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這裡是跑步時光機,本專欄的內容主是解決在跑步中經常遇到的問題,比如如何挑選裝備?遇到傷病該如何恢復和預防?如何輕鬆備戰馬拉松?如何提高自己的跑步成績?如何通過跑步瘦身等等,讓大家能夠科學無傷的跑步,跑得長長久久。
今天的話題就是:如何提高自己的有氧基礎耐力?
跑步跑久了,有時候會覺得自己陷入了瓶頸期,雖然每次都很努力的訓練,都跑得筋疲力竭,但是馬拉松成績卻一點不見長,覺得自己的努力沒有效果,從而產生挫敗感。
很多人都會遇到這樣的情況,明明自己很努力,為什麼卻沒有一點點進步?
其實,不是說你不努力,而是你的方法錯了。
相信很多人平時在鍛鍊的時候,跑步強度都是在中等強度以上,每一次都把自己跑得非常的累。但其實科學的訓練是要以有氧跑為主,中高強度的訓練佔很少的比例。有氧跑和高強度跑的比例是8:2,在日常訓練中,有氧跑要佔8成,高強度的間歇跑、衝刺跑這些只佔2成。
為什麼有氧跑如此重要呢?
因為有氧跑能夠鍛鍊你紮實的有氧基礎耐力,能夠為你後面的提速打下堅實的基礎。就好比蓋一座高樓大廈,基礎打得牢,大樓才能蓋得越高。
最近幾年,日本的馬拉松成績有大幅度的提升,在被黑人選手一統天下的項目中,日本選手正在大踏步的前進。究其原因,除了他們對跑步的重視之外,他們的訓練方法也是值得學習的。
在日本,很多職業選手都會採用細胞分裂法來跑步。
什麼是細胞分裂跑法呢?
首先我們要知道,跑步時所消耗的能量來自糖和脂肪的分解,如果是高強度運動,糖類分解佔主導地位;如果是低強度有氧運動,脂肪分解佔主導位置。
人體內的糖大概有500克左右,所以人類是沒辦法長時間持續高強度運動的;但是人的脂肪儲備量卻有很多,如果只是依靠脂肪供能的話,在理論上我們可以跑很久很久。
細胞分裂跑法的核心就是只用鼻子呼吸而不用口鼻一起呼吸,當我們只用鼻子呼吸的時候,說明運動強度是比較低的,消耗脂肪的比例較高。當我們採用口鼻一起呼吸的時候,說明強度已經上來了,這時候消耗的糖類比較多。
而想要讓我們維持長時間的跑步,提高脂肪的供能比例,我們就要將跑步速度維持在只依靠鼻子呼吸的強度,這個速度也就是我們的原生跑速。
怎麼找出自己的原生跑速呢?
很簡單,可以試一下跑1000米。你用鼻子呼吸的強度開始跑,之後慢慢的提高速度,當速度達到你幾乎要張開嘴呼吸時,記住這個速度,它就是你的原生跑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