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不可一世的日本陸軍竟然也會敗得如此之慘,五萬大軍灰飛煙滅

2020-12-26 飲馬史海

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不僅僅入侵了中國,他們還進攻太平洋島嶼以及東南亞各國,甚至連印度他們都進攻過。日本作為二戰的發起國之一,囂張無比。日本是一個島國,他的戰略資源有限,就想著徵服世界,為己所用。他們狂妄自大,還曾經攻擊過美國這樣的軍事大國,對中國就更不用說了。我國人民一提起二戰的日軍來,都深惡痛絕。

日軍進攻過蘇聯和印度,都是只打了一仗就結束了,結局都是日本人戰敗。日軍進攻蘇聯是在諾門坎,故後來大家稱其為諾門坎戰役,日軍在這場戰役之中敗得極其慘。蘇軍在朱可夫大將的指揮下,運用陸空一體化立體打擊,將日軍打得落花流水,日軍的裝備遠不及蘇軍,不要看日軍在中國非常囂張,裝備遠勝於當時的中國軍隊,但是和蘇軍相比簡直是小巫見大巫,日軍的坦克雖說讓中國軍隊非常頭疼,但是在蘇軍看來都不是事,日軍坦克在蘇軍看來簡直跟紙糊的一樣,日軍坦克甚至能被蘇軍坦克給壓扁,因此日軍損失慘重也就不是什麼意外的事了。

但還有一場對印度的戰爭,日軍敗得得更加的慘,慘得簡直不忍直視,十萬日軍最後只剩下了二三萬人,其中很大一部分還是非戰鬥死亡,大多都是餓死、戰傷不治而死、感染疾病而死。這就是英帕爾戰役。

日軍在向印度英帕爾地區進軍時,途徑的環境非常惡劣,通常是小樹林,泥濘一片,走一步掉只鞋那種,這還不算飛蟲、螞蝗對人的襲擾,惡劣的環境對日軍的戰鬥力產生了極大的削弱。當年中國遠徵軍從緬甸撤軍回國時就是走的原始森林,當時走的是野人山,死傷慘重,看來日軍並沒有吸取杜聿明的教訓。

在環境方面遭遇的困難,英帕爾戰役類同清緬戰爭,當初很多清兵也因環境因素減員過半,就連富察傅恆都因此喪命。

很多朋友可能覺得清軍無能,其實清緬戰爭清軍打得還算可以,在那種環境下兩軍對陣,副將軍、總兵、提督病死,傅恆帶病回京後也死掉了,因病兵員減半,面對的還是遠超清軍火器水平並且常年徵戰的緬軍,而緬軍不在一地爭短長的機動策略叢林戰又打得非常聰明,所以,清軍能跟緬軍打能平手就很不錯。

清緬戰後有軍機大臣提及緬軍火器問題,但你和乾隆說火器,他跟你聊騎射,沒法溝通,軍機大臣只能不了了之。

那究竟是什麼樣的環境因素能夠對強大的部隊造成如此之大的影響呢?

是「毒霧蒸騰繚繞的綠色地獄。」

同樣的毒源所引發的疾病,包括但不限於瘧疾、痢疾、霍亂、流感、傷寒等,統統都是傳染病,一傳十十傳百那種,尤其素有部隊剋星之稱的傷寒,一旦爆發,基本上整個軍隊就算是廢了,否則日本人傻呀,好不容易打到家門口卻不進攻,也真夠憋屈。

那對得病的士兵進行隔離不就行了嗎?

戰場隔離?別逗了。

這種情況什麼時候最嚴重呢?雨季,雨後的叢林對人來說極具威脅,對日軍來說有兩大影響:

雨季到來,溫度更高,叢林毒霧蒸騰,無處藏身;

水流湍急,後勤補給,輸送不易,日軍口糧從每噸6兩,減到每頓0.3兩,也就是3錢。英印聯軍清理戰場的時候發現一個現象:部分日軍口中還有青草殘留······

由於日軍的後勤補給線拉得非常長,戰後英軍在打掃戰場時發現了一個令人驚奇的現象,通向英帕爾地區的公路上一輛輛為日軍送給養的車輛長得看不見尾,還有便是車上的食物和彈藥、燃料絲毫未動,除了司機死了,其他的東西都挺好。

英帕爾戰役發生於1944年的3月~7月,從具體天數上來看,這場戰役持續時間不足5個月,但就是這5個月,日軍損失了5萬名士兵和大量的資源。那麼這些士兵和資源換來了什麼呢,抱歉,什麼都沒有,不僅沒有攻下印度,反而使得駐守緬甸的主力軍第15軍喪失了戰鬥力,成為了殘軍。這使得在緬甸地區盟軍的實力對比日軍的實力發生了逆轉,盟軍進入了戰略反攻階段。日軍賠了夫人又折兵。除此之外,英帕爾戰役真的讓日本陸軍跌了個大跟頭,堪稱是「日本陸軍史上最慘烈」的一次戰爭。

日軍在英帕爾戰役中慘敗的原因

1、戰略失誤:日軍進攻印度的英帕爾,是一個冒險之舉,是絕對的投機主義。

進攻英帕爾,其實日本人的冒險之舉,是戰略的失誤,就是「死馬當活馬醫」的伎倆。1944年的西歐戰場,德國已經如夕陽西下,被蘇聯趕著往回跑,蘇軍已經進入戰略大反攻,蘇軍的十次反突擊打的希特勒毫無招架之力。而當時的日本,雖說在強撐,但在盟軍強大的實力和充足的資源供給面前,日本人的失敗「肉眼可見」。

進攻印度,是日德「臨死」前的掙扎,是「螞蚱抗拒秋天來臨前的蹬腿」蹬腿之後便完蛋了。

奇蹟正所謂是奇蹟,原因在於發生的數量少,如果每一次都能創造奇蹟,那就不是奇蹟了,那真的就是實力超群了。可是,日本也好,德國也罷,還沒有做到絕對的一枝獨秀,沒有做到真正的實力超群。那麼,失敗,就是在所難免的了,只是時間問題罷了。

2、補給問題也是失敗的重要原因。

日本軍隊進攻印度的英帕爾地區,原本是要快速解決戰鬥,因為雨季到來後,戰爭會非常的艱難。

但最大的問題,還是補給問題。起初,他們趕了一群活畜,意思是要給人減輕阻力,畢竟,印緬邊境,有著太多的高山和叢林。到了地方,活畜就可以當乾糧吃了。

但結果很悲催,槍炮一響,活畜嚇得四散奔逃,蹤影難覓,總不能讓軍隊漫山遍野去抓豬羊吧!據說,這是他們的司令官和成吉思汗學的,但很失敗。成吉思汗人家可是遊牧民族起身,下面的人從士兵到將軍那個不能把豬羊看好,偏偏你日本人歷史上也沒見養過大規模的活畜,這就是邯鄲學步了。再說當時還是冷兵器時代,冷兵器佔到了武器的大多數,活畜不會在交戰時因受到驚嚇四散而逃。

而,從緬甸日軍基地往英帕爾運送補給,也非常的不容易,一是道路艱難,二是盟軍在空中的火力實在駭人,三是英印師17師抄了日軍33師團的後路。

於是,日軍大隊人馬只有兩條路可選,要麼快速攻克英帕爾,要麼只能吃草了。

結果,日軍在英印部隊的抵抗下,無法快速拿下,因此開始忍受飢餓、瘧疾、傷寒等。補給跟不上,不僅僅造成了食物的缺乏,後期的槍枝彈藥和藥品也是嚴重不足,就此,日軍大量被餓死,病死。

而英印部隊在美國45架「達科他」式運輸機的支援下,食物充足,醫藥充足,啥都不缺,要啥有啥。

一個幾個月內挨餓吃草的軍隊,要能打過一個裝備齊全、吃飽喝足的軍隊,那概率是低到不能再低了,就是零了。

3、日軍司令官指揮是有問題的。

英帕爾戰役的日軍最高指揮官叫牟田口廉也,此人最為津津樂道的就是曾經在盧溝橋事變時衝鋒在前。他曾時常對人說到:「大東亞戰爭,要說起來的話,是我的責任,因為在盧溝橋射擊第一顆子彈引起戰爭的就是我,所以我認為我對此必須承擔責任。」這是在給自己的臉上貼金,炫耀自己。

這是典型的抬高了自己。在來印度英帕爾以前,牟田口廉已經是中將了。如果英帕爾戰役順利,他就會升為大將了。

但此人過於自負,而且不體恤下屬,屬於絕對的志大才疏一類人,除了作戰比較勇敢,在謀略方面確實一般,否則也不會有趕活畜上戰場的事了。

戰役之前,他是主張開戰的,當他的參謀長以補給不易為理由反對英帕爾戰役時,他說道:「沒有補給,就不能打仗?那怎麼能行!日本軍隊能夠忍受任何艱難困苦。糧食可以從敵人那裡奪取。」

辦法是好辦法,是以戰養戰的策略,但短期攻不下來怎麼辦?,但是這位志大才疏的指揮官可想不了這麼多了,畢竟還是給即將過生日的日本天皇送上一份大禮重要,有可能的話,自己還能晉升大將。

後期,因為補給不足,前線指揮官懇求牟田口廉也派人送補給,他回復道:「日本人自古以來就是草食民族。你們被那麼茂密的叢林包圍,居然報告缺乏食物?這算怎麼回事!」言下之意就是「吃草吧,我們民族從來都是吃草」!這也是一個奇葩了,前面的士兵賣命的在打仗,他們聽到指揮官這麼說話,他們內心會怎麼想。

在碰到打仗疲憊不堪的軍人擦肩而過時,騎在馬上的牟田口廉也常常大發雷霆大罵道:為什麼不給老子敬禮?

士兵們累得要命,都快餓暈了,哪裡有敬禮的精力,哪裡有敬禮的功夫?能跟你一樣在指揮所喝著日本清酒,吃著料理?

牟田口廉也的指揮也是一塌糊塗,輕敵冒進,並被人抄了後路。向英帕爾南北夾擊,又遲遲實現不了。

最終,整個部隊在饑寒交迫並且缺少彈藥下走向了失敗。

戰略上輕易開戰,戰術上冒進,忽略了補給,被人抄了後路,空中支援也被盟軍強大的空軍壓制,這樣的軍隊,在奇葩指揮官的指揮下能打勝仗,那才是怪事!

相關焦點

  • 1939年德國百萬大軍橫掃波蘭,不可一世的日本人自尊心受挫
    文/寂寞的紅酒德國和日本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兩個主要參戰國,是軸心國集團的老大和老二。不過在兩國結盟前,日本人並不服德國人,日本人自認為和德國人平起平坐,尤其是在中國戰場節節勝利的日本陸軍。由於他們已經被勝利衝昏了頭腦,自認為自己天下無敵,所以在日本和德國結盟談判的過程中,日本人始終非常強勢,始終拒絕向德國讓步,甚至對與德國結盟都不是非常積極。不過,1939年,當德國閃擊波蘭後,日本人態度大變,尤其是日本陸軍力推和德國結盟,最終促成了《德意日三國同盟條約》,軸心國集團從此正式建立。那麼為何日本人會在波蘭戰役後態度大變呢?
  • 這幫女人,令安倍敗得如此慘烈?
    自2012年12月安倍晉三二進宮成為日本首相後,4次參眾議院選舉均輕鬆取勝
  • 夷陵之戰劉備敗得有多慘?戰將謀臣死6人,精兵虧數萬,蜀漢危矣
    公元221年,劉備稱帝後的第一件大事就是發動伐吳之戰。此戰,蜀漢上下有三派意見,一派是支持,一派是反對,一派是中立。其中反對的主要是趙雲和秦宓,歷史上諸葛亮是中立的。因此劉備此次戰役,諸葛亮和趙雲都沒帶上。那麼,劉備帶的是哪些人呢?
  • 從不可一世到低頭投降,1945年日本向各國投降的真實照片
    1945年9月2日,日本外務大臣重光葵登上停泊在東京灣的美艦密蘇裡號上投降籤字。1945年9月9日,侵華日軍總司令岡村寧次在南京中央陸軍軍官學校大禮堂向中國戰區陸軍總司令何應欽呈交投降書。向蘇軍投降的日本關東軍。
  • 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敗得有多慘?都有哪些名將戰死沙場
    那麼諸葛亮在此次戰爭中,敗得有多慘呢?死的11位大將又都是誰呢?以下便是個人的觀點。 第一、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有其的必然性。 其實個人認為,對於諸葛亮來說,其之所以對蜀漢如此盡心盡力,最多的還是想回報劉備對其的知遇之恩。雖然諸葛亮有"臥龍"之稱,並有當世之才,但其才能的發掘,還是需要伯樂的知遇的。
  • 失街亭馬謖固然有錯,面對張郃五萬大軍,你認為有人可以守住街亭嗎?
    我認為沒人能守得住街亭,這本身就是諸葛亮的戰略失誤。沒有具體史料證實,諸葛亮北伐動用了多少兵力。根據我對夷陵之戰後的蜀漢實力判斷,諸葛亮最多能動用的就是五萬人馬。因此,張郃總督的僅僅是阻擋馬謖的五萬步騎兵,而曹真大軍駐紮郿縣,恐怕兵力也不會下於五萬。曹叡不會把大部分兵力用於阻擋馬謖,而不顧及諸葛亮大軍的動向,魏軍更多的兵力會用在防禦諸葛亮大軍上。由此推斷,曹魏動用的兵力不會低於十萬。 看看諸葛亮的兵力部署吧。
  • 韓戰初期,不可一世的美軍為何連吃敗仗?這4個原因很重要
    但就是這樣一個看似強大、不可一世的美國,在韓戰初期,竟然沒能旗開得勝,反而接連吃了好幾場敗仗。這究竟是為何呢? 美國總統杜魯門就曾在回憶錄中承認:「美國想獨自佔領朝鮮,可惜兵力展開速度跟不上,登陸朝鮮就不能及時的登上全日本。」 但事實上,這不過是老杜的託詞而已。在太平洋戰場上,雖然最後是美軍取得了勝利,但日軍在太平洋諸島嶼的防守戰中打得異常兇狠,給美軍造成了極大的傷亡。
  • 為什麼明軍在薩爾滸之戰會敗得那麼慘
    可以說,薩爾滸之戰是大明與女真的戰略轉折點, 至此以後,明朝轉入戰略防守,而女真進入戰略主動。主動權的喪失徹底讓大明整個遼東全面撤退。在公元1619年,也就是萬曆四十七年二月二十五日,大明在楊鎬為主帥帶領下。
  • 他們是張作霖手下五員虎將 驍勇善戰 下場一個比一個慘
    郭松齡曾經擔任東三省陸軍講武堂戰術教官,在這裡他認識了少帥張學良,兩人一見傾心,成為好朋友。在張學良的舉薦下,郭松齡進入奉軍,成為張作霖旗下大將。 1925年,由於不滿張作霖進入關內打內戰,郭松齡起兵反戈一擊,打得張作霖奉軍主力部隊全線潰敗。張作霖在日本關東軍的幫助下,才反敗為勝。 郭松齡夫婦兵敗被俘,被槍斃後,「在小河沿暴屍三日」。郭松齡時年41歲。當時的報紙評論:「郭松齡之敗,非敗於張作霖,乃敗於日本帝國主義。」
  • 法國號稱第一陸軍強國,為何毫無戰鬥力,二戰迅速向德國投降?
    在1940年的歐洲戰場,德國在東線戰場發動了閃電戰,滅掉了波蘭百萬大軍。回師西線對陣英國、法國、荷蘭、比利時、盧森堡五國同盟軍隊。可是不管怎麼說,盟軍也有100多萬大軍,裝備精良,戰鬥力根本不比德軍差。
  • 淝水之戰中,80萬大軍被8萬東晉軍大敗,苻堅為何敗得這麼徹底
    壽陽城大概是因為相繼滅掉了兩國,苻堅一時間信心暴漲,竟然忘記了王猛臨終的遺言,決心伐晉。符融還捕獲了東晉想要去聯絡謝石的使者,得知了苻堅正在進攻的項城,事實上敵軍內部已經糧草緊缺了,便派人立即通知了苻堅。苻堅當即就決定留下大軍繼續進攻,自己則秘密帶領著八千士兵直奔壽陽。可另一邊的東晉大軍已經攻破了洛澗,謝石等人順勢推進,與前秦軍隔著淝水對峙。
  • 二戰中哪國輸得最慘?不是日本,該國男性基本被打光了,大街上全都是...
    人口的衰減會導致生產力的下降,所以在二戰之後,很多國家由於戰場上犧牲人數太多,重建工作花了很長時間才提上正軌。 所以如果要問二戰哪國輸得最慘,很多人第一答案就是日本,但真正的答案可不是日本,此國可比日本慘多了,男人基本被打光了,大街上全是女人,你知道是哪個國家嗎? 這個國家就是納粹德國,在二戰初期那個不可一世的法西斯軸心國之一。希特勒一開始的目標可是統治世界,所以德國在他的瘋狂洗腦下,投入了超過兩千萬的兵力。
  • 大正時代與日本陸軍:簡評《兩次世界大戰之間的日本陸軍》
    軍隊》(中央公論新社 1998年/中公文庫〈シリーズ日本の近代〉 2012年,此書於2016年由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翻譯引進,譯作名為《日本陸軍史:近代化的異化》),以及北岡伸一1978年的《日本陸軍と大陸政策――1906-1918年》(東京大學出版會出版)等。
  • 東亞小國中,除了日本還有一個國家很厲害,連蒙古大軍都不是對手
    這些習慣陸戰的兵馬,竟然能乘坐筏子順利渡過水流湍急的金沙江進入雲南境內。所以,雙方軍事力量的差距是很明顯的,大理軍隊很快敗下陣來。第二年,蒙古軍隊的統帥抓住了大理國王段智興,將大理納入了蒙古版圖。那麼,蒙古帝國為什麼要遠徵大理呢?
  • 解放戰爭,國民黨為何敗得如此之快,看完這場戰爭你就懂了
    在國民黨內部,從來都是優先考慮忠誠度,之後再看才能,像李宗仁,白崇禧等一批能徵善戰之將,一直都被蔣介石放著,正所謂「將帥無能,累死三軍」,縱使國民黨部隊再精銳,沒有一個好的統帥,最後也是必敗的結局。胡宗南雖然進入了延安,但他得到的不過是一座空城,沒有任何的糧草補給,就連門窗都被解放軍卸掉帶走了,看到這裡胡宗南哭笑不得,他明白自己這次大軍出徵竟然連解放軍的尾巴都沒摸著,更別談消滅主力。並且胡宗南在佔領延安後,給蔣介石發了一份血戰收復延安的匯報,還說俘虜了敵軍兩萬餘人,其實連個屁都沒摸到,為了圓自己的謊,最後不得不讓國軍自己人假扮我軍俘虜,真讓人哭笑不得。
  • 丁寧輸得有多慘,王曼昱這口氣憋得就有多狠!
    讓人驚異的是第二局,王曼昱一鼓作氣一不小心連得10分,眼看就要給一姐剃光頭,忙自失一個才不至於局面難堪。第三局王曼昱又是6-1夢幻開局,10-4率先拿到局點,丁寧雖追回兩分,但是仍以11-6輸掉。第四局丁寧已無鬥志,4:11匆匆敗下陣來。整場比賽用時不到30分鐘,小魔王就以4-0血洗丁寧,順利晉級決賽。
  • 紅隊碰上湖人隊,或許會敗得很慘
    在剛剛結束的雷霆與紅隊的搶七大戰中,紅隊驚險獲勝,然而他們並不會感到一絲喜悅的心情,因為本賽季紅隊陣中有哈登、威少兩位超級球星,卻在首輪與老將、新兵滿營的雷霆隊打的如此焦灼。紅隊碰上湖人隊,或許會敗得很慘。
  • 日本海軍的夥食怎麼樣?陸軍吃不起飯的時候,海軍可以大魚大肉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裡,日本陸軍的夥食可以說是最差的了,雖然說紙面寫的看上去還不錯,可實際作戰中卻基本吃不飽飯,有的時候都要喝泥湯,吃草根。然而日本海軍卻完全不一樣,不僅頓頓白米飯,能吃到海魚,甚至於士兵都能吃到西方菜系的菜餚。同為日本軍隊一員的陸海軍之間的夥食差距,差距之大簡直讓人無語,似乎他們不是一個國家的軍隊。
  • 二戰日本陸軍最奇葩將軍,在東南亞開荒種田養活十幾萬日軍
    今村均 今村均,1886年出生於日軍宮城縣,日本陸軍大將(1943年晉升),軍銜很高了,它屬於日軍中的精英,仗打得不錯,在中國戰場與爪哇進攻作戰均有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