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亞小國中,除了日本還有一個國家很厲害,連蒙古大軍都不是對手

2020-12-18 指點江山

都知道,蒙古騎兵算是十三世紀最重要的一股力量。蒙古人正是依靠它,從一個默默無聞的小部落變成了橫掃歐亞大陸的彪悍民族。

此外,蒙古騎兵還涉足了遙遠的南方,但是,卻在安南這裡遭遇了三次敗仗。1252年,蒙古軍隊遠徵大理。這些習慣陸戰的兵馬,竟然能乘坐筏子順利渡過水流湍急的金沙江進入雲南境內。所以,雙方軍事力量的差距是很明顯的,大理軍隊很快敗下陣來。

第二年,蒙古軍隊的統帥抓住了大理國王段智興,將大理納入了蒙古版圖。

那麼,蒙古帝國為什麼要遠徵大理呢?

原來,他們在南徵過程中,遇到了一個頑固勢力:南宋王朝。這股勢力他們一直攻佔不下,使得蒙古的統治者只能採用圍剿的方式,對南宋王朝形成合圍之勢。但是,他們攻佔大理後,還有一個安南。只有取下安南,蒙古帝國才能將南宋王朝包圍起來,佔據有利之勢。

所以,為了儘快攻佔安南,蒙古帝國決定採用「先禮後兵」的方式,先派人去勸降。當勸降遭拒後,他們委任兀良合臺為主帥,發兵三萬攻打安南,正式揭開蒙古帝國與安南戰爭的序幕。安南軍隊第一次面對強悍的蒙古軍隊,雖然,擺出了步象騎兵的混合陣勢,但還是被輕鬆擊潰。

之後,蒙古大軍很快攻取了安南的首都升龍,入城後卻發現城內早已空虛,沒有任何糧食。所以,蒙古軍隊僅待了九天,就因為斷糧撤退了。但是,在退軍途中,他們卻遭到了安南軍隊的伏擊,損失慘重。此戰告捷,對於安南人來說可是一場大勝。為此,陳仁宗還寫詩讚美:「白髮老頭兵,常談元豐事。」

後來,蒙古軍隊忙於徵討南宋,便沒時間顧及這個小小的安南。等到忽必烈統一中原後,他再次注意到了這個小國家,決心將其佔為己有。1285年,元軍兵分六路進入安南。在這次討伐的軍隊中,特意增加了善於在南方作戰的將領,比如:李恆,他擔任過張弘範的助手,協同指揮過崖山戰役。

而且,元軍的人數比上次還要多,據《大越史記全書》記載:這次的兵馬足足有五十萬。在正面戰場上,安南軍隊自然不是元軍的對方,他們很快被擊潰,元軍佔領了首都升龍。但是,堅守城池並不簡單,「安南軍雖數敗散,然增兵轉多;元軍軍睏乏,死傷亦眾,蒙古軍馬亦不能施其技。」

之後,元軍忍受不了安南軍隊的偷襲,只能再次退兵。在撤退的過程中,軍隊遭受了安南軍隊的伏擊,李恆身中毒箭,毒發身亡。而主帥脫歡只能躲在銅管中,避免敵人的亂箭。

由此可見,元軍撤退得十分狼狽!

然而,忽必烈並不甘心,他再次集結軍隊,重新南徵。

這一次,他集結了江淮、江西、湖廣等省份的軍隊共七萬人,還有雲南兵六千人、黎族兵一點五萬人,於1287年12月再次徵討安南。

這一次的統帥還是脫歡,他兵分三路進入安南,其中兩路從廣西、雲南境內出發,沿著白藤江進犯安南。而安南軍隊還是沿用前期的作戰方略,主動放棄升龍,將戰場轉移到郊外,切斷元兵的糧食供應,迫使他們斷糧而退。

因此,白藤江戰役是此戰的關鍵。安南軍隊早早做好準備,他們砍伐了沿江兩岸的樹木,將他們削尖,插入江水中。當元兵的船隻駛過時,安南軍隊進行出其不意的攻擊,將他們的船隻趕到暗樁位置。等潮水下落時,船隻撞到了暗樁,被困其中。

之後,安南軍隊再次發動攻勢,全殲了元朝水軍。此役安南軍隊大獲全勝,成為了安南人相互傳頌的壯舉。安南大將張漢超在《白藤江賦》中,稱讚其為「再造之功,千古稱美」。由此可見,白藤江戰役證實了一件事:安南能夠擊敗龐大的蒙古帝國。

其實,對於蒙古人來說,安南確實很難對付,這跟安南政府的規定有關。

安南政府曾要求臣民:「凡國內郡縣假有外寇至,當死戰;或力不敵,許於山澤逃竄,不得迎降。」而且,安南雖然也有投降派,但總體卻比較強硬,可以跟同一時期的日本幕府相比較。日本幕府依靠「神風」阻擋了蒙古人的進攻,而安南則依靠實戰趕跑了敵人。

此外,蒙古騎兵除了輸在安南人拼死抵抗上,還輸在「天時、地利、人和」上。西方著作《多桑蒙古史》中就有記載:蒙古騎兵第一次撤退是因為「熱不能堪」,第二次撤退是因為「盛夏霖潦,軍中疾作,死傷者眾」,第三次撤退是因為「軍中將士多被疫不能進」。

都知道,安南的氣候屬於熱帶季風氣候,氣溫高、溼度大、雨季明顯。每年的五月到十月為雨季,每年的十一月到次年四月為旱季。而蒙古騎兵多生在北方,他們不喜歡雨季,所以,出兵時機會選在下半年,即:安南正處於冬天旱季的時候。但是,戰事一旦焦灼,就會被拖延至次年的雨季。

這時,蒙古騎兵就要忍受疾病的困擾,吃盡苦頭。

然而,我們不能說蒙古騎兵的失敗完全來自於天氣,但他們「逆天而行」的行為卻是不可取的。還有,安南的地形比較複雜,有很多山地、高原,這裡不是一馬平川的大草原,不是騎兵作戰的理想場所。所以,蒙古統治者也意識到了這一點,出徵的將士沒有以騎兵為主,而是以步兵為主。

正因為如此,蒙古軍隊的糧食供應只能依靠國內,且必須做到「糧草先行」,而不是「羊馬隨行」。但是,這條漫長且脆弱的補給線,必然會成為蒙古軍的軟肋,制約著蒙古軍的發展。此外,忽必烈是崇尚窮兵黷武之人,他強行徵民兵去打仗,導致很多土地荒廢,根本生產不了多少糧食。

僅剩的一點糧食被送往前線,使得國內情況很不樂觀,就連最富饒的江南一帶,都是「群生愁嘆,四民廢業,貧者棄子以偷生,富者鬻產而應役,倒懸之苦,日甚一日。」因此,百姓沒有糧食吃,肯定會起來反抗。從至元二十年到至元二十六年,境內出現的叛亂不少於四百次,足跡遍布大江南北。

之後,元朝政府看到如此多的叛亂,不得不抽調部分兵力前去鎮壓,因此,削弱了南徵安南的軍事力量。而且,安南屢戰不下,朝廷內部早已有了反對的聲音。

後來,直到忽必烈離世,新任統治者才立即停止南徵,專心改善國內民生。

因此,小小的安南硬是抗下了蒙古軍隊強大的進攻,一次次化險為夷,直到蒙古人主動放棄進攻。當然,安南國內也並不樂觀。史料記載,此時的安南存在「往年大軍在此,燒毀屋舍,開發先人墳墓,骸骨零露」的情況。但是,在強大的蒙古軍隊面前,能夠保持自主統治,已經很了不起了。

參考資料:

【《元史·卷四至卷十七:本紀第四至第十七》、《大越史記全書》】

相關焦點

  • 為何蒙古帝國徵歐亞大國勢如破竹,徵日本越南等小國就屢戰屢敗
    一、大國都是軟柿子自成吉思汗時代開始,蒙古人開始了世界歷史上規模最大,範圍最廣的空前徵服行動。成吉思汗本來是蒙古高原上乞顏部的貴族,雖然少年時代飽經磨難,但是也練成了他鋼鐵般的意志,多年徵戰,消滅義兄扎木合統一全蒙古之後,率軍東徵西討。先攻金國在野狐嶺系列戰役中消滅金國主力幾十萬人,圍攻金中都,打的金國只剩下半壁江山。
  • 二戰中唯一向中國宣戰的國家,不是日本,而是歐洲的一個袖珍小國
    當然了,日本不宣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出其不意攻其不備的軍事目的以外,還有許多政治方面的考慮。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當時的國民政府也沒有第一時間向日本宣戰,就算南京、武漢淪陷,兩國都沒有進入到一個名義上的戰爭狀態。因為當時的國民政府,依舊對和平保持著希望,一直都是在邊打邊談判,試圖找到迴旋的餘地。尤其是當時的國際形勢並不明朗,英美等國一直都還沒有對日本宣戰。由於當時中國物資武器嚴重匱乏,需要國際支援補給。
  • 東亞地區軍力有多強?你可能想不到,連他都能超過全球80%的國家
    根據2019年美國發布的全球軍力排名,在233個國家和地區中朝鮮的排名是第18,也就是說已經超過了全球80%的國家。這個排名恐怕很多人都沒有想到,總是聽說美俄有多強,沒想到朝鮮也頗有分量,而之所以會產生這樣的誤區,是因為放在東亞地區,朝鮮的實力其實只是個墊底。
  • 成吉思汗的蒙古大軍為啥戰鬥力這麼強?
    今天,我們來聊一下成吉思汗的「蒙古大軍」!在一些人眼中,總覺得歷史上的蒙古人只是一些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的彪形大漢,甚至還會覺得他們是一群蠻荒未開化的「野蠻人」!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當然不是,歷史上的蒙古人其實無論在軍事上也好,還是在治國理政上也好,都有很多智慧值得我們學習。
  • 戰無不勝的蒙古大軍,為何沒能戰勝一小國?
    蒙古騎兵在很多人眼裡兇猛而強大。在沒有洋槍鐵炮的時代,蒙古騎兵把自己的力量發揮到了極致。然而,無論戰士們多麼勇敢,總會有軟弱的時候。蒙古國攻打南宋的戰役,持續了近半個世紀,在此期間,蒙古國取代了三王。雅山也是南宋滅亡的地方。然而,在歷史上,南宋並不是唯一一個與蒙古長期陷入僵局的王朝。
  • 為何日本在我們的印象中是一個小國
    日本,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是一個迷你國,彈丸之地而已,這個由北海道、四國、九州、本州以及7200多個小島嶼組成的國家,真的只是一個迷你國嗎?我們先看下日本的國土面積,根據官方給出的數據,日本國土面積約37.8萬平方千米,對比中國的960萬平方千米確實要小很多,也就相當於一個雲南省的面積。但是如果你把日本的面積放到世界所有的國家中,你會發現日本的面積並不小。在世界200個國家中,大約在62名,僅從這個排名來看,日本的國土面積並不算小。
  • 「東亞怪物房」有多厲害?看著有點弱,實際能吊打大部分國家
    網上對東亞地區有一個評價,叫做「東亞怪物房」。本身怪物房是一種遊戲用語,指的是遊戲在分配玩家打對抗賽的時候,會將實力不匹配的玩家分配到極其不公平的環境,對於實力較差的玩家來說,就是置身於「怪物房」中。放到國際上,意思稍微有些變化,是指東亞國家實力足夠強勁,聚在一起不顯得什麼,但與其他國家軍事力量一對比,就會發展差距懸殊。東亞看起來就像個容納「怪物」的地方:明明足夠強勁,卻只能當個小弟。「東亞怪物國」有多厲害:軍費支出佔世界的63%東亞國家包括俄羅斯、中國、蒙古、朝鮮、韓國和日本,整體軍費就佔去整個世界的63%。
  • 蒙古大軍為何要推行「車輪斬」,將高過車輪的男子全部處死?
    蒙古大軍推行車輪斬的原因很簡單,第一是消滅敵對部族的有生力量;第二是震懾潛在的敵人。 十二、十三世紀,蒙古大軍在歷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所過之處令歐亞諸多國家和部族聞風喪膽。
  • 東亞為啥被稱為怪物房?三個國家有五代機,軍力排名居世界前列
    、日本、韓國、朝鮮和蒙古。從經濟發展水平來看,平均水準並不算拔尖,與歐美還有很大差距,但軍事上卻是實打實的強國,放到全球任何一個地區都有巨大影響力,因此有「東亞怪物房」之稱。    日本是一個特殊的存在。它學到了我國先進的文化技術,卻因環境因素而兼具侵略性,在唐朝、明朝兩次企圖入侵中國。明治維新後通過向西方學習,成為東亞第一個建立現代工業體系的國家,憑藉其強大的國力幾乎佔領了整個東亞地區。
  • 中國的一項制度,維護了3000年的東亞國際關係,卻被日本一戰推翻
    這種事對於實力差不多的小國是大麻煩,但是對於漢朝來說根本不是事,看看周圍小國的體量、人口和經濟,怎麼打交道還用說嗎?你們心裡沒點B數?還不趕緊過來叫爸爸。於是,周天子和諸候的朝貢體系,被漢朝放大到國家層面,形成東亞的國際朝貢體系。
  • 東亞朝貢體系在中華帝國與周邊國家交往中的作用
    導語  自秦朝建立中華文化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的王朝以來,中原王朝在與周邊國家的關係史中總體上處於優勢地位。由於國力的強盛,中華帝國成為東亞朝貢體系的核心,形成了一種前現代的國際關係體系。
  • 都是東亞國家,為何日本平均壽命全球第一?當地人:這三點很重要
    我們都知道日本作為中國的鄰國,只與我們國家隔海相望。雖然說日本只是區區一個島國,國土面積也不怎麼大,但是日本這個國家的實力卻不容小覷。日本作為全亞洲首個發達國家和全球第三大經濟體的國家,的確還有很多東西值得中國學習。另外,日本雖然很多文化來源於中國,但是在文化保留和傳承方面所做出的努力,也毫不遜色於中國。
  • 日本未被元朝徵服,靠的不是「神風」,而是元朝內部的權力爭奪!
    所以如今的我們,總是免不了,也必須得時常回憶起我們國家過去的輝煌,當然不是以為榮,而是以為恥,當年如此不可一世的中國,為何會經歷曾經的那些恥辱,知恥而後勇,方才能為中華之崛起而努力。而五千年中華,除了那久負盛名的漢唐二代,便數元朝之時最為勢力強大。
  • 史上能與蒙古帝國抗衡的國家,兩種戰術讓蒙古軍隊吃盡了苦頭
    800字,閱讀約2分鐘蒙古帝國幾乎是不可戰勝的,在蒙古帝國時代,蒙古軍隊的鐵蹄幾乎到達了歐亞大陸的任何一個角落。當時幾乎沒有一個國家是他們的對手,包括歐洲大陸的帝國。蒙古帝國的疆域橫跨歐亞大陸。這幾乎是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帝國,沒有人是他的對手。其實,蒙軍也有被打敗的時候,蒙軍主要採取兩種戰術,一種是箭頭戰術,另一種是包抄戰術。這兩種戰術都讓蒙古軍隊佔得先機。那麼歷史上有哪個國家能與蒙古軍隊抗衡呢?
  • 我們21個鄰國中,最能打的國家不是俄羅斯,也不是日本,而是此國
    導語:我們21個鄰國中,最能打的國家不是俄羅斯,也不是日本,而是此國我國可以說是地大物博,不僅國土面積大,而且還是這個世界上擁有比較多的陸上鄰國的國家。在我們國家的周邊,鄰國數量有21個,其中光是陸上鄰國就有14個。在這些鄰國之中,不僅有大國,比如說像俄羅斯和日本,還有一些小國,不丹和塔吉克斯坦等。在這些鄰國當中,或許大家認為最能打的國家肯定就非俄羅斯莫屬。因為俄羅斯不是一直被人稱為是戰鬥民族嗎?民風又這麼彪悍,肯定是一個非常能打的國家。又或者說日本,曾經日本的侵略性確實很強,關鍵是還敢打,能打,還放大了膽子去偷襲美國珍珠港。
  • 為何東亞地區會被稱為怪物房?隨便拉出一個小國,都能成歐洲一霸
    在我國的網絡上,一直都流傳著一個「東亞怪物房」的詞語,大概的意思就是如果按照遊戲分房的規則,那麼東亞這塊地區由於內部軍事強國太多,應該屬於煉獄級,各個都是怪物,這些國家隨便拿出來一個放在東亞內部可能只能當小弟,但是如果將其放在別的地區,都能成為當地一霸。
  • 哪些國家對日本有好感?盤點8個親日國
    日本這個國家,在近代歷史之上的角色實在太重要的,雖然有不好的方面,但是日本對東亞以及世界格局產生的影響不可小覷。這篇文章,盤點一下9個親日的國家,我們來看一看,這些國家究竟是什麼原因對日本有好感呢?  親日國家1:蒙古
  • 為何率領蒙古西徵大軍一直打到多瑙河畔的拔都卻不受蒙古諸汗尊重
    歐洲人能夠逃脫蒙古人的屠戮其實純屬僥倖,當十萬來自歐洲各地的騎士和扈從雲集於維也納城下,驚恐的注視著戰無不勝的蒙古西徵軍時,卻發現對手不戰而退。這些基督的戰士此時並不知道這是因為在遙遠的東亞、全蒙古的共主——大汗窩闊臺突然駕崩,西徵的蒙古王子們必須去參加重新推舉新汗的庫裡臺大會,為自己和部下爭取更有利的地位。
  • 臺灣訪談:東亞在世界史中的角色
    就是由於大清和歐洲列強之間不斷進行交涉的結果,不斷籤署條約的結果,才產生了後來我們現在看到的「中國」概念。可以說,如果沒有西方列強對大清和東亞進行訓練這個需要的話,那麼大清是不會變成中國的,它將仍然是一個王朝,而不是一個國家。而近代中國的歷史呢,就是大清這樣一個不是民族國家的王朝,是怎樣的一步一步地按照歐洲人的標準,向歐洲國際體系中那種國家概念轉化的過程。
  • 「東亞怪物房」有多恐怖?看著不起眼,但武力值能碾壓大多數國家
    網上對東亞地區有一個評價,叫做「東亞怪物房」。本身怪物房是一種遊戲用語,指的是遊戲在分配玩家打對抗賽的時候,會將實力不匹配的玩家分配到極其不公平的環境,對於實力較差的玩家來說,就是置身於「怪物房」中。放到國際上,意思稍微有些變化,是指東亞國家實力足夠強勁,聚在一起不顯得什麼,但與其他國家軍事力量一對比,就會發展差距懸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