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06年,楚漢之爭正式拉開序幕。經過了四年的鬥爭,在公元前202年,爆發了垓下之戰。項羽軍隊打敗,項羽本人雖然逃出包圍,但最後還是自刎而死。自此,楚漢之爭基本上結束了,劉邦確定了對天下的統治。那麼項羽戰死之後劉邦是如何籠絡項羽部下,達到收買人心的呢?
首先就是封賞功臣。垓下之戰的時候,劉邦說取下項羽首級的封萬戶侯。項羽烏江自刎之後,很多人開始爭奪項羽的屍首。這些人為了爭奪項羽的屍首打的是你死我活,打死了很多人。最後有五個人聯合起來,共同拿著項羽的屍首去見劉邦。當時說的封萬戶侯,這五個人一人封兩千戶。當然,這分封的是劉邦自己的人,並不是項羽的人。 不過這件事確實達到了籠絡人心,籠絡了自己人。
第二件事和項羽就有關了,就是招降魯地。項羽是西楚霸王,這一點很多人都知道。不過我們不知道的是項羽曾經被楚懷王封為魯公,封地在魯地。這個地方是項羽的封地,當項羽死後這個地方是一直不願投降,也不願相信項羽已死。劉邦圍了好久都沒有打下來,最後都準備屠城了。這時有個人告訴劉邦應該把項羽的屍首拉過來,讓他們相信項羽已死。這樣他們就會投降了。果然,項羽屍首拉過來之後,這些人立刻投降。而劉邦也沒有再進行屠城,這一招達到了籠絡人心的作用。
第三件事就是哭祭項羽。劉邦不僅沒有處罰項羽的屍首,還親自下令祭拜項羽,自己本人也親自哭祭。而且當時哭的非常厲害,史書上都有明確的記載。這招之後,投誠劉邦的人可以說就更多了。很多人都不戰而降,劉邦也加快了統一天下的進程。
最後一件事就是封賞項伯。劉邦之所以封賞項伯是因為在鴻門宴的時候項伯救了自己,如果不是項伯,劉邦早就命喪鴻門宴了。劉邦勝利後,立刻封賞了項伯。而且項伯和項羽是宗室,封賞他也就意味著自己對項羽宗室不予追究。
總的來說,劉邦通過上面四件事做到了籠絡人心。當然,劉邦這樣做並不是說是氣量大,因為他知道如果不這樣做的話之後會有更多的麻煩。而這樣做了之後,天下就唾手可得了,百利而無一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