意離開「舒適圈」呢?怎麼可能離開舒舒服服的安樂窩,離開這個讓你如此熟悉又如此痴迷的環境呢?最終的結局,一定是不斷內耗,對抗自我,蹉跎了一天又一天,依然停留在原地。十幾年前流行過一個「富翁和漁夫」的故事。
  • 舒適的本質,是定期踏出舒適圈半步
    自己能飛時自己飛,不能飛後定格下鳥兒飛。 顧瑩舒適圈的圓心,大概是飛翔,甚至可以延伸到渴望自由或熱愛自然。 現在這個快節奏的社會,給人提供的選項繁雜,很多人成為斜槓青年,既有副業剛需,還能釋放潛能。
  • 嫁給程式設計師有多爽
    嫁給程式設計師有多爽 大型社會性死亡現場 6 嫁給程式設計師有多爽
  • 「離開舒適圈,是我做的最好的決定」
    經常聽到一句話,說要逃離自己的舒適圈,才能變得更強大,才會成為更好的自己。可是當你真正跳出自己的舒適圈,又開始質疑是不是只是給自己自找麻煩的事情你真的願意走出舒適圈嗎?舒適圈是指所有人都生活在一個無形的圈子裡,在圈內有自己熟悉的環境、人、事。我們習慣與認識的人相處,做自己已經會做的事,所以你會感覺到輕鬆、自在。
  • 每個人都讓你「離開舒適圈」,這是毒雞湯嗎?
    圖片來源:Pexels.com有人說,真正成功的人生,是從你開始邁出舒適圈開始的。如果你聽到這樣的說法,並且打心裡覺得非常反感的話,請點讚。至少,我是非常反感這種說法的人。社交媒體有許多影響人物。其中,大多數人都認為,停留在自己的舒適圈、走安全路線是一種自我破壞的選擇。
  • 控夢到底有多爽 ?
    控夢到底有多爽 ?數據顯示大約只有23%的人在近一個月中有過知夢的體驗所以我們需要藉助一些手段和訓練①確保有足夠多的睡眠時間來經歷多個REM②醒來後回憶夢裡的細節
  • 離開舒適圈後他們做到了
    一個年輕的球員迅速提升自己的有效方法就是走出舒適圈。在你的舒適圈之外,遠離熟悉的事物,你的感官會變得更敏銳,學習和記憶信息的能力也會大大提高。在封閉營,球員們經常需要走出自己的舒適圈。無論是年輕球員與年齡更大、更強壯、更有經驗的球員一起參加訓練,還是年紀更大、更有經驗的球員需要承擔一個對他們來說陌生的領導者角色,這些都能教會他們如何鼓勵隊友、提振士氣。
  • 走出舒適圈有多酷!17歲奪冠19歲離開冠軍電競戰隊
    這位離開冠軍戰隊、走出舒適圈的年輕人,會有怎樣的表現,成為不少人關心的話題。炙手可熱的電競明星4月13日,TES和V5之間的一場普通LPL春季賽常規賽,意外地成為了社交網絡的熱點。V5春季賽至今未能取得一場勝利,排名聯盟墊底,兩隊實力差距不小。但由於這是喻文波時隔162天重回賽場的首秀,比賽因而變得備受矚目。
  • 湖人腸子要悔青!離開湖人,如今他三分比布克進的還多,拼圖呀!
    湖人腸子要悔青!離開湖人,如今他三分比布克進的還多,拼圖呀!昨天是湖人通過重磅交易從鵜鶘得到濃眉哥的一周年紀念日,去年夏天湖人為了得到濃眉哥,可以說是砸鍋賣鐵!當然了,湖人下血本做的交易如今也得到了該有的回報,濃眉哥聯手詹姆斯後,本賽季打出了聯盟第二的常規賽戰績,更是奪冠最大熱門!不過,此前NBA名宿特雷西麥克格雷迪就對這筆交易做出了這樣的點評,湖人是短期內的贏家,而鵜鶘才是最後的贏家,因為他們得到了全明星級別的英格拉姆,隆佐鮑爾也有潛力成為全明星。
  • 面對「跳出舒適圈」的鼓勵,我有困惑
    從許多封來信中一眼就看到了「大二學生」這幾個字,其實我也剛剛離開大學沒多久,覺得你在信中說的許多情緒也都曾經出現在距離我並非十分遙遠的大學生活裡。而我相信,同樣的困惑也正困擾著許多年輕人。楊絳先生曾說年輕人「想得太多,但讀得太少」,現在引用這句話的「大人們」的重點,常常都是希望年輕人們記住後半句,但我覺得前半句同樣也是重要的。
  • 《超人總動員》當離開自己的舒適圈,應該如何自處?超人也是人
    同時鮑勃也已經結婚了,結婚的對象正是以前的同事超人特工彈力女超人荷莉,他們婚後有了3個孩子,在外人看來這是幸福一家5口人,生活無憂,有房有車。離開了舒適圈進入不擅長的領域鮑勃的表現明顯就是因為離開了自己原本的舒適圈而造成的,在原來超人特工的職業生涯中,他是無所不能的超能先生,他天生力大無窮,在整個工作中他一直都順風順水。他能輕鬆的制服敵人,他受到同伴的依靠,在原來的整個工作中,鮑勃是非常享受的,因為一切他都可以輕鬆的完成,超人的工作對於鮑勃來說是沒有壓力沒有挑戰的,但是鮑勃樂在其中。
  • 《慕南枝》殺青後,鞠婧禕又接了都市劇,要離開舒適圈了?
    這位女演員,我相信大家不會陌生,畢竟她出道後塑造了很多女一號的劇本,只不過鞠婧禕有一個大毛病,她演技雖好,但鞠婧禕經常演古裝劇,而且造型太單一,從而導致很多網友都覺得她一直都沒有改變。除了質量劇《如意芳霏》之外,鞠婧禕的新劇《慕南枝》,她也是備受爭議。老實說,《慕南枝》劇本是真的很不錯,畢竟女主重生、復仇的故事線索太吸引人,只要製作過關,熱門劇沒跑了。
  • 「我身邊離開體制內的人,都挺後悔的」:逃離舒適圈,是我喝過最毒的...
    但痛定思痛之後,她還是勇敢地跳出自己的舒適圈。從超市售貨員,到奢侈品導購,再到企業調查員,羅子君一步一個腳印做出了成績。 不少人看完劇後,以羅子君為榜樣,紛紛離開自己的舒適圈,去挑戰自我。但現實生活總比小說、電視劇要殘酷許多。
  • 每個人都讓你「離開舒適圈」,這是毒雞湯嗎?
    為了實現自我成長,我們總是被建議走出自己的舒適圈,給自己一定的壓力和恐懼感,從而才能逼迫自己成長。然而,職業教練Melody Wilding卻並不認同這個觀點。在這篇Melody原創的題為Please Stop Telling Me To Leave My Comfort Zone的文章中,她卻給出了全然相反的建議,並認為留在自己的舒適圈內才是自我成長的最好方式。
  • 在中國生活到底有多爽?外國人哭了:回國後太難了……
    之前有個熱門話題,「外國人回國後太難了」,前後吸引了超過幾千萬網友的圍觀。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抱怨呢?說出答案來,你可能還不太信,因為他們認為在中國生活太爽了!!!有多爽?在網際網路飛快發展的時代,只有你在中國生活過,才明白那裡有多方便,用一句話形容再適合不過:手機在手,天下我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