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牙膏品牌崛起,擊敗兩大「藏華」外企,重新奪回幾十億市場!

2020-12-14 爾東商業觀察

文:小郭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的消費水平和消費能力也在不斷提高。而中國居民的消費能力也吸引了眾多洋品牌的關注,紛紛進軍中國市場。上世紀90年代以來,大量外資品牌湧入中國市場,試圖「瓜分」我們的市場份額。隨著國外品牌進入中國,中國相關行業的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如牙膏行業。

在我國牙膏行業,兩面針、田七等一大批品牌正日益衰落。一些洋品牌在中國市場紮根多年,很多人誤以為是國產品牌,比如中華牙膏。當人們聽到「中華」這個詞時,立馬以為應該是中國牙膏,但早在1994年,中華牙膏就被國外聯合利華接收,成為聯合利華的品牌。另一方面,黑人牙膏一直被認為是外國品牌。

在中國牙膏行業,還有另外兩個美國品牌在潛伏。十多年前,我們經常在電視上看到高露潔和佳潔士牙膏的廣告,每盒4元左右。高露潔和佳潔士牙膏曾經佔據低端市場的很大份額。在農村和城市,這兩種牙膏成為許多家庭的選擇。高露潔是以其創始人的名字命名的口腔護理品牌。為了滿足增長的需要,公司與主要肥皂生產商高露潔-棕櫚公司合併。如今,高露潔已有200多年的歷史,覆蓋200多個國家和地區。

去年,該公司以15億歐元收購了菲洛嘉,這意味著該公司已擴展到高端護理產品。根據公司2019年財務報告,高露潔的收入約156億美元,其中46%是高露潔主導的口腔護理業務,佔高露潔主導的口腔護理產品的72.1億美元。

佳潔士牙膏是另一個著名的牙膏品牌,寶潔品牌。它出生於1955年,1996年來到中國,取名佳潔士。後來,佳潔士逐漸打開中國市場,成為中國牙膏行業的「大賣家」。與高露潔相比,佳潔士在母公司寶潔收入中所佔份額較小,進入中國市場的時間相對較晚。但這是由於寶潔的原因。

寶潔2019年全球營收為710億美元,佳潔士領先口腔護理品牌,佔其營收的8%,相當於佳潔士主導的口腔業務56.8億美元。一段時間以來,佳潔士牙膏和高露潔兩個美國牙膏品牌佔據了中國牙膏市場50%以上的份額。超市和商店的日常化妝品貨架上必須有這兩種品牌的牙膏。20多年來,這兩家公司僅在中國銷售牙膏就賺了數十億元人民幣,而國內牙膏品牌卻不得不生存。但隨著不斷發展,國產牙膏也在不斷增長。

國產牙膏品牌「希望」

作為一個擁有14億人口的國家,中國如何能夠放棄如此龐大的牙膏市場?與此同時,一個本土牙膏品牌也在崛起,威脅到佳士得和高露潔在中國牙膏市場的地位。這個國產品牌是雲南白藥牙膏。

雲南白藥集團成立於1971年,歷史可追溯到1902年。雲南白藥創始人曲煥章是雲南江川著名的急救醫生。他發明了雲南白藥的秘方。他去世後,第二任妻子苗蘭英於1955年向全國贈送了《雲南白藥秘方》,由此組建了雲南白藥集團,專門生產雲南白藥。雲南白藥秘方也被稱為20世紀最神秘的中藥方劑。公開資料顯示,雲南白藥集團發現85%的中國人刷牙時口腔衛生良好。牙齦出血和牙周病是我國常見的口腔疾病。

此外,由於東西方飲食和口腔觀念的差異,傳統的基於防蛀、美白、清潔等需求的牙膏已經不能滿足國人日益多樣化、複雜的口腔環境。因此,王明輝團隊運用「刷牙止血」的理念,將簡單的刷牙轉變為牙齦、牙周組織、牙齒等口腔組織的護理過程,使口腔更健康、牙齒更結實,逐漸掌握了市場勝利的王牌。

雲南白藥牙膏在高端市場上擊敗了其他洋品牌,連續多年位居中國高端牙膏市場第一。雲南白藥發布2019年年報實情顯示,雲南白藥牙膏銷售額近47億元,佔總收入的16%,淨利潤19億元。雲南白藥牙膏多年來的穩定強勁增長,也標誌著中國本土牙膏品牌的「正式崛起」。去年9月,雲南白藥健康產業園智能工廠正式投入使用。據悉,該項目佔地113畝,建設歷時一年多。工廠擁有9條牙膏生產線,其中最快的生產線每分鐘可生產510條,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

雲南白藥憑藉其「獨家秘方」迅速佔領市場。短短幾年,雲南白藥集團的營業額已突破10億元。2020年,雲南白藥集團實現營業額296.65億元。除了雲南白藥,另一個國產牙膏品牌「黑人牙膏」也在崛起。近年來,雲南白藥「牽手」黑人牙膏擊敗美國兩大牙膏巨頭,讓國內牙膏品牌「再度崛起」,重獲數十億市場份額。但對於雲南白藥和黑人牙膏來說,洋品牌仍然是一個「威脅」。

未來如何更好地發展,將是國產牙膏面臨的問題。但事實上,很多品牌都是一樣的,他們要想在國內有一席之地,就得和國外品牌競爭。而對我們來說,我們應該做的是鼓勵中國品牌,發展中國品牌,中國人的牙齒,中國人可以自理。

本文由爾東商業觀察原創出品,轉載請註明作者及來源於百家號爾東商業觀察。

相關焦點

  • 國產牙膏終於「崛起」?打敗兩大「藏華」美企,奪回幾十億市場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所見到的牙膏品牌中,就有這兩個外國品牌,「藏華」十幾年,曾在一段時間佔據了我國牙膏市場超50%的市場份額,這兩個品牌就是高露潔和佳潔士,甚至現在還有不少人以為它們是「國貨」。值得慶幸的是,我國本土牙膏正在逐漸崛起,並威脅到了佳潔士、高露潔。中國是一個人口大國,消費潛力也是非常的巨大,在很多外資企業眼中,中國市場就是「香餑餑」。
  • 中國國產牙膏第一品牌:打敗高露潔、佳潔士,奪回數十億市場
    改革開放來,我國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消費者購物習慣和觀念都在發生巨大的轉變,在此背景下,消費者對於牙膏等的日用品需求進一步擴大,功能方面也越來越挑剔。目前在中國市場上牙膏分為兩大陣營,以洋品牌佳潔士、高露潔、黑人等,還有國產品牌雲南白藥、中華等。洋品牌可以說長期霸佔國內牙膏大部分的市場份額。
  • 又一國產品牌崛起!「打敗」美國兩大巨頭,1/5的中國人都在用它
    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大量外國品牌湧入中國市場,瓜分我國的市場份額。國外品牌進入中國後,我國相關行業的市場競爭越來越大。儘管這些外國品牌已經在中國市場紮根多年,但很多人仍然認為它們是國產品牌。例如,在中國的牙膏行業,有兩個外國品牌一直隱藏在我們的周圍,很多人把它們當作國產品牌。多年來,這兩個外國品牌在中國賺了很多錢。這兩個牙膏品牌是佳潔士和高露潔。
  • 諾大的中國一支牙膏,外資佔比近六成,國產牙膏正在崛起!
    然而,在我們的日化用品行業中,國人每天都在用的小小一支牙膏,如今仍然為外資所盤踞。根據2017年中國市場排名前十的銷售品牌,有六家為外資品牌,分別是黑人、佳潔士、高露潔、中華、舒適達、竹鹽;國產品牌僅有雲南白藥、冷酸靈、納愛斯、舒客。從產量上看,本土品牌的總產量佔中國牙膏產品總產量的比重約為42%,而外資品牌佔58%,外資仍佔主導地位。
  • 又一本土品牌崛起,打敗了美國兩大巨頭,5個中國人就有1個用它
    不過最近幾年市場一直在變化,隨著中國本土工業的發展,許多本土品牌的發展非常快,比如說現在的手機市場國產手機就佔據了半壁江山,華為、小米等一眾國產品牌崛起,成功擊敗了曾經的王者摩託羅拉跟諾基亞。另外在電視、空調、洗衣機、冰箱上面,現在國產品牌在全球都佔據了巨大的市場份額,不僅僅是中國市場。
  • 國產牙膏品牌強勢崛起,去年淨利潤高達41億,擊敗黑人和高露潔
    牙膏是人們生活當中必不可少的日用品,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大眾消費觀念轉變,國內牙膏市場需求進一步擴大。市面上大家比較熟悉的牙膏品牌有,佳潔士、高露潔、黑人、雲南白藥、中華等品牌。要知道長期以來,國內的牙膏市場被外國品牌佔據大部分的市場。
  • 成就千億市值的國產牙膏:擊敗黑人登頂第一,卻被指掛羊頭賣狗肉
    過去我們經常在電視上看到牙膏品牌的廣告,無外乎是佳潔士,黑人以及高露潔等外資品牌,的確中國的日化類品牌中,外資的市場佔比較高。中華牙膏雖然也處於銷量的頭部地位,但卻已經被聯合利華收入旗下。2004年根據市場統計,中國銷量最高的牙膏是高露潔和佳潔士分別都是14%左右。
  • 國產洗髮水品牌崛起,一年賣出15億
    由於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國內的企業開始不斷崛起,開始不斷地攻城略地,搶奪回屬於我們國人的市場,比如在牙膏領域,黑人牙膏還有雲南白藥已經擠進牙膏行業前三;在食用油領域裡,福臨門跟魯花也已分列行業二三名;當然,在洗髮水領域裡,我們也有一個品牌誕生崛起了。
  • 飛利浦全面撤離中國,外企相繼交出市場,賭國產家電的人,贏了!
    在過去的100年間,全球的家電市場經歷了多次更新迭代。上世紀80年代,飛利浦、博世等世界品牌佔據家電的主導地位;2000年,變成了索尼、松下、東芝的天下;2015年,三星、LG等品牌成為消費大頭。中國的家電市場在過去的100年間,都籠罩在外企的陰影下,只能一味的學習模仿,試圖超越。如今,這一天終於來了。近日,有消息稱飛利浦計劃以40億美元出售在國內的家電業務,根據媒體報導,國內的家電巨頭都參與了這場競爭,九陽、美的、海爾、格力都勢在必得。
  • 國產牙膏重回巔峰!打敗佳潔士、高露潔,銷量拿下第一
    但是我們在購買這些商品時,難免會誤把一些國外洋品牌當成國產貨,比如曾經風靡全國的「大寶」SOD蜜,原先確實是實打實的精品國貨,不過在2008年時被美國強生公司收購,成了外資企業旗下的品牌。而說到牙膏這個細分領域,那就被外資影響得更大了。這些年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大眾消費觀念轉變,國內牙膏市場需求也在進一步擴大。
  • 擊敗高露潔佳潔士,國產牙膏終於大翻身,近1/5國人都在使用它
    牙膏作為主要的口腔清潔用品,在大家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必需品。而行業經過多年發展,湧現了一批優秀的國產品牌。但因為寶潔、聯合利華、高露潔三座外資大山壓在了國產品牌頭上,導致國貨品牌不是被收購雪藏,就是淪落為二三線品牌,日漸沒落。但近些年,國產牙膏終於迎來了翻身。
  • 美國品牌「藏華」30多年,每年賺走377億,卻被誤以為是國貨
    由於我國人口眾多,消費市場巨大,所以不少外國品牌也紛紛來到中國。來到中國之後,他們搖身一變,換成中文名以及中國風格的包裝,並開始在國內市場撈金。在國內調味品行業,就有一個美國品牌,它成功「藏華」30多年,卻始終被人誤以為是國貨。說到調味品市場,老乾媽無疑是大家率先想到的品牌。
  • 國產牙膏難有一口好牙,兩面針連虧12年,中華牙膏已被外資收購
    文|AI財經社 李依蔓編|鹿鳴造過紙漿、蔗糖、洗滌護膚用品、藥品、旅遊用品和微波爐,投資過房地產、進出口貿易和證券基金,本想靠多元化戰略突圍卻無功而返之後,曾經高踞「國產牙膏第一品牌」寶座的兩面針兜了一個大圈子,如今又打算回到當初的老本行。
  • 中國本土牙膏第一品牌誕生:一舉超越黑人高露潔,一年賣出45億
    消費者對於牙膏需求進一步擴大。目前在中國市場上牙膏分為兩大陣營,以洋品牌佳潔士、高露潔、黑人等,還有國產品牌雲南白藥、中華等。洋品牌可以說長期霸佔國內牙膏大部分的市場份額。不過發展至今,近期湧起愛國熱情,加之國產民族品牌強起,市場形勢逐步發生逆轉,本土品牌的佔有率及口碑大幅度提升,雲南白藥尤為突出,光去年雲南白藥就佔據了20%市場份額,一躍成國內牙膏份額第一的品牌。雲南白藥牙膏是雲南白藥集團15年推出的,當時雲南白藥以一款美白系列,成功打進市場。
  • 可惜中國多個老品牌被外企收購!中企崛起「反撲」,怒收多家外企
    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在經濟發展的過程中會誕生出很多順應時代發展的品牌和產品,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往往這些產品會逐漸失去市場,從而使得銷量越來越慘澹,最後落得被其他企業收購的下場。
  • 中國人的牙膏戰爭:叫「中華」是外資,叫「黑人」卻是國產
    這是雲南白藥這一國產品牌進軍牙膏產業15年來取得的最高成就。 而論起國產牙膏發展歷程,擁有近90年歷史的黑人牙膏則是一座繞不過的高山。 1930年代,寧波的嚴柏林與嚴中立兄弟在上海英租界時期創立好來藥物(好來化工的前身),在中國化學工業社白玉牙膏配方基礎上,調出了新型牙膏,「黑人」這一國產牙膏品牌正式登上歷史舞臺。 牙膏取名「黑人」,原是非洲黑人因膚色黑,牙齒顯得格外潔白。
  • 國產化妝品崛起?國產美妝銷售額兩小時破億、關注度超國際大牌
    來源:央視國產化妝品崛起?「國貨之光」銷售額兩小時破億、關注度超國際大牌上周,被稱為中概股中「國產美妝第一股」的逸仙電商成功登陸紐交所。作為一家僅成立四年的企業,它快速發展的背後是中國年輕一代消費力的迅速崛起。
  • 又一國產洗髮水崛起,超越海飛絲和飄柔,卻被誤認為是國外品牌
    洗髮水和牙膏一樣,都是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東西,但是很多人往往不知道自己用的是外國貨還是國產品牌,其中我們比較熟悉的有飄柔、海飛絲、沙宣等品牌。不過有很多品牌被我們誤認為是國產品牌,比如潘婷和海飛絲都是美國寶潔公司生產的,不得不說國外洗髮水品牌已經牢牢佔據了大部分市場份額。據悉,美國寶潔跟英國聯合利華的洗護產品已經控制了我國70%的市場,難道我們國產品牌不夠出色嗎?還是我們的洗髮水品牌太少呢?
  • 國產洗護「黑馬」崛起,一年狂賣15億,超過海飛絲、飄柔登頂第一
    唯一「崛起」而登上榜單上的阿道夫是國產的,憑藉「模糊」的身份,在外資企業主導的市場中脫穎而出,在中國洗髮水電商十大品牌中佔有一席之地。還憑藉「六重健康」的卓越品質和健康理念,榮獲「2020年度責任產品獎」。為什麼說它的身份是模糊的,它的名字看起來不像一個本地品牌。此外,阿道夫的洗髮水瓶除了「阿道夫」三個字是中文外,其他幾乎都是英文。
  • 百億電動牙刷市場,新銳國產品牌usmile如何跑贏國際巨頭?
    而作為「舶來品」,電動牙刷進入中國市場也有十多年,但早前電動牙刷始終是少數人標配。由於產品定價過高,以及消費者口腔護理意識較低等多種因素影響,電動牙刷在國內普及率極低。根據AC尼爾森2015年的研究數據顯示,中國電動牙刷的普及率僅有3%,到如今,也僅有8%左右。飛利浦和歐樂B兩大品牌,長期佔據著電動牙刷領域的霸主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