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詩詞了解節氣:冬至放假?原來除了吃餃子,古人冬至還做這些

2020-12-23 啟小達

今天是冬至。

俗話說,「冬至大如年」,冬至是中國農曆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

在傳統習俗中,冬至這天,大家要祈福,「以冬日至,致天神人鬼。」;

還要賀冬,「冬至前後,君子安身靜體,百官絕事。」這一天大家都休息,全家人可以一起團聚,享受美食。

提到冬至美食,大家自然而然就想到吃餃子,吃羊肉。這是冬至流傳至今的習俗。

果然,唯有美食可以穿越時間,久久流傳。

冬至之後,就入九了,據傳,入九以後,有些文人、士大夫,會組織「九九消寒」活動——擇一"九"日,相約九人飲酒,席上用九碟九碗,成桌者用"花九件"席,也是非常有雅趣了。

古人在冬至前後,還會做些什麼?

今天,啟小達就跟大家分享一下關於冬至的經典詩詞,大家在優美的詩句中,體會難得的冬日趣味!

相關焦點

  • 冬至習俗,冬至詩詞, 冬至諺語!
    人們認為:過了冬至,白晝一天比一天長,陽氣回升,是一個節氣循環的開始,也是一個吉日,應該慶賀。《晉書》上記載有「魏晉冬至日受萬國及百僚稱賀……其儀亞於正旦。」說明古代對冬至日的重視。  冬至過節源於漢代,盛於唐宋,相沿至今。《清嘉錄》甚至有「冬至大如年」之說。這表明古人對冬至十分重視。人們認為冬至是陰陽二氣的自然轉化,是上天賜予的福氣。
  • 雲遊二十四節氣——冬至大如年
    二十四節氣是大自然說給我們聽的語言,也是古人詩意棲居的創造。人們在勞動中學會了尊重自然、順應自然,與自然和諧相處。春耕、夏耘、秋收、冬藏,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依氣候而作,隨歲月流轉。北方人:今天冬至,吃頓餃子!南方人:好呀好呀!北方人:難得吃頓餃子你多吃點。南方人:難得?那你們立春吃什麼?北方人:吃餃子啊 ~南方人:那立夏呢?
  • 今日冬至,除了吃餃子,你還要知道這些…
    今日迎來冬至節氣。中國古代非常重視冬至節氣,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而且有慶賀冬至的習俗。《漢書》中說:「冬至陽氣起,君道長,故賀。」《晉書》上記載有「魏晉冬至日受萬國及百僚稱賀……其儀亞於正旦。」
  • 「冬至」除了吃餃子,不同省份還有這些冬至習俗?
    也有人對冬至習俗一無所知,什麼好吃吃什麼 今天小new就帶大家盤一盤 冬至的英語表達&各地習俗 01 冬至節氣知多少
  • 冬至安好!除了吃湯圓,還應該告訴孩子這些知識!
    冬至知識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中很重要的一個節氣,也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關於冬至,你了解多少?為什麼要在冬至吃餃子呢?其實冬至可不止吃餃子這麼簡單,它還有更多的含義。中國古代非常重視冬至節氣,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而且有慶賀冬至的習俗。冬至是北半球白晝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此後,白天慢慢變長。因此,冬至是陰陽轉化的關鍵節氣,古時也喻意新生命的開始。在這漫長的黑夜裡,若要回望這一年,可有收穫?
  • 冬至時節吃餃子,不吃餃子凍耳朵,沿襲古人禮法歡喜過節
    冬至過節源於漢代,盛於唐宋,相沿至今。《清嘉錄》甚至有「冬至大如年」之說。這表明古人對冬至十分重視。人們認為冬至是陰陽二氣的自然轉化,是上天賜予的福氣。漢朝以冬至為「冬節」,官府要舉行祝賀儀式稱為「賀冬」,例行放假。
  • 節日節氣:冬至大如年,餃子不等閒
    冬至,是中國農曆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冬至俗稱「冬節」「長至節」「亞歲」等,它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訂出的一個節氣,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而且有慶賀的習俗。古人對冬至的說法是:陰極之至,陽氣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長之至,故曰「冬至」。
  • 冬至丨「數九寒天」模式開啟!除了吃餃子,你還要知道這些……
    「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中國天文年曆》顯示,12月21日迎來「冬至」節氣。冬至,又稱冬節、亞歲、長至節等,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二十四節氣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在古代民間有「冬至大如年」的講法。那麼「冬至」節氣有哪些習俗?該如何養生呢?跟小編一起來看看!
  • 文化傳承之冬至:吃餃子是為了紀念一位神醫,還有什麼冬至習俗?
    冬至,是我國一個非常重要的傳統節日,又稱「冬節」、「賀冬」,二十四節氣之一、也是八大天象類節氣之一,在節氣中相對應的是夏至。日期在公曆每年的12月21日-23日之間。在民間有「冬至大如年」的這種說法,足以證明冬至節對於人們來說有相當重要的意義。
  • 冬至攻略——除了吃餃子,北京通州小學生這麼過冬至
    冬至怎麼過,冬至學校可以開展什麼活動,讓我們來看看北京通州的學校是如何在冬至這一天開展活動的。北京通州區漷縣鎮中心小學冬至節氣我知道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之第22個節氣,卻居二十四節氣之首。在古代冬至也稱「冬節」、「亞歲」,民間流傳著「冬至大如年」的說法。
  • 冬至吃餃子,是為了紀念神醫扁鵲還是醫聖張仲景?冬至養生有何妙招?
    冬至吃餃子與誰有關?冬至最重要的風俗是什麼?24節氣中,為何民間認為「冬至大如年」?    12月21日(農曆11月初7),是2020年庚子年的冬至節。    」冬至「是一年中「數九」的開始,用民間的老話習俗說:這一天不吃餃子,是要凍壞耳朵的。
  • 北方人冬至吃餃子,那南方人吃啥?
    冬至是中國農曆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一個傳統節日,俗稱「冬節」「長至節」「亞歲」等。冬至過節源於漢代,盛於唐宋,相沿至今。《清嘉錄》甚至有「冬至大如年」之說。這表明古人對冬至十分重視。人們認為冬至是陰陽二氣的自然轉化,是上天賜予的福氣。漢朝以冬至為冬節,官府要舉行祝賀儀式稱為「賀冬」,例行放假。
  • 冬至大如年,那些快要失傳的冬至習俗,你還知道哪些?
    人們認為:過了冬至,白晝一天比一天長,陽氣回升,是一個節氣循環的開始,也是一個吉日,應該慶賀。《晉書》上記載有「魏晉冬至日受萬國及百僚稱賀……其儀亞於正旦。」說明古代對冬至日的重視。  冬至過節源於漢代,盛於唐宋,相沿至今。《清嘉錄》甚至有「冬至大如年」之說。這表明古人對冬至十分重視。人們認為冬至是陰陽二氣的自然轉化,是上天賜予的福氣。
  • 節氣|| 冬至,大風降溫即將到來!吃頓餃子,開始數九!
    我們迎來冬至節氣 冬至,又稱冬節、亞歲、長至節等,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二十四節氣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 冬至是古人計算二十四節氣的起點 被視為冬季的大節日 人們在這一天祭祖、賀冬 所以又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
  • 冬至節氣 | 過冬至,幸福至!
    二十四節氣 冬 至 冬至, 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2個節氣, 它是二十四節氣中 最早制訂出的一個節氣,
  • 今日冬至,除了餃子,記得保暖
    冬至俗稱冬節、長至節或亞歲,自古以來一直是非常重要的傳統節日,各地也流傳下來不同的節氣習俗。吃餃子蘇州人習慣在冬至吃餛飩。根據歷史傳說,在2500年前的冬至時節,吳國國王厭倦了各類珍饈,想換個口味。為滿足吳王的心願,西施去廚房做了一碗餛飩。吳王很喜歡,吃了一大碗。為了紀念西施,蘇州人會在冬至做餛飩慶祝節日。
  • 冬至節氣吃什麼傳統食物?北方和南方吃餃子還是湯圓
    12月21日,正式迎來冬至節氣。冬至這天是白晝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過了這天,白天開始一天天變長。冬至過後,我國各地氣候都將進入一個最寒冷的階段,也就是人們常說的「進九」和「數九寒天」了。在講究陰陽的古代中國,冬至的至陰,意味著陽氣始生,是一件喜興事,是一個氣運之拐點。所謂「冬至大如年」,既是「官俗」,也是民俗。
  • 冬至為何又稱「小年」?這天為何南吃湯圓北吃餃子?
    冬至被視為冬季的大節日,在民間有「冬至大如年」的講法,所以古人稱冬至為「亞歲」或「小年」。在我國南方沿海部分地區至今仍延續冬至祭祖的傳統習俗。在我國北方一些地區,每年冬至日,有吃餃子的習俗。這個傳說有著「冬至大過年」地位的節氣,每年都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不少的樂趣和儀式感。冬至,從古至今,都是值得慶賀的好日子。
  • 2019冬至是哪一天 2019冬至是幾月幾日 冬至為什麼吃餃子
    2019年12月22日冬至節氣!冬至(Winter Solstice)又名『一陽生』,是中國農曆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冬至俗稱「冬節」、「長至節」、「亞歲」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時代,中國就已經用土圭觀測太陽,測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訂出的一個,時間在每年的公曆12月21日~23日之間。
  • 今日冬至,欣賞十首關於冬至的詩,領略古人眼中的冬至景色和鄉情
    所以古人認為過了冬至日的九九八十一日,便是萬物復甦的時候。 冬至從養生的角度來看,也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氣,民俗言「冬至一陽生」,人們要注意做好防寒保暖,不要吃生冷的食物,適量進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