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歲「發明達人」欲發明磁力動力機,誰能助他一臂之力?

2021-02-07 抽屜視頻

新能源電動汽車上路後,減少了空氣汙染,但非常耗電,發電供電也需要很多能源。有沒有一種辦法,既能讓上路的汽車像電動汽車一樣環保,又能讓用電量節約75%?

「有!我已從理論上找到辦法!目前正在進行新技術發明!」13日, 84歲的桐鄉技師學院退休教師姚元愷拿著一堆圖紙,現場演示起一個模型,非常自信地對記者說,「這就是我正在發明的磁力動力機!」

在桐鄉,姚元愷是位大名鼎鼎的「發明達人」。他是上世紀60年代畢業於浙江大學內燃機專業的高材生,自1999年從桐鄉技工學校(今桐鄉技師學院)退休後,一直都沒有停下過搞發明創造的腳步。

用噴水推進船舶、鐘擺式物理能動力機、直升飛機螺旋槳葉噴推技術……退休20多年,他已獲得了20多個發明與實用新型專利證書;在他的家中、日常生活裡,處處洋溢著濃濃的發明氣息。

「天天想著有意思的發明,讓我的腦筋不停轉動,人變得非常快樂,也很健康!」姚元愷興致勃勃地告訴記者,他的磁力動力機發明目前只進行了一半,「理論上完全成立,模型做了一半就因材料不足停了下來,我希望有條件的電機企業能提供一臂之力!」

耄耋老人酷愛發明創造

身著紅色的棉衣,頭戴黑色的棉帽,戴著一副黑框眼鏡,姚元愷老人用一口帶有濃重的桐鄉口音的普通話同記者交流時,抑揚頓挫,思路清晰,聲音洪亮,面色紅潤,講到高興處還時不時地嘿嘿笑,旺盛的精氣神讓人看不出已年逾八旬。

「我1938年出生於桐鄉石門,今年84歲了!」介紹發明創造前,老人先開心地做了個自我介紹。他1959年考入浙江大學機械系內燃機專業學習,1964年畢業,被分配到浙江省航運公司嘉興航運公司搞輪船內燃機維修工作。到公司後,他自學船舶設計,1983年便成了公司裡為數不多的有國務院科學技術幹部局授予證書的工程師。

由於妻子和孩子都在桐鄉,1984年,為了方便照顧家人,姚元愷調到桐鄉技工學校從事機械專業的教學工作。在這個崗位上,他一直兢兢業業地幹到退休。

「1998年,我馬上就要從學校退休了,突然覺得空落落的,退休後幹什麼呢?」當時,國家鼓勵個人搞發明專利,學機械、搞機械又在技校從事了10多年機械專業教學的他有這方面的專長,於是想到了搞發明。

姚元愷搞的首項發明專利叫《船舶推進系統及其船舶》。「一般的船都用螺旋槳來推進,我的這項發明是利用水可以推進的一種船舶。」老人開心地回憶,這項發明可以克服螺旋槳效率不高、在水中碰到石頭容易斷裂等不足,還非常節能環保。

2000年8月,姚元愷拿到首項發明的專利證書,騎自行車跑遍桐鄉及其周邊地區的船舶製造及相關企業,尋找合作研製樣機的夥伴,但都因各種各樣的原因,讓研製樣機擱淺。後來,他將這項專利以3萬元的價格賣給了武義一家企業。3萬元的專利轉讓費成了他繼續從事發明創造的「經費」,讓他以更大的信心開始新的專利研發。

接下來的時光裡,他又不停地尋找靈感,先後拿到了《零排放發動機》《鐘擺式物理能動力機》《直升飛機螺旋槳葉噴推技術》等20多個發明與實用新型專利證書。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他2010年拿到的《零排放發動機》發明專利,「原理跟汽車發動機的原理差不多,但用的不是汽油、柴油,而是水,更低碳、環保、綠色、高效、節能。」

新的夢想需要合作夥伴

「我這次搞的發明叫磁力動力機。」 姚元愷首先拿出圖紙,開心地介紹,2017年,他發現街頭跑的電動汽車很環保,但考慮到電動汽車要「吃」很多電,他就想著:能不能利用電磁感應中的磁場,發明一種比電動機更省電的磁力動力機,讓磁力作為汽車用動力?

靈感產生後,濃厚的興趣驅使他找來中學《科學》課本,反覆地看圖、分析、論證,終於在理論上找到了一種能使電能節約75%的科學方法。他把理論上的這種方法製成圖紙,不斷地改進完善,並找來各種材料,自己動手,初步製成了一個磁力動力機的簡易模型。

昨天,姚元愷還向記者展示了這個高約45釐米的磁力發動機模型。記者發現,該模型主要由上下2個電磁鐵組件、1個機架、1個活塞、1個飛輪以及曲柄連杆機構組成。

「上電磁鐵組件固定在機架上,下電磁鐵組件固定在一個活塞上。」姚元愷邊演示邊說,通電後,由於上、下電磁鐵鐵芯上導線的繞線方向互為相反,故在接觸處產生的極性相同,都是S極,同極磁力相斥,由於上鐵芯固定不動,便推動下鐵芯向下運動,並通過曲柄連杆機構實現飛旋轉運動,同時導線斷電;飛輪轉動後在其慣性力的作用下,導線接通,同極相斥繼續推動下鐵芯向下運動,再帶動飛輪轉動,如此反覆就實現了磁力機做功驅動。

演示中,姚元愷還興奮地告訴記者,他的模型已經充分證明,磁力動力機可替代汽油機和電動機,是一種全新的動力機和一項發明,它比直流電動力機和汽油動力機都更優越,而且結構簡單容易製造,但他目前遇到的困難是模型中的貼心所產生的吸力太小,只有不到3公斤,「如有電機廠給我提供能產生100公斤吸力的鐵芯,這項就能完成。」

在桐鄉技師學院,不少老師和同學聽說退休20多年的一位老教師一直熱衷發明,近些年又鍥而不捨地致力於發明磁力動力機,非常感動。桐鄉技師學院黨委書記、院長施學斌由衷地感慨,姚老對發明創造的這種熱愛真是精神可嘉,「這是桐鄉技師學院一筆寶貴的財富,無論對教職工還是學生,都是一種激勵!」

施學斌同時表示,對於姚元愷這種創造性的構想,桐鄉技師學院將充分利用學院機電系、汽車專業現有的師資力量,進行進一步探索,深入探索其可行性,同時也呼籲有條件的電機企業參與進來,助姚老圓滿完成這一發明創造,讓它更好造福社會。

快樂晚年誰能為他助力

熱衷發明勤動腦,不僅讓姚元愷思維活躍,手腳靈活,耄耋之年也精力充沛,同時讓他性格開朗熱愛生活,在摺紙、繪畫、打理日常生活等方面都別有天地,充滿情趣。

孩提時代,姚元愷向父親學過摺紙。年逾花甲,他一邊搞發明一邊摺紙,將這門技藝不斷推向深入,一張張廢棄廣告紙經他的手,能變成迷你桌子、椅子等各種家具,能變成各種各樣的服飾、軍艦和寶塔,能變成栩栩如生的豬、狗、牛、羊、孔雀等動物,甚至能變成令人驚嘆的殲-10戰鬥機。「我最拿手的摺紙是孔雀。」前幾年,他折出的孔雀入選了嘉興市首屆工藝美術精品展,有個外賓非常喜歡,拿了兩隻建議他申請「非遺」,一位廈門的美術老師還專門來信表示要向他拜師學藝。

在姚元愷家,除了各種各樣的發明工具,陽臺上的一抹抹綠色也格外養眼。從遠處看,這是一個個美麗的盆景,姚元愷從盆景裡拔幾星綠,燒在鍋裡就是美味菜餚。原來這些盆景還是他的「空中菜園」。「我在裡邊種了大蒜、小蔥、南瓜、冬瓜、生菜、番茄等各種各樣的小菜,以摸索出的科學方法精心打點。」姚元愷說,搞發明搞得很疲勞的時候,望望綠色能放鬆一下,「這些小菜還能自己吃,天然又健康!」

「退休不代表停下腳步,而是另一個起點」。在退休後的愛好中,他最愛的還是發明,他不僅自己搞,還帶動女兒、外孫及身邊的朋友一起搞,其中很多人都在他的帶領下拿到了各自的發明專利,他為此變得樂觀開朗,格外熱心,還榮獲了「嘉興市第三屆十大風雲人物之科技創新風雲人物」「桐鄉市首屆十大樂齡之星」「桐鄉市十佳最美環保人」等榮譽。

目前,他手頭正在進行的最大發明就是磁力動力機,「磁產生的力可以非常大,如果這項發明圓滿成功,它不僅能應用於汽車動力,還能廣泛應用於航空母艦升空、磁懸浮列車等」。讀者朋友,如果您經營著電機廠或身邊有經營電機廠的朋友,不防伸伸援手,助這位酷愛發明創造的耄耋老人一臂之力,讓磁力動力機的夢想照進現實,更好地造福人類!

來源:嘉興在線

申明: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貴陽69歲發明達人的夢想:讓新型直升飛機從圖紙飛上藍天
    今年69歲的彭凱,家住南明區中曹司社區山水黔城三組團,只有初中文化的他,卻是一位很牛的發明達人。 他從小喜歡發明,6、7歲開始修鬧鐘、彈子鎖,30歲時完成人生中第一項發明創造——布匹壓碼機。
  • 火藥是誰發明的?什麼情況下發明的?火藥發明的目的是什麼?
    火藥是我們熟悉的四大發明之一,但是,火藥到底是誰發明的,是在什麼情況下發明的,發明火藥最開始的目的是什麼?這個事就不知道夥伴們知不知道了!咱們今天就來好好聊聊發明火藥這個事 火藥的發明可以說是誤打誤撞,而且可以說是一行搶了另一行的飯碗。 首先為什麼要發明火藥?您要是單純的以為是為了製造武器,那就錯了,大錯特錯!發明火藥的目的,其實是為了求長生!
  • 邊一個發明了返工?(誰發明了上班)
    手頭有一首十年前的老歌,來自香港的My Little Airport(這兩個英語單詞不用翻譯了吧)的《邊一個發明了返工》,翻譯成普通話就是:誰發明了上班……邊一個發明了返工(誰發明了上班)邊一個發明了返工(誰發明了上班)我要給佢米田共(我要給他米田共)邊一個發明了返工(誰發明了上班)
  • 舊事今天:人類劃時代 愛迪生發明了電燈
    由於母親的良好的教育方法,使得他對讀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不僅博覽群書,而且一目十行,過目成誦」。8歲時,他讀了英國文藝復興時期最重要的劇作家莎士比亞、狄更斯的著作和許多重要的歷史書籍,到9歲時,他能迅速讀懂難度較大的書,如帕克的《自然與實驗哲學》。 愛迪生對於自然科學的最早興趣是在化學方面。10歲時酷愛化學。
  • 發明達人、創新學霸、中戲才子 僑中讓學子夢想放飛
    發明達人、創新學霸、中戲才子 僑中讓學子夢想放飛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劉曉星「如果沒有選擇僑中,就不會上中戲」學校五育並舉,校園文化繽紛多彩,不僅有「三禮六節」,還有讓學生盡展所能的社團活動。彭安圖高一加入了學校的D.R.F流行樂隊,高二當了社長。在這裡,他有了許多鍛鍊和展示自我的機會,參加各種比賽,社團也曾被評為廣州市優秀社團。「社團於我而言不只是一個同好交流或登臺展示的機會,它更像是一個溫暖港灣。上完了一天的課之後去活動室彈彈琴唱唱歌,抱起自己心愛的吉他,這是我記憶中最快樂的時光之一。」彭安圖說。
  • 棒棒糖是誰發明的?Chupa-Chups
    那麼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想過,棒棒糖是誰發明的?其實,棒棒糖起源於上世紀50年代的西班牙。今天就為大家介紹一下歷史上一些起源於西班牙的有趣發明。於是他由此產生了一個念頭:發明一個可以在桌上玩的足球機。 La Fregona拖把
  • 造紙術究竟是誰發明的
    莎草紙不算紙討論紙的發明,應先明確紙的定義。關於紙的定義甚多,但不論中外,均承認以下幾點,即:首先,以植物纖維為原料;其次,經過叩解、打漿等工藝,使植物纖維能交織在一起,形成一定強度。一般認為,纖維是否經過打漿,是區分紙和其他紙狀物的關鍵所在。說通俗一點,只有將植物纖維破碎後再組合起來,才能稱為紙。
  • 到底是誰發明了電話?
    不僅如此,他的一生總是不停地在做實驗,為自己的問題尋找答案,十八歲時就發明了煙火推進器,(果然是天生的科學家啊!)。當他在佛羅倫斯的戲院工作的時候,遇到了他這一生的愛人——裁縫師穆齊太太-Ester Mochi,他們很快的就結婚了。現在的義大利所屬地理範圍,在穆齊先生的時代有很多的小國家。從1815年開始,一直到1871年普法戰爭結束後,戰事才算平息。
  • 石拐區有個農民發明家,他的發明很實用
    作為山區裡一個樸實的農民,他擁有兩項發明專利,卻直到現在鮮為人知。郭繼成今年63歲,住在包頭市石拐區白狐溝街道五當溝村古城塔村小組。30年前,他在村裡開了個修理鋪,不但修自行車,還修拖拉機、汽車。「我是種地的,沒有學過機械維修,開修理鋪是全靠自學,全靠實踐。」靠自學成為修車匠的郭繼成生意很是不錯,在十裡八村,他的修車手藝最好。
  • 小小發明家|「好奇王」張榮景10歲發明4項生活「神器」
    一旁張榮景的母親周志英笑言,「他從小對什麼事情都很感興趣,好奇心特別強,這些發明創作,都源於他生活中的發現。」安裝在張榮景家中的防倒灌油煙裝置。7歲為自家設計防倒灌油煙裝置在小學科技展覽室內,張榮景的四個發明作品,整齊的排列成一行,10歲的他,揮動著右手,指著他的發明作品,「這些是我的『寶貝』。」
  • 「低能兒」愛迪生是如何變成發明大王的?
    在母親的引導下,愛迪生迷上了讀書,8歲時,他已經讀了莎士比亞、狄更斯的著作和許多重要的歷史書籍。9歲時,他能迅速讀懂難度較大的書,如帕克的《自然與試驗哲學》。12歲那年,他開始在列車上賣報。他不滿足於僅僅做一個報童,而是在慢車上租了一個小房間,買了一臺簡單的印刷機,自己編寫、印刷報紙然後出售。他因此而發了點小財,購買化學用品,在他火車上的工作室裡做實驗。
  • 蒸汽機是誰發明的?
    蒸汽把壺蓋頂了起來,瓦特從中受到啟發,長大後發明了蒸汽機,成為著名的發明家。好像說得有點簡單了,但其實蒸汽機並不是瓦特發明的,當然他對於蒸汽機的發展是具有重大貢獻的。要說是蒸汽頂起壺蓋的故事,還真有這麼個人,他是法國的物理學家丹尼斯巴本,他也是受這個事件的啟發,製作了第一臺蒸汽機的工作模型。
  • 世界上第一輛電動車發明於1832—1839年,是誰發明的?
    大家知道世界上第一輛電動車發明於哪個年代,又是誰發明的嗎?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電動車的那些歷史。世界上第一輛電動車,有人說是美國的奧格登·博爾頓發明的,也有人說是託馬斯發明的,還有人說是羅伯特戴維森發明的,還有說是阿紐什耶德利克發明的,看著是不是覺得好亂呢?
  • 比愛因斯坦聰明,發明成就遠超愛迪生,但他的名字卻鮮為人知
    但他的事跡卻鮮為人知,這與他執著於科學研究不追名逐利而又低調無私的性格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毫不誇張地說,他是人類史上最偉大的發明家,沒有之一。1856年7月的一個夜晚,特斯拉誕生於南斯拉夫一個普通的家庭。
  • 到底是誰發明的家庭作業,就是這個人!
    爸爸媽媽們,作為曾經做了那麼多年作業,以及即將陪伴孩子們做這麼多年的你們,知道家庭作業,到底是哪一年發明的嗎,又是誰發明的嗎? NO.2:世界最大鑽石在南非被發現…… NO.1:「家庭作業」被發明了。 第二個問題,是誰發明了家庭作業呢? 來,記住他,是這個人!
  • 【3.10】到底誰發明了電話?
    在有一次實驗過程中,貝爾偶然發現一塊鐵片在磁鐵前振動會發出微弱聲音的現象,而且他還發現這種聲音能通過導線傳向遠方。這個現象給了貝爾很大的啟發,他想,如果對著鐵片講話,不也可以引起鐵片的振動嗎——這就是貝爾關於電話的最初構想。
  • 世界上是誰發明了電燈 電燈的發明者是誰
    一到晚上,我們都會很直接的開起燈光繼續做晚上應該做的事情,而對於一個問題就來了,誰發明了電燈?而對於電燈的發明,其實可以說是人類所徵服了黑夜的發明,而還沒有點燈的生活,人們都是用蠟燭或者是油燈來照明,而電燈也是能夠讓人們的晚上生活變成了白天生活,也是直接擴大了人類活動的範圍,贏得更多時間為社會創造財富。
  • 勵志發明家(Edison)愛迪生簡介
    由於母親的良好的教育方法,使得他對讀書發生了濃厚的興趣。「他不僅博覽群書,而且一目十行,過目成誦」。8歲時,他讀了英國文藝復興時期最重要的劇作家莎士比亞、狄更斯的著作和許多重要的歷史書籍,到9歲時,他能迅速讀懂難度較大的書,如帕克的《自然與實驗哲學》 。
  • 誰發明了世界上第一架飛機?
    當人們每每乘坐這種迅速、舒適的交通工具時,心中可曾閃過這樣的念頭: 飛機是誰最早發明的呢?翻閱一下歷史書,會讀到這樣的記載: 1903 年12月7,美國的萊特兄弟發明了第一架飛機。隨著內燃機的發明,空中飛行具備了動力基礎,於是出身於牧師家庭,自小就喜歡飛行的萊特兄弟(威伯邇.萊特和奧維爾.萊特)開始研製用內燃機作動力,由人操縱的飛機。
  • 家庭作業究竟是誰發明的!
    那麼家庭作業到底是誰發明的呢?讓時間回溯到1905年,這一年全世界發生了幾件大事,比如說清朝廢除了科舉,比如說愛因斯坦提出了分子運動論、狹義相對論和光子量假說、比如說世界最大的鑽石在南非被發現。還有最重要的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