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二月初二,素有「二月二剃龍頭」的說法。民諺「二月二剃龍頭,一年都有精神頭」。很多人都會選擇在這一天去理髮店剪頭髮,寓意一年的工作、生活順心順意。
今年的二月二,正值新冠疫情,比較特殊,我們無法像往年一樣自由出行。百無聊賴的人們,開始在網上調侃「託尼老師」,這個傳說中的理髮師。
Tony老師,亦稱tony,網絡流行語,並不是專指某個人,而是理髮師的代名詞。該詞主要用來吐槽那些「集技術和才華於一身」的理髮師,字面看有「拜託你剪得好一點」的意思,所以叫託尼(你)。
託尼,一聽就是舶來品,透著洋腥氣,讓人一聽,就覺著高端、大氣,上檔次。而把理髮店師傅稱為「託尼老師」是近期被網友開發出來的一個梗。他們給明明剪出殺馬特土味造型的理髮師都取了洋氣的英文名字,前三甲告別是託尼、凱文、艾倫,這三人堪稱理髮店三大巨頭,這其中,「託尼」的上鏡率最高,也最具代表性。這和小孩子們剛學英語時,老師們總要給他們取些英文名字一樣,每個班裡都有幾個叫安迪、露西、艾裡克斯的傢伙。
洋氣的名字和不堪一擊的手藝形成強烈反差,導致了戲劇性效果,使得「託尼梗「迅速走紅,成為了著名的網絡紅人。一時間,仿佛世界上所有的理髮師你都可以稱之為託尼老師,往大街上扔塊磚能砸中一堆叫託尼的理髮師。
印象中叫作託尼的,還有一個我很喜歡的演員——孫紅雷。在電視劇《一代梟雄》中,孫紅雷飾演的何輔堂在上海開辦報社,他用的英文名字就是託尼,報社名字叫TNT,這兩個都是和國際接軌的洋名兒。這個託尼是一個實打實的狠角色,三下五除二就搞定了地頭蛇李蘭群。
關於託尼老師的段子:
1、我去理髮,老闆問我:「你是要託尼老師給你理,還是要威廉老師給你理?」 頓時覺得這店高端大氣上檔次,我說:「要託尼老師給理吧。」 老闆喊:「託尼老師有客人找你理髮……託尼老師有客人找你理髮……」 連喊數聲沒人答應,老闆急了:「二柱子,有客人找你理髮!」 立馬蹦出來一個。
2、Tony剛到理髮店工作,店長問他:「『洗剪吹』三項,你認為哪一項最重要?」 Tony說:「我認為『剪』最重要。」 店長說:「錯,『吹』最重要。不會吹牛怎麼勸客人辦會員卡呢?」這麼一說到是挺有道理的,託尼老師你失策了!
3、氣死我了剛才去理髮,剪到一半突然跑過來一個小孩對託尼老師說:爸爸給我十塊錢。這時託尼老師邊掏錢邊說:天天要錢,天天要錢,我剪個j8頭能掙多少錢。我??????
4、「先生您好,請問要理髮是嗎?」
「是的。」
「那請問你是想選Tony老師,Lucy老師,還是Lily老師來給你理髮呢?」
「額……Lucy吧!」
「Lucy老師……Lucy老師……Lu……張玉芬!趕緊過來給人剪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