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慶市潼南區的22個鎮街中,幅員面積最小的鎮就是壽橋鎮了,該鎮總面積只有約21平方公裡,不及梓潼街道面積的零頭。
壽橋鎮不僅幅員面積小,它的集鎮規模也是小得「可憐」。經過地圖軟體的大概測量,壽橋鎮的集鎮建成區面積只有約0.1平方公裡。就拿潼南區的柏梓鎮來說,該鎮集鎮面積約1平方公裡,相當於10個壽橋集鎮,可以看得出壽橋是多麼小吧。
壽橋鎮人口也比較少,常住人口只有約九千人。由於面積和人口都偏少,因而壽橋鎮的下轄村只有4個,即染房村、花鋪村、三教村、碉樓村。
壽橋鎮的地理位置比較獨特,位於潼南區東南部,和銅梁區交界。壽橋到潼南城區約45公裡,而到銅梁城區距離更近,只有約25公裡。距離的影響,人們到城裡消費購物,有些人不會選擇「捨近求遠」,所以壽橋人多了到銅梁城的選項。
壽橋鎮的前身是壽橋鄉,於2011年撤鄉設鎮。而壽橋的名字來源,可以追溯到清代乾隆年間,當時有一個行善的富人,在這裡修建了萬壽橋。1952年從青雲鄉分出萬壽鄉,就是以萬壽橋而得名的。
在八十年代,地名普查時發現有重名,萬壽鄉(公社)逐改名為了壽橋鄉。
壽橋這個小鎮,除了小,並沒有什麼特色。旅遊資源方面,壽橋鎮旅遊資源較少,在集鎮有一處萬壽寺,歷史悠久,清靜莊嚴,不過由於年久失修,尚未被評為縣級以上文物保護單位。鄉村旅遊方興未艾,有欣賞荷花、釣魚等項目。
對於潼南區壽橋鎮,你有什麼印象?
圖源網絡丨文中數據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