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丨「數九寒天」模式開啟!除了吃餃子,你還要知道這些……

2020-12-23 長城網

「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中國天文年曆》顯示,12月21日迎來「冬至」節氣。冬至,又稱冬節、亞歲、長至節等,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二十四節氣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在古代民間有「冬至大如年」的講法。那麼「冬至」節氣有哪些習俗?該如何養生呢?跟小編一起來看看!

資料圖。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關於冬至

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中國就已經用土圭觀測太陽測定出冬至,它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定出的。中國古代非常重視冬至節氣,也被稱為「亞歲」,排在24個節氣之首。

「冬至大如年」一是說年關將近,餘日不多,二是表示冬至的重要性僅次於過年,古人認為自冬至起天地陽氣漸強,代表下一個循環開始,是大吉之日。人們最初過冬至就是為了慶祝新的一年的到來,把冬至作為節日來過源於漢代,盛於唐宋,相沿至今。冬至是一年中白天時間最短的一天。「吃了冬至面,一天長一線」,過了冬至以後白天逐漸變長。冬至也是「數九」嚴寒天氣的第一天,「九九又一九,耕牛遍地走」說的是冬至過後90天春天就會到來。

資料圖。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冬至三侯

中國古人將冬至分為三候:「一候蚯蚓結;二候麋角解;三候水泉動。」

一候蚯蚓結

蚯蚓蜷曲不伸,抱團取暖。待來年開春回溫,它便再次化作大地的耕耘者,勤勉發奮,勞碌不休。

二候麋角解

雄麋鹿骨化的老角開始脫落,隨之又長出新的犄角,年復一年,更迭交替,犄角記錄下歲月的風霜,也是它們的芳華。

三候水泉動

縱使天寒依舊,冰霜固結,泉底卻暗暗湧動,若明日小樓東風,便是它們冰消雪融。

資料圖。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冬至民俗

●祭祀

冬至節亦稱冬節、交冬,從周代起就有祭祀活動。 《周禮春官·神仕》:「以冬日至,致天神人鬼。」目的在於祈求與消除國中的疫疾,減少荒年與人民的飢餓與死亡。《清嘉錄》則直言:「冬至大如年」,漢人自古冬至需拜天祭祖,國內部分地區一直延續著此習俗。

●拜師

實際上,冬至是中國最早的教師節。古代冬至這一天是開學日,不少地方都要舉行「釋菜先師」的祭孔儀式。拜的是儒家思想的創始人孔聖人,禮儀是「釋菜禮」,就是以蔬菜素食為祭物,用芹菜、棗、慄、菜羹等禮敬孔子。之所以選擇此物,源於當年孔子困於陳蔡間,七天沒有進食,以彈琴抗擊飢餓。他的弟子顏回釋菜於戶外,以示對老師的敬重和不離之意。

●數九

「冷在三九,熱在三伏」,遙遠的古代,取暖技術遠沒有今天先進和普及,漫長的嚴寒是最難熬的。進入冬至,熬冬成為冬季的核心問題。值得褒揚的是,華夏民族發明了「數九」這種抵禦寒冬、期盼春天的消寒方式。所謂「數九」,就是把從冬到春八十一天分為九個九單元,每天進行推進。九九歌訣中就把這種逐漸變暖的氣候特徵表現得生動形象,比如「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等等。

冬至飲食

●餃子

資料圖。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餃子是最適合冬季吃的食物,特別是在中國北方地區,冬至吃餃子,已經是流傳了千年的歷史,餃子是中國北方最有代表性的美食,它可以煮著吃,也可以蒸著吃,人們在冬至這天吃餃子寓意吉祥,而且在很多地區還有「冬至餃子夏至面」的說法。

●湯圓

資料圖。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在中國南方地區,湯圓是最適合冬至吃的食物,說早在古代宋朝年間,南方地區就有冬至吃湯圓的習俗,冬至這天吃湯圓寓意一家人團團圓圓,而且湯圓是用糯米製成的圓球狀食物,它的餡兒有黑芝麻和花生醬等多種,人們食用以後能補虛,也能健脾開胃,在冬至這天食用,對調理脾胃有很大好處。

●餛飩

資料圖。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餛飩也是最適合冬至吃的食物,它南方叫雲吞,是一種用麵皮包上餡料的食物,與餃子相似卻又有一定的不同,平時適合煮熟後帶湯一起吃。中國北京地區是最喜歡冬至吃餛飩的地方,在那裡一直流傳著「冬至餛飩夏至面」的說法。

●羊湯

資料圖。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冬至喝羊湯也特別好,而且在中國山東地區一直有著冬至喝羊湯的習慣,冬至正是一年中最冷的時候,這時人體內寒氣增加,身體抗寒能力減弱,及時喝一些羊湯能滋補身體也能提高人體的抗寒能力,它能緩解冬季體虛,也能增強人體在冬季的抗病能力。

資料圖。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冬至養生

冬至是養生的大好時機,主要是因為「氣始於冬至」,此時生命活動開始由盛轉衰、由動轉靜。因此,冬至之時更應科學地運用養生之道,調理得當。

●飲食:多用溫補少食寒涼

冬至是「冬令進補」的最佳時節,民諺素有「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今年冬令補,明年可打虎」之說。」

冬至之後,多吃溫性食物,少食甚至遠離寒涼食物,對於平衡人體陰陽、增強抵抗力是非常重要的。在飲食調養方面,大家尤其要注意「三多三少」,即多吃蛋白質、維生素、纖維素含量高的食物,少吃糖類、脂肪、鹽分含量高的食物。

另外,還要適量多吃些水果,這不僅能滋陰養肺、潤喉去燥,還能攝取充足的營養物質,會使人頓覺清爽舒適。

●起居:防寒保暖動中求靜

冬至到小寒、大寒的這段時間,是一年中最寒冷的季節,在此期間應注意養生「冬藏」。大家要多著衣、注意防寒保暖,儘量減少不必要的戶外活動。

冬季運動,首先要避免寒邪的侵襲,其次運動量不宜過大,要在動中求靜。此外,在精神調養方面,要儘量保持精神暢達樂觀。另外,要避免勞累過度,注意休息。

在冬裝的選擇上,既要保暖性能好,又要柔軟寬鬆、穿脫方便,不宜穿得過緊,以利血液流暢。平時堅持用冷水洗臉等,以提高機體對寒冷的適應性和耐寒能力。

冬至詩詞

資料圖。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小至》

杜甫

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

刺繡五紋添弱線,吹葭六管動浮灰。

岸容待臘將舒柳,山意衝寒欲放梅。

雲物不殊鄉國異,教兒且覆掌中杯。

《邯鄲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鄲驛裡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行人。

《冬至感懷》

梅堯臣

銜泣想慈顏,感物哀不平。

自古九泉死,靡隨新陽生。

稟命異草木,彼將羨勾萌。

人實嗣其世,一衰復一榮。

冬至,春之先聲也

寒冬雖然漸行漸近

但在呼嘯寒風中

依稀可以聽見

春天的腳步隱隱傳來

就讓我們在這美好的冬日裡

總結一年的收穫

迎接新年的到來

(據新華網、人民日報、視覺中國等綜合)

相關焦點

  • 今日冬至,除了吃餃子,你還要知道這些…
    今日迎來冬至節氣。中國古代非常重視冬至節氣,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而且有慶賀冬至的習俗。《漢書》中說:「冬至陽氣起,君道長,故賀。」《晉書》上記載有「魏晉冬至日受萬國及百僚稱賀……其儀亞於正旦。」
  • 冬至,除了餃子、湯圓,安順人今天還要吃這些美味!
    俗話說:吃了冬至面,一天長一線,從這一天以後到立春的45天,陽氣漸生,陰氣漸降。 冬至這一天,北方人吃餃子,南方人吃湯圓。不知道今晚,在安順的你會吃什麼呢?除了餃子、湯圓,其實安順人在冬至這一天,還有這些美食可以吃。
  • 今日冬至丨「數九寒天」模式正式開啟 這些知識你知道嗎?
    ●冬至你不知道的事>>最早被制定的節氣也許很多人都不知道,冬至是24節氣中最早被制訂的一個。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時代,中國就已經用土圭觀測太陽,測定出了冬至。但對於現在的大多數年輕人來說,所有冬至的記憶恐怕就是各色誘人的味道吧。>>北方吃餃子、餛飩「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在中國北方,有冬至吃餃子的風俗。每年一到這天,不論貧富,餃子是必不可少的節日飯。
  • 冬至西電|除了餃子,好吃的還有...
    冬至西電|除了餃子,好吃的還有......吃了冬至飯,一天長一線冬至過後陽氣回升,白晝變長是一個吉日,應該慶祝因此,在這個吉祥的日子裡在做好學習和工作的同時我們西電人自然是要吃好喝好好好慶祝一下~還迷茫在「吃什麼」中嗎?
  • 冬至來了,該吃餃子啦!你的家鄉冬至吃什麼呢?
    今天12月21日18時02分,我們將迎來冬至。 冬至,我們又常稱之為「冬節」。冬至這天是北半球一天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長的一天。
  • 今天冬至吃餃子2020冬至時間幾點幾分 冬至習俗冬至時間幾點幾分幾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今天冬至吃餃子2020冬至時間幾點幾分 冬至習俗冬至時間幾點幾分幾秒 【今日,#冬至#】2020年12月21日18時02分冬至,數九寒天的開始。 冬至,北半球全年白晝最短、夜晚最長的一天。北方有吃餃子、餛飩等習俗;南方則吃米糰、長線面。
  • 冬至到!陝西人除了咥碗酸湯水餃,這些忒忒的習俗又知道多少?(附創意餃子做法)
    ▶ 北方吃水餃有諺語「冬至餃子夏至面」,北方冬至日有吃餃子和餛飩的習俗:吃餃子俗稱「安耳朵」(擠餃形似耳朵),民間習俗認為冬至日不吃餃子會凍掉耳朵,也不利農事收穫;另一說吃餃子防為紀念藥王張仲景。外地人吃餃子一般都是吃幹餃,即把餃子煮熟後撈到盤子裡,幹吃,而陝西人除了幹吃,還會「湯吃」、「水吃」,真正吃的是「水餃」。
  • 【龍小愛節氣】——「數九寒天」從"冬至"開始,今兒要記得吃餃子(內附冬至養生法及各種餃子做法)
    冬至,「數九寒天」的開端。北半球全年白晝最短、夜晚最長的一天,之後白晝漸長;冬至這天起「入九」,各地氣候進入最寒冷階段;北方有宰羊、吃餃子的食俗,南方有吃湯圓、米糰、長線面的習慣。「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冬至到了,春天還會遠嗎? 今天將迎來冬至節氣。
  • ...冬至吃餃子!2020冬至時間幾點幾分 冬至習俗冬至時間幾點幾分幾秒
    【今日,#冬至#】2020年12月21日18時02分冬至,「數九寒天」的開始。 冬至,北半球全年白晝最短、夜晚最長的一天。北方有吃餃子、餛飩等習俗;南方則吃米糰、長線面。古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人們認為,這天是個吉祥的日子,預示否極泰來。你家#冬至吃啥#?
  • 冬至到啦!你知道為啥流行吃餃子嗎?
    比較常見的是,在中國北方有冬至吃餃子的風俗。俗話說:「冬至到,吃水餃。」而南方則是吃湯圓,當然也有例外。如在山東滕州流行冬至當天喝羊肉湯的習俗,寓意驅除寒冷之意。各地食俗不同,但吃水餃最為常見。  小編從小就聽說過很多關於餃子的故事和傳說,你能說出幾個? 南陽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  每年農曆冬至這天,不論貧富,餃子是必不可少的節日飯。
  • 馬上就冬至了,關於冬至的這些風俗你都知道嗎?
    二、祭祖     在民間,有於冬至日祭祖的習俗.冬至祭祖之禮與元旦祭祖相同.在祭祖的同時,人們還要向父母長輩拜節.古時流傳有向老人敬獻鞋襪的習俗,此習俗現代仍然十分流行.閩臺有俗諺「冬至大過年,唔(「不」的意思)返無祖宗」,所有外出謀生的人都要在冬至節時趕回家鄉過年,表示年終有歸宿.
  • 冬至到,除了餃子,湯圓、年糕也是美味選擇……
    又是一年冬至時,這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二十二個節氣,這一天,陽光直射南回歸線,北半球來到白晝最短、夜晚最長的一天。古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十一月中,終藏之氣,至此而極也。」冬至過後,我國各地氣候進入最寒冷的階段,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數九寒天」。
  • 今日冬至,數九寒天正式開始!兩輪冷空氣來了!接下來的天氣……
    不過,眼下南京可以說是 " 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 "。進入 " 數九寒天 "據江蘇氣象,本周中後期將有兩輪冷空氣到訪江蘇!數九寒天開始了12 月 21 日 18 時 02 分,迎來 " 冬至 " 節氣," 數九寒天 " 正式開始。根據計算,今年數九從 2020 年 12 月 21 日開始,到 2021 年 3 月 11 日結束。在這段時間裡,大家將經歷冬天最冷的時候。
  • 二十四節氣看江蘇丨冬至一陽生,三九補一冬,冬至的這些小秘密,你都知道嗎?
    冬至,「數九寒天」的開端。據說,冬至是24節氣中最早被提出的一個,大約出現在3000年之前。冬至時間在每年的公曆12月21日-23日之間,自冬至起,白晝一天比一天長。清明的時候吃青團,冬至的時候還要吃冬至團。糯米粉做成的糰子,內裡裹著各色的餡料,有甜的也有鹹的。在口味上,有常規的鮮肉、芝麻、豆沙。也有很多人無法理解的菜豬油,還有許多人念念不忘的蘿蔔絲、筍乾肉等等。店內,包好的糰子,整整齊齊地碼在蒸籠裡;店外,人們排著隊,等待著第一籠冬至團的出爐。除了冬至團外,湯糰也是必吃的。一碗熱騰騰的湯糰仿佛可以溫暖整個冬天。
  • 今日冬至丨北方吃餃子,南方吃湯圓
    冬至習俗我國南北各地在冬至時有不同的風俗,經過歷史發展,形成了獨特的節令食文化。我國南方一些地方有冬至宴飲的習俗。北方多數地方有冬至吃餃子的習俗,吃餃子成為多數北方中國人冬至的風俗。古人喜賀冬至,冬節是「時年八節」之一,各種冬至節日食物非常之多。
  • 幸福古村——冬至羊肉節,一起來村裡包餃子、吃羊肉!
    冬至大如年,人間小團圓。這個冬至你打算怎麼過呢?——吃頓羊肉!
  • 2017冬至餃子香, 會吃的人 都在這些地方吃!
    丨餃子先生丨人均:25元地址:解放路111號萬達廣場五樓紫薯銀耳湯、玉米豬肉水餃、霸王滷肉飯、海參三鮮、黃瓜蝦仁水餃、玉米大肉水餃、墨魚汁皮餃子 、哈爾濱紅腸。看看菜品就知道他們家的餃子和裝修特別不同於別家的餃子館,喜歡感受清新的朋友可以去感受一下!
  • 冬至開啟「數九寒天」 宜早睡晚起食俗進補
    冬至節氣 一年一度的傳統「冬至」節氣又到啦,冬至俗稱「數九」、「亞歲」,早在兩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時期,充滿智慧的古人就用土圭測定出了冬至日的時間,「冬至」也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定下來的節氣。冬至在中國民間也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傳統節日,當然由於我們國家幅員遼闊,每個地兒都有著不用的飲食習俗,最普遍的相比大家也都聽過「北方餃子南湯圓」,雖然這話有點以偏概全,北方也有吃湯圓的地兒,但是它也十分簡潔地說出了不同地方的飲食習俗差異。今年的12月21日正式進入冬至節氣啦,這一天也是一年中白晝最短,夜晚最長的日子。
  • 【微食療】餃子又是餃子?咱冬至吃的是羊肉!
    轉眼到了數九寒天,要說冬至吃啥好,萬能的餃子總會伴隨著所有傳統節日一起出現!
  • 今日冬至,你一定不知道:冬至吃餃子是為了紀念誰?
    在我國南方沿海部分地區至今仍延續冬至祭祖的傳統習俗。而在我國北方,每逢農曆冬至這天,餃子成為家家戶戶必不可少的節日飯。諺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戶戶吃水餃。」冬至為什麼要吃餃子呢?你一定不知道:冬至吃餃子是為了紀念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