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櫟祐
洗髮水是人們日常生活中經常使用的東西。慚愧的是,根據艾媒諮詢發布的中國電商平臺前十大洗髮水品牌,僅有一家國內洗髮水品牌勉強入圍。要知道,中國有2000多家洗髮水生產商和4000多個洗髮水品牌,但它們只能把市場拱手讓給外國投資者。據數據顯示,僅美國寶潔和聯合利華(荷蘭和英國)旗下的洗髮水品牌就佔據了中國市場近70%的份額。
像我們所熟知的海飛絲、飄柔、沙宣、潘婷都是寶潔的;清揚、多芬是聯合利華的;施華蔻是德國的,資生堂是日本的。唯一「崛起」而登上榜單上的阿道夫是國產的,憑藉「模糊」的身份,在外資企業主導的市場中脫穎而出,在中國洗髮水電商十大品牌中佔有一席之地。還憑藉「六重健康」的卓越品質和健康理念,榮獲「2020年度責任產品獎」。
為什麼說它的身份是模糊的,它的名字看起來不像一個本地品牌。此外,阿道夫的洗髮水瓶除了「阿道夫」三個字是中文外,其他幾乎都是英文。所以,很多人會誤以為是外國品牌,就像我們常見的名創優品、元気森林一樣,其實都是不折不扣的國產品牌。
資料顯示,阿道夫這個名字取自西班牙調香師「阿道夫·馬丁斯·甘寧」,這個品牌從誕生之日起就帶有「歐洲氣息」,廣告也是歐美風格,阿道夫也是如此。廣州阿道夫個人護理用品公司的創始人是一個叫陳殿松的中國人。同時,陳殿松也是「阿道夫」商標的所有者。
2013年剛剛成立的阿道夫,憑藉著自己「模糊」的身份和跟消費者講故事等營銷方式。短短幾年,很快就在這個線上平臺「火」了起來,成為了一個很受歡迎的「網紅」品牌。據歐特歐公司的調查數據顯示,阿道夫每年的線上營銷額規模已經超過15億元,超過了海飛絲、飄柔、潘婷等國外品牌,成為網絡第一品牌,這也是名副其實的國貨頭牌。
事實上,自1988年廣州寶潔成立以來,國外洗髮水品牌逐漸成為主流。飄柔於1989年進入中國,海飛絲於1991年進入中國,沙宣於1997年進入中國。其中,僅寶潔一家就壟斷了中國50%的市場份額。
事實上,這麼多年來,國內洗髮水也曾經風光過一段時間。除了阿道夫,我國許多國產洗髮水品牌也努力地在與國外品牌搶佔市場份額。像蒂花之秀、拉芳、霸王等洗髮水,在我們的記憶中依然歷歷在目,也是活躍在電視螢屏上的本土洗髮水品牌,它們也重新奪回了不少市場份額。
據悉,在大量國貨的崛起下,「不可一世」的寶潔在洗髮水中的市場份額一度從50%下降到30%。不幸的是,這種好景只是短暫的現象,國內產品迅速退出主流市場,市場份額逐漸被寶潔等外資企業佔領。
對於這一現象,有專業人士曾表示,我國國產品牌之所以難以與國外品牌競爭,一方面是因為國外品牌發展時間較長,在受眾認知度和使用習慣上具有一定優勢。另一方面,家族企業的管理模式過於落後;最後,是因為很多國產品牌總想賺一波「快錢」而離開,缺乏一心一意、曠日持久的戰鬥精神。
事實上,家族企業並沒有錯。「賺快錢」的短視劣根性才是中國商人普遍存在的問題。因此,許多本可以發展得很好的國產品牌最終「消失」。
至於阿道夫的地位能維持多久,陳殿松在創立公司時的初衷是「愛的味道,永遠不會忘記」。他希望以此來紀念那些逝去的外國朋友,讓這種味道永遠傳承下去。但事實上,阿道夫也是近年來在IP營銷下崛起的一個年輕品牌。不管產品如何,與寶潔、聯合利華相比,都只是剛剛路上。
但這一次,阿道夫似乎比前幾年的國產品牌更受歡迎。從客戶那裡獲得的短期商譽能否成為永久性附件,阿道夫還需要做很多事情,至於這個帶著些許「歐洲香味」的品牌能走多遠,目前還不得而知。與此同時,我們也希望在未來的市場中,能看到越來越多的國產品牌崛起。你覺得國產洗髮水品牌「阿道夫」怎麼樣?
本文由逸雲財富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臺請勿轉載。違者必究。