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永遠無法離開自己的舒適圈

2020-12-23 猛虎成長社

很多人聲稱:要上進,要改變,要離開自己的「舒適圈」,不再能混日子玩遊戲刷娛樂,不能再重複勞動、日復一日了。

但如果你問他,你努力之後是為了什麼呢?他往往會告訴你:努力工作就是為了以後可以不工作,享受人生。

這樣的人,永遠無法改變。

因為他們從根子上還是認為:追求快樂、安逸是天經地義的,享受生活就是最大的目標。談起玩樂就發自內心地露出笑意,那你怎麼可能願意離開「舒適圈」呢?怎麼可能離開舒舒服服的安樂窩,離開這個讓你如此熟悉又如此痴迷的環境呢?

最終的結局,一定是不斷內耗,對抗自我,蹉跎了一天又一天,依然停留在原地。

十幾年前流行過一個「富翁和漁夫」的故事。

大意是說,非常好的天氣,富翁不能理解漁夫怎麼在這裡睡大覺,於是想教他趁著天氣好,行動起來多捕魚,以後甚至可以買大船,僱人捕魚當老闆,就可以在海邊睡覺曬太陽了。漁夫反笑到:我現在已經在睡覺曬太陽了。

一個把睡覺曬太陽當作人生目標的人,不可能成為富翁。那些真正成功的人,沒人是以追求個人享受為目標,才成功的。

只有你真的做到了不再喜歡現金,而是手裡沒債,心裡發慌,你才真正理解了通貨膨脹;

只有你真的不再喜歡安穩的工作,而是感到重複勞動像割肉般痛苦,你才真正會去追求自有產權的人生。

如果你真的想改變,你首先要改變的,就是遠離這種以享受為目標的價值觀,遠離有這種價值觀的人群。

你的「舒適圈「根本不舒適。你需要儘快走出這種泥足深陷的沼澤,果斷遠離昨天軟弱的自己,遠離和你同樣軟弱的舊夥伴。

快樂抑或痛苦,顛簸抑或安穩,都不重要,這只是感受的自欺。

攀爬的人,沒有自我,只有活過每個長夜,只有征服每座山巒,只有向前再向前。

相關焦點

  • 《超人總動員》當離開自己的舒適圈,應該如何自處?超人也是人
    完全陷入了家庭危機的鮑勃卻無心關注這些,因為鮑勃自己也在經歷一場只屬於自己的危機那就是中年危機,對於鮑勃來說超人特工的生涯就是自己的舒適圈,離開那個舒適圈太久的鮑勃,已經被普通的生活完全消磨乾淨了耐心。對於什麼都提不起興趣來,工作天天被苛刻的上司辱罵,明明應該理賠給客戶的項目,公司的主旨卻是要想盡辦法不賠出去一分錢,這讓本來就是正義感爆棚的超能先生鮑勃完全無法忍受。
  • 離開舒適圈,做自己就好
    其實我當時明明不喜歡卻還要去參加競選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我當時經常會聽到一個聲音叫「離開舒適圈」,我的姐姐,我身邊的一些人還有我看到的一些文章,都在鼓勵我們要離開「舒適圈」,讓自己踏上一個更高的臺階。每個人都想變得更好,當然我也不例外。而當時我簡單粗暴的把離開「舒適圈」理解為做自己不擅長的事情。
  • 離開舒適圈
    我們每天處於熟悉而且安全的環境,我們做自己在行的事情,和自己熟悉的人打交道,甚至你可能是這個領域的專家;在舒適區當中,你是覺得舒適的,你會覺得有安全感,甚至你的自我價值感其實也不低。但你就會覺得有些地方不對勁。不對勁的地方是什麼?就是你發現你沒有成長,你無法擴張,甚至會覺得無聊。
  • 突破自我,打破自己的舒適圈
    都說要想要進步,一定要邁出自己的舒適圈。導師是一位很優秀的教授,不但在學問上出類拔萃,生活中也是如此。那一年他帶我們八個研究生,第二天我們就要各奔東西,走向工作崗位。教授請我們這些學生聚餐吃飯話別。吃完飯後,我們請教授贈言。
  • 職場上,我們要走出自己的舒適圈
    什麼是舒適圈,為什麼要走出去? 我們來看下「舒適圈」的名詞解釋:「舒適圈是指所有人都生活在一個無形的圈子裡,在圈內有自己熟悉的環境,與認識的人相處,做自己會做的事,所以我們感到很輕鬆、很自在。」那麼說到這,我想肯定會有朋友要問道,既然這個圈子讓我們輕鬆,自在。那麼我們為什麼還要離開呢?
  • 不願意離開舒適圈的四大星座!
    其實每一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舒適圈,在這個舒適圈內,所有人都會活得非常自在,自己可以控制所有,並且非常的輕鬆。但是有一些人,他們不願意離開自己的舒適圈,不願意放棄舒適的生活。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有哪些星座不願意離開舒適的生活呢?
  • 《肖申克的救贖》老布的自殺讓人深思,你願意離開自己的舒適圈嗎
    《肖申克的救贖》老布的自殺讓人深思,你願意離開自己的舒適圈嗎文/花花講影視 圖/網絡看過這部電影的人們,估計都被主人公二十年的越獄計劃驚呆了。老布是監獄裡的圖書管理員,他兢兢業業做著自己的工作,日復一日。突然有一天,他被通知刑滿釋放了,可這時他已經是一個頭髮花白的老年人,整整五十年的時間,他都是在監獄裡度過的。終於能離開監獄重見天日,我們都替他高興。可他不一樣,他拿起刀想要殺人,這樣做竟然是為了能繼續在監獄留著。不過最後還是在主人公安迪的勸說下,他同意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 離開舒適圈有多難呢?
    一直處於舒適圈的原因有很多,因為既不是高中,也沒有過於大的壓力,生活也挺富足,不用擔心吃穿,即使自己一直發胖,但是也沒有動力去減肥。偶爾也追個星,也僅限於看他的電視劇,看他的演唱會(從手機上看的)關注微博。既然說到這裡,我就說一下昨天看了王一博演的陪你到世界之巔,激動的我,和激動的雙腿一直跳,感覺世界上怎麼會有這麼帥氣的男孩子。
  • 打破舒適圈,做更好的自己,辛苦並愜意!
    要想成長,人就要學會讓自己離開舒適圈。離開舒適圈需要非常大的勇氣,等風來不如追風去。 走出舒適圈,去看更大的世界 。 圈內圈外,兩個世界。
  • 每個人都讓你「離開舒適圈」,這是毒雞湯嗎?
    圖片來源:Pexels.com有人說,真正成功的人生,是從你開始邁出舒適圈開始的。如果你聽到這樣的說法,並且打心裡覺得非常反感的話,請點讚。至少,我是非常反感這種說法的人。社交媒體有許多影響人物。其中,大多數人都認為,停留在自己的舒適圈、走安全路線是一種自我破壞的選擇。
  • 走出舒適圈,發現不一樣的自己
    那些總以為自己很優秀的人,如果不跳出舒適圈,你永遠都不會知道,別人比你更優秀。小艾今天去面試郵儲銀行失利了,沒去面試之前,總是很自信的覺得自己一定可以被錄取,萬萬沒想到的事,崗位與她擦肩而過。大家都是很優秀的人,只是我們活在自己的舒適圈裡,就覺得自己應該比別人更厲害吧,殊不知,一旦跳出舒適圈了,就發現自己並沒有那麼優秀。別人比你更優秀。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圈子,但是在必要的時候,我們應該跳出自己的舒適圈,不斷地挑戰自己,改變自己的生活狀態,做到不與外面脫離。
  • 敢於走出舒適圈,努力讓自己過得更好
    只要你願意努力,敢想敢做,敢於走出自己的舒適區,你越努力,你就越有反敗為勝的機會。人的潛力是沒有上限的,不要給自己自我設限而選擇安逸待在舒適區。勇敢的走出舒適圈,你才會站在更高的角度,看到不一樣的風景,才能過好自己的生活。
  • 每個人都讓你「離開舒適圈」,這是毒雞湯嗎?
    為了實現自我成長,我們總是被建議走出自己的舒適圈,給自己一定的壓力和恐懼感,從而才能逼迫自己成長。然而,職業教練Melody Wilding卻並不認同這個觀點。在這篇Melody原創的題為Please Stop Telling Me To Leave My Comfort Zone的文章中,她卻給出了全然相反的建議,並認為留在自己的舒適圈內才是自我成長的最好方式。
  • 那些厲害的人從來不離開自己的舒適圈
    文|呂姑娘內容付費時代,催生了無數的知識IP,如寫作大咖spenser,文案高手李叫獸,經濟學大薛兆豐等,這些人把知識經濟運營得紅紅火火,賺得滿地金缽。為什麼他們能夠做到這一步呢?在我看來,這些人都有一個共同點--從不跳出自己的能力圈。
  • 為什麼要走出舒適圈,而走出舒適圈後的結果又是如何
    我們常常會聽到各種雞湯,說我們要離開自己的舒適圈,要是常呆在自己的舒適圈,人會廢掉之類的,總是有各種各樣的聲音告訴我們要離開舒適圈,說不離開舒適圈就會如何如何,但很少有人說,離開舒適圈後,我們的結果是怎麼樣的。
  • 跳出舒適圈,主宰自己的生活!
    人往往習慣很安逸的呆在自己熟悉的圈子裡面,生活、工作、感情亦然,因為熟悉的感覺滿含著濃濃的安全感。打破原有的,跳出固有的圈圈,重新建立新的東西,需要勇氣,更需要能力。敢於跳出舒適圈,做不同的努力,不同的改變,人生才會變得更精彩!李敏本是做著小買賣,每個月收入頗為穩定,但也是只能穩定,俗話說: 不進則退!在工作中她看到自己的短板,也不甘心只做點小買賣,所以她決心要作出改變,那就必須跳出原有的舒適圈,不斷學習,追求進步。
  • 離開舒適圈後,有多悔就有多爽!
    在我自認為沒有上升空間的時候,我決定離開。溫水煮青蛙的模式過於可怕,我不想年紀輕輕就被同化,進而淘汰。我總覺得我的人生還有很多可能。離開舒適圈以後的生活短期內看來很爽,但是一個月後我開始焦慮,髮際線也加快了後移的速度。選擇西安作為落腳點,是因為「長安」這個飽含詩意的名字總會在夢裡誘惑我。
  • 「我身邊離開體制內的人,都挺後悔的」:逃離舒適圈,是我喝過最毒的...
    作者:國館 來源:國館文化(ID:guoguanwenhua) 近幾年非常流行一個詞,叫「跳出舒適圈」。 很多人認為,如果一直待在自己的舒適圈裡,人會變得頹廢,不知上進,最終被社會和時代所拋棄。
  • 踏出不再舒適的舒適圈,找出最符合你心理狀態的遠走方式!
    舒適圈就是讓人感到熟悉與習慣的環境及人事物,在這個範圍中,你會感到自在,不需要特別做什麼,身體跟心裡就會自然而然的接受圈圈中的一切,如果可以氣侯宜人、四季如春,誰會想要接受風吹雨打呢?但當心底那一絲企盼不斷地擴大,你會選擇忽視、還是勇敢走出自己建構出的舒適圈?以下就來找出最適合你的遠走模式吧!
  • 別讓安逸限制了自己:突破舒適圈的三個步驟
    在之前的一篇文章中我分享了突破舒適圈,踏入不適圈一些觀點,這篇文章重點跟大家介紹一下突破舒適圈的實際操作方法。突破舒適圈的第一步,就是要承認恐懼,找出不適圈。先成人恐懼恐懼,才能看清自己的恐懼。全世界許多知名的互動團體,最有名的肯定是匿名戒酒會。這個協會有12個步驟的戒酒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