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頭婚還是昏了頭?丈母娘發言:憑什麼,我女兒生的孩子跟你家姓

2020-12-27 一月愛八月

最近一個熱詞火了,它就是「男不叫娶、女不叫嫁」「我家不是嫁女兒,你家不是娶媳婦兒」。這種婚姻被稱為「兩頭婚」,也叫做「兩頭姓」。

兩頭婚的定義是什麼?是男女雙方或者是雙方家庭基於平等,達成的一種長期契約。「男不叫娶,女不叫嫁」,所以兩邊都沒有彩禮和回禮之說,另外雙方還得協商生兩個孩子,一個孩子一邊姓,不分男女。

兩頭婚上熱搜

兩頭婚真的好嗎?

兩頭昏還是昏了頭?

劉阿姨和丈夫只有一個女兒,因為只有一個女兒的原因,他們兩口子年輕時掙了不少錢。為女兒買車買房,供女兒上最好的學,各方面培養女孩,所以他們的女兒很優秀。

劉阿姨的女兒,上大學的時候,交了一個男朋友,男方是家裡的獨生子,家庭條件不好。剛開始劉阿姨反對他們在一起,但是年輕人的事兒,長輩也做不了主,最後女兒還是和這個男朋友結婚了。

當初結婚前,劉阿姨就和女婿家裡人商量,讓女兒女婿結婚後,住在他們兩口子所在的城市。婚房婚車都由女方出,不用男方給彩禮,女兒女婿結婚後,生兩個孩子,第一個隨男方姓,第二個隨女方姓,女婿家人同意了。

女兒女婿結婚沒多久,女兒就懷孕了,女兒生的第一個孩子是男孩,親家很高興,主動來城裡照顧孩子。劉阿姨見親家對女兒這麼好,為女兒有這麼好的感到高興,兩親家一起照顧女兒坐月子。

過了兩年後,女兒又生了第二個孩子,第2個孩子也是男孩。因為兩個孩子年齡相差一歲多,劉阿姨一個人照顧,非常累。於是,女兒讓婆婆來幫忙照顧孫子,婆婆不願意,找各種藉口不來照顧。劉阿姨只好請個一個保姆,和保姆一起照顧女兒和兩個孩子。

孩子一天天長大,逢年過節的時候,女兒女婿帶著回老家,親家給孩子紅包,大的孩子包500元,小的孩子包100元。親家總是會偏愛大的孩子,對小的孩子不聞不問,和親戚朋友聊天的時候,都說她只有一個孫子。

親家做的這些,劉阿姨是看在眼裡,記在心裡,但是想著為了女兒婚姻幸福,還是忍一忍吧!直到有一次,兩家人家庭聚餐的時候,在飯桌上親家一直給大孫子夾菜,小孫子想要吃蝦,親家卻不給孩子夾。孩子沒有得到蝦吃,就馬上哭了起來,哥哥見弟弟哭了,主動把蝦給弟弟。大家都在誇哥哥懂事的時候,親家卻說:他又不和你姓,對他這麼好幹什麼。

因為這一句話,兩家人便在飯桌上吵了起來,劉阿姨罵親家:當初說好的,一個孩子跟一方姓,你卻這樣區別對待,真的是太過分了。

親家卻說:孩子跟你們家姓,和我們家有什麼關係?

劉阿姨生氣的罵道:我女兒生的孩子,憑什麼跟你家姓?

最後兩家人不歡而散。

過了幾天後,劉阿姨女兒和女婿離婚了,劉阿姨和女兒爭取到了兩個孩子的撫養權,把大孩子的姓改為跟女方姓。

劉阿姨說親家的做法,傷透他們的心,一心一意為他們著想,沒想到換來的卻是對方的不理解。把大孩子改為跟女兒姓,就是故意氣他們的,劉阿姨自己有條件照顧好兩個孩子,孩子跟著他們只會受委屈。

這是劉阿姨女兒兩頭婚的故事。劉阿姨說什麼兩頭婚,當時做這樣的選擇,真是昏了頭,如果可以,一定不支持兩頭婚。

兩頭婚換真的好嗎?

「兩頭婚」在浙江一帶比較流行,有的人支持,有的人反對。支持的人認為兩頭婚是一種進步,對於獨生子女家庭來說,不再那麼孤單。反對的人認為兩頭昏,更加得固化了「男尊女卑」、「繼承香火」的傳統觀念,而且女人結婚一定要生兩個孩子,給女性帶來很大的生育風險,女性將面臨綁架式的生育等。

在我看來,兩頭婚的缺點大於優點,下面一一為大家分析。

兩頭婚的缺點

01.兩頭婚像買賣

婚姻本來是兩個相愛的人,最終走到一起組建家庭。但是兩頭婚,反而像是買賣一樣,或者是一種長期契約。

這份長期契約上面,規定雙方不出彩禮和回禮,兩邊沒有聘禮上的往來。另外女人必須要生兩個孩子,而且兩個孩子,一邊一個姓。這些都是必要條件,而且還不能變卦,萬一第一男孩,第二女孩,一方會不會反悔呢?

所以兩頭婚不像結婚,像買賣。

02.孩子接受不平等的對待

一個孩子跟男方姓,一個孩子跟女方姓,就像劉阿姨的親家一樣,她就覺得跟兒子姓的才是自己孫子,跟兒媳婦姓的不是自己孫子。兩個孩子,從小接受不平等的對待,因為大人這樣的做法,孩子長大以後,不是不是兄弟姐妹反而成了仇家。

03.女性必須生兩個孩子

在兩頭婚的家庭裡,女性必須生兩個孩子,還沒有結婚,就將會面臨生育的綁架,這樣女性還想結婚嗎?

本身生育對於女性來說,就存在著很大的危險,不管是身體還是心理,再硬性的規定,女性必須生兩個孩子,對於女性來說公平嗎?這樣結果,可能導致大部分女人不願意結婚。

04.固化了男尊女卑的傳統觀念

兩頭婚看似解決了彩禮、冠姓等紛爭,但其實是固化了男尊女卑的傳統觀念。男性反而覺得,反正娶老婆又不花一分錢,有房沒房又有什麼關係呢,我為什麼還要努力奮鬥呢?看似平等,實則一點兒也不公平。

05.兩頭婚反而讓家庭不和諧

劉阿姨的女兒結婚,兩家人本來可以和睦相處,但是就是因為兩個孩子兩邊姓,孩子受到了不平等得對待,導致他們離婚。

前幾天看過一個新聞,浙江一對小夫妻結婚不到三個月就離婚了,離婚的原因就是生的孩子跟誰姓,兩方家庭意見不統一,最後離婚。兩頭婚看似好,但是有雙方父母的參與,離婚率反而增高。

以上5點就是兩頭婚的缺點,兩頭婚的幾個固定條件,讓想結婚的女性望而卻步,家是講愛的地方,不是講理的地方,兩個人結婚,不需要這些硬性條件。

在我們現實生活中,雙方都是獨生子女家庭,夫妻二人結婚以後,兩個人商量生兩孩子,一個跟男方姓,一個跟女方姓,這樣的事情其實挺多的。雙方家人沒有區別對待兩個孩子,不分你我。他們夫妻二人,並沒有受「兩頭婚」的綁架,就是兩家人協商,什麼事情都商量著來,他們同樣家庭和諧。

所以說兩頭婚可行嗎?當然可行,現實生活中,有很多人結婚沒要彩禮、車和房,他們照樣結婚,而且婚姻還幸福美滿。

如果想要兩頭婚成功,必須要滿足三個條件,一雙方家庭經濟條件相當;二雙方父母開明,懂得妥協,不硬性的規定兩頭婚的條件;三夫妻二人感情好,有自己的主見,什麼事情都是商量著來,相互理解和包容。達到這幾個條件,兩頭婚同樣可以幸福美滿。

寫在最後:

不管是兩頭婚還是昏了頭,不同的家庭,不同的觀念,都影響著子女的婚姻觀。

婚姻,它不是買賣,不是契約,不需要兩頭婚這樣硬性的規定。它是兩個相愛的人,最終走到一起組建家庭,開啟幸福美滿的生活。

今日話題:

你支持「兩頭婚」嗎?

相關焦點

  • 男不娶女不嫁,孩子隨父姓也隨母姓……「兩頭婚」興起,網友:昏了頭
    有媒體也就這個問題做了投票 對於兩頭婚是「婚姻的進步」 還是「兩邊昏了頭」 網友們進行了激烈的討論
  • 兩頭婚!兩頭昏?
    即當地人俗稱的「不來不去」「不進不出」「不嫁不娶」「兩家拼拼」,男方無須付彩禮,女方也無須陪嫁妝,雙方均沒有嫁娶之意,且都有隨自己姓氏的孩子,意味著「我家不是嫁女兒,你家也不是娶媳婦」,這種婚姻既不屬於男娶女嫁,也不屬於女招男入贅。「兩頭婚」也登上了熱搜榜。
  • 江浙一帶興起「兩頭婚」,網友大罵:昏了頭
    據中國婦女報近日報導,近年來,在江蘇省和浙江省周邊出現了一種新的婚姻形式,被公眾稱為"兩頭婚"。該婚姻形式有別於傳統,既不屬於男娶女嫁,也不屬於男方入贅。
  • 「兩頭婚」的本質是什麼?這三位說了真心話
    尤其是獨生子女家庭,真正能體現「生男生女一個樣」。 像我吧,跟丈夫就只生了一個女兒,她結婚的時候,我們就跟親家說好了,不存在什麼嫁出去的女兒不能管娘家的說法。 我們在家中為女兒女婿留好了房間,她公婆家也是一樣。除此之外,我們兩家還共同各出資一半,給他們購買了新房。
  • 男不婚女不嫁?「兩頭婚」悄悄走紅,網友:第一個到底隨誰的姓?
    「坐標蘇州,我就是「兩頭婚」的經歷者,結婚時和老公商量好了,兩邊輪流住,他同意了,婚後我們在公公婆婆家住一段時間,就搬到我父母家再住一段時間,感覺這樣生活更自由。」
  • 江浙「兩頭婚」現象:是「兩家親」還是「兩頭昏」?
    曉曉說,2010年她和老公結婚後,育有兩個女兒,大的10歲,小的7歲。按照婚前約定,大女兒跟曉曉姓,二女兒跟她老公姓。「生兩個孩子,各自隨父母姓」是「兩頭婚」的一個重要特徵。「我倆談戀愛時,我就問過他,同不同意實行『兩頭婚』,他回去和父母商量幾天後,就同意了。」曉曉說,「我是家中獨女,我不想嫁出去,也不喜歡找上門女婿,『兩頭婚』方式挺好,形式比較中和。」
  • 「兩頭婚」,看似解決了很多問題,實際上對三代女性都不友好
    當地人俗稱「不來不去」「不進不出」「不嫁不娶」「兩家拼拼」,意味著「我家不是嫁女兒,你家也不是娶媳婦」,小夫妻成家後依舊與雙方原生家庭保持一定「黏性」。相較於傳統婚姻,兩頭婚的男女結婚時,男女雙方都配有婚房,沒有彩禮一說,婚後兩人可以住娘家也可以住婆家,一般生兩個孩子,老大跟男方姓,老二跟女方姓。
  • 「兩頭婚」家庭的喜與憂
    在張英如所在的江浙地區,所謂「男不出彩禮,女不陪嫁妝」的兩頭婚悄然興起。它與上世紀的獨生子女政策密切關聯,父母不願子女離家,也有所謂「傳宗接代」需求。「兩頭婚充滿了協商性」,復旦大學社會發展與公共政策學院博士趙春蘭做過研究。她此前接受澎湃新聞採訪時提到,類似「孩子跟誰姓,婚房怎麼做,聘禮要不要下」,都需要協商,婚姻生活的平衡多靠妥協來達成。
  • 「兩頭婚」——這種「新婚俗」衝上熱搜,網友吵翻了!
    2010年舉行婚禮時,男方不送彩禮,女方不置辦嫁妝,婚禮上,點蠟燭、拜堂在阿斌家舉行,而散糖、散紅包等傳統上專屬於新郎家的儀式則在小琪家進行;2012年和2014年,阿斌和小琪的兩個女兒相繼出生,按照婚前的協定,大女兒隨男方姓「俞」,小女兒隨女方姓「金」;孩子出生三天後,按照習俗要辦「三朝祭祖」,大女兒祭的是俞家的祖宗,小女兒則在金家舉行祭祀儀式;將來,兩個孩子將各自繼承兩個家庭的財產
  • 兩頭婚:「我不是嫁女兒,你不是娶媳婦」
    「新氣象總有些新花樣;透過現象看本質,這裡是缺舟也渡人」最近網上興起了一個名詞叫做「兩頭婚」,這是種新型的婚姻形式。主要存在的區域是江浙一帶。「兩頭婚」,不就是所謂的兩頭都結婚。而我們經常所說的結婚,有兩種,一種叫做下嫁,也就是把女兒送去人家;另外一種叫做上門,這也就是說得好聽點,難聽點就是入贅,男方到女方家去。不過受到傳統思想的束縛,大男人都要點尊嚴,所以很少有人願意去當上門姑爺。
  • 是「兩頭婚」還是「兩頭混」?洪晃:你想到孩子的感受嗎?
    聽到「兩頭婚」這個概念,剛開始的時候,我是一頭霧水,這男婚女嫁自古有之,誰又弄出這麼一出來?這「兩頭婚」到底啥意思?對於「兩頭婚」這個概念有很多人和我一樣,一知半解,在網上查了查才知道,原來這是因為現如今有很多家庭當中都是獨生子女,因此一旦兩家結為親家,那麼將會面臨著很多的現實問題,比如說財產分配,孩子的撫養等等。
  • 「兩頭婚」興起引熱議:男弱女強還是男強女弱?聽聽專家怎麼說
    夫妻生下兩個孩子,一孩跟父姓,二孩隨母姓。她本人覺得這種婚姻方式對於夫妻雙方來說很公平,但是有人卻認為兩個孩子不同姓的話,長大以後孩子之間會有嫌隙,雙方的老人也會對不同姓的孩子採取不同態度。還有人認為,懷孕是女人懷,生孩子是女人生,男人一點活不幹,就白得,這好像成了男人逃避責任和義務最好的辦法了。
  • 不嫁不娶,孩子隨父姓又隨母姓,兩頭婚是雙頭啃老還是兩全之策?
    如果只生一個孩子,那麼孩子既隨父姓又隨母姓,孩子的名字大多會是父姓+母姓這種形式。有些家庭第一個孩子隨父姓還是隨母姓要看各自的經濟實力,誰經濟實力強,第一個孩子跟誰姓。兩頭婚是雙頭啃老還是兩全之策?我個人認為是兩全之策。看了不少江浙網友的評論,發現實行兩頭婚的家庭大多經濟條件都比較好,而且都是獨生子女。
  • 「兩頭婚」:是合乎需求的公平?還是的男女對待的「不公」?
    「兩頭婚」,不是說兩頭都結婚,它的實質性意思是,這種婚姻既不屬於男娶女嫁,也不屬於女招男入贅,相當於說表面上領了個結婚證,但夫妻倆成家之後,仍舊和原本的家庭裡面保持著密切的聯繫,在結婚時,女方不帶嫁妝,男方不出彩禮,而且生了孩子之後,一般第一個孩子歸男方撫養,隨父姓,第二個孩子則歸女方撫養
  • 什麼是「兩頭婚」? 定義是什麼?
    「『兩頭婚』充滿了協商性,包括孩子跟誰姓」澎湃新聞: 什麼是「兩頭婚」?定義是什麼?趙春蘭:首先我想要澄清一點,之前媒體報導的所謂「兩頭婚」中提到「兩頭」是指各自住各自家,這點是不準確的,不是各自住各自家。而是兩邊都有婚房,都有生活的空間。
  • 新出來的,兩頭婚」到底是啥意思呢?
    結婚以後兩頭跑,夫妻倆要生兩個小孩,一個跟爸爸姓,主要由爸爸這邊的家庭撫養;一個跟媽媽姓,主要由媽媽這邊的家庭撫養。因此,雙方老人也沒有外公外婆之分,統一都叫爺爺奶奶!
  • 江浙地區興起的兩頭婚:但是也有一些異類
    若是不還回來,這吃相未免有些像賣女兒,個人覺得不是很好看。通常所說的男女平等這裡一點都不適用。再來補充一下,關於有些回答中所說一人一個孩子??明明是一個孩子隨父姓一個孩子隨母姓,隨個姓怎麼到有些人嘴裡就變成了孩子是父母中某個人單獨所有了?我認為這是對老一輩人都希望孩子跟自家姓的很好解決辦法啊。
  • 男不娶女不嫁,孩子隨父姓又隨母姓的「兩頭婚」,你願意嗎?
    消失還是普及?網友評論不少網友表示身邊很多人本質上就是「兩頭婚」叮叮貓兒飛:我跟我老公就是這樣啊不娶不嫁 ,我不要他彩禮不帶嫁妝 我們離開彼此的大家組成一個新的家庭 ,老大跟他姓老二跟我姓FortitudeFan凡:我們這也有,一般是雙方都是獨生子女的情況會這麼做
  • 江浙出現「兩頭婚」,孩子可以「冠母姓」,這都說明了什麼?
    說實話,我生活在浙江一帶好幾年了,這種「兩頭婚」的形式沒見過,但是夫妻正常結婚,住在一起,生倆孩子,孩子一個跟父姓,一個跟母姓的例子倒是見了好幾個了。若說這幾個案例的共同點,那就是他們無一不是兩個獨生子女的婚嫁模式。
  • 「兩頭婚」真的兩全其美嗎?光明日報:小夫妻的聲音值得追問
    在兩頭婚家庭裡,沒有外公外婆的概念,小孩對爸爸媽媽的父母都叫爺爺奶奶。這種婚姻模式在網上引起了強烈的爭議,有網友覺得非常公平,而另一些人則直斥「兩邊都昏了頭」。根據專家對「兩頭婚」的研究,這種形式解決了經濟富裕地區少子化帶來的「問題」,使得婚姻「矛盾越來越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