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9歲的彭凱,家住南明區中曹司社區山水黔城三組團,只有初中文化的他,卻是一位很牛的發明達人。
他從小喜歡發明,6、7歲開始修鬧鐘、彈子鎖,30歲時完成人生中第一項發明創造——布匹壓碼機。如今,年近古稀的他依然孜孜不倦,拿到2N層旋翼輪轂電動直升機發明專利,他的心願,就是讓這種新型直升飛機從圖紙飛上藍天。
人生中第一項發明
彭凱,貴州省黔西縣人,生於1951年,他自稱是個「發明迷」。
彭凱告訴記者,還在上學的時候,他和鄰居小夥伴修過鬧鐘、彈子鎖,有次看人家做活動板凳,自己回家也學著做了一張。
上個世紀60年代,彭凱就讀黔西一中,當上物理科代表,同時還是學校航空模型小組成員。從那時起,他心中裝了一個「航空夢」。
彭凱介紹自己的新型直升機
他讀完初中就開始打小工。1970年,他到煤炭建築安裝公司工作,其他人點炮,用菸頭點導火繩,他是用導火繩點導火繩,拿著導火繩點炮,隔著5寸左右的距離就能點燃。別人點10炮的時間,他可以點30炮,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1981年,彭凱在黔西供銷社,完成了人生中第一項真正的發明。
當時,當時全國供銷社鼓勵職工搞布匹抽卡售貨的技術發明。彭凱的布匹壓碼機,在布匹的邊上印上尺寸,數量。壓過碼的布捲成團,像一把捲尺,賣出多少和剩下多少,只要看一眼布頭就清清楚楚,短款和貪汙的現象少了,交接班也清清楚楚。
因為這個小發明,彭凱得到了30元錢的獎金,當時相當於一個月的工資。
走上發明創業的道路
1982年,彭凱申請留職停薪,開始發明創業。
彭凱回憶說,最開始他承包了一個預製板廠。他發現,如果能使用舊鋼絲繩生產預製板,可以節約很多錢,但鋼絲繩上有黃油,要用鋼絲繩生產預製板,必須徹底清除黃油,否則鋼絲繩在預製板內打滑會出事故。
1985年,經過多次試驗,彭凱發明了廢舊鋼絲繩油汙清理方法:把鋼絲繩放進燒開的硫酸,油汙被煮得乾乾淨淨。
經過省建築材料質量檢測站檢測,彭凱預製板廠生產的預製板,每平方米能載荷500公斤,而一般的民用建築只要300公斤就達標了。
彭凱接受都市新聞記者採訪
「在那個年代,萬元戶是很了不起的。」彭凱說,由於質量好價格低,彭凱經營了兩個月的預製板廠就賺了5萬元。可惜,當年安順地區也有人用舊鋼絲繩生產預製板,然而油汙處理不徹底導致打滑,預製板斷裂落下來打死人,省內相關部門下文件,禁止用鋼絲繩生產預製板。
上個世紀90年代初,彭凱先後發明了「水泥電桿生產模具」、「家用蒸汽爐」、「家庭多用爐」、「脫粒機」、「重複使用水泥袋」「下水道漏水蓋板與過濾網袋」等多件專利。
重複使用水泥袋的檢驗報告
有一次,彭凱看到好好的水泥袋,使用一次後就變成了垃圾,覺得十分可惜,心裡一直在琢磨,怎樣才能使水泥袋重複使用。
他把水泥袋底的兩片設計成鉤狀,鉤在一起,怎麼也拉不開。樣品通過貴州省建築材料質量監督檢查站的檢查,達到國家的水泥袋標準,在不改變水泥灌裝設備的前提下,一個袋子可重複使用10次以上。
發明的直升機取得專利
從小懷揣「航天夢」,年近花甲的彭凱又迷上了直升機。
2000年的一天,彭凱坐客車從黔西到貴陽,開到鴨池河時,客車衝出公路撞上巖石,車上多人受傷。雖然彭凱沒有受傷,但從那時起他就想,如果發明出一種新型的、造價便宜的直升飛機搞客運,可以避免許多交通事故。
彭凱告訴記者,直升飛機飛行原理很簡單,旋翼的轉速達到一定速度就能飛起來,通過旋翼盤傾斜角度的變化,在空中製造一個傾斜方向的風,就是飛行方向。
通過觀察,彭凱發現直升機的飛行方向是通過旋翼傾斜方向進行控制,而現有的直升飛機,卻不是直接控制旋翼傾斜方向,他要找出直接使旋翼傾斜的方法。
為此,彭凱多次到北京航空航天學院,南京航空航天學院,中國直升飛機研究所等單位,進行技術交流。
新型直升飛機發明專利
據彭凱介紹,這件發明前後醞釀、反覆修改,花了十餘年時間,他發明的「2N層旋翼輪轂電動直升機」,設計原理和圖紙已經出爐,並申請了國家專利,專利號為201710704302.0。
新型直升機價格10萬左右
據了解,2N層旋翼輪轂電動直升機,由多個2層旋翼輪轂電動直升機垂直組合,輪轂電動機的外轉子外殼上。
其特徵是飛行器機身上設置一根管狀主軸,主軸的上下部設置球形座,外轉子電動機安裝在球形座上,由於上下支架都是安裝在不轉動的定子上,飛行員通過傾斜面控制杆的操作,能使上下旋翼盤在平面內可向一方同時傾斜。
該款直升機電池採用高能量鋰電池,可重複充電,最多可使用5小時,飛行高度可達6000km。而現有直升機使用的是航空煤油,用量大,不容易儲存,飛行高度低。
彭凱介紹,他發明的新型直升機,價格低、安全、節能、維護保養方便,可適用於旅遊、運輸、救援等多個領域。最主要是價格便宜,家用型直升機預計10萬元左右,工薪階層都買得起。
「從專利發明到落地生產,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經過近20年的努力,在廣東某高校和單位的支持下,將於今年年內製造出樣機。」彭凱說,最大的困難是缺資金,有了資金才能製造樣品,用於地面和空中試飛等,才能讓發明成果轉化為生產力。
「我的夢想是讓這種新型直升飛機從圖紙飛上藍天,這項發明將使社會進入大眾航空時代。」 彭凱躊躇滿志。
都市新聞
記者 歐陽蔚華
編輯 陳茜茜
校對 章虹
編審 羅瑋 周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