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陽69歲發明達人的夢想:讓新型直升飛機從圖紙飛上藍天

2020-12-27 騰訊網

今年69歲的彭凱,家住南明區中曹司社區山水黔城三組團,只有初中文化的他,卻是一位很牛的發明達人。

他從小喜歡發明,6、7歲開始修鬧鐘、彈子鎖,30歲時完成人生中第一項發明創造——布匹壓碼機。如今,年近古稀的他依然孜孜不倦,拿到2N層旋翼輪轂電動直升機發明專利,他的心願,就是讓這種新型直升飛機從圖紙飛上藍天。

人生中第一項發明

彭凱,貴州省黔西縣人,生於1951年,他自稱是個「發明迷」。

彭凱告訴記者,還在上學的時候,他和鄰居小夥伴修過鬧鐘、彈子鎖,有次看人家做活動板凳,自己回家也學著做了一張。

上個世紀60年代,彭凱就讀黔西一中,當上物理科代表,同時還是學校航空模型小組成員。從那時起,他心中裝了一個「航空夢」。

彭凱介紹自己的新型直升機

他讀完初中就開始打小工。1970年,他到煤炭建築安裝公司工作,其他人點炮,用菸頭點導火繩,他是用導火繩點導火繩,拿著導火繩點炮,隔著5寸左右的距離就能點燃。別人點10炮的時間,他可以點30炮,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1981年,彭凱在黔西供銷社,完成了人生中第一項真正的發明。

當時,當時全國供銷社鼓勵職工搞布匹抽卡售貨的技術發明。彭凱的布匹壓碼機,在布匹的邊上印上尺寸,數量。壓過碼的布捲成團,像一把捲尺,賣出多少和剩下多少,只要看一眼布頭就清清楚楚,短款和貪汙的現象少了,交接班也清清楚楚。

因為這個小發明,彭凱得到了30元錢的獎金,當時相當於一個月的工資。

走上發明創業的道路

1982年,彭凱申請留職停薪,開始發明創業。

彭凱回憶說,最開始他承包了一個預製板廠。他發現,如果能使用舊鋼絲繩生產預製板,可以節約很多錢,但鋼絲繩上有黃油,要用鋼絲繩生產預製板,必須徹底清除黃油,否則鋼絲繩在預製板內打滑會出事故。

1985年,經過多次試驗,彭凱發明了廢舊鋼絲繩油汙清理方法:把鋼絲繩放進燒開的硫酸,油汙被煮得乾乾淨淨。

經過省建築材料質量檢測站檢測,彭凱預製板廠生產的預製板,每平方米能載荷500公斤,而一般的民用建築只要300公斤就達標了。

彭凱接受都市新聞記者採訪

「在那個年代,萬元戶是很了不起的。」彭凱說,由於質量好價格低,彭凱經營了兩個月的預製板廠就賺了5萬元。可惜,當年安順地區也有人用舊鋼絲繩生產預製板,然而油汙處理不徹底導致打滑,預製板斷裂落下來打死人,省內相關部門下文件,禁止用鋼絲繩生產預製板。

上個世紀90年代初,彭凱先後發明了「水泥電桿生產模具」、「家用蒸汽爐」、「家庭多用爐」、「脫粒機」、「重複使用水泥袋」「下水道漏水蓋板與過濾網袋」等多件專利。

重複使用水泥袋的檢驗報告

有一次,彭凱看到好好的水泥袋,使用一次後就變成了垃圾,覺得十分可惜,心裡一直在琢磨,怎樣才能使水泥袋重複使用。

他把水泥袋底的兩片設計成鉤狀,鉤在一起,怎麼也拉不開。樣品通過貴州省建築材料質量監督檢查站的檢查,達到國家的水泥袋標準,在不改變水泥灌裝設備的前提下,一個袋子可重複使用10次以上。

發明的直升機取得專利

從小懷揣「航天夢」,年近花甲的彭凱又迷上了直升機。

2000年的一天,彭凱坐客車從黔西到貴陽,開到鴨池河時,客車衝出公路撞上巖石,車上多人受傷。雖然彭凱沒有受傷,但從那時起他就想,如果發明出一種新型的、造價便宜的直升飛機搞客運,可以避免許多交通事故。

彭凱告訴記者,直升飛機飛行原理很簡單,旋翼的轉速達到一定速度就能飛起來,通過旋翼盤傾斜角度的變化,在空中製造一個傾斜方向的風,就是飛行方向。

通過觀察,彭凱發現直升機的飛行方向是通過旋翼傾斜方向進行控制,而現有的直升飛機,卻不是直接控制旋翼傾斜方向,他要找出直接使旋翼傾斜的方法。

為此,彭凱多次到北京航空航天學院,南京航空航天學院,中國直升飛機研究所等單位,進行技術交流。

新型直升飛機發明專利

據彭凱介紹,這件發明前後醞釀、反覆修改,花了十餘年時間,他發明的「2N層旋翼輪轂電動直升機」,設計原理和圖紙已經出爐,並申請了國家專利,專利號為201710704302.0。

新型直升機價格10萬左右

據了解,2N層旋翼輪轂電動直升機,由多個2層旋翼輪轂電動直升機垂直組合,輪轂電動機的外轉子外殼上。

其特徵是飛行器機身上設置一根管狀主軸,主軸的上下部設置球形座,外轉子電動機安裝在球形座上,由於上下支架都是安裝在不轉動的定子上,飛行員通過傾斜面控制杆的操作,能使上下旋翼盤在平面內可向一方同時傾斜。

該款直升機電池採用高能量鋰電池,可重複充電,最多可使用5小時,飛行高度可達6000km。而現有直升機使用的是航空煤油,用量大,不容易儲存,飛行高度低。

彭凱介紹,他發明的新型直升機,價格低、安全、節能、維護保養方便,可適用於旅遊、運輸、救援等多個領域。最主要是價格便宜,家用型直升機預計10萬元左右,工薪階層都買得起。

「從專利發明到落地生產,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經過近20年的努力,在廣東某高校和單位的支持下,將於今年年內製造出樣機。」彭凱說,最大的困難是缺資金,有了資金才能製造樣品,用於地面和空中試飛等,才能讓發明成果轉化為生產力。

「我的夢想是讓這種新型直升飛機從圖紙飛上藍天,這項發明將使社會進入大眾航空時代。」 彭凱躊躇滿志。

都市新聞

記者 歐陽蔚華

編輯 陳茜茜

校對 章虹

編審 羅瑋 周密

相關焦點

  • 84歲「發明達人」欲發明磁力動力機,誰能助他一臂之力?
    我已從理論上找到辦法!目前正在進行新技術發明!」13日, 84歲的桐鄉技師學院退休教師姚元愷拿著一堆圖紙,現場演示起一個模型,非常自信地對記者說,「這就是我正在發明的磁力動力機!」在桐鄉,姚元愷是位大名鼎鼎的「發明達人」。他是上世紀60年代畢業於浙江大學內燃機專業的高材生,自1999年從桐鄉技工學校(今桐鄉技師學院)退休後,一直都沒有停下過搞發明創造的腳步。
  • 「阿鼻機流大鳥秘術」是飛行器圖紙,航空學家卻說:根本飛不起來
    從古至今,飛天是人類永恆的夢想,雖然直到最近100多年才實現,但是在此之前人類已經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比如設計飛行器的圖紙,研究飛行的科學技術原理。比如,法國人認為飛機是法國工程師克雷芒·阿德爾在1890年發明的,比萊特兄弟要早13年;還有人認為,萊特兄弟和克雷芒·阿德爾發明根本就不是飛機,真正意義上的飛機是在1906年巴西飛行家桑託斯—杜蒙特發明的14BIS號。不管怎麼說,雖然最早的飛機存在爭議,但最早設計飛行器的人毫無疑問是達文西。
  • 迷你世界:手把手教你造「直升飛機」,注意3個易錯點,輕鬆飛上天
    今天飛夢就來分享飛機的製作教程,簡單的飛機造型沒什麼挑戰,所以今天手把手教你造"直升飛機",在製作飛機的時候會有3個易錯點,注意這3個易錯點就可以駕駛建造的飛機,輕鬆遨遊在藍天中,話不多說下面就來瞧瞧建造方法吧。
  • 發明達人、創新學霸、中戲才子 僑中讓學子夢想放飛
    發明達人、創新學霸、中戲才子 僑中讓學子夢想放飛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劉曉星「如果沒有選擇僑中,就不會上中戲」學校在規劃布局上借鑑了廣東傳統嶺南書院的空間格局,將各組建築與風雨連廊、廣場連為一體,圍合成一個個院落空間,組合出各具特色的教學區、運動區和生活區,在步移景換中體味建築與環境的對話、感受時間的流動和四季的更替。其建築風格表達出融合西方的「雅」和中國的「和」的詩化意境,是一座具有傳統歷史文化魅力的現代化學校。
  • 保安隊伍中的「發明家」:56歲發明除雪「神器」獲國家專利
    工作中不斷鑽研,56歲發明除雪「神器」,獲國家專利證書 保安隊伍中的「發明家」  一位做了快10年保安的56歲大叔,一臺涉及機械製造、熱動力、工程機械等學科原理、具有實用新型專利的除雪設備,兩者間看似沒有直接聯繫。然而,就是因為保安工作的啟發,才讓這位大叔堅持立足崗位搞發明。2018年11月,他拿到了國家實用新型專利證書。
  • 把年輕的夢想送上藍天:無人機的新航跡
    13年過去了,現在俱樂部有了近百平方米的大型綜合實驗室,遙控飛行員訓練模擬器、發動機調試檢測臺等設備也配齊了,參賽級的無人機航模不知不覺間攢了100多架……」聽著教員張東升介紹,劉邦不由想起當年的情景:五六個從未接觸過無人機航模的年輕學員,淌著汗、熬著夜,奮戰在狹小的俱樂部裡,把年輕的夢想送上藍天。
  • 737MAX客機將再次於美國飛上藍天,波音公司:希望飛機恢復運營
    在古時我們人類就夢想著能夠飛上藍天,看看天空的廣闊。到了近代,我們終於實現了這個夢想,我們擁有了能夠載著我們登上藍天的飛機。但凡事總是有利有弊,飛機的誕生在實現我們的夢想,讓我們生活更加便利的同時,也給我們的日常生活增添了一些危險——乘坐飛機時,有時會發生墜機的情況。
  • 為中國製造點讚:國產ARJ飛機載國旗飛上藍天
    來源:央視原標題:國產ARJ飛機載國旗飛上藍天 為中國製造點讚!2020年7106時51分,在北京都國際機場,執飛中國國際航空公司CA1109航班的國產ARJ21-700新型渦扇線客機載著國旗飛上了藍天。
  • 《讓夢想飛》火熱開播
    羅焱奪冠,使得他成為《讓夢想飛》欄目開播七年以來的首個說唱冠軍,同時也是山東電視史上首個說唱冠軍。 比賽現場,讓人最感動的一幕是80歲的奶奶驚喜現身。奶奶的出現,讓羅焱泣不成聲,因為這是他8年以來,第一次見到奶奶。 在羅焱只有13歲的時候,家裡發生了變故。父母離婚後,兩人就從他的生活當中消失了。
  • 中國航發:您的夢想 讓我們來實現!
    為中國的戰鷹裝上一顆「中國心」,這個夢想燃燒了他全部的生命。 3月18日,是吳大觀逝世11周年紀念日。曾經,他以赤熱的「中國心」讓我們看到了這個世界上無限遼闊的天空,如今,航發人正傳承著吳大觀的夢想,在航空發動機自主研製的新長徵路上砥礪前行。
  • 初中畢業的一男子自製直升機 終於飛起來了
    《航拍賓陽第三季大橋江》 近來,一則「初中畢業的男子跨界自製直升機」的消息引起了不少人的關注,小編帶著好奇前去了解,得知這位初中畢業的男子名字叫郭武春,是株洲中車天力鍛業有限公司的一位員工,從小就有製造直升飛機的夢想,就在近日,他造的直升飛機終於飛上了藍天。
  • 中國飛行時間最長的女機長:從17歲「飛」到71歲,她依然沒飛夠
    夢想 洪連珍是出生在遼東半島的一個普通農家女,能在藍天上飛行是她青少年時代的夢想和追求。在她17歲的時候,恰逢空軍挑選女飛行員,她十分珍惜這個機會。 入伍後,她克服女性自身的困難,以嚴格的標準要求自己,男學員能做到的,她一樣也能做到。一年以後,她終於飛上藍天,成為一名空軍女飛行員。
  • 69歲王石秀健身肌肉照,夫妻檔健身達人:運動讓我痛並快樂著
    70歲是一個什麼概念?在我們大眾的印象中,70歲那是妥妥的老年人了,大概老態龍鍾是比較貼切的形容詞吧?面部布滿了刀刻一樣的皺紋,彎著腰手持拐棍慢慢的前行。攀巖又是一項什麼運動呢?那麼,現在問題來了,你能想像一位69歲的老人不止健步如飛,還能夠挑戰攀巖運動嗎?確實有人可以做到。這個人就是萬科企業股份有限公司創始人王石。王石出生於1951年,如今已經69歲了,不過這位前萬科集團董事會主席近期在網上發布了一組正在攀巖的照片,並配有文案「老王最近迷上抱石運動,邀請你參加,同壁PK!」
  • 56歲大叔發明360度「任意踩」自行車,獲十項國家專利
    年輕時的一個夢,50歲著手去實現△謝勇發明的"任意踩"。56歲的謝勇,在運輸公司工作,怎麼成了「發明迷」?謝勇說,這源於他年輕時的一個夢。1982年,謝勇參加工作,在四川省汽車運輸公司永川地區公司幹起了會計,因為經常收運費,公司給他配了一輛「28自行車」,他騎著自行車滿城跑。
  • 用45個氫氣球加上椅子,飛上4000米高空,後來怎麼樣了?
    用45個氫氣球加上椅子,飛上4000米高空,後來怎麼樣了?浩瀚的宇宙當中,人類是非常渺小的生物,每當我們抬頭仰望浩瀚而又黑暗的太空時,對其都充滿了無限的幻想。人類從地面飛上天空的過程也是非常艱辛的,並非是一蹴而就的。在100多年前,萊特兄弟發明飛機之後,讓人類實現了在天空中遨遊的夢想,其實有很多人希望像鳥兒一樣擁有翅膀,但由於身體構造的不同,這是根本不可能會實現的。可是就有這樣一位男子,把飛上藍天當做自己畢生的夢想。他的名字叫做沃爾特斯,出生於1949年的他,一直夢想著有一天可以像鳥兒一樣在天空中翱翔,為了實現自己的願望,從小就勇於嘗試。
  • 109年前,他第一個飛上祖國的藍天
    當時京滬兩地有影響的媒體,不惜版面刊登有關秦國鏞將在國內進行飛行表演的報導,介紹他在法國留學及帶回教練機的詳細情況,稱他將圓中國人在祖國藍天的「飛行夢」。秦國鏞的飛行表演受到國人的廣泛關注,如果獲得成功,他將是駕駛飛機翱翔祖國藍天的第一位中國人。在此之前,雖然有人已在中國成功地做過飛行表演,但都是外國人。
  • 感動:河南69歲大爺明天再戰高考,就為實現40年前的大學夢想!
    要說今年高考最讓我覺得印象深刻的新聞的話,當屬河南69歲考生柳玉春再戰高考的這條新聞,對於許多不理解的人來說,他們都會投去懷疑和漠視的眼神,假如是你,你會這麼做嗎?常言道「人過三十不學藝」,這句話的意思是說人到三十歲之後,就很難再去學一門手藝或者轉行學新的手藝,因為這個時候,你有了家庭和孩子,再去學習新的東西都有所牽絆和顧忌,而且年齡也擺在那裡,人的精力和衝勁都沒有年輕時候強烈。但是,河南滑縣69歲考生再戰高考的新聞卻顛覆了不少網友的人生觀。
  • 保障電網安全 防止鳥兒隨意搭窩 貴陽青年「發明」取鳥窩神器
    剛從大學畢業參加工作2年的90後小夥、南方電網貴州貴陽息烽供電局員工吳聰聰帶領11名同齡青年在「雙創」路上不斷琢磨,用9個月完成貴陽電網首個鳥窩處理創新項目——「一種處理配電線路鳥窩的新自動夾操作杆」(以下稱「新操作杆」)的研發工作,為安全運維電網線路,助力可靠用電提供了新方法。吳聰聰所在班組運維著貴陽市息烽縣30條10千伏線路,這些線路為上萬戶用戶供電。
  • 15歲女生發明撿桌球機器人!你知道有位名人發明了「摘柿子機」麼?
    中國小康網訊 近日,上海一名15歲初中女生發明了一臺可以撿拾桌球的機器人,它能自動尋找、收集散落在體育館地面的桌球。發明者姚妍表示,這款機器人的靈感來自於農田裡的收割機,想用機器人來幫助保潔阿姨減輕撿球負擔,引發網友點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