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到!陝西人除了咥碗酸湯水餃,這些忒忒的習俗又知道多少?(附創意餃子做法)

2021-02-16 快報帶你玩

冬至,陰極之至,陽氣始生。此時宜絕百事安身靜體,歸家團圓圍爐取暖,殺雞宰羊祭祖祀天,踏雪尋梅靜坐飲茶。還有,吃一頓熱氣騰騰的餃子。

自冬至起,我國開始進入「數九寒天」,即人們常說的「進九」。歷史上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除了吃餃子有關冬至的歷史習俗,你知道多少呢?

古人將冬至分為三候



【初候蚯蚓結】

傳說中陰曲陽伸的蚯蚓,仍然能感受到自然界的強盛陰氣,在土地中蜷縮著身體。

【二候麋角解】

屬陰的水澤之獸糜,感陰氣漸退而解角。


【三候水泉動】

深埋於地底之水泉,由於陽氣初生,可以流動並且溫熱。


冬至俗稱「冬節」、「長至節」、「亞歲」等。早在周朝,冬至日便有「天子率三公九卿迎歲」盛典,先民們把冬至視為一年之歲首。漢朝以冬至為「冬節」,官府要舉行祝賀儀式稱為「賀冬」,例行放假。《後漢書》中有這樣的記載:「冬至前後,君子安身靜體,百官絕事,不聽政,擇吉辰而後省事。」


唐、宋時期,冬至是祭天祭祀祖的日子,皇帝在這天要到郊外舉行祭天大典,百姓在這一天要向父母尊長祭拜,現在仍有一些地方在冬至這天過節慶賀。

各地在冬至時有不同的飲食習慣。

北方吃水餃

有諺語「冬至餃子夏至面」,北方冬至日有吃餃子和餛飩的習俗:吃餃子俗稱「安耳朵」(擠餃形似耳朵),民間習俗認為冬至日不吃餃子會凍掉耳朵,也不利農事收穫;另一說吃餃子防為紀念藥王張仲景。

▶ 南方吃湯圓

古有詩云:「家家搗米做湯圓,知是明朝冬至天。」冬至吃湯圓,在江南尤為盛行,湯圓也稱「湯糰」取圓形象徵天與陽,寓意年終團聚。

陝西耀縣一帶,稱「冬至」為「交九」之日。是日黃昏,在城郊村外燒化紙錢,為死者添補過冬棉衣、棉被之用。民謠云:「冬至黃昏年半夜,十月一日夢燒紙。」


陝西的部分地區,古時冬至,是祭祀孔子、拜師的日子。建國以後,此俗基本廢止。但祭孔、拜師活動,仍在一些地區流行著。


陝西吳堡一帶人民把冬至節,叫做「過冬」,家家頭天晚上煮羊骨,謂之「熬冬」。陝北地區的人民每年冬至的晚上,置水碗於當院,予卜豐收。如來日碗中之水呈凸起狀,來年豐收;凹下狀,來年欠收。

在餃子的吃法上,陝西人還發明了酸湯水餃(西安回民首創)。餃子連湯賣,說的就是這酸湯水餃。


外地人吃餃子一般都是吃幹餃,即把餃子煮熟後撈到盤子裡,幹吃,而陝西人除了幹吃,還會「湯吃」、「水吃」,真正吃的是「水餃」。


酸湯水餃的做法很特別,酸湯的調製調料多達十幾種,但最重要的是醋和辣椒,特別是醋,要放很多,味道首先要突出一個「酸」字。


餃子端上來後酸香味隨著溫熱的水汽嫋嫋蒸騰,順著每一次呼吸彌散,撩撥著食客的鼻腔,勾引舌根下的饞蟲,食指蠢蠢欲動。

看完這些,小編要說,今年就別再吃白麵餃子啦~教大家幾招創意餃子包法,get了這門技能,做出來的餃子好看又好吃!保證讓你的餃子奪人眼球!



將菠萊水和好的面擀成片,把清水和好的面搓成條。


用菠萊面將白麵條包緊。


切去多餘的面片


把裹好的麵條切開


按壓

擀片


包餃子


餃子邊稍大些,包出的餃子更像白萊。

白萊餃子邊上的皮擀薄一些。


搞定,白菜大豐收啦!

餃子吸引人吧,賣相好吧

小火燜一會後,濾出紫色的水,然後拿來和面即可。

取熟透的南瓜,去皮去籽去筋,然後切成薄片,隔水用大火蒸熟。蒸完後取出搗爛,和面即可。

把胡蘿蔔去皮,切薄片,放少許水,煮開後用小火燜煮,直到煮爛後搗成泥,和面即可。

將以上這些面各自和好,就有一堆彩色的麵團啦,包出來的餃子應該是這個樣子的:

不是明明說的是彩虹餃子嗎?怎麼還沒出現呢?大家別急,繼續往下看啦!

剛剛上面主要介紹的都是單色純色的餃子做法,你還嫌不夠好玩嗎?那就給你最給力的彩虹色餃子吧!

彩色餃子皮怎麼弄呢?

把每一個顏色的麵團都搓成圓棒型,然後把所有圓棒麵團並在一起,再搓成圓棒型,一個個切開後,就變成了這樣。




心動了嗎?那就快動手試試吧!

  

    文章來源於「陝西省旅遊局」 

 

相關焦點

  • 餃子全測評,今年冬至不愁去哪兒吃餃子啦!熱熱乎乎忒滴很~
    「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在北方,餃子永遠都是重頭戲冬至更是一定要吃餃子甚至有句俗語說:「好吃不過餃子」在陝西餃子屆也算翹楚了!以前是附近軍人和家屬常來吃,後來很多人慕名而來,甚至有人來專程買生的回去自己煮。皮薄餡大,用料紮實。他們家餃子要吃幹的,沾上辣子醋水,忒美!
  • 西安人看過來!冬至除了吃餃子還有什麼習俗?猜您不知道!
    這冬至吃餃子早已成為一種風俗。咱西安人在冬至這天當然一定也要吃餃子啦!  冬至這天不管是民俗文化還是健康養生,那可是有著相當的學問的喲!據文獻記載,早在漢武帝時期就有冬至祭天習俗,經過歷代沿襲至唐代之後中斷,祭祀表達了古人為天下蒼生祈求風調雨順的願望,冬至這天的講究還有很多是你不知道的!跟著小布往下看咯!
  • 冬至餃子香萬家
    從餃子皮來看,陝西有的地方用茶盅扣皮兒,北京人用麵杖擀,山西介休、左權、陽城等地則用手捻。從餃子餡來看,有三鮮餡、什錦餡、魚肉餡、豬肉餡、牛(羊)肉餡、雞肉餡 ,還有素餡等。從做法上看:有燙麵蒸製法、清水煮製法,還有熱油炸製法、文火煎製法等。《清稗類鈔》云:「中有餡,或謂之粉角……蒸食煎食皆可,以水煮之而湯稱之為水餃。」
  • 冬至的餃子,少不了那碗酸湯
    雖然是土生土長的西安人,父母的原籍卻是在河北黃驊。河北人素來愛吃帶餡的麵食,包子、餃子更是家常便飯。在物資匱乏的計劃經濟時代,生活中幾乎所有的必需品都要憑票供應。餃子算是稀罕美食,買肉要憑肉票,買面要憑糧票,還是定量供應。母親把憑票購買的大肉分作兩部分,肥瘦相間的部位最適合做餃子餡。
  • 西安人的餃子情節!冬至,安排~
    中國古代非常重視冬至節氣,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而且有慶祝冬至的習俗。冬至是一年裡黑夜最長的一天,此後,白天慢慢變長。「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在中國北方,有冬至吃餃子的風俗。每年一到這天,不論貧富,餃子是必不可少的節日飯。相傳,這一習俗是不忘「醫聖」張仲景「祛寒嬌耳湯」之恩。
  • 忒好吃 看過「舌尖2」好想咥碗面啊!老陝麵食大盤點
    不知道播出當晚有多少人看完後默默地走進了廚房……「從最日常的饅頭、鍋盔、麵條,到肉夾饃、羊肉泡,再到花樣百出的各色小吃,共同奠定了陝西這個麵食王國難以撼動的基石。」這是《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中對咱陝西麵食的評價。作為老陝的你知道咱陝西有多少種麵食嗎?
  • 冬至的這些習俗你知道嗎?
    吃碗餃子 祭奠先人| 冬至的這些習俗你知道嗎?民間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12月21日冬至,不少人或去菜場買肉、餃子皮,或去餃子店吃碗熱騰騰的餃子。在冬至之前,已有不少人給已逝的親人上墳,用鮮豔的菊花寄託思念。每年冬至,這家餃子店都生意火爆12月21日,很多人的朋友圈被冬至和餃子刷屏。
  • 2017冬至餃子香, 會吃的人 都在這些地方吃!
    丨餃子先生丨人均:25元地址:解放路111號萬達廣場五樓紫薯銀耳湯、玉米豬肉水餃、霸王滷肉飯、海參三鮮、黃瓜蝦仁水餃、玉米大肉水餃、墨魚汁皮餃子 、哈爾濱紅腸。看看菜品就知道他們家的餃子和裝修特別不同於別家的餃子館,喜歡感受清新的朋友可以去感受一下!
  • ​冬至吃餃子,溫暖過寒冬,你想好今年吃哪家餃子了嗎?
    「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在北方,餃子永遠都是重頭戲冬至更是一定要吃餃子甚至有句俗語說:「好吃不過餃子」餃子的不同做法,在中國各地也有不同各有各的美味之處而在西安,特別是到了冬季最受歡迎的還是那一碗酸酸辣辣熱熱乎乎的酸湯餃子
  • 今日冬至,帶你去全世界「吃」餃子
    諺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戶戶吃水餃。」在我國北方,每年農曆冬至,都有吃餃子的習俗。
  • 酸湯水餃怎麼做才好吃?
    今天既然說到了酸湯水餃,顯而易見,酸湯是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的,但餃子也是要好的。酸湯餃子可是陝西的一道著名小吃,西安夜市特別火,夜市上的酸湯水餃也是特別紅火。看那碗裡的湯,極紅極油,聞一聞便知是極辣極酸的,嘗一口更會全身每一毛孔都往外冒汗,酸得你辣得你舌頭打轉轉。人們會說:"老陝竟如此地能吃酸吃辣?"也怪,說起吃酸,人們會想到山西,說到吃辣,人們會想起四川,而很少有人想起陝西的。
  • 【冬至別忘了吃餃子】---餃子的幾種吃法,你做「煮」!
    話說「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據說,冬至吃餃子是為了紀念醫聖張仲景,他為治療鄉親凍瘡,曾在冬至這天做「祛寒嬌耳湯」給百姓吃(嬌耳即餃子)。後來,每逢冬至人們便模仿做著吃,也就形成了冬至吃餃子的習俗。
  • 冬至吃什麼?除了水餃湯圓,還有這些你想不到的食物
    為了慶祝冬至這個重要的節日,素來有北吃湯圓南吃水餃的習俗。北方說'冬至不碰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據說是醫聖張仲景憂心凍傷耳朵的饑民,把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的藥物熬煮以後,用麵皮包成耳朵狀的'嬌耳',千百年來流傳下來就成了今天的餃子。 其實,北水餃南湯圓的習俗主要是因為小麥和水稻的種植形成的。換句話說,耕作習俗的差異造就了不同的飲食習慣。
  • 陝西麵食研究報告...走,咥面!
    陝西人的咥面,需提前備好三四瓣蒜,油潑辣子潑的美美滴,坐在路邊的小凳上汗流浹背,管他上班下班先滿足下懷舊的胃。「薄如紙,細似線,下到鍋裡戲鞦韆,盛到碗裡蓮花轉,柔軟口感,飽了也要加三碗。」這首歌謠是我們陝西子弟童年傳統節目,沒有人不會唱的。
  • 冬至吃餃子,5種餃子的不同吃法,簡單又美味,第3種江南人最愛
    明天就是冬至了,民間有冬至餃子,夏至面一說,所以在冬至這一天,許多地方都會有吃餃子的習俗,隨著時代的變化,餃子不僅口味越來越多,各種吃法也越來越多
  • 話題|今天冬至,你吃餃子了嗎?
    2020 WINTER 其實,餃子存在的歷史,要比冬至吃餃子這一習俗的歷史更長。 餃子最早可能起源於中國的春秋時期,考古工作者在山東滕州出土的春秋時代薛國故城遺址中,發現了類似餃子的食品。經過長期的發展,逐漸演變為今日的餃子,對此,不少歷史文獻中都有對餃子的記載。
  • 今日冬至,除了吃餃子,你還要知道這些…
    今日迎來冬至節氣。中國古代非常重視冬至節氣,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而且有慶賀冬至的習俗。《漢書》中說:「冬至陽氣起,君道長,故賀。」《晉書》上記載有「魏晉冬至日受萬國及百僚稱賀……其儀亞於正旦。」
  • 「冬至」除了吃餃子,不同省份還有這些冬至習俗?
    也有人對冬至習俗一無所知,什麼好吃吃什麼 今天小new就帶大家盤一盤 冬至的英語表達&各地習俗 01 冬至節氣知多少
  • 冬至 | 南吃湯圓北吃餃子:3碗湯圓+5種餃子皮+10款素餡!
    其實我國古代對冬至很重視,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家家戶戶在冬至時也會吃特定食物的方式來慶祝冬至的到來。作為一個南方人,從小到大冬至的這一天早上都是要吃湯圓的,也是後來才知道原來北方人冬至是吃餃子的  【 南吃湯圓 】
  • 【陝西麵食研究報告】你與陝西的一「面」之緣:走,咥面!
    陝西人的咥面,需提前備好三四瓣蒜,油潑辣子潑的美美滴,坐在路邊的小凳上汗流浹背,管他上班下班先滿足下懷舊的胃。「薄如紙,細似線,下到鍋裡戲鞦韆,盛到碗裡蓮花轉,柔軟口感,飽了也要加三碗。」這首歌謠是我們陝西子弟童年傳統節目,沒有人不會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